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婚恋婚恋观恋爱婚姻

(原标题:“保卫爱情”该不该从大学生抓起)

有人觉得大学阶段开设婚恋课,直面社会痛点,可以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也有人质疑:“大学应该鼓励恋爱,还是鼓励学习?”;还有人有些抵触,觉得开设恋爱课就是一种“变相催婚”。

大学该不该开设婚恋课?婚恋教育又该怎样跟上时代步伐呢?

恋爱、婚姻是每个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对年轻人进行婚恋教育也是我们党开展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专门对青年人作过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恋爱时应遵循的“三原则”——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

当下,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正深刻影响甚至形塑年轻人的婚恋观,对年轻人进行恰当的引导尤为必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就指出,要“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对青年进行恋爱教育不是中国的“专属”,国外很多高校也开设了恋爱课。比如最近韩国全南大学就开设了名为“恋爱第一步”的课程,同学们从“模拟约会”当中学习健康的两性关系。纽约大学也曾开设名为“LoveActually”的课程,从神经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视角来研究爱情对人的影响。

可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个共识:婚恋教育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具体而言,如何上好这门课程仍然值得思考和探索。

婚恋教育、情感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常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对恋爱课的讨论,除了该不该开,更在于开什么样的课、怎样开才能让大学生学有所获。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提到,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的检出率分别约为21.48%和45.28%。也有高校辅导员反馈,人际交往和情感困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恋爱课所要传递给年轻人的是,如何建立并经营一段积极向上的亲密关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有效有用的沟通;如何懂得自尊、自信,学会爱自己、爱他人……这些问题不只在恋爱婚姻中有所涉及,更可能贯穿一个“社会人”的一生。

情感关系的背后是性别角色的互动、社会关系的连接,青年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社会性课题。近年来,不乏有人打着“物化爱”“女德”等旗号传播扭曲的恋爱观,也有借着极端女权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挑起社会对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保持冷静理性、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同样离不开学校、老师、家庭的积极引导。

笔者认为,婚恋教育不是狭隘地教人“搭讪妙招”“择偶秘决”,更不是为了“催婚”“催生”,更多地是要让年轻人懂得爱的本质,理解何为平等、何为尊重、何为责任。

人们对于婚恋课的担忧,还在于学生是否会沉迷于恋爱,从而荒废学业。其实,学知识与学婚恋,并不是互相矛盾、非此即彼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把情感教育与价值教育、知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需要反思的是,过去我们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婚恋教育等。事实上,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严肃的教育”,恰恰是因为这类教育的缺位才引发了一些社会悲剧。像之前的“胖猫”事件、某高校的“PUA事件”等,都反映出当事人处理情感问题的缺陷。

随着社会发展,每一代年轻人对于婚姻恋爱的理解和期待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婚恋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特点、青年成长规律不断迭代更新。对于上好这门“恋爱课”,笔者还有三个观点。

“恋爱课”是人生的“必修课”,需以平常心看待。虽然恋爱、婚姻属于个人选择,但与婚恋连在一起的人格塑造、情感独立、责任担当等,却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需修炼好的基本功。如何选择志同道合的伴侣,如何把爱情与学业、事业统一起来,如何坦然地面对情感挫折,解答这些问题都需要理性的态度、成熟的心理、积极的心态。不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多听听父母、老师的意见,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相符合的爱情模式,自己争取想要的幸福。

“恋爱课”不必羞答答地开,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教育的主阵地。恋爱教育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适时嵌入青年成长周期。高校可以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优势来构建课程体系,中小学可以结合思政课、德育课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家长而言,不妨早点把“爱情”纳入亲子交流的话题,潜移默化地进行一些正向引导,而不是读书阶段避之不及、工作后直接进入“催婚”模式。此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避免在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中产生对立与撕裂。

婚恋既是家之小事,也是国之大事,需要营造优婚优育的环境。婚恋教育十分必要,但不能把年轻人晚婚晚育的现象完全归结于婚恋教育的缺失,光靠教育发力也不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更多帮助支持年轻人成长发展的务实举措。比如民政部推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浙江等地出台延长婚假政策,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此外,还需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城市青年租住房等难题,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缓解婚恋焦虑。

恋爱,是一门关于爱的学问,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它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标准答案,但也需用心学习、悉心经营。走出教室,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写下专属的幸福答卷。

THE END
1.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2017年6月,共青团浙江省委成立婚恋交友事业部,专门服务于单身青年婚恋交友[9],还设立了“亲青恋”工作室,招募有经验的公益红娘,为线上数据匹配的青年男女安排线下见面;2018年1月29日,共青团贵州省委提交提案建议通过举办公益活动、推动婚恋交友平台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成立社区婚恋成长学院等形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2.《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课件.pptxTHEFIRSTLESSONOFTHESCHOOLYEAR《树立正确的婚恋观》ppt课件目CONTENTS婚恋观概述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恋中的挑战与应对如何培养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观的未来发展录01婚恋观概述人们对婚姻和恋爱的认知和态度,包括对婚姻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恋爱关系的期望和看法。婚恋观婚恋观的形成婚恋观的影响受到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539097.html
3.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培养高尚婚恋情操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4.正确择偶观,拥抱一生情我们在寻找爱情过程中,婚恋关系是一段重要且充满挑战的旅程。拥有正确的婚恋观,就如同拥有一张清晰的地图,能指引我们在感情的道路上避开荆棘,走向幸福的彼岸。 爱情,作为婚恋关系的起点,常常被描绘得如梦如幻。真正的爱情并非仅仅是激情与浪漫,更是一种深沉的理解、尊重和包容。正确的婚恋观首先要认识到爱情并非空中https://www.douban.com/note/865429301/
5.发现高一孩子谈恋爱家长咋办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对异性的冲动是无法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婚恋观。当孩子们都能对恋爱和婚姻当中蕴含的责任和尊重正确看待,甚至能进一步把这份青春激情转化成认真学习和积极上进的动力,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误入歧途而无法自拔。 http://www.91kaixue.com/zt/aflievgda/
6.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恋爱动机好坏, 关系到恋爱能否成功, 婚姻能否天长地久, 家庭能否幸福美满。有了良好的恋爱动机, 才能在恋爱过程中使爱情的心理结构逐步形成, 才能建立起经得住一切考验的高洁爱情和稳定婚姻。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良好的情感品质, 端正恋爱动机。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7.女大学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恋新风。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做新时代婚恋观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贡献青春力量,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学生代表们齐声倡议到。 陕西省妇联党组成员林海君副主席表示,“恋爱成长营”可以促使同学们掌握亲密关系的相关理论,获得追求爱情和维持亲密关系的有效工具,学会正确的看待和处理爱情,树立正https://www.peihua.cn/nzxyx/info/1098/2123.htm
8.河南共青团我委结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的职责任务,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婚恋教育工作,不断丰富青年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工作载体和渠道。 一、打造恋爱“金课”,培养大学生正确婚恋观 http://www.hnyouth.org.cn/league/announcement/id/3832/stype/1
9.消防救援人员婚恋观的教育引导及对策研究报告(三)长期两地分居,婚恋关系难测一是家庭角色“挂空挡”二是家庭“天平”难平衡三是亲密关系存隐患三、婚恋观教育引导的对策研究(一)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婚恋自信一是树立正确婚恋观二是提升综合素质三是增强文化涵养(二)用心用情服务,做好暖心关怀一是履行组织职责二是引导走好程序三是关注心理健康四是开展活动体验(https://www.wm114.cn/wen/236/470561.html
10.现代服务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两性关系与婚恋观”专题讲座2024年12月10日,应现代服务学院邀请,庐山爱情科学研究院院长胡伟(正心老师)到我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新时代两性关系与婚恋观”的讲座,浔阳校区2024级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胡伟指出,当前学校教育中“爱的能力”培养的缺失,阐述了爱情在人生历程中的深远意义。他援引了http://www.jxvc.edu.cn/info/1057/16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