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时评人口高质量发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面对新的人口发展形势,党中央提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新概念,要求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战略决策不仅是对人口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应对人口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迫切需要。2024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加速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一系列新的挑战。生育率下降不仅影响家庭的延续和发展,更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提高人口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年轻夫妇提供更好的生育环境和育儿条件,如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教育资源等,从而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可以鼓励适龄夫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生育,避免过度生育或生育不足,从而促进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均衡发展。这符合国家关于提高人口素质的整体战略。

提供生育支持,可以鼓励年轻夫妇积极生育,增加年轻人口数量,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若干措施》的出台,不仅是对家庭生育意愿低迷这一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国家为应对人口挑战、保障国家长远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战略行动。通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减轻家庭负担,从而激发家庭的生育潜能。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深远影响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生育友好型社会不仅要求政策层面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形成家庭友好、生育友好的现实土壤。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首先政府要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社会宣传倡导,持续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融合现代文明理念,倡导适龄婚育、代际和谐、性别平等、责任共担的新型家庭文化。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员工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产假和陪产假等福利,减轻员工的工作与家庭压力。同时,要扩大普惠型托育服务供给,加强家庭育儿指导,维护群众生殖健康,确保母婴安全。媒体应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倡导正确的生育观念,营造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社会氛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才能确保生育支持政策的有效落实,真正实现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不仅有助于激发家庭的生育潜能,还能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保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将为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人口总量充裕、人口素质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应对人口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少子化、老龄化趋势明显。这些变化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坚持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要求我们不仅要把重点放在宏观层面上人口规模的适度增长、人口结构的持续改善,也要聚焦微观层面上人的素质的增强、能力的提高、精神的丰富、道德的提升。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素质人力资源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的条件下,必须更加重视人口素质和质量的提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塑造新时代人才红利,推动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力等要素投入驱动转向依靠人力资本提升和创新驱动。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人既是社会生产的手段,更是社会生产的目的。人口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区域、城乡和收入差距,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和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作为一个核心理念,成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精神底色和鲜明亮点。生育具有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生育的家庭价值包括天伦之乐、抵御风险、代际赓续和养老送终,而生育的社会价值则体现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方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首次提出“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精神指引。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就要在价值层面肯定家庭生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厚植尊重生育的社会土壤。要在实践层面给予生育主体全面支持,包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落实生育保险、提高生育医疗服务质量等。同时,要在文化层面倡导新型婚育观,提倡适龄生育、优生优育,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则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激发家庭的生育潜能,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构建新型婚育文化,提高人口素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生育环境,推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坪坦河畔)

THE END
1.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五、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十二)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结婚颁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148494548225608&wfr=spider&for=pc
2.青年婚恋观与生育观调查问卷* *问题八:您认为生育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传宗接代 夫妻恩爱,自然结晶 社会压力和家庭期望 个人喜好和兴趣 其他 * *问题九:您认为生育孩子对夫妻关系有何影响? 有助于加深夫妻之间的感情 无明显影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使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和疏远 其他影响,请补充:[请在此区域内作答] * 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eivEx/
3.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由党委宣传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4.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https://finance.ifeng.com/c/8e3Ge3HqgLo
5.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www.cls.cn/detail/1839711
6.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webview?url=https:/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0281684237
7.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格隆汇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finance.sina.cn/2024-10-28/detail-incuayyx9588856.d.html
8.亭湖区妇联组织开展新型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讲进立铠专场为弘扬新型婚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服务群众,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让广大青年早日拥有家的温馨港湾,让更多青年扎根亭湖,为亭湖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7月3日下午,亭湖区妇联组织开展新型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宣讲——进立铠专场,活动吸引了120余名立铠精密科技https://www.ycjgdj.gov.cn/m/1366/2024-07-04/content-21190.html
9.要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将相关内容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文件,当中提到要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发呆][发呆] 《若干措施》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https://xueqiu.com/1585950998/310494058
10.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
11.百合佳缘集团发布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49%未婚女性表示不考虑做3月22日,百合佳缘集团发布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非婚人群生育观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分别从非婚人群(未婚、离异的适婚人群)的生育观念、生育数量、生育年龄、养育分工等四个方面来深度剖析了因随着国家放开三胎及各地生育鼓励政策的出炉,育龄人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其中,对于是否考虑为了养育孩子暂时离开职场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326/7016064.shtml
12.中国拟在中小学和本专科教育倡导积极婚恋观来自还是韦恩中国拟在中小学和本专科教育倡导积极婚恋观生育观《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到,要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https://weibo.com/1840881565/ODGpfxbH4
13.现代快报加强学生婚恋教育,树立正确婚恋观将家庭观、婚恋观、家庭生育观纳入校本教材,及早并系统化地进行教育引导。扬州大学自2022年起开设《大学生婚恋家庭教育》公选课,受到广大学生青睐,每年选课学生近千人。同时,学校加强平台阵地建设,创建的“红梅引航”辅导员工作室长期专注大学生婚恋观引导,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http://www.yzu.edu.cn/info/1124/119640.htm
14.青年婚恋生育观青年婚恋生育观 现如今,青年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对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婚恋观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代青年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婚恋观早已不同往日,抛开了旧日的保守、羞涩 和传统的束缚。同时,就目前状况当代青年成双成对,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如果问起https://www.wjx.cn/xz/245801154.aspx
15.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近七成青年“愿等待不愿将就”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健康”和“能力”是男女青年都比较注重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男女青年对对方的“学历”“地域”“家庭背景”“收入”的关注度普遍较低。相对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https://news.cctv.com/2018/05/22/ARTIQRSfib2mvgGjuoZQcI3o180522.shtml
16.我国青年婚恋观的发展变化(论文范文)我国青年婚恋观的发展变化文档信息主题:关于“论文”中“经济论文”的参考范文。属性:F-0DRSK4,doc格式,正文2657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适用:作为经济论文写作的..https://www.docin.com/p-2671046687.html
17.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婚育观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影响,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成型的关键期。高校要开设婚恋课堂,加强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防范和消除互联网散布的“恐婚恐育”情绪给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同时应利用思政https://www.healthnews.cn/rkb/lilun/2024/1018/498328.html
18.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青年责任意识培育西部学刊2024年05期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迁,通过回收615份调查问卷,就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特别是择偶标准、婚恋关系、性观念、生育观、婚恋观受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恋爱动机多元化,却存在一定盲目性;大学生婚恋观中个人意识逐渐觉醒,性观念逐渐开放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XBXK20240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