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潍研究婚姻登记新变革?浅谈《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要闻资讯

2024年8月,民政部公布了《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这一草案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即将迎来重大变革。

一、

草案体现了对婚姻自由原则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个人权利与隐私的尊重

草案中明确提出了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并取消了地域登记限制,这一变化首先是体现了对婚姻自由原则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个人权利与隐私的尊重,同时也是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新中国以来,民政部门登记婚姻长期使用“户口簿”信息,向公民颁发身份证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正是由于在公民身份管理方面,旧有的户籍制度没有废除,又增加了身份证管理,兼受行政工作的历史惯性、技术限制等影响,造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婚姻登记既需要户口簿又需要身份证。

婚姻登记地域限制的制度背景,则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跨区、跨市、跨省的政务信息不透明,没有统一数字化数据库,做不到互联互通,甚至于民政部门的数据与公安部门的信息数据亦不透明,为了避免重婚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有此要求。

二、

草案体现了民法典的最新精神和对婚姻自由的倡导

为什么说这次草案体现了民法典的最新精神和对婚姻自由的倡导?

首先,取消户口簿作为结婚登记的硬性要求,是对婚姻自由原则的进一步深化。长期以来,户口簿作为婚姻登记的必要材料之一,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婚姻登记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但也无形中为部分人群设置了门槛。比如,与父母登记在同一户口簿下的子女,其婚姻自由就可能遭受父母的干涉与阻挠,不论父母的动机是否是为了保护子女,这种干涉与阻挠本身,就是对婚姻自由原则的侵犯。

此外,对于户籍迁移、户口遗失或特殊群体而言,户口簿的限制也可能成为他们追求婚姻幸福的障碍。因此,这一改革有助于让更多人能够无阻碍地步入婚姻的殿堂。

其次,取消户口簿作为结婚登记的硬性要求,也是对个人隐私的有效保护。

户口簿作为记录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文件,包含了诸多敏感信息。在结婚登记过程中,强制要求提供户口簿,实际上是对个人权利与隐私的一种潜在侵犯。取消这一要求不仅是对个人权利与隐私的尊重,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

最后,草案取消了结婚登记的地域管辖规定,意味着未来进行婚姻登记将不再有地域限制。这一变化将极大地便利跨地域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减少因地域限制而带来的不便和成本,减少了其中可能受到的各种干预与限制。同时,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婚姻登记制度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三、

草案可能面临的风险与防范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声音反映说,这种变化同样将带来某种挑战与风险。例如,变化后,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如何核实?取消户口簿后,如何确保婚姻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否会存在问题。

我们认为,这种技术障碍已经不是不可解决的。在全面建设数字化经济的浪潮中,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政务信息的完全互联互通根本不存在技术障碍。

只要建立全国性的婚姻基础信息库,实现民政部门与公安、法院等的信息共享,确保婚姻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和安全,就不存在信息真实性不能核实的问题。

又如,虚假婚姻与重婚如何防控,取消地域限制是否可能增加虚假婚姻和重婚的风险?

我们认为,恰恰不会。

在之前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正是因为跨区域政务数据的不联通,才给“一人多张身份证”、“重婚”、“虚假婚姻”登记造成了滋生的土壤。也就是说,限制登记区域,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建立全国性的婚姻基础信息库,实现民政部门与公安、法院等的信息共享,确保婚姻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和安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

再如,技术支撑与制度优化是否能够支撑此次草案的调整?

我们认为,以我国目前的通信技术发展以及大数据应用来看,从技术上支持此次调整是不存在障碍的,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行政管理制度需要跟上技术发展的进度,让科学技术的发展,切实地服务于公民,让全体公民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要实现草案目的,除了前文已经谈到的问题,如何完善审查机制、加强对结婚登记当事人的审查力度,确保其符合法定条件并具备真实意愿,探索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在线婚姻登记系统,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来确保婚姻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确实还需要婚姻登记机关付出更加艰辛的工作与努力。

但是,基于现有技术进步,优化行政程序,便利公民,我们认为恰恰是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的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未来的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不再有地域限制,这是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这一变化不仅深化了婚姻自由原则、尊重了个人权利与隐私,还体现了国家对婚姻登记制度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克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优化和信息共享等多种手段来确保婚姻登记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更多人带来婚姻的幸福与自由。

本文由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嘉潍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THE END
1.更新我的婚姻看法近期读过一段关于婚姻的观点:“中国式婚姻不幸福多数源于对婚姻缺乏客观的认识,婚姻的初始意义是合作养孩子。常见的误区是将婚姻等价于爱情,而且认为爱情是能解决自己的一切问题且能持续给自己带来美好感受。于是,爱情上头就急于结婚,不在乎经济条件、父母的反对、远嫁等等,做出‘牺牲’后却发现回报甚少,结果往往是‘期https://www.jianshu.com/p/18f83320f624
2.婚姻修复:重新点燃爱情火焰的投资婚姻与生活专业指导和支持 婚姻修复专家,如认证婚姻和家庭治疗师,接受过帮助夫妻应对复杂关系问题的专门训练。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和公正的环境,让夫妻可以公开讨论他们的问题,并发现它们背后的根源。 客观的观点和洞察力 当人们深陷一段关系中时,他们可能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婚姻修复专家可以提供客观的外在视角,帮助夫妻识别他https://www.diyihun.com/baike/23445.html
3.关于婚姻的10个错误观点婚姻家庭大心理网错误观点1:婚姻给男人带来的益处比女人多 婚姻给男人和女人带来的好处是一样多的,只是不同方面而已。由于结婚,男人和女人都会活得长一些,快乐一些。 错误观点2:孩子的降临会使夫妇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大量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第一个孩子的到来会疏远夫妻之间的关系,给婚姻带来无形的压力。 错 http://daxinli.com/hunlian/hunyin/xinli-111615.shtml
4.婚姻和生育观点分享何必自绝后路,你应该也可以问一下自己的父母,古人也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虽然不必这样过于极端,时代虽然在发展,但也可以参考他人的意见,你也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来决定,因为我们只是陌生人,我们能给你的建议,选择权在于你,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你也可以看看,我可以接受无性的生活,以及没有子嗣,但做不到伤害自身https://tieba.baidu.com/p/8457355149
5.婚姻物语:有关婚姻的经济学观点时尚女性婚姻物语:有关婚姻的经济学观点 在文学作品中,婚姻或者说爱情总是充满着诱惑和浪漫,咏叹和悲情,比如王子与乞丐,公主与穷鬼,还有什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让人唏嘘让人悲叹之类的幽怨,甚至已成为文学经典。 然而,文学不能代替爱情,更不能等同婚姻。所谓爱情婚姻,实际上烙满了“经济”的印痕。社会学家潘绥铭教授在https://eladies.sina.com.cn/2003-01-31/64610.html
6.浅析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姚纪言律师律师文集(三)笔者观点 目前中国可以理解和接受这个群体的人渐渐在增加了,但是整个社会的排斥和歧视依然存在,法律对他们的保护更是一片空白。在同性婚姻方面,我觉得同性婚姻应当合法化,即对同性恋婚姻进行立法保护和规范。 一、从法理上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同性恋者的权利必须得到法律要求同性恋者的权利必须得到法律的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02638254102643348oo241984
7.婚姻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把婚姻经营好!婚姻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1.建立亲密关系:婚姻为夫妻双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亲密关系,使他们能够相互支持、理解和关爱。 2.分享生活:在婚姻中,夫妻可以分享喜怒哀乐,共同经历生活的起伏和成就。 3.家庭和子女:婚姻是建立家庭的基础,夫妻共同养育子女,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21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