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单身指数大调查丨难说出口的“我爱你”

昨日是“520”,只因与“我爱你”谐音,不少年轻情侣将其当作节日,买花、吃浪漫大餐、领证……在朋友圈不停“撒狗粮”。然而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已达到2.4亿。连日来,记者走进单身群体,听他们讲述单身背后的故事。

脱单有点难

“我平时喜欢跟小姐妹逛街享受美食,‘打卡’各种网红店。如果没事,我宁愿下班回家窝在沙发上看视频,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用小岚的话说,出去见一个朋友介绍的男孩子,她需要用1个多小时来洗头化妆出门,去了解一个“未知的人”,这让她感到疲惫。“我也想脱单,也羡慕别人有甜甜的恋爱,但总感觉脱单这件事情需要运气,也不知道这份运气什么时候能够降临到我头上。”小岚坦承,自己是“颜控”,对未来另一半的颜值要求颇高。

28岁的小罗至今仍然没有谈过恋爱,但他觉得自己“没毛病”。“我比较宅,不太爱接触陌生人,平时喜欢动漫和游戏,感觉找个志趣相投的女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罗认为,爱情会有的,不过需要再等等。

除了个人生活习性的原因,还有一种结构性单身。女白领小伊介绍,如果将单身男女按“质量”各分为四类,编号为A、B、C、D。“A类女孩一般只接受A类男孩,不愿接受B、C、D类男孩;A类男孩则可以在A、B、C、D类女孩中‘任性’选择。”小伊认为,“优秀的人普遍单身”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这种结构性单身导致很多优秀的女孩落单。采访中,持有与小伊相同观点的女孩不在少数。而小罗则反对这种观点,他告诉记者,男孩子“条件不好”同样会被女孩家长“拒之门外”,因此需要工作更努力。

记者在网络上发布“适婚青年婚恋观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6份。其中,37.5%的被调查者认为找对象“难于上青天”,36.1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困难,但努力也能找到”;56.9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单身的原因是“理想型太完美,不愿意将就”,还有不少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交际圈太小,周围异性少。83.33%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遇不到理想对象,自己愿意等待。

催婚无休止

“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几分钟就可以把对方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感觉还可以就跟家长互换照片看看,然后交换手机号码。”一名女孩的母亲张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已经32岁,数年前失恋后就一直没有再谈恋爱,这让她感到很焦急。同时,她也要求准女婿要有车有房有高收入,以此获得安全感,这却让不少男孩家长望而却步。

常在相亲角做公益的志愿者盛先生介绍,他周末经常会组织单身男女在人工湖旁的凉亭见面。“还是有一些人通过相亲角成了的。一般来说,这里周末都会有人来,周日下午来的人最多。”盛先生告诉记者,信息卡中也混杂着不少婚介机构的,部分信息真假难辨。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适婚男女青年遭遇过被催婚,“被催”的年龄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心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特聘副教授向燕辉认为,父母催婚之所以出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观念和传统文化习俗影响都是重要原因。“父母与子女对‘大’的理解有差异,比如说生活在大城市,男女青年30岁未婚都是常见现象;而家长则认为孩子事业已上正轨,应该谈婚论嫁。此外,对父母而言,当子女到了婚龄还没嫁或娶,会经常受到邻居、亲戚、朋友的‘关心’,这种‘关心’实质上给了父母们很大的社会压力,感觉‘女儿没人要’或‘儿子没能力娶’,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普遍。”向燕辉介绍,中国父母养育子女的使命感与子女本身的自由观冲突,也是无休无止的催婚现象频频出现的一大原因。“帮子女成家立业,是完成为人父母使命感的重要标志,所以父母希望子女能够在适龄时及时成家;而子女往往在成家时考虑更多的是‘遇到对的人’,而非‘为了成家而成家’,纵然年龄再大也无所谓。”

我为相亲狂

据珍爱网发布的《2019Q1单身人群调查报告》,当单身现象成为普遍社会问题时,相亲已成为脱单主要方式之一,而不再只是大龄单身男女的选择。调查显示,38%的单身男女首次相亲年龄不足23岁,24%的单身男女为23岁至25岁,四成“95后”已经有了相亲经历,相亲群体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七成单身男女均有相亲经验,其中四成单身男女每年相亲3次,三成单身男女每年相亲5次。

从前慢,一生只爱一个人就够了;如今,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不少人认为相亲就是给他人介绍的速成缘分捧个人场。“不去相亲,怎么知道自己在介绍者眼里是个怎样的人呢?”“相亲也不错,认识新朋友,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记者发现,也有部分受访者有着网络相亲上当受骗的经历。今年3月,在长沙工作的小陈在某婚恋网站上缴纳了“线下红娘一对一”的服务费5000元,然后满怀欣喜等待相亲。“该公司就安排我见了3个人,每个人见面基本上就是聊半小时左右,就没有任何后续了,我怀疑这些女孩可能是‘托儿’。”小陈觉得该公司并未做到承诺的服务,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记者发现,有着类似遭遇的男女不在少数。

选择“不将就”

向燕辉认为,婚恋自由带来了“选择过多”的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并不是面对的选择越多越好。过多的选择反而让人焦虑、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选择,因为总是担心自己没有选择到最好的。”向燕辉介绍,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强,再加上社交软件的极度便利性,使恋爱关系越来越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关系的干扰,婚恋的安全感越来越低,“恐婚”也成了不少适婚青年常见的心理现象。

大龄单身是社会问题吗?“大龄单身是不是社会问题,分性别而言——对男性而言,大龄单身是个社会问题,因为大多大龄单身男性,都是被动单下来的,所以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对女性而言,绝大部分大龄单身女性都是主动单下来的,则不算什么社会问题。”向燕辉告诉记者,客观来讲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自由,如果有人想要单着,只要不妨碍他人其实也无可厚非。

“如果站在中国传统文化或传统习俗的角度来看,婚姻可能就是一道‘必答题’。但是毫无疑问,随着社会发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打破传统习俗,选择单身生活。对于‘任务式结婚’,我认为宁可让自己快乐地单着,也不要勉强自己。你不可能在另外一个人面前勉强自己一辈子。”向燕辉建议广大单身男女,婚恋中不妨坚持“不将就”的基本原则。

THE END
1.婚恋观发言稿婚恋观发言稿?“?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应该是不太合格的,我是个感性的人,时常会因为追剧而大哭,为此家人和朋友拿我打趣 ;同时我还有点唯心主义,感觉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它总是会或轻或重地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我,我也对直觉这个东西深信不疑,它会给我答案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213/10/81883568_1141869504.shtml
2.实用范文如何写高考零分我想找媳妇(精)(8篇)如何写高考零分我想找媳妇(精)一 2、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3、高考路上强者遍地,但尔等不过是我眼中的蝼蚁。 4、没有那么多的意淫,只有更多的踏实与努力! 5、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6、朋友是路,家是树。别迷路,靠靠树。 https://www.ilede.com.cn/a/lu87h3h.html
3.婚姻爱情我绝没有什么恶意,我只是觉得为她感到不值得,为她感到伤悲伤心。因为我也是她的曾经的崇拜者,仰慕者,她的文字陪伴了我的青春岁月。我是爱过她的粉丝中的一个,希望她好,希望她如她所写的得小说中的女主一样幸福快乐过一生。 我希望我们都能遇见对的人,能共同走进婚姻,幸福快乐乐的过一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https://www.jianshu.com/p/9ad5ac25d80b
4.孔子的男女婚恋观之我见道德与文明1988年03期孔子的男女、婚恋观之我见周兴春 孔子认为理想的人类社会应当建立在“仁”和“札”的基础上,应当是充满仁爱礼义、和睦亲善。 孔子就是从仁爱礼义立场出发而去看待男女、婚恋问题的。 孔子根据人的生理,明确提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在孔子编纂的《诗经》中,有许多诗歌https://wap.cnki.net/qikan-DDYW198803014.html
5.最新餐厅光棍节活动策划方案节日餐厅活动策划方案(19篇)17:00--17:10 全体到位,主持人简短介绍(14:30分音乐响起,主持人上场,主持人开场白 。 女主持人:如果你是我的爱人,我将会珍惜这份我奢求已久的感情.男主持人:如果你是我的爱人,我将会用自己所有的一切来呵护你.女主持人:如果你是我的爱人,我将会想尽一切的办法来疼爱你.男主持人: 如果你是我的爱人,你哭https://www.kaoyanmiji.com/wendang/3443254.html
6.林颖一生的爱情故事彭雪枫给林颖写了92封信。信中最多的就是交流思想,鼓励读书,他说“埋头埋头再埋头,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战斗再紧,他也坚持每天读书,并鼓励林颖制定读书计划,广泛阅读。 在彭雪枫牺牲后,林颖曾深情地回忆说:“为了寄托对他的无限思念,我常常要取出他写给我的信,细细阅读。这时,我又仿佛回到了那如火如荼、艰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30816
7.东京女子图鉴病了的社会,病了的女人(东京女子图鉴)剧评很多年没看日剧的我,架不住《东京女子图鉴》的刷屏诱惑,终于看了。短短11集、每集大约20分钟,贯穿起女主角斋藤绫从芳华二八到不惑四十的“奋斗人生”——将职场与婚姻都活成战场,铆着劲儿要打赢“受人羡慕”这一仗。它还是一部东京男女的婚恋众生相。写实、尖锐、有力。有人说,它平移至中国,就是一部《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00275/
8.《锦心似玉》热播出圈带动原著阅读量,作者吱吱鼓励所有女性“一定在家庭氛围的描写中,也将家宅女子的日常琐事、婆媳妯娌间相处的生活状态逐一刻画,呈现出古代社会家庭女子群像图鉴。“我希望一些年轻的读者看过我的作品后,可以对他们的婚恋观、爱情观产生一些帮助,能够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有所感悟。” 吱吱文笔细腻,行文质朴,特别擅长写细水长流的家宅故事。她的故事一般不会跌宕https://www.yangtse.com/content/1142919.html
9.“90后的孩子太自私了”VS“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关于催婚的这是一次艰难的对话,它也许是两代人婚恋观冲突的缩影 遗憾的是,这场对话以母女二人的争执结束。两代人在婚恋问题上能否展开真正的沟通,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一个问号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30期 对话| 母亲张芸 女儿林嘉 本刊记者 欧阳诗蕾 整理| 本刊记者 欧阳诗蕾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10/12/c2701082.html
10.《“炼”爱》折射都市女性追爱心理“爱情还是存在的,我们不要太着急董雪莹:我不会在电影里教大家怎么谈恋爱——要教也没有说服力,因为我自己也还单着(笑)。这部电影没有方法论,它只是把当今都市女性的一些困惑以及不同的婚恋观给展现出来。像红梅,她其实很想通过拍这部电影找到自己的理想对象,但Maggie就觉得单身不是问题,她现在在硅谷创业,已经完全实现了当初她在电影片尾说的职业https://www.workercn.cn/c/2022-03-23/67778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