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强调指出:一旦有大的战事,我们有完备的国防动员体系,有人民战争这个重要法宝,可以迅速动员起来。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无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但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更加确立了党管武装的根本性地位
“党指挥枪”是毛泽东同志对这一党管武装原则的形象概括。平时我们所说的党管武装,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主要是指党对人民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后备力量建设实施绝对领导。我们要坚守住、坚持住、把握住这一原则,进一步提高认识和强化责任,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习近平强军思想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记军队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战争胜利的基础在民众。为我们认识把握人民群众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提供了科学立场方法,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在人民武装中的主体性作用和对人民战争的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新时代人民战争指导思想的新飞跃。主要体现在:
三、习近平强军思想更加优化了武装力量的整体性布局
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习主席指出,我国实行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这一新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军情,符合我国武装力量的性质特点。
一是继承发扬了人民武装力量的传统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与发展局势进入深度调整期,习主席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近年来,通过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深化民兵预备役体制改革,优化后备力量规模、结构和布局,传承延续了我党武装力量独特的组织形式,使军警民的体制结构更具合理、职能定位更加明晰、领导管理更为集中,有力促进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转型发展。建好建强后备力量,本身就具有实战功能,同时还具备威慑功能。早在1959年的时候,我国出现了严峻的国内和周边困难局面。毛泽东为防范美苏两个政治、军事集团的威胁,在全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全民动员,编组了2000多个民兵师,积蓄了2亿多后备力量,进行了长期的军事训练,为抵抗强大敌人的进攻,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年纪大一点的都知道,当时毛泽东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全国都在进行备战备荒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