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俗称“介绍对象”(通过媒人介绍的需要谢媒人,男方结婚3日谢媒人,女方下礼后谢媒人),自由恋爱者请绕过!
02
认亲
认亲:认亲是男方到女方家去,除了准新郎以外还要有三或者五个男伴,一般要有娘舅、父母的好友和其他人,要求酒量大,除准新郎意外其他人至少要有一斤白酒不倒的量,到时候女方家要根据男方来人提前配备陪酒人员。
03
定亲
定亲:一个媒人相伴,带上所需礼品,叫几色礼,有“四色礼、八色礼、双八色”两条淡水鱼、一刀猪肉、酒一箱、粉条、喜烟、喜糖、(问女方要生日时辰,用于查日子)注:定亲后当年如没结婚过年过节需到女方家送如上礼品。(有一些地方下礼定亲合到一天)
04
查日子
查日子:查出日子后,距离结婚日期100天内才能到女方家送日子。
05
下礼、送日子
下礼、送日子:男方给女方的彩礼,没有什么标准,主要看自己家的经济情况,日照大众化的是一万一(万里挑一),一万七(万里挑七)、三万一千八(三家一起发)等还有同上的礼品以及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和一身红衣服等。(有一些地方下礼定亲合到一天)
06
送催妆
送催妆:要先认亲(男方到女方家),之后是送催妆(也叫送箱子,通常婆婆要给儿媳妇准备红裤子或全套红衣服)。此时一般比较熟悉的亲戚就开始送红包了。
07
结婚行程
结婚行程:男女双方各需要找两个未婚且比新娘小的女子,在男方那边叫“迎客”,女方这边叫“送客”。
婚礼当天:新郎坐车去新娘家(迎客可去可不去),在良辰吉时发嫁,打头的车通常是负责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的,送客、新娘、新郎同车,两个送客坐在新娘身边,帮新娘拎包袱(大红包袱,一般里面放牙膏等日用品),同时负责在沿途各大十字路口及桥头从车窗往外扔喜钱(所谓的过路费、过桥费,是用红纸包的硬币)。在距离新房一定距离时停车,迎客从送客手中接包袱,剩下的这段距离是最难过关的,主要目标是新娘、新郎,大家会想方设法阻止新娘进家门。进了婆家门有个简短的仪式,之后就可以进洞房了,进洞房前要新娘的哥哥挂新房门帘,有的地方还要找小男孩滚床,然后开始闹洞房。中午、晚上都是喜宴。
08
回门
滚床起源:
滚床起源:相传这滚床的习俗起源于东北地区,一户人家连生数女不见儿,愁坏了主家,结果他夜梦仙人指点,只需男孩到炕上连打三个滚儿就行,结果这家抱来了双胞胎男孩,果然就生了一对儿子,消息迅速扩散,成就了这一习俗。这个传说某种程度上说虽有重男轻女之嫌,但却为新婚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以致流传沿袭至今。
(铺床):新婚当天早晨,当初缝制被褥的“福命女”早早来到喜主家铺床,大红大花铺满床面,几铺几盖叠得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床头,床单上撒上大红枣、双仁带壳花生、桂圆、栗子(板栗)和糖块,寓意早生贵子、甜甜蜜蜜,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双数的。有的人家还在床角放置几枚硬币,希望财源滚滚、夫荣妇贵。
新郎新娘进入婚房前,通常选择新郎亲戚家的孩子先行滚床。现在流行三四岁或者更小一点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龙凤双胞胎最好。
在大人的指挥下,孩子横躺在床上,先从床尾滚到床头,再从床头滚回床尾,如此反复三个来回就行。
滚床需要围观,床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亲朋,有的孩子害羞,执拗着不做,大人就连哄带劝,剥糖块塞饼干,或者许以购买玩具,结果有的仍不为所惑,坚持不做,大人就假装恼火地抱起孩子扔上婚床并挠他痒痒,孩子就势滚几下,引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附:婚礼当天新郎方需要准备事项
1、后勤工作人员到位落实司机、摄像师、摄影师早餐。
2、负责检查布置是否完好,门口喜字喜联是否贴好。
3、迎亲用品(手持彩炮、鞭炮)。
4、新郎带上红包,迎客到位,结婚戒指、手捧花、鞭炮手。
5、车队排序(A锣鼓队专车、B新郎专车、C随队车辆、D摄像专车)所有车辆依序停放,行驶途中前后均匀。
6、滚床儿童到位。
7、新娘入洞房上床水饺(要求父母健在,有儿有女异性邻居包制传送,到家前30分钟安排专人通知),还有上床糕。
8、新郎准备备用服装。
9、鞭炮。
10、提前准备好芝麻杆、黄豆杆、枣、生花生、桂圆、板栗等放在喜被、床头上,发车前点亮长明灯直到结婚后的第二天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