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中国青年观察⑨)健康·生活

十月二十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车段百余名单身青年员工参加相亲活动。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前不久,武汉大学举行了一场以情感教育为主题的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该活动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很多人认为,这反映出当前青年人对情感教育的期盼。

倡导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恋爱观

很多人最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几张照片:武汉大学学生排着队,去听一堂关于恋爱心理学的讲座。阶梯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连台阶、过道上都是人,甚至教室外也有不少踮起脚尖、趴在窗口认真听讲的同学。

这场讲座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喻丰主讲,内容以积极心理学中关于恋爱的基本理论为主,包括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依恋理论、爱情的分类,以及如何分辨不良的恋爱关系。

讲座中,喻丰以“白璧微瑕的艺术”阐释“适度完美但有一些‘破绽’的形象”,以“关系的末日四骑士”隐喻婚姻关系中批评、鄙视、辩护和冷战这4种极具破坏性的消极相处模式,以“恋爱地图”解释异性之间要形成一段亲密关系,需要双方对彼此足够了解……新鲜的名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辅以科学有据的心理学知识,这种巧妙的混搭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博士生小魏是当天现场聆听讲座的学生之一。她认为:“这场讲座传递出一种信息,即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正确地爱别人,并理性地表达感受;爱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和提升。”

在讲座广受学生欢迎的同时,也有人产生疑问:“大学在教学生谈恋爱?”“恋爱还用教吗?”一位今年刚入学的小玄说:“讲座的重点不是在给学生传授恋爱技巧,而是教会我们怎么正确地认识恋爱这件事,怎么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和人,怎么爱自己、更好地爱别人进而爱整个世界。”

“大学生对情感教育课程的追捧,反映出他们对恋爱知识、能力和素养提升等方面的急迫需求;高校开展婚恋观教育、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新的人生阶段提升婚恋道德等价值观,更好地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塑造健康人格。”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希泉说。

强化对情感生活的诚信、尊重和责任意识

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升了青年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互联网蓬勃发展增强了青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也促使他们对恋爱的态度发生变化。

有的觉得“恋爱很麻烦”。“95后”北京青年陈成从大学毕业后,随即通过招考进入某企业工作。不过,他的婚恋“进度条”一直停滞不前,让父母十分着急。

在共青团中央的一项调查中,认为“单身很好、恋爱很麻烦”的青年占比高达74.8%。专家表示,如果发现恋爱、婚姻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或者影响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些青年人就不愿意谈恋爱或结婚。

有的对谈恋爱有些顾虑。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王英今年25岁,十分向往谈一场浪漫的恋爱,但又有点害怕:“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有些人打着谈恋爱的幌子进行精神控制,担心自己也遇到这种人。”

一名婚恋机构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容易接受到一些关于婚恋的碎片化负面信息,加之一些地方在婚恋、婚房、彩礼等方面存在陋习,容易使青年人形成对婚恋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观念,出现“恐恋”“恐婚”。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段鑫星曾在全国数百所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及调查,并开设《恋爱心理学》线上课程。她发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情感关系,他们在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多与沟通有关,比如不知如何表白,恋爱过程中不知如何处理产生的矛盾、冲突、分歧以及异地恋困扰等。

“应该通过情感教育,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诚信意识、尊重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喻丰看来,这些意识最终会形成青年人面对爱情、婚姻时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首先是理性的。根据心理学理论,爱情是由激情到亲密、由亲密到承诺的过程。恋爱意味着两人的亲密关系向前发展,需要相互理解、相互磨合,并共同承担由此产生的道德责任。这种价值观还应是文明的,反对操弄对方自尊和感情、产生极强的不平等、男女对立等恋爱关系。

为青年情感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恋爱课的内容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天津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吕薇上学期选修了段鑫星教授的《恋爱心理学》课程。她本以为老师会讲授恋爱技巧,但事实上,这门课主要教青年人如何正确和对方相处、怎样调节心态。

据介绍,课程内容包括恋爱心理学理论知识、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爱情挫折心理及调适等。授课形式以慕课为主,还会举行一些线下活动和直播活动,为校内外青年答疑解惑。记者在一个慕课平台上看到,该课程累计选课人数近2万。

段鑫星表示,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人生观,认识两性差异,同时了解恋爱的本质。“恋爱的本质是亲密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但并不局限于两个人的关系。情感触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渗透着我们的价值观、背景、当前状态等多方面因素。”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陆续开设如《人生幸福课》《亲密关系》《恋爱与人生幸福》等情感教育课程,并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一些共青团组织、企业工会、婚介平台、心理咨询机构等通过举办针对青年的恋爱讲座、交友交流联谊等活动,积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如何在充分尊重青年一代恋爱态度和选择的同时,让年轻人自身感受到恋爱和婚姻的美好?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在加强情感教育方面共同发力。

家庭是情感的港湾。小魏表示,原生家庭中父母亲属的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子女未来找对象时的心理状态,“父母本身是榜样,如果父母相濡以沫,孩子也会期待这样一种关系”。她认为,父母要增强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学会表达、学会关怀,培养家庭责任感。

THE END
1.教育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C.友谊观和婚恋观教育D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A. 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 B.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C. 友谊观和婚恋观教育 D. 生活卫生习惯教育https://tiku.baidu.com/web/singledetail/8a1100f3f90f76c661371ac1
2.潍坊青州孩子叛逆教育机构2024名单一栏素质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到叛逆学校来进行教育,因为专业的叛逆学可以给孩子进行更专业的成长指导和心理辅导。 最新排名推荐 1.杰龙教育(24小时全天监控) 2.爱港青少年素质教育(一对一心理辅导) 3.青少年教育(零体罚) 4.萃华教育(办学正规) https://m.haokeduoduo.com/news313019.html
3.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公共政策与青年婚恋的稳定性息息相关。2017年出台的《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关注青年婚恋领域,发展目标是促使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发展措施包括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4.青少年婚恋观,婚恋状况调研报告婚恋观是指个体对于恋爱、两性关系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和根本态度。最容易接受新思想且感情丰富的青少年婚恋观是什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龄范围 12岁一下 12-18岁 18-25岁 25-30岁 *3. 您的现状 单身 https://www.wjx.cn/jq/44699064.aspx
5.青少年学生青春期性教育:何时不再遮遮掩掩扩大性教育覆盖面。积极探索幼儿期、儿童期的生理健康教育,掀开性别的神秘面纱,让科学健康的社会性别观念伴随少年儿童一起成长。强化对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社区对外来青少年应该实行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https://xjyzx.cdtu.edu.cn/info/1031/1343.htm
6.家降婚育新风倡议书组建幸福家庭,要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早婚早育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成长进步,导致发生失学辍学、家庭不稳定、妇女儿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社会问题,危害严重。选择情投意合的婚姻伴侣,不到法定年龄不能结婚生育,坚决抵制早婚早育、包办、干涉婚姻自由,严厉打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DEwNjI5Nw==&mid=2247497273&idx=1&sn=42fdcdfa0645f32d33cfa797cd77d389&chksm=ff01434840cddecb6265e0e3a3b8e45990acbf78269e7cce49fd1763f36f11b465ce744f8fce&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