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我国30岁左右的年轻人基本上是独生子居多,结婚后婆媳关系的处理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甚至已超过了夫妻关系,成为了年轻人害怕结婚的一个因素。
结婚后的小两口如果都是独生子,很多人的独立生活能力有限。比如:不叠被子,洗没洗的衣服都乱堆在一起,睡衣睡裤堆放一地,这是好多年轻人家中的常态。家里虽说厨房餐具应有尽有,可就是从来不开伙,不是去两家轮流吃饭,就是叫外卖。
很多婆婆看到儿子结婚后一片狼藉的家,就会主动去帮忙收拾卫生或做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矛盾。
我单位就有一位小同事经常抱怨自己的婆婆,说:“昨晚下班回去。婆婆把我们的脏衣服全洗了,可就是有一件连衣裙给洗花了,上半身黑白相间的千鸟格被下半身的红色染了,整件衣服都看上去脏兮兮的。还有我们的充电器就插在插座上不会取下来的,可婆婆取下来后就给塞起不,我们回家要用,还得满抽屉翻。非要把什么都塞到抽屉里,是什么习惯吗。唉,婆婆有钥匙,想来就来,没办法。”
所以,一个刚建立的小家庭,还处在磨合期,需要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中彼此适应一些好的习惯和不良习惯。
原生家庭带来的习惯会影响到小家庭,那么婆婆参与小家庭的生活更是要小心了又小心,否则,出了力,花了钱,还要挨骂,招来烦恼。
我有一位老师,就是一位非常溺爱儿子的人,儿子结婚只有二年便离婚了,外人都很不理解,只有二年就离婚,老师对外说是这个女孩子不会生育。可就是女孩在离婚二年后,又结婚了,结婚不久就有了身孕。
02
当初,老师的儿子要结婚,我们都建议让孩子单独住,可老师就是不听大家的建议,执意要让儿子、儿媳妇与他们同住。老师家并不是买不起新房,而老师说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结婚单住,自己的儿子不会做家务,这样就会累坏儿媳,住在一起,等将来有了孩子好照顾。愿望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
结婚之后,刚开始新鲜了两个月,老两口每天洗衣做饭,伺候着小两口乐此不彼。
日子久了,婆婆对儿媳有了不满,背着儿媳唠叨,说:“什么家教,到婆家一点规矩也不懂,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早上起床被子也不叠,脏衣服堆的到处都是,晾干的衣服也不知往回收,吃完饭了不知道收拾饭筷,就知道低头玩手机,跟着这个媳妇我儿子以后可要受罪了。”
这时候,婆婆对儿媳已经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可对自己的儿子溺爱的要上天。儿子下班不回家,儿媳不能过问,一旦小两口吵架了,儿子搬到客厅睡觉,婆婆肯定是满脸的不悦。
03
儿媳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词,丈夫是典型的妈宝男,仗着是独子,在家里为所欲为,而公婆也是乐意供着儿子。公婆看自己的儿子什么都好,总说你长得再大,也是我们的孩子。
一到晚间全家人要休息时,丈夫总会跑到他父母的卧室里聊一会,婆婆和她儿子偎在床上有说有笑,好像他们一家人特幸福,而我是多余的一个。
我每天早上起床就上班去了,是你儿子还没起床,早上不叠被子不是我的错。你儿子什么家务活都不做,为什么你就要单单指责我不做家务。
是你们一家人不拿我当一家人,你的儿子在你们面前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想让我快快生孩子,我敢吗?如果孩子出生了这个家还能有将来吗?
从结婚开始,我们两人的生活就没有自由、私人空间,更谈不上对我的尊重。所以,日子肯定是过不下去了。
04
这一大堆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小两口离婚。
低情商的婆婆,对儿媳进驻到家里根本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感情是相互的,成了一家人,那就应该是儿子、儿媳一个标准。否则,儿媳一下子来到这个较陌生的环境里生活,要适应很多不同的生活习惯,真的是需要婆家人的关心、爱护才是。
老师真的错了,她对儿子的溺爱应该放在心里,不该表现在生活中。你和儿子的相互依赖是要有节制,不能没有界限。
作为儿媳,既然嫁入这个家中,就应该有作儿媳的态度。如今社会,不讲就三从四德,但给公婆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多想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快感,老人也是不容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帮帮老人干点家务也是应该的。
对这样的丈夫,婆婆不在场时警告他,对他的坏毛病一一指出,如果他还是麻木不仁,那就要对他不留情面,将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暴发出来。让他知道,结婚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另外一个女人也需要你的关心和呵护。
否则,婚姻如何走下去,心里很忐忑,这种心情下想要有快乐美好的生活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