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惨的90后,可能是最正常的一代人

“我是一个90后”——当一个人告诉你这句话时,你会想到什么?

垮掉的一代?佛系青年?娇生惯养抑或是不服管教?尽管最后一批90后已经成年,这些污名化的标签仍挥之不去。

正如一位90后的作者写到:“‘90后’这个词,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汇,直到有一天步入职场才知道,原来‘90’后在其他人的眼里,一直是一个很难调教的存在”。

“很难”的90后像每一代经历风雨成长起来的人一样,陷入“被垮掉“的怪圈。

似乎每一代人,都要经历一个先被否定然后再为自己正名的过程。

就像是一个孩子的成人礼,当人们意识到他不再柔弱、不再荒唐的时候,他才是真正地长大了。

1

开放但理性的消费观

90后首当其冲受到无数人批评的就是特爱花钱。

近万元的手机说买就买,几万元的单反也屡见不鲜,逢年过节出国玩一趟更是常有。

当70后的记忆还停留在哭哈哈买块肉回家做饭时,90后已经开始素食生活、佛系养生。

当80后还在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存钱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90后还流连在各种娱乐场所。

前辈人往往花钱会有负罪感,90后却觉得,赚钱当然是为了花。

在90后这里,买东西第一就是要看品质。

“流行稍纵即逝,风格永存”才是90后的购物圣经。

品质不仅是彰显自身品味的标志,更能无形中增加人的自信,甚至带来财富的增值。

《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90后消费迅速崛起,消费增幅达70后两倍。

《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

“与其花很多钱买没什么价值的碎钻,不如集中财力买有收藏价值的珠宝“,娱乐明星张雨绮视频圈粉,也正是这种消费观的溢出。

张雨绮视频截图|GIF

在衣食住行上,90后不仅看重品质,更重视个性和内涵。

他们是最愿意为故事和文化买单的一代人。

和注重实用风格的前代人不同,90后是充满文艺色彩的一代,文艺是他们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方式。

数据显示,90后重视自身的形象管理,偏爱小而美的品牌。

事实上,最爱花钱的90后正是理财意识最强的一代人。

他们理直气壮花钱的理由是能挣钱。爱花钱,只是90后的表象,开放而理性的消费观,才是90后的内核。

很多前代人对90后的印象,还停留在一搜索90后,图片全是非主流少男少女的时代。

实际上,如今所有90后都跨过了成年的分水岭。

2

为爱而爱的恋爱观

或许是受到了太多电视剧的影响,人们对90后的爱情观打上了“不稳重”的标签。

觉得现在的90后,太不传统了。

上高中的时候早恋,穿着校服手拉着手,被教导主任追着跑。

上大学的时候怀孕,影视剧中不写点流产堕胎仿佛那都不叫青春。

加上社交软件的兴起,“约X”就被认为是不少90后的生活状态。

其实90后更坚信的原则是:“性的秘密成分是爱”。

90后们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不结婚,愁坏家长和七大姑八大姨们。

他们认为,90后不结婚,是因为对待生活不认真,而在很多调查中,事实并非如此。

一份关于95后婚恋观的调查报告显示,相比于85后来说,95后不婚族的占比只提高了5%,大部分95后还是打算结婚的。

其中选择伴侣最重要的条件则是兴趣一致,其次是身体健康。

三观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90后找对象最重要的是灵魂上的契合,有一样的价值感,才能更有效的沟通。

绝大多数95后的非不婚族表示:结婚要等待条件成熟,对婚姻绝对要忠贞不二。

在他们眼中,两个相爱的人结婚最大的阻碍,是觉得经济条件还没有达到。婚姻是一种承诺,所以一定要十分谨慎,不是说到了结婚年龄就一定要结婚的。面对以后结婚后带来的种种压力,需要做好全方面的准备。

在大城市生活越来越艰难:不断攀升的房价与物价,和工资不成正比;婚后要面临的奶粉钱、孩子的教育,让很多90后对婚姻更加慎重。

在知乎上一个关于“90后婚恋观”的问题下,大多数90后表示自己的婚恋观是“宁缺毋滥”,而不是说本意上就是不想结婚。

现在的人总把这两个观念混淆,90后所倡导的不是不婚,而是结婚不再受年龄的束缚。

只要遇到对的人,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

一位95后的网友说:因为遇上对的人才结婚,一辈子那么长,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

还有很多人觉得,在爱情中,彼此应该是势均力敌的。霸道总裁与傻白甜的故事,渐渐地不被90后喜爱。

在一个采访90后女会计的视频里,她说:“我自己什么都会做,为什么需要男人?我觉得靠别人好像没有多大安全感。”

对于“一毕业就结婚”的看法,更多90后的回答也十分一致。更希望条件成熟一点再结婚,考虑得可以充分一点。

遇到了合适的人,结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没有适合结婚的年纪,只有适合结婚的感情。”狗粮之外,带给我们的是更深的思考。

一定意义上来说,90后把婚姻看得更神圣了。

婚姻不再是一纸契约,不再是传宗接代的任务,而是两个人爱情最完美的归宿。

3

价值观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90后教授被推上热搜,高颜值高学历是被议论的焦点。

“知识无用论”被他们用自身经历反驳了回去。

1990年出生的杨树,如今是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还有和杨树一同出现在“千人计划”青年人才榜单上的刘明侦。24岁拿下牛津博士,25岁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被聘为教授。

90后活跃在学术舞台上,和他们自身优秀有关,同时也反映了90后对知识的态度。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所写:“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90后这个群体对于自我定位越来越清晰。

就职于湖南大学的陈少威也是90后,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的何以琛”。

比起杨树刘明侦,他的经历更加贴地气。

他的高中班主任说:“其实他的高三成绩只能用平稳来形容,各科均衡不偏科,最重要的是他在这三年的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你们可能希望能保持精神上的平衡和宁静,能够运用你们自己的判断,唯一的方法就是训练你们的思想,精稔自由沉静思考的技术。”

不断充盈的知识能帮助人挖掘自身潜力。

这种价值观不仅体现在90后看待学术问题上,在别的领域也是如此。

90后主厨Johnston曾相继在两家米其林餐厅担任研发主厨和副主厨。

他从事烹饪工作已有八九年,对于烹饪有自己的理念与思考。

西为中用,用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的料理。

对于自己的年龄与履历,他并不太以为然。

“我不认为年龄是一个事实,而是如何创造出能够表达你是谁的东西。”

正如导演姜文所说:“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你只能表达自己。”

90后很清楚这个道理,也更加强调个人价值。这种想法在年轻一代的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

有数据表明:比起70,80后,90后的女性更看重个人的金钱与幸福感。

以往传统观念下,步入婚姻的女性,多数会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事业,做出自我牺牲。

如今,年轻一代的女性,对于婚姻的态度已有了极大的改变。大龄晚婚也并不使她们感到畏惧焦虑。

对于事业,她们显得更加野心勃勃。

女性的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会被不同年龄层的人诟病。

会被认为太过自私自我,不懂得为父母和他人设想。

普遍存在的“催婚“现象,比比皆是的“相亲角”,是父辈一代的焦虑。

年龄的代沟,无法沟通流畅,不能体谅年轻人的想法,逼得年轻人无路可走。

除了婚姻问题,两代人咋工作问题上也极难达成一致。

比起在去大城市闯荡,父辈更希望子女能留在身边,安稳过日子。

但老人的世界不是只有孩子,孩子也希望去看看世界。

有个90后的姑娘,在国外留学,母亲对她说:“我不建议你太恋家,让你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为的就是你能按自己的想法过得更好,走得更高。”

90后的自我意识,不止体现在与亲人的对抗上。

面对工作,90后也常常直言不讳,敢于挑战权威,表达想法。

26岁的付永刚加入婚恋公司后,在产品会议上与领导产生了分歧。

类似的争论,在二人之间发生了至少有十来次。

领导也从最开始反感付永刚的直率固执,到后来对他青眼有加。

有调查为“90后白领最不喜欢谁?”其结果是马屁精和倚老卖老的老员工。

但《“90后”办公行为研究报告》也显示,90后员工比90前员工更能忍受加班,只要你给到的理由让他们觉得合理。

2014年,某风投企业调查了中国22家科技初创企业的160名员工,发现90后雇员比其他年代员工更看重用户满意度和个人发展。

被调查的还有30家初创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他们称:

“90后的年轻员工,既是天使,又是恶魔。能激发创新,但同时又在管理上构成了巨大挑战,因为他们不愿加班加点,更看重平衡工作与生活。”

4

不被定义的一代人

姜思达在网易公开课演讲上说:“90后是不被定义的一代。”

他们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不盲目追求品牌,更看重适不适合,喜不喜欢。

背得了上万元的包包,也穿得了五块钱的凉拖。

住得了五星级的酒店,也吃得惯十块钱的路边摊。

入了职场也能抗压来事,各行各业都有90后的行业佼佼者,还有不少选择了自主创业。

“修己而后可以爱人。”90后践行的,可能正是胡适所提倡的这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毕竟,“绝没有一个人,对自己尚不能负责任,而能负责救人”。

THE END
1.婚育新风倡导良好家教家风,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婚育新风观念是指为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观而倡导的一种生育文化理念。除了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外,还提出了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和夫妻共同搞好计划生育等新型婚育观念。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一观念逐渐成为我国婚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婚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k5MTY3MA==&mid=2247594870&idx=5&sn=5faa5dd11c999e2b3b1e4b6b403786c7&chksm=97e36f5a176b64dd6a5fff809dd4a32e5f1ad28d2178c6b8202ba36d748b40e434f9da778cf1&scene=27
2.婚恋价值观的定义爱问知识人婚恋价值观的定义 婚恋价值观是指人对婚姻恋爱的最根本的看法。比如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还是物质交换各https://iask.sina.com.cn/b/new2EUD0QYU223.html
3.筑基2社心11课婚恋家庭有的投资智力(博士局长)有的投资物质有的投资精神有的投资情商有的投资自由有的投资地域有的投资容貌。学识价值观兴趣爱好 3、亲密 爱情有身体接触的需要,性是基础和核心;喜欢无。 等年龄大之后,性自信就会降低,对老公对自己的评价就非常的在乎。 成长自己,修自己,有力量,优雅的,宽容的,淡定的,从容的。 https://www.jianshu.com/p/a69dff64a7fe
4.门当户对是过时的婚恋价值观(一辩稿+攻防)原创辩论稿我是正方一辩。开宗明义,定义先行。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过时指陈旧不合时宜。婚恋价值观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和婚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我们认为门当户对是过时的婚恋价值观,是因为它对当代婚姻不具有指导意义,不应该再作为择偶的首要标准。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http://bianlunba.cn/post/6033.html
5.关于发布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4.制作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控制网络11 表演、交流互动、视听节目等制作进程,引导话题方向和内 容; 5.有序组织实施线上互动活动等,管理连麦、弹幕、评 论等互动内容,处置同步或异步传播中用户互动突发情况; 6.参与网络表演、视听内容等传播中的数据统计、分析 https://www.yinjiang.gov.cn/jgsz/xzjdbsc/lxz_5698367/zfxxgk/fdzdgknr_5698460/shldbzgl_5876570/202408/t20240806_85330038.html
6.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精选8篇)大学生恋爱价值观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发生着巨大变化,培养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形成理性的爱情起着重要作用,如根与枝的关系,根正则枝直。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z2s5unv.html
7.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摘要:时代变迁, 男女青年婚恋观念发生了变化。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 展现出当下中国青年婚恋观念及其出现的问题, 并总结了几条应对策略。 关键词:婚恋观念,当代青年,中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中西婚姻价值观差异.2011.http://wenku.baidu.com/view/80a2eb43be1e650e52ea99a1.html.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8.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9.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当代青年人是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和践行者,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他们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婚恋观作为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而备受关注。 婚恋观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对自己未来伴侣和婚姻生活的一种态度, 而且是当代青年人内心价值观体系的直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10.《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课件.pptxTHEFIRSTLESSONOFTHESCHOOLYEAR《树立正确的婚恋观》ppt课件目CONTENTS婚恋观概述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恋中的挑战与应对如何培养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观的未来发展录01婚恋观概述人们对婚姻和恋爱的认知和态度,包括对婚姻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恋爱关系的期望和看法。婚恋观婚恋观的形成婚恋观的影响受到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539097.html
11.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影响机制研究<通过对价值观定义、特征、分类的论述,对价值观有总体的了解,进一步阐述价值观发展、培育的相关国内外理论,最后回到新时代的社会现实,审视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所面临的来自自身和外部环境双重的机遇与挑战。对新时代价值观培育克服一系列实然问题进行谋划,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角度为切入点,提出明晰供给主体与需求对象https://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3.jsp?id=16427530153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