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中院“民法典与我同行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
民法典与小明的幸福求学之路
杨哲茜审监庭干警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民法典就是怎样的”,民法典与每个人的一生都关系密切。
小明是我家楼上邻居的孩子,就读于楚雄某重点中学,就在前两天参加完高考。他的成绩历来不错,模拟考也能到班级前六这样的。可是自从今年以来,他并没有像班里其他同学一样,满怀憧憬,反而充满了担忧。
这样一份接地气儿的判决,让小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高考结束那天,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特别灿烂的笑容。
一部好的法典应该是“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民法典的到来,给我身边的小明解决了生活与学业保障问题。然而,我相信,小明的故事只是广大民众生活的一个小小的引子,在人民群众有需要的地方,民法典这部好的法典,都一定是能够倾听到人民的心声,为大家排忧解难。
放眼整个当代的中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色、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它的颁布实施,对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良法善治,必将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的中国,正需要一部这样的《民法典》,让它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权利和义务的规范,用法治构筑我们稳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