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高密市妇联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成立高密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创新服务模式,以“12357”为工作抓手,即“组建一支优秀志愿服务队伍、线上线下同向发力、三级站点同频共振、五步法暖心辅导、七个一关口前移”,将婚姻家庭“微治理”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守护家庭“小幸福”,促进社会“大和谐”。近年来,高密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共为3394对夫妻提供服务,帮助1486个家庭破镜重圆,切实做到了为幸福生活加码,为社会治理助力。
三级阵地同频共振,延伸服务触角。高密市妇联构建市、镇、村三级婚姻家庭辅导阵地,拉长工作链条,推动服务下沉。在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将离婚辅导纳入离婚登记必要程序,让申请离婚夫妻最大限度获得专业辅导、调适关系的机会。在各镇街区,指导成立婚姻家庭辅导站15处,尽早介入调解婚姻家庭复杂矛盾,引导当事人深度沟通,慎重选择,理性面对问题。在各村(社区),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室29处,调处夫妻矛盾、婆媳不和等小纠纷,劝和、化解简单婚姻家庭纠纷,使矛盾消化于日常,纠纷化解于平常。通过建立多层次、宽领域辅导站点,充分发挥镇村婚姻家庭辅导站点前沿阵地作用,将工作触角向基层网格、家庭单元延伸,让婚姻家庭辅导“进社区、进家庭、到身边”,打造“家门口”服务阵地。自基层各辅导站点成立以来,共为1000多名妇女群众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矛盾。
五字法暖心辅导,传递“娘家”温度。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大都心存怒气、不愿调解,针对这一情况,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志愿者们用心提炼了“听、问、议、诊、辅”五步辅导法,真正做到处以公心,言之有理有据,劝之有情有义。志愿者们坚持微笑服务,细心察言观色,为双方当事人提供倾诉的“树洞”,充当起“娘家人”的角色,通过适度的引导,明确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志愿者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讲解渗透到好家风的传播颂扬,从双方当事人利益维护到最大程度呵护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对当事人进行全方位辅导,以敬业和善的态度让当事人感受到来自“娘家”的温暖,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最终握手言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修复概率较小的婚姻,志愿者们不盲目劝和,用心帮助被辅导者分析失败婚姻的原因,促进他们健全人格,引导他们珍惜过去的缘分,好聚好散,尽到彼此的责任和义务,体面退出,防止把错误带入下一段婚姻。
探索“七个一”工程,筑牢前置防线。婚前教育有助于适婚青年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构建和谐、稳定、成熟、幸福的家庭。高密市妇联联合市民政局,在结婚登记环节探索实施婚前辅导“为幸福生活加码”七个一工程,即:“宣读一份爱的承诺”“参加一次颁证仪式”“领取一本幸福手册”“携手一次幸福闯关”“签订一份幸福承诺”“接受一次婚孕指导”“学习一堂爱家微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新人缓解对婚姻的焦虑感,增强家庭幸福体验感。在婚姻家庭缔结之初,让新人理性冷静地感悟婚姻家庭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更有能力和智慧处理婚姻家庭中的坎坷矛盾,切实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指数,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真正做到以家庭“小安”促社会“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