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性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1.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恋爱向来被看作是为了寻觅生活伴侣,是婚姻的前奏。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本身,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注重恋爱过程,有利于双方相互了解、加深认识,也有利于培养感情、增加心理相容度,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不愿落入世俗,着意追求爱的真谛。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2.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赞成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阶段应以学习为主,爱情应当服从学业;或者希望学业和爱情双丰收,既渴求学业有成,又向往爱情幸福。总之,大都没有忘记学业,总想把学业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上述这些仅仅是大学生主观上、思想上的愿望而已。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更多是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同样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大学生整天如痴如醉、想入非非,沉浸在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中;有的大学生中午、晚上不休息,加班加点谈恋爱,致使上课时倦意甚浓,无精打采;有的大学生干脆逃课,一心一意谈恋爱,成为恋爱"专业户"。很多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成就事业的热情一天天冷却,爱情逐渐成为生活的唯一追求。可见,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是大学生难以控制而又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
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观虽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国外近一些年的"试婚"、"一人连续多配偶制"等婚姻观逐渐影响到大学生,使得学生常常处于理智与感情矛盾的漩涡中,在理性认识上觉得应该保持贞操,应该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但在爱的激情下,又不愿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恋爱方式公开化,光明正大,洒脱热烈,不再搞"地下工作",甚至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庭广众之下,竟旁若无人,做出过分亲密的举动。
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终成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失恋大军。感情挫折后出现一个时期的心理阴暗期是正常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找朋友诉说",或"理性思考",对自己和对方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情感危机",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有的一蹶不振,沉沦自弃,认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以至于悲观厌世;有的视对方如仇人,肆意诽谤,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伤害对方。因失恋而失志、失德者,虽属少数,但影响很大。
恋爱观特点分析
1、浪漫性调查反映,大学生的恋爱,36.2%看中的是对方的人品;31.8%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8.5%注重能力,他们谈论的话题大多是学习、娱乐、人生、社会等,注重花前月下,诗情画意,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对爱情浪漫色彩的追逐和窥探心理日趋强烈。浪漫性的追求自然缺少不了经济的支持。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没有收入但有需要很高消费的特殊全体,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因此只能侧重以精神方面来满足对浪漫性的追求。
2、盲从性“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从理性上都知道学业是第一位的,感情是第二位的,调查中有4.8%的大学生原本是抱着在校期间刻苦学习,不谈恋爱的想法,可看到周围的同学纷纷坠入爱河,生活富有浪漫的情调,特别是节假日,看到恋爱的同学都成双成对的出去玩,而自己却呆在学校里孤独寂寞,心里不是滋味,为了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于是就匆匆加快了求爱的脚步,随意选择了一个,盲目跟从。这是由于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气氛中学习、交往、生活,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的从众的趋向。
3、轻率性现在大学生恋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恋爱过程而轻视恋爱结果。据调查,有23.9%的同学谈恋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对他们来说,“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对于恋爱的未来把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调查中,有36.5%的同学觉得无法把握与男(女)朋友的未来,认为未来有太多的变数。这与大学生的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分配方面尚未确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需要正确的引导。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它包含了相当积极的并合乎时代变迁的需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渴望和追求一种真诚的感情,一种不受世俗因素干扰的纯洁的感情。这是对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姻观的反叛,它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4、冲动性大学生处在青春期,风华正茂,个性具有冲动性,因此其恋爱也有很明显的冲动性。一是对自己的感情缺乏审慎思考,有4.2%的同学与恋人本来是不认识的,偶然邂逅,觉得好就主动追求,凭一时冲动就做出草率的决定;二是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制,有时候还有可能冲破理智的防线,偷吃禁果。有5.7%的同学已经和恋人同居了,15.5%的同学发生了性关系。三是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感情一旦开始就久久不能平静,即热恋中的人常常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受情感支配的程度比平时大得多,而理智则处于比较脆弱的地位。因此热恋者总是处于强烈的追求之中。然而一旦失恋就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有8.0%的同学失恋后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
5、开放性以前的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都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还故意让人知道。走进大学的校园到处是出入的双双对对,卿卿我我。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也比以前开放了许多。对于大学生谈恋爱持反对意见的只有2.5%。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较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的不断扩大,当今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对于恋爱中的大学生的同居或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有15.5%的大学生认为很正常,持支持态度;48.0%的同学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15.4%的同学则认为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