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02期

[内容摘要]构筑法网体系对克服机械司法执法有重要意义。法网体系需在动态中编制,不仅要建构行为规范体系、调整机制体制,还要运用法律思维在司法、执法等环节中缝合法网的缺陷。法网体系的语用,不仅要注意制定法体系的自主,还要考虑其他社会规范对法的影响;不仅要注意法自身内在体系的自足,还需要注意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的交叉。内在体系是指思维所要考虑的法律构成要素,至少包括法律行为规范、思维规则、法律渊源和法律调整机制体制等。外在体系不是法的要素,而是在开放思维姿态下,把法律放置到社会中探寻意义。法网体系是拟制的称谓,对建构法思维、塑造法治话语和实现法秩序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治逻辑;法律体系;体系思维;体系解释;法的自主性

[作者简介]陈金钊,男,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原刊信息]陈金钊.法网体系及其话语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01-13.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

彭吉象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由孔孟儒家美学、老庄道家美学和六祖慧能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唐代三位杰出诗人杜甫、李白和王维就分别代表了这三家美学,并且在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儒道禅美学;道;气;心;舞;悟;和

[作者简介]彭吉象,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科二级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国务院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艺术学科召集人,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艺术学概论》首席专家。

[原刊信息]彭吉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4-22.

语言文学

连接成分的比较研究

金晓艳

[作者简介]金晓艳,女,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唐诗中的隐转喻与转隐喻及其翻译研究

金胜昔

[内容摘要]隐喻与转喻的连续体观为唐诗中隐喻和转喻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唐诗中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外化为特殊的隐转喻和转隐喻现象,是诗人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操作互动的结果。翻译唐诗中这些隐转喻和转隐喻现象,要以强调译语读者最大相似体验和最佳相似体验为内核的认知等效原则为依规,采取保留源语喻体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变更源语喻体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舍掉源语喻体以及消解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等三种可行路径来进行。

[关键词]隐转喻;转隐喻;唐诗翻译

[作者简介]金胜昔,男,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原刊信息]金胜昔.唐诗中的隐转喻与转隐喻及其翻译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30-36.

话本传统与汪曾祺的文学创作

周哲

[内容摘要]汪曾祺在继承话本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发展。这最主要体现在小说《皮凤三楦房子》和散文《艺坛逸事》等作品中。他通过对话本小说“说书场”和结构形态的扬弃,重视“以尊入卑”来提升话本实践的语言品格,保存“文人劝世”的有益成分。汪曾祺的话本实践在相当程度上保留“话本笔意”,克服了赵树理小说“评书气”和政治宣传意味浓重,以及语言啰唆拉杂、不够精练,僵化呆板、缺少回味,文化底蕴匮乏的缺憾,将作品的可读性发挥到极致,从而更深层地激活了话本一脉的娱众功能,寓教于乐、寓庄于谐,使他的作品受众面更广。汪曾祺使话本的文脉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也为现代汉语写作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汪曾祺;文学创作;话本传统;以尊入卑;文脉

[作者简介]周哲,男,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刊信息]周哲.话本传统与汪曾祺的文学创作[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37-45.

先秦儒家乐论的演进及路径

——以《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为中心

林春香王莹

[内容摘要]先秦儒家乐论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最为典型。二者思想有承续关系,但在“乐”的性质与功能、“乐”与情感的关系、“乐”对君子人格的教化以及“礼”“乐”关系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微妙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出上古儒家乐论的演进及其路径,折射出西汉统治者在礼乐制度上对儒学的改造,以及儒家乐论逐步适应西汉王朝政治要求的努力。

[关键词]《乐论》;《乐记》;乐;礼;礼乐制度

[作者简介]林春香,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文学博士。

王莹,男,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原刊信息]林春香,王莹.先秦儒家乐论的演进及路径——以《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为中心

[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46-52.

法学研究

中国退休制度整体改革势在必行

冯彦君王琼

[内容摘要]中国退休制度在刚柔相济之把握、平等性之追求、权利塑造和法治化等方面,存在着整体性制度缺陷,不能因循守旧、惯性发展、零敲碎打,必须做出全面的反思与检讨、整体性的改革与变革、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完善。整体改革乃制度构造与关涉的逻辑要求、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容的现实回应、克服制度整体缺陷的必为之举,通过整体改革的理念塑造和综合施策,构建回应经济社会变容、体现公平效率价值的中国特色退休制度。

[关键词]退休制度;整体改革;退休权;迟延退休;弹性退休

[作者简介]冯彦君,男,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王琼,女,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

[原刊信息]冯彦君,王琼.中国退休制度整体改革势在必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53-61.

刑事证据制度转型:由证据概念、证据属性到证据资格

孙锐

[内容摘要]无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概念的界定,还是传统证据法理论的“证据三性说”,均难以对证据与定案根据作出明确的区分,故而无法为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应实现由概念研究向规则研究、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转化。证据资格是某案件材料作为证据进入庭审程序所需要满足的法律条件,具有动态化、层次化的特点,旨在以诉讼程序为依托,并通过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实现对证据的筛选和把关。作为我国刑事证据的新的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证据资格的提出有助于推动“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证据制度转型。

[关键词]证据概念;证据属性;证据资格;证明力

[作者简介]孙锐,女,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人员。

[原刊信息]孙锐.刑事证据制度转型:由证据概念、证据属性到证据资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62-69.

受教育权能的多维面向及其实现

张玉龙尹奎杰

[内容摘要]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是现代人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为了实现自身更好生存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权利。受教育权既能为个人的自我发展与价值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也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增强丰富的内容与方式。作为基本人权,受教育权具有防御、受益、保障和发展四个方面的基本权能,需要国家履行相应支持、维护、保障、发展和救济的基本义务,才能维护和促进受教育权的实现。

[关键词]受教育权;基础性权利;权能;国家义务

[作者简介]张玉龙,男,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尹奎杰,男,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刊信息]张玉龙,尹奎杰.受教育权能的多维面向及其实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70-75.

政治学研究

从小康社会到幸福社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逻辑分析

石建勋刘宇

[内容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建设目标是什么?这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发展逻辑视角提出新的社会建设目标和社会发展内涵。将建设“幸福社会”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目标,并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发展逻辑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建设“幸福社会”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这不仅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需要,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小康社会;幸福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简介]石建勋,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宇,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刊信息]石建勋,刘宇.从小康社会到幸福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逻辑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76-83.

简论作为一种新世界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祝婷婷

[内容摘要]新阶段全球化发展下,为应对全球安全挑战,伸张世界大国的责任与道义,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其兼具重要的历史、现实发展和世界观意义,是对不同种族、民族,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彼此相依、命运共存的世界理解维度的新超越。其充实了唯物主义的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高度,将作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和全球集体主义的世界观,在引领人类文明建设、改革和创新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促进国际社会和谐、增强人类共同福祉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引领人类走向新繁荣。

[关键词]世界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

[作者简介]祝婷婷,女,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原刊信息]祝婷婷.简论作为一种新世界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84-89.

市县党委巡察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路径

陈松友王珈榕

[关键词]党委巡察制度;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党内监督

[作者简介]陈松友,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党建学科负责人。

王珈榕,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刊信息]陈松友,王珈榕.市县党委巡察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90-96.

社会学研究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机制论析

赵雪

[内容摘要]进入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已成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关键问题,它既回应了党和国家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战略部署,也是化解重大风险矛盾的应然之举,更是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的现实需要。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的现实样态出发,准确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的主体利益诉求规律、话语表达序变规律、舆情演化涨跌规律,构建“监测预警—议程设置—话语生成—干预引导”一体联动的创新机制,有助于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

[作者简介]赵雪,女,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

[原刊信息]赵雪.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机制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97-102.

妇女家庭独特作用的新时代蕴涵

门艳玲张小宝

[内容摘要]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阐释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其实质是对妇女家庭作用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性别内涵使得妇女在家风家教中有着独特的性别优势,这对妇女发挥家庭独特作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需要指出,对妇女家庭作用的强调并不是主张妇女“回归家庭”,而是将男女平等作为家庭建设的目标导向,在鼓励两性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重新发掘妇女的独特优势,破除妇女发展障碍并加强“顶层设计”的指导。只有正确认识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家庭建设和妇女发展之间关系继承和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注入新的内涵,并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妇联开展家庭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妇女;家庭建设;独特作用;新时代;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门艳玲,女,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

张小宝,女,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

[原刊信息]门艳玲,张小宝.妇女家庭独特作用的新时代蕴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03-110.

科学家在线科学传播意愿

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吴文汐周婷

[关键词]科学传播;互联网;科学家;影响因素;传播意愿;计划行为理论

[作者简介]吴文汐,女,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周婷,女,湖南信息学院教师。

[原刊信息]吴文汐,周婷.科学家在线科学传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11-116.

教育学论坛

第六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教育变革

张学敏柴然

[内容摘要]科技革命历经数次,其所驱动下的教育活动发生了制度化、民主化、实用化等积极变化。时至今日,科技革命正以第六次形态悄然渗透于人类生境,并将颠覆性影响人类生活。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当今教育却难免在人才培养结构与高水平科技人才需求、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步伐、教学方法与科教变革潮流、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价值观形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与未来教育发展、科教协同融合与科技发展趋势等方面遇到新的挑战。立足新的起点和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未来影响,着眼重塑国力、助力科技创新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未来教育也必将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教师身份和教育手段、教育评价和教育治理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

[关键词]第六次科技革命;未来教育

;教育变革

[作者简介]张学敏,男,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柴然,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原刊信息]张学敏,柴然.第六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教育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17-127.

以“共治”达“高质”

——基于多元主体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之路

姚玉香柳欣源

[内容摘要]基于研究生教育现实状况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加强教育治理,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生教育治理是一个涉及政府、高校、导师、研究生、社会等多元主体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完成要把握“质量输入—质量生成—质量评估”三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才能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治理目标。而要推进多元共治则需制定规章制度以规范共治全程,更新主体思维以确保责权承担,健全交流机制以协调主体诉求,最终通过多措并举,使多元共治得以推进。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多元主体;多元共治;共参共享

[作者简介]姚玉香,女,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柳欣源,女,吉林长春人,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教务,教育学博士。

[原刊信息]姚玉香,柳欣源.以“共治”达“高质”——基于多元主体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之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28-134.

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探析

孔德生臧凯

[内容摘要]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分别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为高校婚恋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需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教育者在尊重大学生婚恋需求基础上,在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开展高校婚恋教育,从性教育、爱情类型教育、家庭关系教育、婚恋性别教育、提高亲密关系能力教育、婚恋责任教育、婚恋人格教育等方面丰富教育内容,体现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生理心理层面教育和社会层面教育相结合、个体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相结合的特征。

[关键词]爱情心理理论;婚恋教育;高校

[作者简介]孔德生,男,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论心理学博士。

臧凯,女,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原刊信息]孔德生,臧凯.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35-142.

新时代中学生学术型研学实践的

思考与实践

侯岩峰闫佳伟

[内容摘要]研学实践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新探索和实践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精神实质是强调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术型研学实践作为一种中学研学实践新模式,注重目标导向、过程研究和发展评价,在理论基础上注重五个统一。同时,遵循“以学生为本、学术为基、学风为要、学者为先”,以尊重选择、尊重创造、尊重差异、尊重个性为起点,以可选择、个性化、差异化为课程设计标准,以研究型、思辨性、创新化为主要特征。研学实践坚持以课程为中心设计学术型研学课程、以目标为导向创设学术型研学项目、以过程为突破建立学术型研学环节的研学实践模式。学术型研学实践探索研学实践新路径、赋予研学实践新内涵。

[关键词]研学实践;学术型;实践模式

[作者简介]侯岩峰,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闫佳伟,男,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原刊信息]侯岩峰,闫佳伟.新时代中学生学术型研学实践的思考与实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43-150.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建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评价模型

的实证研究

马颖陈旭远

[内容摘要]全球化发展要求人才具备跨文化适切交际的语用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语用能力进行了概念界定、能力框架分解与分级能力水平描述,其中《语用能力自我评价量表》为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提供了统一标准。鉴于中国量表中缺少主客观相结合的语用能力等级评价模型及量化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基于该量表中语用能力描述框架确定了评价维度和测评形式,依据“面向行动”的教学法理念和量表中交际任务描述语编制了语用能力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首次采用数学建模法,结合德尔菲法,对大学英语语用能力评价模型进行了理论建构,利用SPSS23量化分析软件对该理论模型试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践论证,旨在通过建构主客观结合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评价模型,实现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等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指导教师实施语用能力教学与测评,实现培养交际能力的课程目标,进而提升我国人才的外语素养。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大学英语;语用能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马颖,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副教授。

陈旭远,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刊信息]马颖,陈旭远.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建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151-164.

THE END
1.蒲明慧心理咨询师3.婚恋沟通,测评依赖类型,分析依恋风格,分析婚恋价值观 4.人际沟通,按照情境理论,指导人际有效沟通 5.青少年潜能开发 个人介绍 从业背景 心理学硕士 心理治疗师 注册心理咨询师(X-22-218)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多次参加全国性会议进行学术报告,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1篇,主持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项工作“工作https://www.ydl.com/experts/26540
2.筑基2社心11课婚恋家庭有的投资智力(博士局长)有的投资物质有的投资精神有的投资情商有的投资自由有的投资地域有的投资容貌。学识价值观兴趣爱好 3、亲密 爱情有身体接触的需要,性是基础和核心;喜欢无。 等年龄大之后,性自信就会降低,对老公对自己的评价就非常的在乎。 成长自己,修自己,有力量,优雅的,宽容的,淡定的,从容的。 https://www.jianshu.com/p/a69dff64a7fe
3.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当代价值,人们从萌发爱情到缔结婚姻再到组建家庭,是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进步,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从而描绘出了毓子孕孙、繁衍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395610.html
4.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通用12篇家长要注意弥补新的婚恋思潮及性知识理论方面空白,避免不懂装懂,能够胜任教育职责。二是要平等民主,和谐交流。避免动辄以批评、惩罚代替教育,将恋爱和性问题看作大逆不道,粗涉,引起孩子对立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三是要以身示范,言行合一。家长以身作则,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婚姻氛围,提升家庭幸福指数。避免本身https://zgspypjg.xueshu.com/haowen/49353.html
5.燃约会·理论篇+实战篇共33集,价值3998元课程来自燃约会的理论篇+实战篇共33集,价值3998元。燃约会是一套点燃你和任何女人约会的课程,这套课程里,把12年多的成功约会攻略和精华都浓缩再这33节课里面,燃约会和市面上任何类似产品的区别在于这套课程的理论提醒非常完整,实践性极强。 视频截图: https://www.zx-cc.net/9000.html
6.恩格斯的女性解放及其时代意义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性解放理论对现代女性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市场经济对女性解放不仅带来了机遇,更多地带来了挑战。自从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我国女性的地位较之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女性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女性在取得经济独立https://www.fx361.com/page/2017/1212/2609803.shtml
7.传统价值理论包括()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代青少年在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总体改善的同时,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从问题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价值稀少性理论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ee70321790b4453da8581d1b3fdc7411.html?fm=bd38f32f4173a9294964c250ac1e3750be
8.以上截图,是360AI搜索对之洲婚恋理论在来自之洲婚恋理论以上截图,是360AI搜索对“之洲婚恋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做出的AI评价。任何理论的创立,都是为了解决实践问题;“之洲婚恋理论”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这个评价从生活实践许多方面,例如:人际关系、情感沟通,以及价值观念塑造和幸福感受共享方面,介绍了“之洲婚恋理论”在解决生活实践问题时的具体应用。这显然具有十分积https://weibo.com/6278260052/Oed4U7zWn
9.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青年对恋爱、择偶、性观念和婚姻物质条件的态度。研究指出,物质化、开放化和自我化是当代青年婚恋观的显著特点,并提出了通过强化家风家教和净化网络环境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飞速变迁、社会的深刻转型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婚恋http://www.sxqnb.com.cn/html/sxqnb/20240802/25932.html
10.同性恋亚文化>> 科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服务。我们不能保证每次研究都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但应保证它们都是出于善良的愿望。 一、本次研究的唯一目的:想知道中国现有的同性恋群体是什么样子的。 二、研究同性恋的初衷:人口多,达到了研究的规模;影响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国大多数男同性恋是要结婚的,对女性的婚姻生活有重大影响。 https://m.douban.com/note/790482832/
11.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6篇(全文)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理论体系。从层次结构看,它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层次、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层次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层次。从时空结构来看,它包括马恩的价值理论、列宁的价值理论、毛泽东的价值理论、邓小平的价值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价值思想和党的科学发展观。这些价值理论产生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ipzq07g.html
12.婚外恋的三个强盗理论婚姻家庭大心理网如果故事的主角换作“疯狂英语”的李阳,面对台下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他岂不早已“妻妾成群”?说到底,有这种想法的人,至少是顽固不化的男权主义者。再深究下去,还会发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故障。他们拿所谓的“掌声理论”为婚外恋找借口时,实际上已露了原形。http://daxinli.com/hunlian/hunyin/xinli-96867.shtml
13.《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发布1、网络短视频平台在内容版面设置上,应当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正向议题设置,加强正能量内容建设和储备。 2、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履行版权保护责任,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等各类广播电视视听作品;不得转发UGC上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等各类广播https://www.tjcac.gov.cn/wlaq/zljg/202007/t20200722_3087400.html
14.被严重误导的“情感计算”仇德辉用了20年,完成了100万字的专著《统一价值论》,它以物理学的“耗散结构论”为理论前提,从物理学角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从能量角度研究价值现象与价值规律,实现了价值理论的统一化、客观化和数学化,从而推动了价值理论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进程,也为“数理情感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https://www.360doc.cn/article/26561818_1001610006.html
15.导致的伦理冲突与伦理规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对问题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智能驾驶颠覆了传统的人车关系、以及不同车辆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价值评价、选择中的一系列伦理难题。例如,智能驾驶颠覆了传统驾驶的伦理责任体系,令以驾驶员的过错责任为基础建立的“风险分配责任体系”陷入了困境。因为在智能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中,归责事由只有结果的“对与错”,既不存在驾驶http://www.sass.cn/109002/51546.aspx
16.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概论》的考试大纲都有哪些内容。《社会工作概论》包括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http://www.gdzcb.net/ksdg/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