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婚恋婚恋观恋爱婚姻

(原标题:“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

有人觉得大学阶段开设婚恋课,直面社会痛点,可以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也有人质疑:“大学应该鼓励恋爱,还是鼓励学习?”;还有人有些抵触,觉得开设恋爱课就是一种“变相催婚”。

大学该不该开设婚恋课?婚恋教育又该怎样跟上时代步伐呢?

恋爱、婚姻是每个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对年轻人进行婚恋教育也是我们党开展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专门对青年人作过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恋爱时应遵循的“三原则”——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

当下,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正深刻影响甚至形塑年轻人的婚恋观,对年轻人进行恰当的引导尤为必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就指出,要“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对青年进行恋爱教育不是中国的“专属”,国外很多高校也开设了恋爱课。比如最近韩国全南大学就开设了名为“恋爱第一步”的课程,同学们从“模拟约会”当中学习健康的两性关系。纽约大学也曾开设名为“LoveActually”的课程,从神经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视角来研究爱情对人的影响。

可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个共识:婚恋教育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具体而言,如何上好这门课程仍然值得思考和探索。

婚恋教育、情感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常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对恋爱课的讨论,除了该不该开,更在于开什么样的课、怎样开才能让大学生学有所获。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提到,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的检出率分别约为21.48%和45.28%。也有高校辅导员反馈,人际交往和情感困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恋爱课所要传递给年轻人的是,如何建立并经营一段积极向上的亲密关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有效有用的沟通;如何懂得自尊、自信,学会爱自己、爱他人……这些问题不只在恋爱婚姻中有所涉及,更可能贯穿一个“社会人”的一生。

情感关系的背后是性别角色的互动、社会关系的连接,青年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社会性课题。近年来,不乏有人打着“物化爱”“女德”等旗号传播扭曲的恋爱观,也有借着极端女权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挑起社会对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保持冷静理性、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同样离不开学校、老师、家庭的积极引导。

笔者认为,婚恋教育不是狭隘地教人“搭讪妙招”“择偶秘决”,更不是为了“催婚”“催生”,更多地是要让年轻人懂得爱的本质,理解何为平等、何为尊重、何为责任。

人们对于婚恋课的担忧,还在于学生是否会沉迷于恋爱,从而荒废学业。其实,学知识与学婚恋,并不是互相矛盾、非此即彼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把情感教育与价值教育、知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需要反思的是,过去我们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婚恋教育等。事实上,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严肃的教育”,恰恰是因为这类教育的缺位才引发了一些社会悲剧。像之前的“胖猫”事件、某高校的“PUA事件”等,都反映出当事人处理情感问题的缺陷。

随着社会发展,每一代年轻人对于婚姻恋爱的理解和期待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婚恋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特点、青年成长规律不断迭代更新。对于上好这门“恋爱课”,笔者还有三个观点。

“恋爱课”是人生的“必修课”,需以平常心看待。虽然恋爱、婚姻属于个人选择,但与婚恋连在一起的人格塑造、情感独立、责任担当等,却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需修炼好的基本功。如何选择志同道合的伴侣,如何把爱情与学业、事业统一起来,如何坦然地面对情感挫折,解答这些问题都需要理性的态度、成熟的心理、积极的心态。不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多听听父母、老师的意见,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相符合的爱情模式,自己争取想要的幸福。

“恋爱课”不必羞答答地开,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教育的主阵地。恋爱教育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适时嵌入青年成长周期。高校可以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优势来构建课程体系,中小学可以结合思政课、德育课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家长而言,不妨早点把“爱情”纳入亲子交流的话题,潜移默化地进行一些正向引导,而不是读书阶段避之不及、工作后直接进入“催婚”模式。此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避免在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中产生对立与撕裂。

婚恋既是家之小事,也是国之大事,需要营造优婚优育的环境。婚恋教育十分必要,但不能把年轻人晚婚晚育的现象完全归结于婚恋教育的缺失,光靠教育发力也不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更多帮助支持年轻人成长发展的务实举措。比如民政部推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浙江等地出台延长婚假政策,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此外,还需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城市青年租住房等难题,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缓解婚恋焦虑。

恋爱,是一门关于爱的学问,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它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标准答案,但也需用心学习、悉心经营。走出教室,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写下专属的幸福答卷。

THE END
1.青年婚恋观念新趋势:与理想的另一半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在时代的浪潮中,青年一代的婚恋观念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面对社会的各种期待和压力,他们在婚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成长。社交平台Soul App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http://www.zgxwzk.chinanews.com.cn/observe/2024-08-02/22733.shtml
2.年轻人婚恋更看重情感质量——中国青年网常言道,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传统观念里,结婚更是要早作打算,到了年纪就抓紧筹办的大事要事。但如今,一些年轻人的婚恋观发生了改变。 “感情不能勉强,遇到对的人,当然要珍惜,但没遇到时,着急也没用。” “家人天天催我去相亲,可是靠谱的感情不是说有就有的。”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2405/t20240530_15282688.htm
3.青年婚恋观的新趋势总的来说,青年人的婚恋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契合和个性表达。他们拒绝被动接受传统的婚恋方式,积极寻求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伴侣。同时,婚恋辅导和高校恋爱课程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与指导。 https://www.jianshu.com/p/614f82875763
4.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经历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身体力行、社会实践,接触了形形色色两种性别同龄抑或稍长一些的青年人,对“当代青年婚恋观”这个问题日趋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不光是对别人的调研、对社会的调查、对爱情的解读,也是对自我人格的一种修养,对自身未来、家庭、幸福的探讨。所以,我认为:结婚是为了让爱延续下去,心甘情愿套上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5.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服务青年多种需求……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婚恋观是人的价值观念在婚恋问题上的表现,属于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的婚恋观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与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婚姻家庭的稳定性。让青年人“安身、安家、https://www.wm114.cn/wen/242/483889.html
6.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13页内容提供方:liuxiaoyu99 大小:2.66 MB 字数:约9.21千字 发布时间:2019-05-31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7.我院举行“爱的启航——当代青年及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主题讲座为加强青年婚恋教育,提升大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培养他们创造、收获幸福的技能,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5月14日,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爱的启航——当代青年及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积极落实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https://www.cswu.cn/mzyshzl/2024/0517/c2685a78390/page.htm
8.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会同全国9个团省(市)委合作完成的《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青年婚恋观已呈现出开放、宽容、自主的变化态势。 如何看待夫妻之间保留隐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的青年人认为夫妻之间适当地保留隐私是“应该的”。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9.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一、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80”后,如今已渐渐成为中国社会婚恋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的婚恋观映射着当代社会婚恋观的发展变化,也可从中窥见中国社会婚恋观的大体现状。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环境和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当代青年女性鲜明的自我意识崛起,她们愈加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10.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20240603.docx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篇一在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以及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在选择伴侣和婚姻形式上展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当代青年婚恋观的调研,旨在分析青年人的婚姻态度、价值观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1282447.html
11.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论文资料)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学院 班级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 姓名 学号 2014 年 7 月 10 H 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热词“白富美”、“高富帅”的流行,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https://m.mayiwenku.com/Companys/s-c324/p-50661166.html
12.陕西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让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4.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为了树立婚恋文明新风,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理性的婚恋导向,还需多方合力。 其一,当代青年自身要转变婚恋观念。青年应主动走出舒适圈,不给自己心理设限,为寻求伴侣做好心理准备,主动激活婚恋动力。同时积极拓展自身社交圈,主动与异性沟通,消除被动心理。 https://m.sa.offcn.com/html/2022/04/280763.html
13.婚恋报告(范例10篇)而当代大学生具有正值青春,站在思想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在高校的婚恋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14.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问卷团组织或社会机构举办的联谊会 陌生人社交APP 婚恋相亲网站 电视相亲节目 *7. 您更看重异性以下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人品 性格 相貌 能力 健康 门当户对 *8. 遇到喜欢的人,您是否会主动追求? 不会主动追求,但会有所暗示 不会,暗恋其实也不错 会,爱情要靠自己争取 *9. 如果一直没https://www.wenjuan.com/t/vY367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