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精选5篇)

综上,通过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许多困难阻碍,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6]张蒙,吴冬梅,王应平.中、高职护生性健康知识教育干预效果的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5):40-42.

[7]人口研究编辑部.羞答答的玫瑰如何开?——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人口研究,2002,26(6):21.

[8]代玉文.女大学生性知识与性健康综合调查报告.中国性科学,2012,21(2):37-38.

[9]蒋芳,刘松青,韦先超,等.高职院校学生性教育现状的性别差异及对策探讨.中国性科学,2012,21(9):64-66.

[10]刘薪.青少年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的研究综述.中国性科学,2012,21(5):43-44.

[11]陈昌霞,张洪峰.家庭早期性教育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4):45-51.

[12]沈莉.大学生性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6):45-49.

[13]魏寒冰.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4):58-61.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

我们于XX年年5月~6月,对树人大学大三学生的在校情感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树人大学的大三学生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在校大三学生的情感动向,深化教学就业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都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树大大三学生的情感现状

2.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3.当前大三学生情感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比较全面(见附)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四个寝室的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大三大学情感现状分析

1.交际困难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往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压力大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三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3.情感困惑

调查显示,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张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3.其他

调查显示,还有12%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困惑。

(二)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显不同。

1.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加强。

2.人际交往太过狭窄。

3.恋爱与情感问题比较突出。

二、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树人大学大三学生情感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树人大学大三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大三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改革运动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毕业就失业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当代经济浪潮中。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过高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变成大众进程中,各地大学一味的追求高入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培养。还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和社会的脱节。

4.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5.社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意义重大,但伴随着也有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也带进了学校,这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不良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

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5%,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

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自1994年至今的10多年间,中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上升到每年5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高校教育成本中,理工学科每生每年1.4~1.6万元,人文学科每生每年1.2~1.4万元。按现在每生每年5000元学费、1200元住宿费的标准,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为44%,按学费8000元、住宿费1200元计算,这一比例高达66%,而国外这一比例通常在13%~15%。可见,高等教育费用的激剧上涨对学生家庭造成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压力就更加严重。

由全国青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调查,并于2005年5月的《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大连、天津、长沙和柳州四城市青年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略高于男性。在20~24岁受访女性中,大学学历占23%,大专学历占29%,而同年龄段男性受访者中,大学学历占22%,大专学历占20%;在25~29岁受访女性中,大学学历占16%,大专学历占24%,而与之对应的男性学历程度比例则分别为16%和20%。可以说,女性已经在大学生中占有重要比例。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基本生存状况表现为: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和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谈恋爱是一种奢望。

青年成为“网婚”时尚的主体

“网婚”现象已经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议。赞同者认为,“网婚”只不过是一种虚拟的情感交流方式,在现实生活压力较大的当下,未尝不是宣泄的一个有效出口。反对者则认为,因沉迷“网婚”而影响现实婚姻的例子随处可见,如果“网婚”一旦满足了情感诉求,发展下去就可能危及现实婚姻。

目前还没有确切数据表明,到底有多少青年参与“网婚”游戏,但从两个数据可以窥见一斑,表明这个游戏在青年中的“热”度。2004年有关媒体调查数据称,国内参加“网婚”的网民数大约有10万人。而2005年上海一家公司推出的“爱情公寓”,创办仅一个月左右,到目前入住用户已达到10万人左右,其中以20~25岁女性居多,最小的只有16岁。

寻求新的释放压力的空间,是青年热衷于“网婚”的主要原因,而网络规范还不健全,网民文明素质不高,也同样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尽管“网婚”只是一种虚拟性的活动,属于游戏范畴,但它对参与者和非参与者的观念、心理和行为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它造成的网络文化氛围对于未婚者的负面作用和对于已婚者的道德规范影响,都是不应该忽视的。

高校学生中轻生现象时有发生

2005年一些高校连续发生学生自杀事件。中新北京网11月16日报道,年初以来,仅北京高校就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学者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用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大学生占10.7%。据有关报道,2003年,武汉市高校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2起,其中10人死亡。

THE END
1.关于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历史项目免费模板关于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参加本次答题 你的性别是( ) 男 女 你目前处于( )学习阶段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你对大学恋爱的态度( ) 赞成 反对 无所谓 你现在的恋爱状况( )A 正在恋爱中B 处于观望状态,一旦有了合适的也可以考虑C 不准备在大学阶段谈恋爱 正在恋爱中 处于观望https://www.wenjuan.com/m/j/mUrURb/
2.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报告8篇(全文)此次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 ?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 调查项目: 恋爱的原因和目的、对恋爱的态度 ? 问卷情况: 共200份,收回195份,有效问卷19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znt6zks.html
3.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报告*18. 就大学生恋爱对自身的影响,你有什么看法 恋爱使学习和生活更有动力 分散精力,浪费时间 只是“两个人的世界”,脱离集体 因人而异 *19. 你认为恋人的日常开销是 男生负责大部分 女生负责大部分 AA制 *20. 当恋爱和学业发生冲突时 学业为重 学业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视情况而定 *21. 你认为恋爱后你https://www.wjx.cn/jq/46687243.aspx
4.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欢迎参加本次答题 性别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08/10/20311729_461485772.shtml
5.恋爱报告Word模板恋爱报告Word模板下载熊猫办公网站共为您提供621个恋爱报告设计素材以及精品恋爱报告Word模板下载,汇集全球精品流行的恋爱报告Word完整版模板,下载后直接替换文字图片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的不二选择。https://www.tukuppt.com/wordmuban/lianaibaogao.html
6.《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研究报告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简介: 恋爱观是人们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体现。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恋爱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知识分子的婚姻家庭的状况。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恋爱现状;从而探讨大学生的性观念及其影响https://www.tiaozhanbei.net/project/16538
7.统计模型大学生恋爱数据分析报告【统计模型】大学生恋爱数据分析报告 通过对大学生恋爱数据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72%的大学生处于恋爱状态,其中被调查者多为大四学生,男女比例均衡,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影响恋爱的因素包括是否追求过别人、被追求经历、党员身份、运动能力和才艺。模型预测显示,AIC准则下的模型在分类效果上最佳。https://blog.csdn.net/m0_72318954/article/details/130568983
8.新婚恋情况汇报范文精选5篇.doc婚恋情况汇报范文第三篇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汉语08金小梅0 5进入大学,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过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感到非常寂寞和空虚,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所以对于这些文化水平比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之外,恋爱也便成了热门话题之一。那么我校的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大学谈恋爱的呢?他们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31/7100133151006060.shtm
9.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精选6篇)恋爱婚姻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和婚姻更加“合法、合理”。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11dkd5f.html
10.了?对近8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传递了这些“恋爱信号”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书中公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涵盖对山东、河北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万名15-26岁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有27.61%的大学生处于恋爱状态,有41.93%的大学生单身且不想脱单,有25.40%的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02480
11.泸州市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研报告调查分析与解读统计数据调研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市统计局高度重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先后到叙永县、古蔺县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研,根据两县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城乡结合部、产业兴旺和传统农村山区的6个乡镇8个村开展了青年婚姻关系问卷调查,并与两县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和有关乡镇开展详细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https://tjj.luzhou.gov.cn/tjsj/tcfxyjd/content_83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