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模式变迁对生育率会有多大影响?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原创严肃的人口学八卦组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本文作者|李婷

图文编辑|董浩月

参考文献:李婷、王强.2024.中国婚姻模式变迁对生育的影响——与日韩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6):78-95

那么中国当下的婚姻模式正在以及将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对我国的生育水平造成怎样的影响?虽然在学术界很早就在探讨生育的进度效应,但婚姻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在大众的视野范围内一直被低估。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女性是生育的主体,下文呈现的结果都将主要针对女性,另外中日韩分别选择1990,1970和1980作为比较的原点,是因为这几个年份对应了这三个国家生育率跌落2.1更替水平的临界年份。

1

婚姻模式的变动

我们试图从两个维度来刻画婚姻模式,一是婚姻的推迟模式,二是终身未婚水平(该指标通常为50岁仍然没有经历初婚的人群占比)。

图1:中日韩三国累计已婚比例与终身未婚比例

图1的柱状图展示了中日韩三国的婚姻累计比例及其变化。以2020年的中国为例,该柱状图(利用假定队列的思想)表示,大概有20%的女性在25岁以前结婚,超过60%的女性在30岁以前完成初婚,大约90%的女性会在35岁之前完婚。

这个柱状图可以清晰的显示中日韩三国女性婚姻的推迟进度。到2020年韩国女性在30岁以前结婚的不足20%,在35岁以前结婚的不足60%。有意思的是,如果对比这三个国家,可以看到中国2020年的年龄分布模式跟韩国2000年以及日本1990年的分布模式很相近。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日韩三国前期在婚姻推迟上面呈“前赴后继”的相似模式,日本是先行者,韩国从落后日本10年到逐渐追上。中国落后当年的日本和韩国10-20年。换言之,中国的婚姻推迟“潜力”还很大。

图1中的虚线展示了三个国家终身未婚水平的变动情况。就2020年而言,日本有17%的女性50岁仍然没有经历初婚,韩国这个比例为8%,中国不到2%。然而,日本和韩国女性不婚水平开始快速上升的对应年份分别为1990和2000,这两个年份的婚姻推迟模式刚好与中国的2020年相近。这也预示着,2020年之后,中国女性的不婚水平可能会开始显著爬升。

2

生育模式的变动

图2展示了中日韩三国生育模式的变动。类似的,中国2020年生育数量的年龄分布跟日本的1995年以及韩国的2000年很像。一方面说明,中国仍然在沿着日韩的轨迹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当前的生育率下降事实上是超前于生育推迟的。进一步观察,中国2020年30岁以前女性生育数量占总生育数量的比重是60%,但日本这个比例为40%,韩国刚刚超过20%。同样可见,如果以日韩为模板,中国未来生育推迟的空间还很大。

图2:中日韩三国年龄别生育数量的占比

3

初育初婚的年龄

图3展示了三国的初婚初育年龄及其变动。可以看到中国和韩国的初婚初育年龄都在持续推迟,日本在近5年有所回落,但更多来自于日本婚育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分化,即那些愿意结婚的人,可能更早进入婚姻并生育,另一些就干脆选择终身不婚。对于中国和韩国而言,不仅初婚初育继续推迟,初婚初育间隔在变小。这些结果都共同指向,中日韩三国的婚育关联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加强。新的趋势正在形成:那些打算生育的女性可能才会选择结婚,并且要等到准备生育的时候才会结婚。

图3:中日韩三国初婚和初育年龄

4

婚姻模式变动对生育水平的影

最后我们也做了演算,如果中国继续延续日韩的婚姻模式变迁,以2020年为基准,即便中国女性的婚内生育倾向不发生变化,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每上升1岁将使总和生育率降低0.07,终身未婚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约0.01。

总结来说,中日韩三国的婚育模式演进有很强的相似性,婚姻模式变迁对生育的影响被社会大大低估。从过去的趋势来看,婚姻推迟和不婚水平上升是东亚三国总和生育水平走低的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并且这三个国家的婚姻关联并没有松绑,反而在加强。婚育的关联可能从强调结了婚才能生孩子,转变为那些想生孩子的人才会结婚。另一个有意思的趋势是,当日韩婚姻推迟到一定程度后,人群开始产生明显的分化。一些女性在适当的年龄进入婚姻,但另一些就选择不进入婚姻了。

THE END
1.好婚姻好家庭,构建幸福生活的基石反馈目标和标准好婚姻好家庭,构建幸福生活的基石_反馈目标和标准,摘要:好的婚姻和家庭是构建幸福生活的基石。一个和谐稳定的婚姻关系能够带来安全感、情感支持和共同成长的机会,促进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品德、能力和http://www.shwuzhen.cn/explain/12527.html
2.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婚姻父母家风一个家风好的家庭,自然是有修养的,父母以身作则,传递给子女正确的三观,懂得尊重人,懂得包容人,懂得善待人,懂得感恩人,有这样的品质,婚姻自然会是幸福的。 作为父母,请告诉儿女,找结婚对象,不能随便,而是要谨慎选择,关乎到自己一生的幸福,应该告诉以上这三种家庭,才能为幸福的婚姻打下良好的基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Q40990556B201.html
3.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12月9日上午,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浙江建德举行。与会人员围绕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实现家庭建设和妇女全面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章冬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在讲话中指出https://edu.youth.cn/wzlb/202312/t20231212_14959673.htm
4.国家卫健委:将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增加托位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托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三是宣传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主流导向,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https://www.cqcb.com/minshengkuaidi/2024-02-28/5513094_pc.html
5.亭湖区妇联组织开展新型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讲进立铠专场为弘扬新型婚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服务群众,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让广大青年早日拥有家的温馨港湾,让更多青年扎根亭湖,为亭湖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7月3日下午,亭湖区妇联组织开展新型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讲——进立铠专场,活动吸引了120余名立铠精密科技https://www.ycjgdj.gov.cn/m/1366/2024-07-04/content-21190.html
6.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公共政策与青年婚恋的稳定性息息相关。2017年出台的《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关注青年婚恋领域,发展目标是促使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发展措施包括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7.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
8.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https://finance.ifeng.com/c/8e3Ge3HqgLo
9.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离婚率攀升原因及介入路径分析社工课(1)开展婚前小课堂,协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把婚前辅导作为“幸福护航”的重要环节,帮助未婚男女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理智审视婚姻,准确定位家庭角色,合理分担家庭责任,主动适应婚姻生活。 (2)多方合作,整合优势,宣传婚恋新文化。 https://www.360doc.cn/mip/1107732292.html
10.陕西省婚姻家庭服务与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家庭观大宣讲中国妇女报家庭社会部主任董颖作为顾问代表上台发言,她表示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调研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变化,此次基地的成立,将为深化婚姻家庭服务与研究提供坚实的平台,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及家庭观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她提到希望广大学生能在基地和学校开展的相关课程和活https://www.peihua.cn/nzxyx/info/1095/2334.htm
11.拿什么提高生育意愿?专家:应逐渐改变适龄主体婚育观家庭观一孩才是生育金字塔的基础。只有让家庭顺利生出、抚养第一个孩子,才能调动他们生育二孩、三孩的积极性,从而遏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的态势。”在陆杰华看来,提高生育意愿须“标本兼治”,除了生育补贴、职业保障这样“治标”的方法,还要“治本”——逐渐改变适婚适育主体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营造良好的生育文化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83975
12.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三、保持良好的婚姻家庭美德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授课时间:2课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13.完善生育支持措施营造良好生育氛围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卫健部门、高等院校加强协作,积极探索包括教育渠道、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在内的全方位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解读国家新生育政策,形成积极健康的生育意愿。 此外,高校教育中应增加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于生命历程中各个https://www.ynzxb.cn/content/2023-06/27/content_2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