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观教育体会(推荐4篇)

【导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婚恋观教育体会(共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每个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客观要求.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明确正确的恋爱态度、辨证看待失恋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员工树立大行好行思想,促进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华夏银行台州分行于20xx年12月6日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主题教育。分行体员工在分行领导的带领下,对银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道德进行了系统学习。此次“三观”主题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落实“三个转变、二个提高、一个发挥”为要求,以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认真解决员工中违反〈〈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员工“十不准”、“十严禁”〉〉和分行党委关于严禁银行业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等“十二严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当前紧张的金融环境与案件高发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员工思想道德进行教育与提高,有效防止部分分支机构与员工思想上对案防工作的危机感与紧迫感的认识不足,在追求业务与利润发展的同时忽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三观”活动教育,旨在加强员工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与监督管理机构对于各项案件防控工作,有效防范金融犯罪的的项重要举措。

在此次“三观”教育学习活动中,通过各类文件指引的学习,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剖析,我们找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确立了正确的价值体系,进一步明白了提高案防工作要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上级行各类指引与禁止性条例的良苦用心,和对于保护员工人身财产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三观”学习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古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以此次“三观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气,抵制不良社会风气,抵制各种诱惑,增强法制意识与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不断坚定服务社会,做有用之才的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员工使命感与岗位责任感,不断在工作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案件防范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为华夏银行成为健康快速发展的大行好行而努力工作。

当前,全党都在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对世界、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正确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的人生观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为人民作贡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衡量人生的价值是贡献与索取之比,并非有钱、有权、有地位。而科学发展观要求实践的主体是人能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因此,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就会把这个世界看成是积极的、向上的,才能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找到科学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就能自觉的实施科学发展的道路。反之,把这个世界看成是物欲横流的,就会把腐化堕落当作主流,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如陈良宇、姜人杰等等,他们都是因为世界观扭曲了,从被动受贿到主动索取、到挖空心思多贪多占,结果在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可自拔。这些教训给我们党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影响,代价是极其沉痛的,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自觉地把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作为自己的应尽职责,勤奋工作。反之,就会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把人生理想看成是渺茫的、无用的,把职业看成富贵享乐的跳板,把困难看成无法逾越的障碍,这样于国于家都是毫无裨益的,更谈不上科学发展,最终必将导致个人事业不能进步、党的群众基础受到损害、国家发展走入歧途,因此,我们必须对人生观的不良倾向保持高度的警惕。

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不图个人名利、不求索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牛玉儒同志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风深入,注重实效,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公仆形象,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诠释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成为人民群众永远缅怀的“好公仆”。反之,有些领导干部价值观发生偏差,干出了很多违反科学发展观的事。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临汾垮坝事件等。究其根源,就是有些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工作不扎实、作风浮漂、管理松弛,没有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我们必须对这些价值观扭曲的问题下大气力解决,才能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获得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源

任何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实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伟大实践,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一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面对权力,要掂出“民”字的分量;面对官位,要懂得“人”字的品格。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谨谨慎慎用权。要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安危时刻挂在心上,真(!)正做到为民所想,为民所急,办民所需,解民所难,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民心、重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励民志、催民进、致民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才有实际意义。

二是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以人为本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相似之处,但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会把群众吸引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上来,有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就有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强劲动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各项工作科学的发展下去。

三、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达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一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适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各个大方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发展中要相互协调。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肆虐,而我国经济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受到冲击有限。正好可以借此危机,控制发展速度,总结、借鉴、消化、吸收西方发展模式的有益之处,摒弃其弊端,使我国的发展模式得以转型,以取得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强调发展进程的连续性、持久性。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又要考虑未来发展;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又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是中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巩固已有的发展成果,破解面临的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方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我们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将发展成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给人民群众共享。这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看了学习三观教育的体会的读者还看了:

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十分强烈。但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不成熟,对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以及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处理恋爱与婚姻问题上出现了种种矛盾,影响到学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婚恋观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幸福。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呈现以下特点:1.择偶条件的理性因素多于感性因素。在以人品、经济收入、容貌、文化水平、性格、能力、贞操和共同语言等多项条件为备选项目的大学生择友标准调查中,人品(64.7%)、共同语言(33%)、性格(41.7%)成为影响男女生择偶的共同首选因素,而能力(57.3%)在女生择偶条件中占一定地位,男生比女生更注重容貌。“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因素没有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趋于理性,注重人品、性格等个性特征,淡化容貌、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感性要求;强调将志同道合和共同语言作为恋爱的基础。

3.恋爱结果的理想化与现实的冲突。在传统的婚恋观中,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恋爱的结果和归宿,同时,也是恋爱者的美好愿望。在关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问题调查中,虽然有78%的学生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爱情的升华”,但只有20.8%的男生与25%的女生选择恋爱是“为了将来婚姻”;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恋情与婚姻是两回事,校园恋情是难有结果的,只能将“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奉为爱情格言。这说明,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理解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对爱情的归宿——婚姻充满期待,对恋爱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的,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能理性地看待恋爱与婚姻的不同,普遍认为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受到经济、事业、家庭等诸多非感情因素的影响。而在校大学生恰恰缺乏维持婚姻的稳定基础条件,未来存在很大的变数。尽管在校大学生拥有结婚的权利,但选择“在大学期间结婚”的不足3%。“毕业即失恋”是大多数校园爱情的共同结局。既渴望爱情有结果,又迫于现实压力而放弃爱情,反映大学生对恋爱结果理想化与现实并存的矛盾心理。只注重恋爱过程、不在意恋爱结果,是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

4.恋爱关系不稳定,矛盾、纠纷频发。盲目恋爱的结果必然是恋爱关系的不稳定,“闪电式恋爱”必然导致“闪电式失恋”。校园恋人常常会因为思想、性格、志向、兴趣不合或一方移情别恋而发生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分手。面对恋爱纠纷,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智对待,92.91%的同学表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但要查清原因,汲取教训,重新开始。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恋爱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投入太多,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一旦恋爱受挫,往往情绪失控。当恋人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8%的人表示可能“采取报复措施”;13%的人表示“当恋人提出分手时会痛苦得难以自拔”。而恰恰是这少部分人群的偏激、不理智,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不稳定因素。当前各大校园频频发生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相当一部分都与此有关。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当前高校婚恋观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1.教育者观念落后。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强调学习专业知识和拓展能力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强调将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意志品质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忽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禁止大学生恋爱”的年代。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家长和教师羞于与孩子、学生交流婚恋问题。在很多教育者的眼中,恋爱、性与婚姻是很私密的事情,难登大雅之堂。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问题,更是有损所谓的师道尊严。所以,在有限的婚恋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婚恋教育流于形式,不能给学生以实质性的指导。对大学生婚恋问题的漠视和忽视,客观上弱化了婚恋观教育的效果。

2.婚恋观教育内容滞后。在现有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中,婚恋观教育篇幅较少,内容粗略、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更新;重传统道德原则教育,缺乏恋爱方法、技巧、艺术的教育,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有关性的教育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已发育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需要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大学生依赖网络、书籍、影视作品获取有限的性知识,片面理解甚至是误解西方的“性解放”和“性自由”思想,导致大学生中庸俗的性自由思想流行和性行为超越社会的认可。

3.婚恋观教育形式落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两课”教师、辅导员和党政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灌输式理论教学和主题讲座进行。这种教育形式较适宜于团体性普及教育,比如传授基本的婚恋常识、婚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恋爱道德与婚姻法律责任,但不适合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和个体性的指导。而婚恋问题具有强烈的个体性,每个人碰到的婚恋问题各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婚恋观教育方法落后。在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上,现行的教育方法手段单一、粗糙,预防性教育不足,惩罚性教育有余,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婚恋观教育“浅尝辄止”,学生的具体问题、焦点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大学生在处理恋爱问题时,违法违纪行为层出不穷,如为恋爱旷课、私自校外租房同居等。教育者平时对学生的恋爱不管不问,出现问题时往往用严格的校纪校规进行处分,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断送学业。”

三、改进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针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的特点和现行婚恋观教育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使婚恋观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婚恋道德重塑,更能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2.丰富婚恋观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婚恋观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帮助解决问题。将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道德教育融入婚恋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西方的“性解放”与“性自由”思想,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加强恋爱与婚姻统一性教育,培养婚恋责任意识;树立恋爱婚恋道德教育与恋爱艺术教育并重的意识。恋爱、婚姻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既要受平等、忠诚、尊重、负责等基本道德的约束,又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之所以校园恋情会演变成校园暴力,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婚恋对象、不善于表达爱情、不能理智对待失恋。国外一些大学包括中学对学生的婚恋教育非常细致,小到约会的地点选择、约会时的着装都有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简单实用的恋爱艺术指导值得借鉴。

3.拓展婚恋观教育的渠道,普及型教育与个体化教育并行,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改进婚恋教育形式。大学生婚恋教育应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加强普及型教育,即普及婚恋常识、婚恋道德、婚恋法律责任,培养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包括安全、健康、文明教育。这种普及性教育可以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二是深入开展个性化指导。婚恋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婚恋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同学的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个体化的教育和指导更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管理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培养信任感,这样,一旦学生在恋爱关系中出现问题便能主动与教育者沟通、寻求帮助,或由教育者主动出面干预、化解矛盾。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尊重不同性格特征学生的交流、沟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辟便捷的服务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学生的困惑及时进行指点与疏导,尤其是要建立恋爱挫折干预机制。因为完善的恋爱挫折干预机制,能帮助学生宣泄、转移不良情绪,减轻痛苦和压力,解除因恋爱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4.开展文体活动,加强人文修养,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大力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符合大众需要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高雅兴趣和爱好,丰富校园生活,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另一方面,可借助优秀文学作品和经典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人文修养,体验健康、文明、纯洁、崇高的校园爱情。

[参考文献]

[1]胡珍.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与择偶[J].中国青年研究,2002(6).

[2]姚利民.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7).

THE END
1.请告诉女儿:结婚前,一定要跟对方交换这四个问题,这是远见!婚姻结婚之前,跟对方交流一下,问问对方的父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如何,自己问清楚了,知道了对方父母的为人,那么在跟对方父母相处的时候,自己也能够有办法应对。 或是在结婚之前就看清对方父母的为人,从而做好心理准备,或是受不了对方父母的性格,想要自己在外面住,不跟对方父母住在一起,那么提前了解清楚了,也能够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647KN30556B1YO.html
2.过得好的女人,都懂得这个幸福秘诀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的东西。但幸福在哪里,如何获得幸福,似乎成了一个无解题。 据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民幸福度排第86名,但有很多经济实力情况不如我国的国家都排在86名之前。这不禁让人思考,幸福究竟和什么有关。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g4MDU0NA==&mid=2652580602&idx=4&sn=d1e4ad4e9dcc7d5f99aded0f38e4361c&chksm=852fc26b2306115b0958f51accd507b3da504d10e551048dc2eb249524cd80541b3ce88e7ffe&scene=27
3.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培养高尚婚恋情操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4.婚恋报告(范例10篇)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西方婚恋观传入我国,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接受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学生的婚恋观又是如何?我们希望通过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探索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多元价值判定标准和特点。 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5.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2. 中西方婚恋观念现状及问题 2.1 中西方青年婚姻观 西方青年的婚姻观念与中国青年的婚姻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 (1) 首先, 在婚姻问题的看待上,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是纯属于个人的私事, 其他人无权干涉。其次,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因为在西方青年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6.官兵婚恋观教育追求纯洁的爱情保持高尚的情操官兵婚恋观教育--追求纯洁的爱情 保持高尚的情操 爱情,是人类感情生清中结出的最美好的花朵,从恋爱到结婚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因此,树立纯洁高尚的婚恋观,正确认识爱情与人生、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和家庭问题,对于青年战士的成长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ttps://m.wydbw.com/show.asp?Id=25173
7.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社会的婚恋观应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但不断发展的婚恋观必须合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换言之,当代中国社会的婚恋观必须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现今,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发展。新时期,构建社会婚恋观同样可以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8.第八章降的爱情观对这一群20岁左右的天之娇子们来说,爱情已不是一个禁忌。不同的个体,相异的个性,多样的人生阅历,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爱情观,于是各类爱情悲喜剧随时在大学校园中上演着。 第一节爱情是什么 一、爱情是什么 (一)名人论爱情 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https://jgxy.usc.edu.cn/info/1077/1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