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要,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用好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一直以来,清华附中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主动与社会、家庭相连接,在构建协同育人模式上下功夫,以专家讲座、家长沙龙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促进家校融合共育,让孩子享受青春、健康成长。
4月14日下午,清华附中组织开展以“初中生家长亲子沟通挑战与应对”为主题的家长心理讲座。本次讲座是“2024年抖音知识大v进校园暨第四届中国婚姻家庭心理健康高峰论坛——传播婚姻家庭科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系列专场活动之一,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与抖音联合主办、清华附中承办,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委刘丹担任主讲嘉宾。
清华附中副校长白雪峰,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王田,心理办公室负责人陈明秋,校家委会副会长高22学部李欣垚妈妈、终身学习部部长初22学部程依霏妈妈,清华附中本部及合作学校教师、家长线上线下共同聆听报告。活动由心理办公室张琬婷主持。
张琬婷主持讲座
精彩讲座精准互动
为增强讲座的针对性,心理办公室与校家委共同提前收集、整理了初中各学部家长在亲子沟通中常见的问题,以此作为讲座的切入点,为家长答疑解惑。
讲座伊始,刘丹老师指出在针对亲子沟通问题开展探讨前先排查并处理四种严重问题:家庭暴力与校园暴力、学习障碍、注意多动缺陷障碍、情绪障碍。在排除以上严重问题后,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积极应对诸如学习焦虑、亲子冲突、性心理困扰等问题。
进入初中后,学生正经历着心理发展的动荡期与矛盾期,同时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加,源头包括学生自身、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而学生感知来自父母的期望占其压力源六成以上。
刘丹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初中家长与孩子相处须遵循的四个原则: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精简限制、加强沟通。这一阶段亲子关系的常见问题多由家长自身焦虑导致的过度教育造成,刘老师在现场带领家长练习了沟通管理、认知管理、动机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系统管理六大亲子沟通技能。
聆听讲座的学生家长
家长们记录讲座重点
精彩的讲座内容引发家长共鸣,随后与会家长就自己在亲子沟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刘丹老师的解答让家长们受益良多。
家长向专家现场请教提问
多方协同开展“心”教育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清华附中构建起符合自身学情特点的“心”教育系统工作机制,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生涯指导工作,获得师生家长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