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新闻中心

以“爱情”为基础树立互忠互信的婚恋观

婚恋观决定着个体对婚恋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决定着人们在婚姻实践中行为模式的选择。

首先,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婚姻与家庭的灵魂。因此,婚姻关系应该建立在男女双方相互倾慕并坚定选择的基础之上,是基于自由意志而非外力强迫的。其次,坚决反对物质主义。高价彩礼是物质主义的典型表现,它背离了爱情的初衷,违背了婚姻的本质,使婚姻演变成“物质交换”。遏制高价彩礼陋习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2021年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治

理高价彩礼问题。再次,积极培育科学、进步的婚俗文明。超出家庭负担能力的高价彩礼,不仅给彩礼给付方造成经济压力,影响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而且不利于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坚持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需要弘扬“风雨同舟、相

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以“权利”为核心树立积极进步的生育观

生育观反映个体对生育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支配个体生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当代青年的生育观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生育年龄推迟、意愿子女数下降;从“男孩偏好”转向微弱的“女孩偏好”或者“两男回避偏好”。

倡导青年群体树立新时代生育观,应以守正创新的态度,传承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积极合理成分,构建起以权利为核心的积极进步生育观。首先,明确生育的“权利”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应倡导育龄青年适龄婚育,充分利用最佳生育年龄、组件幸福家庭,体验幸福生话。

再次,积极构建完善生育服务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应从“服务”着手,帮助广大群众解除职场、家庭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鼓励和支持育龄夫妇将生育意愿转化为生育行为。

以“平等”为前提树立共建共享的家庭观

家庭观是对家庭地位、功能以及家庭建设目标、路径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家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家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生命创造与生存实践的美好愿景,而且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终极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来看,其将实现平等婚姻家庭关系作为家庭革命的基本任务,设想美好家庭的特征是婚姻与爱情相统一、男女平等团结。

首先,夫妻平等是核心。夫妻双方作为家庭关系的主体以及婚姻关系的缔结者,在人格、权利、义务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社会受法律的严格保护。在家庭生活中,应提倡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信互谅、互让互帮,建立平等和谐温馨的夫妻关系;要倡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尊重生育社会价值的友好氛围。其次,代际平等是重点。现代社会,家庭在生养教孩子和赡养老人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与传统家庭不同的是,现代家庭在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两方面都应做到代际平等。就抚养子女而言,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努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就赡养老人而言,应该充分重视和努力满足家中老人物质赡养与精神慰

藉两方面的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再次,共建共享是关键。共建共享是平等的具体体现,目标就是构建平等的家庭关系。共建共享的家庭关系既能充分保障个人的权益和自由,又能彰显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既能使个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情感支持,又能使个人得到来自家庭的工具性支持。共建共享的家庭关系在化解个人的孤独和社群的涣散之痛的同时,也有助于生育水平的适度回升,毕竟家庭支持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2024年7月3日《中国人口报》记者/王郁芳)

THE END
1.@文成青年,一份青年婚育意愿调查问卷来啦!关于结婚和育儿我们想听@文成青年,一份青年婚育意愿调查问卷来啦!关于结婚和育儿我们想听一听你的声音!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青年对婚姻和育儿有了新的要求 关于青年婚育文化和婚育意愿 我们想倾听您的心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家庭观、婚育观,完善支持青年婚育的制度机制,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8175918694688079&wfr=spider&for=pc
2.《中国人口报》刊文: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校开设婚恋课程、做好大学生婚恋教育,可以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进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就更好打造高校婚恋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结合大学生对婚恋教育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高校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婚恋教育课程,通过https://www.dangbaotoutiao.net/ttyw/c_158294.html
3.高校婚恋教育,也不可“用力过猛”谈经论政高校婚恋教育,本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婚姻观的有益尝试,但倘若将其与提升生育率挂钩,就操之过急了。 专家们要提出更多针对青年人的有价值的发展思路,关注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上,让年轻人拥有稳定的职业前景与可观的收入;关注完善法律法规,为婚姻家庭筑牢安全防线;关注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增强民众的获得感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56/54/14530195.html
4.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由党委宣传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5.赤峰五狐家政:高校开设婚恋课程能否有效促进年轻人婚姻生育意愿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婚姻生育意愿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些高校开始开设婚恋课程,旨在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高他们的婚姻质量和生育意愿。那么,高校开设婚恋课程能否有效促进年轻人的婚姻生育意愿呢? https://www.jianshu.com/p/1b74fc3953be
6.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公共政策与青年婚恋的稳定性息息相关。2017年出台的《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关注青年婚恋领域,发展目标是促使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发展措施包括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7.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三、保持良好的婚姻家庭美德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授课时间:2课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8.拿什么提高生育意愿?专家:应逐渐改变适龄主体婚育观家庭观记者注意到,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也出现在近日公布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中,其中提出,要以“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重塑多子女家庭养育文化,淡化教育焦虑,弘扬“孝”“和”家庭价值观,推动构建积极正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83975
9.树立降婚恋观家庭观,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为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营造友好生育环境,8月8日,兰考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开展以“树立健康婚恋观、家庭观”为主题的新时代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向登记婚检的青年男女广泛宣传适龄婚育、破除陈规陋习、婚事新办简办,宣传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观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婚育观和家庭观。 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16/article/1/182148146043808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