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三十而已》:短期自由闯荡长期渴望稳定,婚姻并非必选项

工作与婚姻,事业与爱情,到底能不能兼得或者该怎么兼得?

文|柴犬

编辑|G3007

三个性格迥异的三十岁女人,撑起了今夏最火热的话题连续剧。

相信很多人在看《三十而已》的时候是真的有代入感。

傻白甜土著钟晓芹在三十岁之前,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外面的世界,重复着简单的日子,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办公室中的“劳动模范”,单纯善良,但跟哪儿哪儿都找不见自我。

都市丽人顾佳看似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老公出轨,家里的公司经营压力山大,在经商中还被人骗,完美演绎了张爱玲那句“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长满了虱子”。当真扎心。

工作与婚姻,事业与爱情,这部剧带给无数女性思考,到底能不能兼得或者该怎么兼得?

根据网上的公开数据,现在女生读硕士、博士的比例在不断的攀升,有人做过统计,在上海地区女大学生读硕士、读博士的比例,已经占到了50%左右。而在30年前,女生的比例仅仅能占到20%左右。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不再把收获贤妻良母的家庭身份当作人生的最主要目标了,她们有了多元的追求和向往。

最近,我们访问了几位研究生学历,年龄在22岁-30岁之间的女性,跟大家聊了聊这部剧中人,也正好可以了解一下她们的婚恋观和事业观。让我们比较吃惊的是,在这四位受访者中,居然有两位都觉得“谈恋爱还挺麻烦的,不想因为一段关系改变自己”。

都说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佛了,谈个恋爱也觉得麻烦,看来的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吧。

1、浣浣26岁

高考完你是根据什么选的大学?

分数为基础,想出远门看看的心态第一,学校知名度(是否为211之类)第二。

大学毕业后你的想法和当初有差异吗?(有,什么使你改变了想法呢?)

之前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现在毕业了感觉也没有太过偏离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是在读大学的过程中出于“功利”(就业以及专业门槛等)的考虑转到了自己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明确排除了的专业。

你大学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当地工作还是回家乡,或者去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工作,或者做其他选择?为什么?

现在在京读研,初步准备考家里省会的公务员,如不成,也会考虑去一线城市打拼。

你对考公务员是怎么看待的?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之下,是不错的选择。稳定规律的生活有利于身体健康。

什么样的一份工作会让你改变之前的想法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你觉得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文化多元,生活也比较丰富多彩,不管什么专业大城市所研究的领域都是最前沿的,工资水平高。

《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在上海打拼了8年,30岁仍然无房,无车,没结婚,你能够接受自己在大城市这样打拼多少年?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我觉得在大城市没车没房也比较正常,存款会是我比较在意的事情,如果在一般情况下能攒下钱,多打拼几年也无所谓,不想待了就全身而退。婚姻的话个人倾向于在30岁之前尘埃落定会比较好。

在《三十而已》的各位男性中,你会选择和谁恋爱或结婚?为什么?(在《三十而已》的各位女性中,你会选择和谁恋爱或结婚?为什么?)

可能会选择许幻山。因为我觉得有自己专注的事并发展成自己事业的人很吸引我。至于后面会不会遇到林有有那都是后话不可能在选择恋爱或者结婚的时候预见到。

你会更倾向于同当地人谈恋爱吗?

不太会主动考虑这个因素,恋爱更多的时候还是看相处的感觉吧。如果还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再考虑地域的问题。如果是相亲的话,按照父母的意思应该会更倾向于自己家这边的人。

你认为通过和当地人结婚这种形式留在大城市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为什么?对于别人这样做你的看法是?

我认为是,而且快捷简便。因为非常容易解决了住房和户口问题,比自己打拼要容易。别人这样做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对于不婚主义你的看法是?

个人选择,表示尊重,但是应该一开始就跟恋人说明,而且试图劝不婚主义的人结婚和劝结婚主义的人不婚的行为都挺恶心的。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不断攀升,年轻人也越来越独立、自由有个性,你认为未来婚姻制度会消亡吗?

我倾向于认为婚姻制度是一项财产制度多于一项人身制度,也许未来伦理道德观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转变(比如国外已经有openrelationship),但是财产制度的功能是无法被替代的。我不认为婚姻制度会消失,正如同我不认为在商业组织形式中合伙制的内核会彻底消亡一样。

对于先找一份安稳工作,成家后,再专注打拼事业,你的看法是?

我认为挺好的。有一个大家熟知的词是“成家立业”,“成家”是在前的。不过我认为成家立业不是对立的,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其实没太大所谓属于个人选择,但是我不认为必须先立业好了才能成家。

对于主动小三(如林有有)和被小三(如王漫妮)你的看法是?

道德方面的谴责不想多说了。就觉得其实一切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小萱27岁

首先主要是考虑省会城市的大学,其次结合自己的兴趣,在和自己分数相匹配的学校里面选一个专业实力相对较好的院校。当然,也会考虑家里人的想法。

有差异,刚进入大学时没有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开始准备考公务员,后来又了解到,很多比较好的职位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所以决定考研,通过升学去到一个更好的平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先在北京打拼几年,如果没有那么好的发展机会,我会选择回到家乡。

没毕业的时候,一直倾向于考公务员,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公务员工资比较低,但是我觉得公务员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稳定性和一些福利待遇,如果能去一个好的单位,比如省市级的司法机关,对于我来说公务员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现在受到疫情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环境都不太明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国际局势比较复杂,可能会有更多人会报考公务员。

薪酬以及发展前景,提升空间可能是我会去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的首要原因。

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我觉得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都是和你一样在大都市打拼中的一员,他们都比你优秀,比你更有眼界和格局,如果能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也会给自己莫大的动力,不满足于现状而选择拼搏,有更好的平台和资源。这或许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我可能不会在大城市打拼这么多年。应该会在外面闯荡几年,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乡。

没有特别想要和谁恋爱结婚的,都不是自己的理想型。如果真的要选一个的话,陈屿相对能接受。毕竟陈屿只是性格比较内敛,缺乏沟通,没有其他原则性过错问题。

不会因为是当地人就选择交往。如果想和一个人在一起肯定会考虑很多方面,比如这个人的人品、才华,还有最重要的进取心。

是一种好的选择。

但是不会因为是当地人就选择结婚,毕竟现在想要在一线大城市站稳脚跟真的很难,如果和当地人结婚会减少很多压力还有负担,对于别人这样的选择尊重,理解。

不婚主义应该是建立在比较好的物质基础,或者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财富,良好开明的家世背景会做出的一个选择。但是我应该不会选择不婚。

这个需要具体看待,男性可以在黄金年龄选择专注打拼事业,毕竟一旦有了家庭,考虑的会更多。对于喜欢稳定生活的女性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对于林有有的这种主动小三的行为,我感到不耻,突破了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毕竟人类总是会对未知,自我感觉美好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对于被小三这种事情,我觉得很多人都会碰到,尤其是在大城市独自打拼的单身女性遇到一个英俊多金,绅士有风度的男性,会自以为自己邂逅了所谓的爱情,所以谈恋爱还是得慎重,不一定要知根知底,至少需要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一下这个人的背景。

3、小雯子27岁

我是在一个本科师范院校和深大之间犹豫了很久,其实是城市的选择,但是那时候不想去深圳,钢筋水泥太多的城市,不适合我,于是选择了家里所有长辈的母校。

当然,有很大的转变,改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我们大学同学大部分都是好学生,乖孩子,大家以听话为主要表现,“潜水反抗”(私下嘟嘟囔囔)为主要表达自我手段,我觉得实在太不个性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

第二是实习的时候,大概看到了留在一个二三线城市过安逸生活大概是什么样的未来。我就离开了当时的城市到一线城市工作。

上面回答了,已经在一线城市工作了。

应该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可以兼顾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生活,只不过不适合我。

最吸引我的应该是自由吧。

这个自由不是没人管的自由,而是氛围的自由。你可以是颓废的,可以是鸡血满满的胜负欲,可以是佛系,可以是朋克的,都会有人欣赏或者理解你,和环境并不会格格不入,或者说就是足够包容,可以肆无忌惮做自己。

我不确定,你在去年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还会说我无所谓,也许可以一直接受无车无房不结婚在大城市一个人,但是过了27岁,我其实就开始思考我多久可以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家。

虽然没有很迫切,但是也是很多时候奋斗的一个目标了,不再像之前,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工作有一个目标是为了买房。

结婚的话一定要我选我会选择许子言的外公···因为许子言太小,我不知道他长大还是不是这么萌,但是他外公的专一,睿智的特质是择偶里很让人向往的标准吧。

不以结婚为前提谈恋爱的话“海王”是可以考虑的

不会,是否当地人好像不会成为一个考虑的因素。

如果是非常想留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与本地人结婚可能是一个选项吧。当然,不能通过牺牲其他很重要的考量标准(人品等),用本地户籍来弥补。

我也不排斥其他人这样的选择,非常能理解,我的价值观里只要不伤害他人,每个人自己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酷,但是压力应该会比较大吧,不是外界给的压力,是自己心里的压力。

其实我没觉得婚姻是一个必选项,但是婚姻的存在是有其很大的科学性的,所以如果是不婚主义者,我觉得或许在择偶上他(她)要走的路会比非不婚主义者要长一些,遇到的故事也许也会更多,毕竟可以接受不婚恋爱的合适的对象更难遇到。

对于先找一份安稳工作,成家后再专注打拼事业,你的看法是?

搞笑,是工作妨碍家庭还是家庭妨碍工作还说不准呢。

我是欣赏王漫妮的,也理解她的纠结和骨子里的不认命。

我也是理解林有有的,但是不支持不鼓励不认同,但是林有有还是值得被祝福,最后她选择了和自己和解不是吗,谁还不能走过点田间小路的时候踩了一脚泥。

4、婷婷26岁

选得离家近的大学。父母的意见以及离家的距离,当时也有考虑过一线城市的大学,但是父母认为太远了,暗示不同意,自己也没坚持。

有,刚进大学那会儿,根本没有想过以后找稳定一点的工作还是自己出去打拼,到大三了才思考这些,然后发现自己好像和同龄人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就是几百万应届求职生中的一个,拿什么脱颖而出呢?这才开始有点着急自己的未来了,于是就想通过考研,借着读书的机会到一线城市去拼拼,去磨练,认为大城市发展快,机会更多。

如今男女都怕入错行,就业择业这个问题在读研期间,尤其明年我就要面临毕业,所以也是思考了很多次。本来是准备在今年暑假去实习,根据自己的体验,看看是否留在北京工作,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整个上半年都没开学,实习也泡汤了。因此,目前在家准备11月底的公务员考试,多给自己一些选择的机会。期待9月份能如约开学去实习,现在算是做最充分的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果吧。

首先肯定是得工资高,而且未来有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的那种。

我认为我熬不了这么多年,根据我自己的专业属性,如果是我,我最多在一线城市工作3、5年,等经验和见识都积累得差不多,知识技术学扎实后,回到家乡。

陈旭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人太冷不温柔,也没情趣;许幻山前期真是太有迷惑性了,一度认为是好男人,但是.......出轨男真的不可,宁愿孤独终老。海王就不说了,大清都灭亡了,还想一夫多妻,受不了。钟晓阳太粘人了,不可。比较能接受的就是咖啡师前男友吧,性格温柔随和、有耐心的。

谈之前肯定也不了解别人户籍在哪儿,能是当地人当然会很好,如果对方在当地有房,就会大大减轻自己的负担。

这确实不失为是一种好选择,毕竟如今房价对毕业生来说实在是不友好,尤其是北上广深,但是这也得建立在两个人互相喜欢的基础上,还是对爱情充满着期待。

会慎重考虑,就像三十而已中,顾佳对王漫妮灵魂拷问,如果梁正贤不是美籍华裔,不是财务自由,他的不婚主义你还能不能接受。我的回答是不会。尽管很现实但是不可否认,金钱能够解决你生活中大多数难题,你不必为买了化妆品就没钱买新衣服而纠结,也不必为省钱盘算是坐地铁划算还是打滴滴划算.......

我认为在男女学历普遍提升到一定阶段,双方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大家都实现经济独立或是财务自由,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完全觉醒的状况下,婚姻制度会名存实亡。

离婚,不会使你收入降低,你完全能养活自己,甚至孩子;也不会让你丧失自我价值,你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没有一切后顾之忧,结不结婚,离不离婚都变得简单了,婚姻制度根本没有了约束力。

我觉得分人。社会对女性确实要求严苛,30岁事业有成的女性确实就是很难找对象,大众就会觉得年纪太大,反之,男性就会被格外优待。因此,对女性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吧。

林有有真是.......我真的是要被她的无耻气死了,算了,不说她了,上火。

王漫妮与其说是一个人,还不如说是一群人。出生在小地方,毕业后来到大城市,盼望能出现个高富帅看上自己,他不但帮助你解决生活上的一切窘境,还对你温柔体贴、知情识趣,最终大城市幸福生活下去......看过电视的也都知道,以上种种皆是幻象。王漫妮这个人,太不洒脱,也不通透,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抓不住。

结语

后来,我们又访问了一些男生,主要的问题是从男性视角看,钟晓芹、顾佳和王漫妮他们会选择谁呢?

有人认为,顾佳适合当老婆,坚强、有韧性,“当然站在男人的角度,她确实管的有点宽。但是没有绝对完美的配偶,相比而言,她更适合结婚。”

还有人偏爱钟晓芹,认为与她成为伴侣会过得很轻松。

不过《三十而已》更多的是一部偏女性视角的剧,它成功的引起了话题,揭示平凡又普通的女性在自我觉醒的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挫折痛苦和深深的焦虑。三十岁,可能在大众认知中正是干事业的大好时光,但是女性一旦背负了家庭和抚育下一代的责任,生活的天平再偏向事业,恐怕就是少数人的选择了。

THE END
1.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问题。在摈弃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固守, 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 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 到目前西方婚恋自由观进入青年一代婚恋思想的时候,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2.聊一聊三十岁单身成年人最大的困惑——如何避免孤独终老在这里我不禁想到不少老一辈人那种把子女当作机器人般的婚恋观:学生时代严禁早恋,甚至到大学里也只能是学业为重;子女一毕业就开始催婚,25岁以后就无比焦虑,疯狂安排相亲,一次次不成之后又开始指责自己的小孩挑三拣四,“结婚就是过日子,差不多就好,不要要求太高”“你结婚了,我这辈子就放心了”。 https://www.douban.com/note/814560864/
3.三十岁的女人谈恋爱男生问过她什么时候和自己结婚,方芳把心底的顾虑说出来,对方说自己会改的。 方芳问我:“但是这些就如同一个人的性格,能随便改得了吗?” 我认为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确实有点难,甚至不可能。其实方芳心中是有答案的,现在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可能会有人说她不够爱那男生,可是都到三十多岁了,又有多少义https://www.jianshu.com/p/660416f374ff
4.学习胡国运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2篇)(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官兵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一直以来,人们常把“成家立业”作为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两件大事,也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事实上,我们能不能真正的成好家、立好业,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必然的前提和必备的基础。每个人的婚恋观念不同,每个人对成家立业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追求方式、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fqh4z61.html
5.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还应注意到,有的“情感导师”虚头巴脑忽悠人,输出偏狭、错误的婚恋观念。有的在自己的所谓课程资料中,大谈特谈“爱的能力”,却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与分析,甚至公然宣扬不正确的婚恋观。 对于这类情感与心理咨询服务乱象,需要相关机构依法治理,也需要消费者对婚恋关系有清醒、理性的认识,要看到婚恋关系本质上考验的是http://www.jxmzxx.com/appnews_339058.html
6.30岁朋友怀孕,不知怎么面对控制欲强的妈妈,很焦虑我的一个朋友(未婚30硕士毕业,经济能力没问题,很漂亮,追求她的人很多)现和已婚男士发生婚外情,现在她怀孕了,想要这个孩子,自己有能力养孩子;男方如果看她执意要生也很难反对,已经负担了一定责任,将来可能也会。男方婚姻虽然名存实亡,但有孩子,不会离婚。听朋友说,男方妻子因为之前男方的一次出轨,很受伤,现在是睁https://m.xinli001.com/qa/100806013?page=1
7.30岁单身青年情感报告:过半女生想要婚前拥有个人房产“三十而立”的单身青年们自己如何看待婚恋问题?对“个人问题”有何规划?近日,青年社交平台探探发布了《2020年30岁单身90后情感报告》,该报告针对第一批步入30岁的单身“90后”,从情感状态、婚恋观等多维度,深度解读剖析首批“奔三”单身青年的情感全貌。 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0-01/21/content_7018249.htm
8.20211月20日,《2021-2022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30+脱单图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该报告由中国最大的婚恋交友运营平台百合佳缘集团出品。报告通过大环境素描、小生态聚焦等形式,深入剖析了中国“30+”单身人群的婚恋价值观。据报告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经历和环境都会发生变化,但对于“30+”单身人群来说,性格合https://m.gmw.cn/2022-01/20/content_1302771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