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玉娄艳茹李瑶琳高若男崔萌邱丽颖徐非周跃涛
[摘要]基于中国高校性教育环节相对薄弱的背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分析江南大学在校大学生有关性教育的系列问题,调查得出“国内高校性教育开展不够充分”等结论,因而呼吁教育部门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性教育,为其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江南大学;性教育;恋爱观
[]G642[文献标志码]A[]2096-0603(2019)19-0052-02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江南大学全部在校大学生为本研究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方法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自行设计《江南大学大学生“谈性色不变”性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个人信息、性教育现状、性知识与性教育需求、大学生爱情观、性骚扰案件发生概率等。
2.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计数资料用频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本次问卷填写858份,其中江南大学在校大学生填写318份,有效问卷为37.1%。其中男生115人(36.2%),女生203人(63.8%)。
(一)江南大学性教育开展情况
表1显示,学生中51.3%表示学校虽开展性教育但从中获益不多,39.3%表示学校尚未开展性教育活动,9.4%认为学校有开展性教育活动且从中获益颇多。另有结果显示,城市较农村学生入学前接受性教育的人数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本校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
表2显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剧和电影,新闻媒体和书报杂志,朋友、同学,学校,家长。同时,另有结果显示我校多数学生希望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性教育,如专题讲座、心理剧表演、跨学科渗透教学等。他们想从中获取“对恋爱婚姻的态度”“性传播疾病”“青春期发育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三)在校大学生对性疾病的了解情况
表3显示,大学生对性疾病的认知停留在某些宣传力度较大的疾病当中,如梅毒、艾滋病、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对软下疳和腹股沟肉芽肿了解较少。
(四)在校大学生性行为情况
表4显示,从大一至大四发生性行为的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在校大学生恋爱原因的情况
(六)在校大学生对低俗黄色内容的浏览情况
表6显示,多数大学生曾浏览过低俗黄色内容。从大一至大四,浏览的人数虽高于未浏览的人数,且其占比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但不具统计学意义。男生浏览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且具统计学意义。
三、討论
(二)大学生恋爱原因的分析
感到孤独是大学生选择恋爱的主要原因,对离开家乡的大学生来说,远离父母和朋友及不适应独立生活,会让其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产生渴望得到他人关怀的想法以便得到情感寄托。同时,大学课程相对宽松,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急于尝试,易受周围学生的影响而产生想要恋爱的从众心理。因此,学校及老师需要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帮助其消除孤独感以及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三)大学生浏览低俗内容的原因分析
在互联网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绝大多数大学生由于生理已经发育成熟,而心理状态尚未成熟,尚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易受到低俗文化的侵袭。本次调查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浏览某些低俗黄色内容,这可能与男女生之间的不同生理构造有关,可能会造成他们对性的看法不同。虽然大学生需要进行性教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