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的“佛系”婚恋观: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但都没switch重要?

晚上十一点,小枫发了一条朋友圈:“想吃烤栗子了。”过了会儿,她改变主意,约同事到北京一家潮汕牛肉火锅店,这是她今晚选择的夜宵。

与此同时,在2000公里之外的福建莆田,琳琳被孩子的哭声吵醒,她叫醒睡在身旁的丈夫,开始伺候她的“掌上明珠”。

小枫与琳琳同样出生于1995年。小枫在北京一家新媒体上班,琳琳在老家莆田做生意,生活轨迹迥然不同。

“你知道我们有多少可供消遣、娱乐的法子吗?是磕CP不好玩,还是撸猫不爽快,为什么要谈恋爱?”单身、业余生活丰富的小枫这样回答为什么不恋爱的问题。

而琳琳虽然已婚,但她对婚姻的态度其实也很佛系。她原本对婚姻没什么规划,身处婚恋观尤为保守的莆田,其实已经比身边人晚了很久才结婚。

如果用一个字去形容95后的婚恋观,那就是“佛”。

2020年3月,作为时刻追赶热点的新媒体人,本来对游戏不感冒的小枫在周围同事的怂恿下入手了一台switch。

而单身与否却很少成为她划分人群的标准,“其实在北京,做我们这行的很多人都单身”。

工体附近的夜店一家接着一家,24小时的书店,遍地开花的咖啡店……年轻人在这里有太多可消遣的方式。

小枫在大学时谈过一场恋爱,她知晓所谓爱情的心动是什么感觉,但在有猫、有朋友、有乐子的生活中,她不认为这是必须的。她坦言:“并不是放弃谈恋爱,而是在很多的生活选项里,这件事的优先级很低。”

去年,易润参加两名初中同学的婚礼,看着他们在台上讲述自己相伴十年之久的感情经历,坐在下面当听众的易润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快点回家“躺尸”。

“没吃过猪肉,但见惯了猪跑”的他说起了一句看似深刻的感言:“爱情,只可以观赏,不可以尝试。”如今24岁的他一心只有两个字:搞钱。

2019年,李一从西安一所大学本科毕业,被父母叫回了老家甘肃,如今在一个没有外卖服务,晚上九点街上就看不见人的小镇工作。

谈过八九段恋爱的他已空窗一年了,他表示:“现在在准备考试,没心思想这些。”

李一的生活状态与很多毕业后返回老家的人一样:考公务员、进体制,是他们最常见的职业路径。

所以回到老家的他可以参照的人生模版里,任何一个选项的前提都是“考上公务员”。似乎只要捧上这个铁饭碗,一切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包括情感问题。

在谈起曾经的情感经历时,李一会问:你会觉得我渣吗?

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李一松了一口气,赞同地说道:“对啊,都是你情我愿的事,如果大家相处不开心,自然就要分手。”

李一曾经交往过的对象类型多样,高矮胖瘦都有,性格也各有不同。在他看来,恋爱的发生是因为瞬间的吸引,结束的时候也并不纠结。

目前正在广州某高校读研二的庄铭跟他的另一半在健身房认识,双方正处于热恋期。

在一个不到二十平米的小空间里,电脑正播着经典的爱情电影《恋爱至上》,刚送来的外卖摊开在桌子上,热气腾腾的还有庄铭亲手做的热红酒。这是属于两人每周五的仪式。

在十五岁谈过一段他认为失败的恋爱后,庄铭没想到自己又恋爱了,“我愿意相信爱情,但不会盲目乐观,因为我不确定能跟对方走到最后”。

时代财经此次采访的近十位95后,大部分对爱情的态度都很洒脱,甚至有人因为一起打了几场游戏就“奔现”了,结果两人虽然游戏里面配合得天衣无缝,但现实相处中发现并不是一回事,匆匆忙忙又结束了恋爱。

根据2020年8月社交平台探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95后社交观念与社交关系调查报告》,近六成的年轻用户选择通过社交平台来寻找未来“另一半”;对于线上聊得来的网友,48.6%的用户表示愿意线下见面,“网恋奔现”成为年轻人恋爱的新形态。

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梁永安在教学和研究中发现,青年一代越来越处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之中,爱情的诞生日益艰难。“这是一个快速转型的时代,现在年轻人的个性发展、精神成长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前辈,人和人的相遇更加多元化。而人在快速的变化里,很难有长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95后对婚姻更加谨慎,“不婚主义者”或是“丁克”的比例也更高。

贝壳研究的《95后新社会人婚恋居住调查报告》显示,24.3%的95后男生享受恋爱但不愿意结婚,而女生是31.4%;男女单身主义者分别占5.1%和10.5%;丁克主义者占比也不低,男女分别占4.3%和4.1%。

爱情和婚姻在95后的眼中是界限分明的两码事,他们认为不需要通过婚姻的凭证去界定两个人的关系。

2020年7月婚礼纪联合积目发布的《这届年轻人的婚恋观》调研报告也应证了这一点,其中数据显示40.75%的95后认为爱情与婚姻应该独立,有爱情不一定需要婚姻。

而经济压力是他们对婚姻选择慎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社会虽然有压力,但大家差距不大,人们还是有动力去争取。现在呢,就算你多努力也不能改变现状,得不到理想的物质保障,尤其是房子。”易润今年换了四份工作,还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

而在这样高压的生活中,95后自然更看重当下即时得来的快乐,老一辈眼中“两个人相守一生”这样的生活目标,不再是他们所追求的。

小枫和易润都不希望结婚之后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如果挣钱没达到我的理想标准,我不会结婚。我希望我未来的孩子生活更轻松一点,有更开阔的眼界。”

《这届年轻人的婚恋观》调研报告显示,78.21%的人认为,品味一致非常重要。的确,不论是老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是新三观(消费观、生活观、性观念),都是“后浪”们重要的择偶条件。

跟恋人能像好朋友般相处,相互理解、鼓励,一起为共同生活奋斗,这就是易润眼中理想爱情的模样。

这也是琳琳现在的生活模样。她与丈夫在初中就认识,两人一直是“好兄弟”,如今在莆田过着一家三口平淡温馨的小日子。

对于上一代的人来说,95后的婚姻观十分前卫,例如《这届年轻人的婚恋观》里的超四成的人觉得有爱情不需要婚姻,但更多的95后(50.21%)依然认为,婚姻是最终归宿。

回到老家的李一十分了解小城市人情世故的运行规则:“你知道现在最好的红娘在哪里吗?就是在行政单位上班、坐办公室的大姐们。任何系统、任何部门,只要进了一个新人,第二天就能被介绍对象。”

在李一老家那样的小城市里,社交圈子狭窄并且重合,感情发生的途径也比较单一,与谈恋爱时可以随意一点的态度相比,李一对待婚姻的态度是传统和谨慎的。

“找到一个人谈恋爱,父母长辈过目后也觉得没什么问题,然后就结婚生子。平时接孩子回家做饭,闲暇时再出去旅旅游。”在李一心目中,美好的感情生活就是“平淡”。

而对于婚姻中会出现的问题,他觉得:“生活的摩擦是正常的,解决的途径不一定是放弃婚姻。”

同样远离一线城市的琳琳早就过上了李一心目中的平淡的生活。在经历五段恋爱后,琳琳跟喜欢的人结婚了。从相恋到结婚生子,对方一直把琳琳捧在手心上。“我现在除了喂奶,什么都不需要做。晚上孩子哭的时候,他会第一个过去。”

在琳琳的老家福建莆田,年轻人的婚恋观与其他地方的95后相比更加传统。

在琳琳眼里,莆田过年的节目就是相亲。女生会先泡好茶,接待即将上门相亲的男方家庭和媒婆。如果男女双方看对眼,就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约会几次就可以谈婚论嫁;如果没对眼就继续相亲。“记得住我家对面的一个女生,一天内有十几个男方家庭上门相亲,她一天泡了十几桌茶。”琳琳说。

在莆田土生土长的琳琳对这一切习以为常,甚至并没有很抗拒,当初也是恋爱没多久双方父母就见面谈礼金了,她“循规蹈矩”地走在“先订婚、怀孕、再领证结婚”的路上。

但与莆田其他女生相比,琳琳是幸运的,她有开明的父母,拥有恋爱的自由。五年前,曾有一户人家上门提亲,并给出500万彩礼,前提是要当时正在韩国留学的琳琳留在家里相夫教子。琳琳通过家人拒绝了对方,甚至没见那个男生一面。

五年后琳琳结婚了,虽然彩礼只有20万,但她觉得彩礼多少没什么关系。“对方是我喜欢的人,还是我‘好兄弟’,能照顾孩子,也能陪我打游戏,这就够了。”

THE END
1.密集催婚后辞掉工作,连除夕都在相亲,这一代年轻人的婚恋观什么样“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比谈恋爱更加复杂。越来越迟的初婚年龄,也许只是当下年轻人对婚姻的思考更加理性,毕竟结婚是为了过得更幸福,不结婚也是,离婚也是。”小包告诉记者,和父母那一辈或者更加上一辈的婚恋观相比,他和他的同龄人们对婚恋也好,其他人生大事也好,观念和看法都在变化:“只要觉得幸福和舒服,婚姻并不是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22916844181475330
2.山东:一米八小伙娶200斤新娘,网友:不要彩礼,陪嫁50万一套房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多少都会有些逐利性,完美地演绎了一句话,有钱人终成眷属,没钱人亲眼目睹… 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在女性朋友身上发生的最多,原因也不难明白,女性结婚比较有优势,她们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钱或爱情就在一念之间。 但这样的选择权,有些时候也不只是女人的专利,男生也会有,只要你高大帅气,也会有https://kan.china.com/mobile/article/3114827.html
3.男子花80万娶的老婆,当代婚恋观下的反思与启示精准落实高昂的婚恋成本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为了应对工作、生活压力,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导致婚恋观念发生变化,这种社会压力也促使一些人选择通过金钱来简化婚恋过程。 3. 婚恋观的多元化 这位男子花费巨资娶妻,反映了当下婚恋观的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http://www.hbhaonian.cn/explain/13854.html
4.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人的婚恋观 第1篇 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5.媒体评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幸福的定义不止一种——中国青年网近年来,一边是结婚率出现多年连降,一边是虚拟恋人、“嗑CP”等“恋爱代餐”风靡流行,这不禁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不懂的背后,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的婚恋观正悄然改变。 如今,中国有超过5800万人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20至39岁的独居青年达2000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独处变为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101/t20210118_12668771.htm
6.关于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调查(简要回答) 17. 您认为未来自己的恋爱和婚姻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吗? 肯定会,会积极去追求恋爱或婚姻可能会,取决于一些外在因素不确定,走一步看一步可能不会改变,维持现状 18. 对于社会如何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恋爱和婚姻观,您有什么建议?(简要回答)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https://www.wjx.cn/xz/294276532.aspx
7.《我的青春遇见你》双喜“丧燃夫妇”终成正果综艺这让观众不由得反思爱情是否应该物质化?这样的剧情安排可谓是对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进行有效的正向引导,无论是90年代还是现在,人们都不应该将纯真的情感作为获得物质条件的交换物。而《我的青春遇见你》正是用生活化的方式,艺术化的处理,进行社会价值引导,为浮躁社会注入一股清流。https://ent.cctv.com/2018/01/10/ARTIo7lyPrs8NCJ2U9UAoIKT180110.shtml
8.聚焦“天价彩礼”电影《今年过年就结婚》即将上映大概是2019年的夏天,一次朋友聚会,大家聊起婚恋话题,几位单身朋友分享了彼此的相亲经历,奇葩之处让人捧腹,其背后的心理症结也令人深思,他们的情感经历,从某种程度上,算是当下年轻人婚恋观的一个小小的折射,从他们的分享中,体现出如今的年轻人,对感情有一种既向往又恐惧的矛盾心理,他们渴望爱情,却又害怕进入婚姻https://www.hntv.tv/rhh-6442014720/article/1/1498178333327962114
9.婚恋交友节目(精选十篇)前面说过, 新一代的相亲节目, 成功的重要之处在于把社会话题引入节目, 并进一步制造话题。于是, 这些节目也成为当下社会婚恋观和价值观角力的擂台。但是, 当追逐财富成为舞台上某些嘉宾衡量价值的唯一维度的时候, 制作者也应在享受了高企的收视率之后, 必须重新面对把关人的角色。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uec879.html
10.一年至少能过三次,“情人节经济”在中国还能更火热吗?实际上,1960~1970年这段时间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看好情人节消费市场。一部分人认为欧美直白的情感表达并不符合日本人的传统习惯,日本当时的男女婚恋关系也相对保守,恋爱=结婚是主流婚恋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情人节消费的热情和需求很难被带动起来。 日式情人节市场之所以最终还是能成功确立,并形成“由女性向男性赠送http://www.tjkx.com/news/pc/1081/1081763.html
11.婚恋报告最新资讯什么是婚恋报告百合佳缘集团于11月13日发布的最新婚恋观调查报告《那些关于婚礼的小九九》,通过对婚礼意愿、办不办婚礼、份子钱归属等问题的深入调查,揭示了当代20-40岁未婚人群在婚礼观https://www.chinaz.com/tags/hunlianbaoga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