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发展调查:不同人口群体的婚恋观

作者:孙楠(系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本文全文转载自文汇报。

==================================================================================================================================

婚恋观是人们对婚恋问题的基本看法,它既是个人的主观标准和价值倾向,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在思想意识上投影。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婚恋观念和婚恋行为发生了巨大转变,例如初婚年龄推迟,不婚比例增加,离婚率居高不下,婚前性行为日益普遍等等。婚恋观的变化实际上正折射出社会的变迁。

我们的调查参照已有的婚姻观念量表,并结合当下有关婚姻的热议话题,分析了人们对以下婚恋问题的态度和看法:①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②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③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④一个人很好,不想谈恋爱;⑤结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⑥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⑦结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理需求;⑧到了一定年龄结婚可以避免很多闲言碎语;⑨结婚需要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⑩可以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每个问题设置“同意”或“不同意”二分类回答。其中,①-④题反映人们对于婚恋问题的基本态度,⑤-⑧题反映对于婚姻目的的看法,⑨-⑩题反映对于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

婚恋的态度

从总体结果来看(图1),调查者中26.36%的人口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超半数(51.21%)选择“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的样本占9.06%,“一个人很好,不想恋爱”的样本占11.04%。

图1:调查者对婚恋的态度

从分性别的分析结果来看(图1.2),针对“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一个人很好,不想恋爱”这几个问题,女性的认同比例更高;男性则更加认同“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40.61%的男性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一比例在女性中仅为15.35%。如果说,传统社会中女性因为其依附地位更加期待结婚,现在的状况是,女性在婚恋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自由性,并反映出相对低迷的婚恋意愿。

图2:对婚恋态度的性别差异

我们将样本分为15-24岁、25-34岁、35-44岁和45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图3)。在“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个问题上,相较年轻世代,年龄较大的样本对此表现出更强的认同。随着年龄增长,没有婚恋意愿的样本比例逐渐降低。同样,年轻世代认同“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的比例也更高,在15-24岁、25-34岁、35-44岁和45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中的占比分别为:55.22%、49.8%、53.49%、42.51%。年轻人口不仅不想结婚的人口比重提高了,连不想谈恋爱的比重也提高了,对于认为人生中必须结婚的看法也在减弱,都将强化未来的低生育水平。

图3:对婚恋态度的年龄差别

我们也考察了不同受教育水平样本的婚恋态度,将样本受教育水平分为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就“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个问题,以大专学历为分界,在此之前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对此观点的认同度增加,但在此之后,随着学历增加,认同度下降。对于“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一个人很好,不想谈恋爱”这几个问题,则表现出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认同度递增的趋势。

图4:对婚恋态度的分教育程度差别

婚姻的目的

调查显示,结婚的目的中以“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结婚目的的样本占比最高,达到17.27%,选择“避免闲言碎语”、“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以及“解决生理需求”的样本占比次之,分别为16.42%、7.57%、0.96%(图5)。

图5:调查者对婚姻目的的看法

两性对于结婚目的的看法整体差异较小(图6)。其中,女性对于“结婚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认同度略高于男性,相对而言,男性则更加认同结婚是为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解决生理需要”以及“避免闲言碎语”。

图6:对婚姻目的的性别差异

分年龄段来看(图7),在最年轻的样本群体中,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作为结婚目的的比例仅为5.22%,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平缓递增,在45岁及以上样本中增长较为明显,达到了16.77%。尽管将传宗接代作为婚姻目的总体样本比例并不算高,但仍然存在年长世代认同度高于年轻世代的现象。认为结婚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以及“避免闲言碎语”的样本占比在各年龄段中均处于10%-20%之间,且各年龄段间的认同差异较小。

图7:对婚姻目的的年龄差别

对于“结婚是为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的认同比例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学历分化,认同度最高的高中或中专群体(9.58%)和最低的本科群体(6.44%)之间仅差3.14%。受教育水平越低,越认可“避免闲言碎语”这一婚姻目的。有趣的是,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婚姻经济目的认可度越强,这一比例在研究生及以上样本群体中达到20.51%,而在初中及以下样本群体中仅为11.56%(图8)。

图8:对婚姻目的的分教育程度差别

婚恋的方式

就对于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而言(图9),14.07%的样本可以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25.67%认为结婚需要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

图9:调查者对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度

相对而言,女性对于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其中,16.65%和28.66%的女性样本“可以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并认为“结婚需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在男性样本中的比例则分别为10.73%和21.8%(图10)。

图10:对传统婚恋方式接受度的性别差异

与常识类似,年龄越大的人口对传统婚恋方式越为接受。45岁及以上样本对于“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接受程度最高(23.95%),35-44岁(18.16%)、15-24岁(14.48%)、25-34岁(12.97%)年龄段次之(图11)。关于“结婚需要双方父母和家庭的同意”这个问题则并未表现出较明显的年龄分化,认同比例最高的35-44岁(27.93%)年龄段和最低的25-34岁(24.82%)年龄段之间仅相差3.11%。

图11:对传统婚恋方式接受度的年龄差异

分受教育水平来看,对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却表现出增加。研究生及以上样本对于“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以及“结婚需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的比例最高(28.82%,34.81%),远超认同比例最低的初中及以下(7.03%,17.14%)群体(图12)。

图12:对传统婚恋方式接受度的分教育程度差别

自古以来,“成家”是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人生事件之一。从调查来看,人们的婚姻观在发生变化,人们已不再普遍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必需选项,并将更多的情感意义赋予其中,人们对于是否婚姻的自主性在增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过渡中,两性婚姻观呈现出不同取向。

相对男性仍然较高的婚姻意愿,女性的婚姻意愿在减弱,甚至恋爱的意愿也在减弱,只有少部分女性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可能与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个体的现代性与自主性增强有关。这种碰撞与过渡也反映在不同年龄组的人口中,年轻人更倾向于现代的婚恋态度。

从受教育水平来说,这种相对现代的婚恋态度更多地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所持有。可以预见,伴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现代性的婚恋观念将呈现出更强的扩张力。从人们对婚姻目的的态度来看,传统婚姻目的逐渐淡化,相较婚姻的生育功能,人们更认同其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就“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这一目的而言,男性和年长的群体认可度更高,高学历群体更加认可结婚是为了“提高收入和生活质量”。传统婚恋方式仍然为一小部分群体所认可,女性对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度更高。而且,虽然高学历群体的婚恋观更为现代和自主,但他们对相亲等传统婚恋形式的接受度反而更高,一方面,这可能与高学历群体婚配难的社会现象有关,另一方面,传统婚恋形式可能也在演变出新的内涵,人们对其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THE END
1.谈谈自己对婚恋观的看法其根本原因是父母本身就没有做好各自的角色,一旦角色任务失衡必然会产生矛盾,而不是大家坐在一起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一个槽糕的原生家庭从而又会影响他的婚恋观。 我觉得一个好的婚姻至少需要有3点 1.两者之间平等而独立 不能因为你是男性就不干家务活、不带孩子,现在都2020年了早已不是落后的封建社会https://www.jianshu.com/p/0a77e99f9814
2.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通用8篇)篇1: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及大学生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现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56cc8cz.html
3.对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看法历史项目免费模板对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看法期待您的参与!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你认为当代人结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因素(日益高涨的房价) 社会风气(越来越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学业压力(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一个人完成学业所花费的时长增加,导致结婚年龄延后) 父母要求(在独生子女比率上升的情况下,各子女父母不愿https://www.wenjuan.com/m/slp/ryYnUbm/
4.[新闻直播间]单身婚恋观婚姻看法受父母影响CCTV节目官网[新闻直播间]单身婚恋观2016-05-05 15:06:12 [新闻直播间]陕西: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今日举行2016-05-05 15:04:10 [新闻直播间]单身婚恋观 婚姻看法受父母影响2016-05-05 15:03:12 [新闻直播间]单身婚恋观 告别单身 用自己的方式2016-05-05 15:03:11 [新闻直播间]单身婚恋观 寻找爱 我的婚姻我做主!201https://tv.cctv.com/2016/05/05/VIDEZ4blL7dDjFk51s4xnc22160505.shtml
5.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0引言婚恋观是人们在婚姻和两性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本文中它包括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态度、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婚姻价值观。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并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22/64665812.shtm
6.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 第2篇 1.在您未来的生活规划中,您的打算是() A、结婚B、单身C、还没认真想过,随缘 2.您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是() A、应该谈恋爱,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涯是不完整的B、不必刻意追求,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就谈恋爱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7.关于大学生爱情观论文范文资料与论大学生爱情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论大学生爱情观》:本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爱情观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爱情观也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在校大学生恋爱也十分普遍.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以及在恋爱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 http://37www.anydaily.com/zhichenglunwen/159806.html
8.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意义,婚恋观,爱情,婚姻,两性平等,自由,婚恋,是爱意萌生到婚姻缔结的过程,是组建家庭和繁衍后代的前奏,对其基本看法体现了个人不同的感情观。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丰盈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HEBS20230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