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近6成大学生不想谈恋爱!“催婚”从大学开始?教育婚恋观

“婚恋保卫战”是否要从高校打响?大学阶段如何平衡学业和感情的关系?如何使大学婚恋教育顺应时代需求?

01

56.9%的同学表示不想谈恋爱

文中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

第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灵活利用非传统形式开展婚恋教育。

第三,建立课程反馈机制,让学生匿名评价课程。

第五,高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婚恋教育。

02

天津大学等多所学校开设婚恋教育课

此前已有呼吁大学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声音。2021年3月,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于欣伟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建议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

▲天津大学的“恋爱课”

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怎么爱,缺乏爱的能力”是当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在高校开设“恋爱课”,有助于“帮助他们更懂爱”。

2020年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

显然,围绕高校婚恋课的争论重点,并不在于该不该开设,而是教什么、怎么教。

▲天津大学“恋爱课”课程

03

婚恋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平等人格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发起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在关于“婚姻首要标准”的这一调查中,50后、60后、70后更注重“老了有人照顾”和“生养儿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幸福”逐渐成为80后、90后、00后的首要目的,其中,72.2%的00后赞同追求个人幸福这一目标。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困在生育观念的枷锁中,他们更渴望在亲密关系中“做自己”。在这一观念上建立一段亲密关系,需要一段漫长的理解和磨合过程。如果婚恋教育方式偏离目的,将会阻碍当代大学生正确看待亲密关系。

一方面,把婚恋教育纳入选修课课程,运用选修课的课程模式推广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是一种理论空谈。

另一方面,将亲密关系的培养视作沟通技巧的训练,是对婚恋教育的狭隘理解。

此外,对于高校成为婚恋教育“主阵地”,舆论还不乏担忧。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知识”,而不是学习“婚恋”。如果“婚恋课”占比过高,势必让学生额外花费更多精力,未必就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况且,美好的爱情从来可遇而不可求,主要依赖于个人实践,既无统一模式,更无样本可循。一旦婚恋课有了授课教材、教学目标、考核办法,教导每个学生“照本宣科”谈恋爱,岂不可笑?对于那些本就不想谈恋爱的大学生,更是会反感抵触。

针对这种担忧,还要仔细梳理设立婚恋课的初衷,化解不必要的争议。

将高校作为婚恋教育“主阵地”,并不意味着婚恋课会成为必修课。合理安排的婚恋教育,并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精力,反而有助于优化心理素质、提升个人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至于对“生搬硬套”谈恋爱的担忧,则大可不必。高校婚恋课,目的是完成情感认知上的“托底”,而非行为上的“模式化”。反观现在不少网络作品,宣扬不切实际的爱情观,过度美化婚外情、闪婚闪离等信息,更可能对年轻人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恋观念也将有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婚恋观念里平等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只有平等地看待彼此,才能建立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培养正确的婚恋观念。

▲校园中的情侣AI作图

04

大学婚恋教育不该成为“催婚课”

现实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惑。不少网友就直言,在近日热播的一档“离婚综艺”中,除了八卦和吐槽,也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明明内心很想要一些东西,却总是心口不一,寄希望于让伴侣“猜中”,既使对方充满压力,也让自己陷入情绪内耗。再如,明明身处一段“有毒”的、充满操控的恋爱关系,可“恋爱脑”一上头,还是会不断自我欺骗。有时,自己和伴侣总是会困于对抗型沟通模式,永远做不到“好好说话”,一吵架就不欢而散……

理想的高校婚恋课程,绝不只是为了简单让人“脱单”,更不是教人操控情感,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学会以理性成熟的方式审视情感问题,懂得抽丝剥茧地发现问题本质、展开有效沟通,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爱的表达。

当然,婚恋选择属于个人自由,人们不管是决定投入还是脱离一段亲密关系,是否按照传统的“社会时钟”节奏进行生活,都不该被外界力量过度干预。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同时,尊重个体选择,不在课堂上强行灌输陈腐的婚恋价值观,也应该成为高校开展婚恋教育的基本共识。

THE END
1.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二、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现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婚恋观念正经历着深刻的解构与重构,青年群体的婚恋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化与多元化趋势。这一现象不仅映射出时代变迁的烙印,也深刻影响着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以下是当代青年婚恋观几个显著特点的深入分析: http://www.sxqnb.com.cn/html/sxqnb/20240802/25932.html
2.关于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调查问卷历史项目免费模板关于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调查问卷期待您的参与!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 18~24岁 24~30岁 30岁以上 您恋爱的主要动机是 (多选) 寻找合拍的灵魂伴侣 寻找陪伴避免孤独 调剂生活缓解压力 为了寻找结婚对象 为了满足生理需求 您最看重恋爱对象的特征是(https://www.wenjuan.com/m/slp/N3Inu2M/
3.当代青年人婚恋观调查问卷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包容,婚恋形态愈加的碎片化。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年轻人的婚恋价值观,我们制作了以下简单的问卷调查,希望您能参与我们的调查,您的回答将会是我们工作的宝贵信息。本次调查以匿名方式回答,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信息,请您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配合! https://www.wjx.cn/xz/164477189.aspx
4.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20241013113235.pdf●年轻人婚恋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伴随着婚恋观念变化,生育率下降等现象,再次成 为讨论焦点。关于年轻人婚恋观念变化的讨论也一 直在持续。 ●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不难发现,不同代际人群的婚 姻观均存在着一定差异性。 研究团队发布《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3/6143123152010232.shtm
5.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人的婚恋观 第3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会同全国9个团省(市)委合作完成的《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青年婚恋观已呈现出开放、宽容、自主的变化态势。 如何看待夫妻之间保留隐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的青年人认为夫妻之间适当地保留隐私是“应该的”。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6.《珍爱网2021年轻人婚恋观图鉴》:既是独立个体也能胜任“家庭合伙人2021年,“七普数据”“三胎政策”引起了人们对年轻人婚恋观、家庭观的热烈讨论。那些一边围观他人的“神仙爱情”,化身“柠檬树上柠檬果”,一边又喊着“一直单身一直爽”的年轻人们,到底是怎么看待结婚生子的? “七普”“三胎”后的第一个七夕,珍爱网对年轻人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真实想法发起调研,共回收有效样本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8132045625271.html
7.当代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情况及建议(5)社会期望和传统观念:社会期望和传统家庭观念对年轻人的家庭观造成影响。一些年轻人可能感到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压力。 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引导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建议 (一)构建婚姻友好型社会 加强婚恋家庭指导服务。杨雄提出,通过婚恋教育,帮助年轻人了解恋爱和婚姻的责任和挑战。婚恋教育包括沟通技巧https://fk.wenming.gd.cn/xjll/ll/2024-01-25/13427.html
8.调查:超六成非婚青年相信爱情,年龄越小占比越高当代年轻人还相信爱情吗?2月14日,世纪佳缘发布的一份关于婚恋观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中,有61%的非婚青年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其中年龄越小的受访者相信爱情的占比越高。 图片来源:世纪佳缘 报告指出,越相信爱情,对爱情的期待就越多,在挖掘恋爱对象时的要求就越高。调查显示,超过95%的非婚青年都对自己理http://m.cnwest.com/tianxia/a/2023/02/14/2126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