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家谚语看男女两性意识及其差异

客家谚语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它用精妙、诙谐的语言描述出客家社会生活、人情世故、道德伦常,是客家人的智慧结晶,传递出客家人的心理认同,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整体风貌和群体意识。从古至今,客家人始终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为其立身之本,以崇尚勤劳为其优良传统,重视客家男女的婚恋婚俗。但是透过客家谚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客家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在社会人情的方方面面存在着较大的男女差异。在受教育上,男子始终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几乎所有的女子与读书无缘。在生活上,客家人一直崇尚勤劳,但是男女两性却在不同方面上表现其勤劳,才形成了所谓的“男主内,女主外”的现象。在婚恋婚俗上,从对待男女两性要求的异同,体现出客家人男尊女卑的观念。下面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客家谚语,来初步探索客家男女两性意识的差异。

一.教育观念

1.崇文重教----男女不平等

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观念十分浓厚,但是在过去,许多父母对男女受教育的态度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对待儿子,是想方设法地供他读书,望其能金榜题名,正如客谚云:“家佣潦樽樱官从何处来”、“养子不读书,不如养猪头”、“男子不读书,家计无路”。而对待女儿,却严重忽视女性教育,正如谚语云:“教子过学堂,教女过娘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在传统社会中,“除了个别书香门第之家的女子有机会读书外,大多客家女子一般与学校无缘”[2]。之所以有这样的男女差异,主要是受客家地区“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例如当生育孩子的时候,客家人常会说“不生儿,只生女,不如回家养猪妈”,可见儿子在客家人心目中是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此外,客家女子还受到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以致于多数女子长期处于文盲状态。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子的教育意识也逐渐觉醒,由当初的“须与男子同尽国民之义务”,到后来的“欲与男子享平等之权利”[3],随后广大客家女子也享受到与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使客家女子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2.崇尚勤劳----男主外,女主内

从有关崇尚勤劳的谚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客家人的价值观里,勤劳是他们做人和维生的重要大计,也是他们灵魂中的一部分,只要抓住勤劳这个根本大计,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客家人。于是无论男女,都崇尚勤劳,但是勤劳的方式对于男女而言却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正因为如此,客家人的家庭才更为互助和睦。

二.婚恋婚俗婚姻是家庭的开始。和西方的个人主义观点不同,在传统的客家社会中,婚姻的缔结不仅仅是男女双方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合。夫妻关系是婚姻的中心,可视作一切社会伦常的核心与出发点。[4]以“夫妻”为核心的婚姻观念和习俗,植根于传统客家文化,既是客家社会生活的折射,更是社会生活下客家男女意识的反映。

1.传宗接代――重男轻女

以上可以看出,以生子为核心的传宗接代观念,再次强调了男性崇高的宗法地位,错误地理解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忽视了女性为婚姻美满所付出的努力,否定了女性的价值,体现出男性主体意识的落后性和封建性。

2.婚嫁风俗和行为要求方面的男女差异

客家人以传宗接代为婚姻目的的婚姻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男尊女卑的思想,这种男尊女卑在婚嫁风俗和夫妻双方的行为道德规范中也有所体现。

三.结语

客家谚语具有口耳相传的特性,记录着客家社会男女意识的状况和变迁。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客家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在教育、婚姻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男女差异。在教育上,客家人男尊女卑的教育观念是客家社会男权处于主要地位的反映,教育上的不公夸大了男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导致了客家女性教育的迟滞,从而达到钳制女性思想,并安于从父从夫从子的目的。在婚恋婚俗上,客家人强调男性一人独尊,女性克己忍让、顾全丈夫及家庭,表明传统客家家庭和社会在男女角色理解上出现的偏颇,忽视了女性在家庭、社会上发挥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从客家谚语铺展开来的客家社会画卷中不难发现,客家社会下男女主体意识始终处在一个男性高度自我认可,女性长期压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恰恰是受到传统儒家的男女伦理观深刻影响的具体表现。

“但随着历史上民族文化融合的潮流,近代以来文明思想观念的传入、教育的普及和先进客家人的大力推动”[9],客家人的男女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是男女主体意识向前不断发展的缩影。客家谚语成为客家男女向社会表达诉求、寻求改变的发声筒。教育上,女性开始追求教育平等,对男女一视同仁,要求从传统的婆娘管教中脱离,学习文化知识。婚姻上,客家男女谋求恋爱婚姻自主权,改变以往父母之命的情况,对婚姻的对象表现出了个人的喜好要求,如“嫁嫩郎,愁断肠;嫁老郎,会思量”、“娶妻莫贪靓,嫁女莫贪财”。夫妻关系则从以往的“一人独尊”变为更加强调夫妻和谐,家庭和睦,如“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一个夫妻一个盖,自家老婆自家爱”。在现代客家社会中,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客家女性的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了高度的赞扬,如“会裁会剪会绣花,会筹会算会当家”、“三介妇人家,当过一台车”。

客家男女追求教育平等,谋求婚恋自主,女性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是近代社会以来,客家男性主体意识与时俱进、良性发展,女性意识苏醒快速发展的表现。客家谚语作为客家文化的载体,既是客家男女意识的反映,也是客家人追求男女平等、个性自由的记录者和发声筒,在客家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文评.人文秀区崇文重教风气千载传承[J].神州民俗,2009:1.

[2]钟晋兰.梅州的客家民俗与女子教育[J].教育文化论坛,2012:126.

[3]钟晋兰.梅州的客家民俗与女子教育[J].教育文化论坛,2012:129.

[4]张玉婷.客家谚语文化透视[D].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27.

[5]蓝春新.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视阈下的道德教化及其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8.

[6]练春招.从客家谚语看客家的家庭观和家庭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75.

[7]时刻.认识客家人之(十五)――婚嫁风俗.侨园[J].第164期.第59页.

[8]肖映春.从客家女性禁忌看客家的家庭伦理观[J].牡丹江大学报,2010:91.

[9]张应斌.黄遵宪的客家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2:115.

THE END
1.现代婚恋观念与传统习俗冲突,男子订婚后女方与他人领证引发思考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谋生,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也给传统的婚恋观念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则关于男子订婚后外出打工,女方却与他人领证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现代婚恋观念的变迁,也反映了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https://5g.10086yx.com/post/10566.html
2.从80后到00后: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的代际差异与社会影响不同世代的婚恋变化:00后出乎意料地更想“早婚” 在探讨不同代际的婚恋观念时,报告发现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不同代际人群在成长环境中形成了差异化的婚恋观念。85后、90后和95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对他们而言,婚姻不仅http://m.bjnews.com.cn/detail/1722410572129645.html
3.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问题。在摈弃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固守, 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 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 到目前西方婚恋自由观进入青年一代婚恋思想的时候,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4.数字化新时代的婚恋观念变革在农耕时代,“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的婚恋观念深入人心,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女角色和婚恋行为的传统认知。然而,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智能时代,这一观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新时代下婚恋观念的变化,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这种变化。 https://www.meipian.cn/54intx8g
5.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三)婚恋观和性观念趋于开放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加快,大学生的婚恋观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并表现出婚恋观趋向开放,传统伦理道德观日趋淡化的倾向。90后大学生对于是否谈恋爱、结婚年龄、裸婚、离婚问题逐渐理性化,认为可以接受的居多。从这一结果看来,随着大学生身心的成熟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待婚姻的理性程度也越来http://mip.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2317.html
6.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7.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当前社会的婚恋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婚姻被视为传统的家庭和社会基础,人们普遍追求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改变,现代婚姻观念逐渐从传统向多元倾斜。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幸福感,婚姻被赋予更多的实质意义,不再只是一种传统的义务和责任。 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8.婚恋报告(范例10篇)调查显示,如今的大学生在选择男/女朋友时更加注重性格、责任心和兴趣爱好,选择这些因素的比例分别占到了80.00%、63.81%和58.10%,而过去人们非常重视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只占了20.00%和14.29%,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与传统婚恋观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态度还是有点保守,会大胆主动追求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9.《红楼梦》《傲慢与偏见》婚恋观对比? 《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中,能够看到一种“体制式”传统婚恋观念――讲究门当户对。在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中西方妇女地位低下,在婚姻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反映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一门满意的婚姻成为实现封建妇女保持社会与经济地位理想最有效的途径,这个满意的条件可以概括为经济财产和门第出生的相得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37056772325691
10.中国改革开放30年婚恋观变化:婚姻法两度修改(图)CCTV.com西方一学者称,中国在开放以后,婚恋的开放观念,走了一条西方社会曾走过的道路,最终回归于传统是大势所趋。他称,中国家庭有一点优势,就是保留下一些很好的传统,中国家庭比西方大多数家庭要更为健康。 2007年,电视剧《金婚》热播,剧中夫妻用50年的风雨,向人们诠释了白头偕老的含义。 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81216/101813_1.shtml
11.与传统主义者(ESTJISTJESFJISFJ)建立婚恋关系的技巧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大部分SJ女生都很传统,在她们的认知里,认为贞操与道德齐平,非常宝贵。因此,几乎不会接受婚前性行为。所以,千万不要轻易传递性暗示,尽管这是人之常情,但她们会认为你是邪恶的,甚至怀疑你的人品和道德。 作为SJ自己本身,他们也会抑制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会自责性冲动是不道德的思想观念。https://m.douban.com/note/646824479/
12.《画皮》引发婚姻观讨论45.9%的人呼吁守住传统在此次调查中,45.9%的人呼吁人们坚守夫妻之间忠贞不渝的传统观念,28.9%的人认为出轨是对家庭伦理的背叛,不道德,理应受到社会谴责。有35.4%的人认为应该加强社会伦理建设和道德约束。 一位网友留言,在我国传统婚姻关系中,“情”与“义”也被视为婚姻伦理道德的“内核”,表现在现实生活中,那就是夫妻间彼此负责、互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10/16/content_2391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