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观察:年轻人是否真的不再向往爱情了?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2020年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青年有担当、不怕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昂扬向上的良好风貌,赢得全社会点赞。如今的青年人主体逐渐变为“90后”“95后”甚至“00后”,当年人们口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们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绽放光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使命。当代青年更有主见,更加独立,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本报今起推出“中国青年观察”系列报道,与您一起领略新时代的青春风采。

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正在重塑青年人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比起上一辈,如今的青年对待婚恋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择偶时更看重精神契合还是物质条件?年轻人是否真的不再向往爱情了?

记者调查发现,青年人对于婚恋的认知正处于新旧观念的交叠之中,开放与保守并存,不同的婚恋观念相互交错碰撞,折射着年轻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缘分婚姻”到“爱情婚姻”

“都快三十了,还没对象吗?”“什么时候结婚啊?”“差不多就行了,别挑那么细”……逢年过节,回乡探亲的年轻人总会收到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问候”。

然而,逐渐成熟的“90后”“95后”们,面对“催婚大军”的热情关心,却常常不为所动。民政部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全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9年只有6.6‰,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

“如果遇到那个对的人,就恋爱结婚;如果一直没遇见,一个人有何不可?”谈起爱情和婚姻,“90后”男孩小郝表现得很“佛系”。一直没有谈过恋爱的他,觉得遇到理想的爱情是小概率事件,“在父母要求的年龄段结婚,可能有些困难。”

“爱情需要运气。”女孩小树发出了和小郝同样的感叹。学生时代的她曾经遇到过以为对的人,最终却没能走下去。参加工作后也遇到过喜欢自己的,但小树迟迟无法心动。

进入27岁,小树变得更成熟理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但不会强求了。”现在的她正在积极提升自己,“如果找不到想让我走入婚姻的人,就把自己修炼得更强大吧。”

持类似观点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七成的年轻人不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超过半数的坚持“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会结婚”。

年轻人的婚恋观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为我们引入了两个概念:过去社会强调家庭利益,个体的生存主要依附于家庭,婚姻的意义主要是传宗接代,因此过去的婚姻多为“缘分婚姻”;而当代社会更重视个体利益,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生存而是生活得更好,婚姻的意义主要是实现个人幸福,因此现代社会的婚姻被称作“爱情婚姻”。“这是由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发展决定的。”

“人们不是必须结婚才能幸福,于是婚姻变成了一种选择。年轻人会衡量,到底是结婚快乐还是单身快乐。如果结婚不能让他幸福,那他就未必想要婚姻。”沈奕斐说。

在心理观察员周若愚看来,现在年轻人不愿进入婚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压力较大。“如果生了孩子,就要更多考虑孩子的抚养、教育、住房等事情,生活质量可能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一个人生活反而更舒坦。”周若愚说。

相亲容易,合得来难

虽然与“人生一定要结婚”的传统婚恋观不同,但当代青年对相亲等传统婚恋形式的接受度并不低。多位受访者表示,自己有过相亲经历。

去年结婚的小侯就是通过相亲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去交个朋友也挺好的,没想到见面发现两个人挺聊得来,慢慢地就在一起了。”

但对于传统“门当户对”的择偶标准,当代青年有着不同的看法。2020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95后”社交观念与社交关系调查报告》显示,在择偶方面,青年人群最在意自由婚恋因素,如“性格合得来”“个人品质”等。最不在意传统礼俗规约因素,如“门当户对”和“家人/亲友的意见”。

“95后”女孩雨田告诉记者,家里曾经给自己介绍过一个外在条件不错的相亲对象,学历、工作、家庭都比较“搭”,但总是感觉话不投机。“见面时我穿了高跟鞋走不快,对方一直在前面走,完全没有要等我的意思,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他。”雨田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与另一半“合得来”。“所谓‘合得来’,就是两个人能找到和谐的情感相处模式,这样才能长久。”周若愚分析。

有的青年认为,成长经历相似更容易“合得来”。近日“985相亲局”就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很多“985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找与自己学历相同的对象。

参加过“985相亲局”的小树认为,学历虽然不与人品划等号,但跟成长经历和见识挂钩,学历接近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遇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在同样毕业于“985高校”的小郝看来,“有趣的灵魂”更重要,“只要对方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两个人可以有精神上的交流,是不是‘985高校’毕业的并不重要。”

现代社会生活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压力也给年轻人的婚恋观造成影响。《“95后”社交观念与社交关系调查报告》显示,在结婚原因方面,“95后”最希望的结婚理由是“因为爱情”,然而仅有15%的“95后”愿意为爱情放弃面包和金钱。可见,青年人追求爱情,但依然需要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对“月亮”或“六便士”的选择不愿走极端。

雨田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不一定有房有车,但至少有稳定的收入。“如果两个人组建家庭后反而过得更窘迫,那结婚又有什么意义呢?”她说。

“好的感情是不断磨合出来的”

体验过“虚拟恋人”服务的小王介绍,自己找虚拟恋人主要是因为现实中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想体验恋爱的感觉。“虽然两个人没有面对面接触,但心灵上的交流让人很满足,有时候确实能感受到温暖和鼓励。”

在沈奕斐看来,“虚拟恋人”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年轻人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亲密关系。

“今天,大家在爱情中追求自我呈现的同时,又不希望自我在两性关系中受影响。但问题在于,亲密关系意味着两个人一起建立‘我们’的概念,想要自我不受任何影响,是很难的。”沈奕斐表示,“虚拟恋人恰恰可以保留自我,同时减少了不确定的风险。”

不过,“虚拟恋人”毕竟是不真实的,无法取代真正的情感。那么,年轻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爱情和婚姻呢?

沈奕斐在自己开设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里建议单身青年不要一味追求遇到“MrRight”,而是要用排除逻辑,重新审视周围,寻找与自己适合的人。

“好的感情是不断磨合出来的,年轻人对待爱情和婚姻不能太理想化,应该多去尝试,了解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周若愚说。

除了青年自身的努力,社会也应该积极引导,帮助青年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比如,鼓励学科专家如心理医生、学者多去指导,向青年传达正确的心理和情感知识,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两性相处模式。

在周若愚看来,现代社会过于重视下一代的培养,希望社会能给家长减少压力,让青年少一些对结婚生子的疑虑甚至恐惧;同时,父母对年轻人的婚恋态度应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干预。(乔彩)

THE END
1.年轻人婚恋更看重情感质量——中国青年网常言道,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传统观念里,结婚更是要早作打算,到了年纪就抓紧筹办的大事要事。但如今,一些年轻人的婚恋观发生了改变。 “感情不能勉强,遇到对的人,当然要珍惜,但没遇到时,着急也没用。” “家人天天催我去相亲,可是靠谱的感情不是说有就有的。”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2405/t20240530_15282688.htm
2.95后的“佛系”婚恋观: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但都没switch重要同样远离一线城市的琳琳早就过上了李一心目中的平淡的生活。在经历五段恋爱后,琳琳跟喜欢的人结婚了。从相恋到结婚生子,对方一直把琳琳捧在手心上。“我现在除了喂奶,什么都不需要做。晚上孩子哭的时候,他会第一个过去。”在琳琳的老家福建莆田,年轻人的婚恋观与其他地方的95后相比更加传统。在琳琳眼里,莆田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7962452494602861&wfr=spider&for=pc
3.文新书讯《结婚记》3.相伴之旅启发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但爱情婚姻依然是多数年轻人绕不过的课题。这本书名字虽为《结婚记》,但是在书中,广大青年可以学习恋爱、婚姻甚至生育等方面的经验,感悟这一整个人生过程,收获更多人际交往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某些家庭亲密关系教育不足的问题。谢谦老http://lj.scu.edu.cn/info/1039/6890.htm
4.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人的婚恋观 第1篇 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5.婚恋失范:流动青年“结婚难”的另一种解释不过,此类研究主要关注中国会发生“结婚难”问题及引发“结婚难”问题的客观经济及人口结构因素,较少关注因人口大规模流动及社会婚姻模式变迁带来的规范真空而引发的新“结婚难”问题。如下文文献综述及田野调查所呈现的情况,现代婚姻模式中“恋爱”的环节越来越被年轻人视为必要过程,目前学界关于恋爱对“结婚难”影响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6A02QA100
6.折射出来的是年轻人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以及老龄化社会这一场婚姻制度的革命,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民政部一项最新规定,结婚不需要户口本很快冲上热搜。这个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年轻人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以及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年轻人对生活无望感的挣扎和对抗,卷不过别人,只能卷自己。 你们真觉得现在人是不想谈恋爱结婚吗?根本不是,优秀的单身女性未来越来https://www.douyin.com/video/7403686992032091431
7.“00后”的婚恋观如此清醒?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田梅青,请他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呈现出了多元化、开放化和个体化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如今年轻人的婚恋观念越来越开放,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需求,不再将婚姻视为唯一的人生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8935141660706078671
8.《珍爱网2021年轻人婚恋观图鉴》:既是独立个体也能胜任“家庭合伙人2021年,“七普数据”“三胎政策”引起了人们对年轻人婚恋观、家庭观的热烈讨论。那些一边围观他人的“神仙爱情”,化身“柠檬树上柠檬果”,一边又喊着“一直单身一直爽”的年轻人们,到底是怎么看待结婚生子的? “七普”“三胎”后的第一个七夕,珍爱网对年轻人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真实想法发起调研,共回收有效样本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8132045625271.html
9.2024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消费者分析:年轻一代婚姻观念改变,25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约七成被调查者认为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才会选择结婚。青年一代更看重感情和精神层面的契合,而非仅仅基于物质条件的考量。目前,晚婚和不婚现象在当代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他们不再急于进入婚姻关系,而是更愿意耐心等待,找到能与自己共振的灵魂。https://www.iimedia.cn/c1020/101640.html
10.当代年轻人的婚姻价值观*2. 您的恋爱是以结婚为前提吗 是 不是 *3. 您有结婚的打算吗? 有 无 *4. 您认为最佳的结婚年龄是 20-25 25-30 30以上 *5. 您择偶时考虑的前三个重要因素是【最少选择3项】 样貌 学历 能力 品格 性格 家庭背景 经济情况 住址(所在城市) 身体素质 家庭成员和亲人好友意见 婚史 *6. 您希望自https://www.wjx.cn/jq/88801516.aspx
11.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 一、 婚龄推迟趋势的出现 当前社会,人们的婚龄普遍呈现推迟的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推迟婚姻的时间。根据数据统计,结婚年龄普遍上升到30岁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年轻人在追求事业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增加,以及对婚姻的要求提高所导致的。 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12.《心居》深度评论(共十篇,已更完)(心居)剧评第五篇:三个细节,看懂冯晓琴的精明和算计第六篇:过分依靠巧合,忽视人物逻辑,我找到《心居》狗血的根源第七篇:深扒《心居》第18集,施源进爱蒙,顾清俞的婚姻进入倒计时第八篇:卖色上位,劈腿冯茜茜,顾昕的阴暗超乎想象第九篇:《心居》的智商排行榜,冯晓琴仅居第三,第一名不是顾清俞第十篇:很难过,《心居》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28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