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爱情:能同甘共苦,也能共同成长

“不仅人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优秀上进、内心成熟。”陈凯是华东交通大学大二的学生,他的理想型是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女主角“沈佳宜”。当影像映照进现实,陈凯的心里也有一个“沈佳宜”。

在北京一所高校读大一时,张明徳“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没有谈恋爱的底气。”工作后,张明德正式开启初恋,女友是他的高中同学。相比17岁时“恋爱意识尚未觉醒”,现在的他更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不会要求十全十美,只要人品好、合得来,我就很满意。”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仅戏剧欣赏如此,不同的人也拥有不同的择偶观。通过微博检索关键词“择偶标准”“择偶观”,可以检索到“当代年轻人的择偶标准”“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观”“原生家庭会影响择偶标准么”等数十个话题。从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到大学恋爱课爆满,男生坐窗台听讲座,恋爱、结婚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283所高校的有效问卷1296份。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中,36.03%从未有过恋爱经历,34.80%有过恋爱经历,现在是单身,24.77%正在恋爱中,另有3.70%受访者正处在暗恋阶段,0.7%处于其他状态。在目前单身的人群中,21.01%想投入一段恋爱,24.02%目前还不想恋爱,还有54.97%表示随缘、遇到合适的人再考虑。自然的情感需要(57.89%)、遇到了心仪的人(49.25%)、感觉自己到了可以谈恋爱的阶段(27.35%)、希望有人陪伴(26.22%)和看到身边有人恋爱所以也想尝试(26.22%)是部分受访大学生希望投入恋爱的原因;感觉现阶段单身也不错(35.51%)、以学业为重(23.68%)、没遇到合适的人(22.43%)等是部分受访大学生暂时不想投入恋爱的理由。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择偶看重人品,近九成看重性格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杜筱说喜欢一个人没有固定的标准,择偶观常令人“捉摸不透”。自诩感性的她,总是凭直觉行事。恋爱也是如此,“因为午后的阳光恰好勾勒出男孩背影的轮廓,觉得他整个人都在发光。”

同样刚刚毕业不久的王婧择偶则相对有明确的判定标准。“希望对方身高175厘米以上,中等身材,有稳定的收入,家庭条件和自己差不多。”但在她看来,这些曾经为自己择偶定下的“硬指标”,在相互喜欢面前都可以“软下来”。“择偶首先要谈感情,相比只看物质条件的择偶观,谈感情更能提高幸福指数。”王婧说。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段鑫星介绍:“这一调查结果与现实非常符合,契合了我们生活中讲的恋爱‘始于五观,终于三观’的朴素判断。”段鑫星还强调,受主流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影响,青年对恋爱的态度积极而谨慎,“不迁就、不将就、不妥协是这一代人婚恋的重要特征。”通过调查发现,46.76%受访者表示不会调整择偶标准,可以慢慢找或者保持单身;34.80%受访者遇到觉得合适的人会为对方放弃以往的择偶标准;另有14.27%受访者认为可以适当调整择偶标准。

今年21岁的吴念昔曾有过恋爱经历,她认为自己的择偶观正趋于稳定,会更多地考虑这段亲密关系是否能给自己带来进步和提升。“三观相符、脑力、人品、性格”是她对未来的另一半的期待。“如果找不到心仪的人,也可以慢慢找”,相比调整自己的择偶观,她更愿意耐心等待一个合心意的人出现。

超八成受访大学生希望爱情中能同甘共苦,也能共同成长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情感和婚姻中必备的事物中,85.65%认为需要两人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难关,83.64%认为两个人需要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79.48%认为要能理解和包容彼此,67.90%认为两人要情投意合,54.71%认为需要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在段鑫星看来,心理成熟度高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与伴侣共同规划未来,重视志同道合。

吴念昔的择偶观便更倾向于从长远角度考虑。“这个人哪里吸引我,我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这段亲密关系带给我什么?同时,我能带给对方什么?”在她看来,好的择偶观是“寻找理想状态的自己”。

为了更好地避免恋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段鑫星认为“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是爱情中的必修课”。在她看来,恋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情感的成熟需要自己亲历爱情,在爱中学习、反思、磨合,获得心灵的成长。

这届大学生眼中健康的爱情观是怎样的?通过中青校媒调查结果可以发现,77.70%受访者认为需要爱对方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71.84%表示要不过度依赖彼此,保持独立的人格;49.77%认为要尊重差异,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44.91%表示对自己和对方都要负责。能够共同面对困难、理性选择合适的伴侣、不盲目追求某些特质等,也是受访者认为有益的爱情观。

在杜筱看来,爱情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人的感情也不是可以无限挥霍的。最理想的恋爱是双方在一起后,各方面都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面对心中的“沈佳宜”,陈凯觉得高水平的择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自身进步,“美好的爱情会让我觉得自己有了后盾,同时也拥有了拼搏的勇气和动力”。但他认为择偶标准也不必太过刻板,真正让你心动的人,是可以改变你的择偶标准的。虽然还没谈过恋爱,但陈凯已经总结出一套“爱情经”。他将爱情的精髓总结为“三个互相”,“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和陈凯不谋而合的青年不在少数,79.48%受访者认为两个人能理解和包容彼此是情感关系中的必备要素。

期待家庭、社会、校园同做青年爱情观“护航员”

在陈凯看来,大众媒体传播、影视作品等所呈现、倡导的爱情观显得尤为重要。“大众媒介对择偶观的影响,往往体现在让年轻人择偶观念固化,短视频、短平快的信息铺天盖地地灌输,似乎只有满足‘恋爱攻略’‘爱情小课堂’里的要求,才是好的、对的。”

张明徳同样认为大众媒体传播、影视作品对青年爱情观的走向存在一定的影响。“部分影视作品中营造的完美伴侣形象,让青年对择偶有了更高期待”。在张明徳看来,“影视作品里都是男俊女靓,服装华丽,主角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当代精英,尤其是以情感为主线的作品中,普通人少之又少,他们更像是‘超人’,按10分制算,他们全都是平均分8分以上的人,这样的形象容易让青年对伴侣持有过高期待,可能很难接纳现实中身边人的‘普通’。”

就读于湖南某高校的王易非最羡慕别人一家三口手牵手走在马路上的样子,“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所以我一直很渴望能够拥有美满的爱情。”因为对爱情的期待值很高,王易非在择偶方面也非常慎重,还未曾谈过恋爱。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受访青年择偶观的成因较为多元化。73.23%受访者表示源于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49.69%表示较多地来自于社会共识;37.04%根据自己以往的恋爱经验;34.49%表示父母会在一定阶段提出一些择偶建议;19.44%会将影视剧、综艺节目、言情小说等中的角色作为参照物;另有,11.11%受访者会把喜欢的明星偶像的特质列入择偶标准。

在段鑫星看来,“大学生的爱情观首先受到影视、媒体文化、同学、舍友等的影响,其次社会文化也间接渗透与影响,更深层则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的王易非认为,当下的自己缺乏恋爱方面的经验和常识,如果现在谈恋爱会走很多弯路。在大学生活的闲暇之余,他会去图书馆翻看爱情方面的书籍,听学校的恋爱讲座。

在吴念昔看来,爱情的本质源于自我探索,需要每个人自己探寻才能找到答案,社会、高校、家庭,应该包容并启发学生进行爱的探索与尝试,培养他们爱的能力。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89.43%受访者期认为原生家庭应尽可能提供健康、理性的爱情观教育;75.23%认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多提供一些恋爱或情感关系的心理辅导;74.77%期待学校提供一定的爱情观教育;56.87%认为大众媒体传播、文艺影视作品等保有健康的爱情观导向。

段鑫星强调,除了家庭和学校外,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通过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身边的爱情榜样、正面典型,与此同时对腐化堕落的爱情观进行批评,以此来弘扬正气,净化空气。”

THE END
1.教女生谈恋爱的书籍谈恋爱必看的书接亲网三、三观超正的爱情观 1、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之所以风靡走红,靠的不只是一杯奶茶的香气,而是秋风乍起时有人想起你,秋意渐浓时有人关心你,秋寒袭来时有人惦记你。这份心意弥足珍贵,这种悸动难以言说。正是在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我们憧憬着、陪伴着、经历着、分享着。因此,对于恋爱的正确认知,每个人心中都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13177.html
2.8部三观超正的偶像爱情剧,你看过几部?偶像甜宠剧,是当下年轻观众最喜爱的影视题材之一。 而偶像剧,除了高甜、造梦、治愈、欢娱,还要有一个三观健康的情感模式,这样才能让万千观众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今天来安利8部三观超正的偶像爱情剧,你看过几部? 1、《很想很想你》 主演:檀健次/周也 元素:都市甜宠+配音演员+古风歌曲+双声奔赴+互相支持 看点:https://yule.360.com/detail/3721783
3.三观超正无关爱情的温柔句子(精选39句)17、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简单的爱情,喜欢的人。 18、孤独尽头不一定是惶恐。 19、看太阳,和你的恋人一起走在街上。 20、自从遇见你,一切繁华都成为背景。 21、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 22、陪你看世界的风景,许你一世的欢颜。 23、我相信这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错误,我愿意错过一生。 https://www.wenanmao.com/a/65eecfcc0d853b5380097d1e.html
4.恋爱超正的三观!我们正是重复做着这些事情,然后相信,这就是幸福。愿意重复,愿意陪伴对方经历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而不厌倦,这样的爱情,才真正值得羡慕。 7、爱情虽然甜蜜,却也是令人疲惫的。要花心思为对方准备惊喜,做任何事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自己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去分担对方的烦恼和忧愁。 https://www.jianshu.com/p/3cd9e887ad4f
5.爱党爱国的演讲稿(通用10篇)在红色谍战电视剧中,也为我们展示了很多美好的爱情,可以用在青少年的爱情观培养上,其中的革命的爱情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纯真、浪漫。他们可能因为爱情产生同样的信仰,如《潜伏》中的左蓝和余则成;又或者是因为一个信仰,继而产生了爱情,比如余则成和翠屏;或者是两者相伴相生等,这些不同形式产生的爱情都具有一个美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7l4p03j.html
6.三观超正的10条恋爱观顺境时能一起开心,逆境时能一起面对,才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爱情。 爱情是双向奔赴的,不是一味地付出就能得到回报。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尤其是在感情中,面对着不爱你的人,即使你付出了所有,他都不会有什么感觉,即使因为你的好而选择跟你在一起,恐怕你们之间的感情也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1126995_1043568055.html
7.我的爱情观.pdf该【我的爱情观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的爱情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的爱情观--第1页我的爱情观https://www.taodocs.com/p-913064928.html
8.我们都可能是嘉莉——简析嘉莉的三观变化(嘉莉妹妹)书评他笔下的嘉莉妹妹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中不断成长,从农村姑娘蜕变成歌剧院女王的过程。嘉莉的人物分析——金钱观嘉莉18岁时,她怀揣着对大城市的期待与热情,只身一人来到了芝加哥。和众多乡村姑娘一样,嘉莉未经世事,心思淳朴,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激动与胆怯混杂在心间让她不自觉兴奋地打量着这个她即将面临的世界。小说的女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03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