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遭遇家庭和工作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工作-----家庭冲突;性别角色;性别分工;中产阶级;职业女性;

一、当代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现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当代中国的中产阶层职业女性而言,工作———家庭冲突是很难避免的。下文中笔者将简要分析这种冲突的产生和在当代一定程度上被加强的原因。

二、当下存在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性别分工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两性关系认知中,由小农经济基础构建的社会性别观念多为主从型,男女在爱情和婚姻中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男性倾向于扮演主导者角色,女性多扮演附属角色,男性为家庭的供养人,女性扮演家庭主妇和家庭照料者的角色。女性对于关怀和私人关系的取向被认为是女性的先天特征。如CINAMON,RICH.Y针对工作———家庭冲突的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符合家庭类型,男性比女性更符合工作类型。这也是最初男女社会分工不同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即男性和女性有性别固有差异。但不可忽视,性别的社会性构建在女性被要求家庭回归的角色期望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两性在就业领域以及职位等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尤其是中产阶层女性的充分就业为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分工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前提。但是传统的性别观念并未得到彻底扬弃,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还是巨大的,中国大多数家庭处在传统型家庭和平等型家庭之间的状态。

(二)当代社会宣传的强化

在当代流行的影视作品中,描述年轻一代青年男女恋爱状态的作品对于青年爱情的刻画较多采用平等的性别观念,但是经常被观众忽视的是男主或女主的家庭,即其父母的存在模式。一般而言,在大多数的青春剧中,母亲依旧扮演传统的角色,相夫教子,且经常以戴着围裙、为主角做饭、操心主角情感发展以及生活的形象出现。而观众常常是默认了这种母亲形象,而不去考虑母亲的工作或者其个人生活,等等。但是并非不存在切入痛点的影视作品,笔者所知道的2018年上映的讲述在家庭与事业中艰难维持平衡的现代女性的电影———《找到你》,即向观众展示了职业女性面对家庭和生活双方面的压力时难以平衡进而走向几近崩溃的过程。影片中主要男性亦为中产阶层,符合接受高等教育、有较高收入工作的标准,但是对家庭责任一直处于放手和逃避的状态下,而女性不想放弃家庭和孩子,只好苦苦维持。然而这部影片上映后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反响,与其同期的喜剧电影、动作电影等相比,几乎鲜为人知。

除此之外,儿童教育中也常常出现性别刻板印象,以及传统的性别分工,如儿童在识字或者认知社会的初级阶段,辅助学习的图画、故事或视频中,警察、医生等通常表现为男性,家庭成员中父亲的角色很多为西装革履的职业男性,而母亲、祖母等的角色多与做家务、买菜等关联。这些都会影响儿童性别分工观念的形成,加强刻板印象,加剧未来其家庭中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

三、工作———家庭冲突产生的影响

之所以要考察当代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主要在于其产生的后果或影响。男性对女性面临冲突困境的低估和不理解以及性别交流普遍存在的障碍容易导致夫妻矛盾的产生,这种矛盾可能从日常琐事的冲突激化为针对个人的批判和厌恶,进而导致婚姻的破裂。一方面,女性可能因为无法同时顾及工作和生活导致两方面都出现问题,女性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可能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女性会指责男性不参与家庭生活中或者没有对其进行体谅,对伴侣产生意见,危及夫妻情感;另一方面,也不乏这种情况存在:女性因为忙于工作和生活而忽略了自身的形象或者生活,且倾向于在公共领域展示优秀的自我而在私人领域以“黄脸婆”的形象出现,而其配偶可能因此对其产生厌倦,乃至发生出轨行为,等等。可以看出,在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中,女性本身都是直接受害者。而随着这种问题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冲突不缓解还会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能一蹴而就,在转型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双方的意识,即男性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妻子面临的困难,并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共同维系家庭发展,寻找二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其次是一些家庭开始寻求外部的支持,尤其是在育儿方面,如请家政承担家务、建设社区共同育儿机构等。这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女性从家庭劳作的泥潭中解救出来,但也带来了新的阶层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思茹.社会分层视角下性别角色与工作家庭冲突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D].广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9.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婚姻家庭咨询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蔡玉萍,彭锢旎.男性妥协一一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4]艾华.中国的女性与性相[M].施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米兰达弗里克,詹妮弗霍恩斯比.女性主义哲学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晓雪.“80后*90后婚恋观调查显示逾七成青年“恐婚"[N].中国妇女报.2015-05-26.

[8]刘志永.李文,《婚姻法》视阈下的青年“恐婚原因与对策探析[J].山西青年职业院学报,2016(2).

THE END
1.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正视现代婚恋观,了解目前社会的婚恋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客观、清晰、详尽、规范的文章来分析和解释现代婚恋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和适应婚恋观念的变化,建立健康、平等、幸福的婚姻关系。 目前社会的婚恋观 一、 婚龄推迟趋势的出现 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2.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一、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80”后,如今已渐渐成为中国社会婚恋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的婚恋观映射着当代社会婚恋观的发展变化,也可从中窥见中国社会婚恋观的大体现状。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环境和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当代青年女性鲜明的自我意识崛起,她们愈加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3.关于《城乡视阈下当代未婚女青年婚恋观的比较与分析》的问卷调查您好!我是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系的一名大四学生,为了了解当代未婚女青年婚恋观的现状,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不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调查结果也仅用于本次学术研究,请放心填写!期待您的合作!非常感谢! 您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 否 您现在的情感状况? 恋爱中 曾经恋爱过,目前单身 从未https://www.wenjuan.com/m/slp/n2euqaM/
4.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民众的婚姻家庭的状况.通过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考察云南高校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分析表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并呈多元化趋势,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偏差,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有必要对大学生增强婚恋观的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mdxxb200701018
5.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他们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决定他们自身婚姻家庭的美满幸福,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探讨了对其恋爱婚姻观进行引导教育对策,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文明的恋爱婚姻观,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对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6.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调研世界2012年10期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冲击下,如何引导、端正大学生的婚恋观,将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题。本课题从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多元社会的爱情观念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概述了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困惑和影响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家庭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调适大学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DYSJ201210006.html
7.全市适龄青年婚恋观调查分析全市适龄青年婚恋观调查分析 婚恋观,就是当代适龄青年对婚恋基本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观念,并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将影响其婚姻生活的和谐美满程度。为了解石嘴山市适龄青年婚恋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石嘴山调查队面向67名适龄青年开展线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适龄青年择偶标准更加理性成熟,http://www.shizuishan.gov.cn/szsgk/jjtjsj/202201/t20220113_3283144.html
8.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二、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 本课题的问卷调查对象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莆田学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等福建省内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 共发放问卷105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