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育观念变化引社会关注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

5月1日乡约古城食在同安首届美食旅游康养文化节暨2022同安区“乡厨大舞台”厨艺争霸赛即将鸣锣启幕

本次活动将串联

汀溪镇隘头村-路下村-古坑村旅游动线

活动现场都有哪些亮点呢

跟随我们导览地图

来体验一下吧

01

品小吃猜灯谜玩转乡间假日

PART1尝百样同安小吃

鸭肉面线、大肠血

同安封肉、姜母鸭

肥栋满煎糕、古早味芋头饼

炸鸡腿、同安薄饼

韭菜盒、秘制醋肉

......

28家同安小吃商家

集聚现场

近百种同安小吃一次性吃透透

地点:同安区汀溪镇隘头村坤泽洋广场

PS:线上互动中奖的朋友们可

PART2猜趣味灯谜

田间灯谜会你玩过吗?

现场有奖灯谜竞猜

亲子假日嗨翻天

同安区灯谜传习中心

许友金、蔡秋湖、吴艺辉老师

准备了同安美食、特产

来现场参与互动打卡

奖品拿到手软

上午:10:00—11:30

下午:14:30—17:00

02游汀溪新境享乡间野趣

拂去身后的喧嚣疲惫

带着诗和远方的渴望

踏入山野林间

一起探寻乡间的故事

本次活动的起点就是

汀溪镇隘头村坤泽洋广场

你可坐上接驳车

开始旅程

PART1享温泉民宿

隘头村坤泽洋自然村

全村于2008年实现温泉水家家入户

民宿房型丰富多样

临窗可窥见山水的温泉房

每一间都精心装饰打造

更重要的是

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私家温泉池

参观98、99温泉民宿

再择一处藏于乡野的温泉

感受润滑地下暖流

洗去工作日的疲惫

△温泉民宿

PART2探古厝秘境

叶拱南故居是厦门地区罕见的军事防卫功能十分完备的大型红砖古厝民居,用珠光青瓷的废料匣钵体碎片码砌而成。

历史名人叶成章“为民、清廉”的工作作风为后世树立了标杆。

与自然相拥

倾听“茶马古道”

——隘头村古渡口的回响

走进路下村叶拱南、叶成章的故居

追寻红砖古厝民居的历史往事

PART3逛农夫市集

访名人故居

品乡村风味

汀溪农家好物

蜂蜜、龙眼干、茭白、地瓜

地瓜叶、空心菜、生姜、四季豆

特色美食好料

应有尽有

△同安“一村一品”

地点:同安区汀溪镇路下村叶成章故居

04PART4游三角梅花海

走入古坑村

目光所及,皆是三角梅

五颜六色的三角梅花团锦簇

走进乡野田头

在三角梅花海中自在呼吸

听潺潺溪水感受惬意清风

△古坑三角梅(图片拍摄:李国兴)

地点:同安区汀溪镇隘头村-古坑村

03乡厨大舞台看厨艺争霸赛

36个团队角逐金牌乡厨

乡村仍保留着传统的摆宴请客习俗

乡厨也成为

讲好乡村故事的重要角色

他们手艺好,出菜快

灵活掌控宴会节奏

这次,同安首届乡厨争霸赛拉开帷幕

乡厨也有了更大的舞台

活动现场

36个乡厨团队将进行

两轮乡厨争霸赛

现场制作

同安经典的四个菜品

炒米粉、海蛎煎、封肉和自选菜

进行PK

谁将捧回金牌乡厨大奖?

一起拭目以待吧

02乡厨联盟正式成立

同安区乡厨联盟也将在现场成立

在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带领下

同安乡厨队伍

将不断规范、扩大并迈向新台阶

同安乡厨制服也将同步亮相哦

03同安小吃形象大使IP发布

美食藏青史,历代有佳肴

同安小吃久负盛名

让食客念念不忘

“爱熊来”

同安小吃形象大使

——“同同安安”也将在现场亮相

向食客们发出“爱,就常来”的邀请

地点:同安区汀溪镇古坑村千日红三角梅园

04尝乡宴美食看精彩演艺

本次乡厨大舞台

是同安风味美食集中亮相的契机

是同安乡厨们厨艺竞技的平台

也是同安人民的“感谢宴”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

全市各区各界疫情防控人员

无私奉献,逆行而来

为同安区防疫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这次,让我们用一场乡宴

道一声“感谢有您!”

另外

活动现场闽南语歌手黄雅思

将为大家带来活动主题歌曲《紧来哦》

更有《龙腾鼓跃》《繁花似锦》

等精彩节目表演

让嘉宾们在田头边吃边看

享受惬意假日

05

好物集市线上线下“礼遇同安”厦门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是福建省四大食品产业园区之一,以发展罐装食品、肉制品、饮料、果蔬加工、中药保健等食品生产及配套的包装、配送为主,内设有食品科技研发检测中心及食品孵化园,园区内现有食品加工企业300多家。丰富的同安名特产,让选购之人“礼遇同安”。

为让各地网友与到场来宾

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同安好物

现场特打造同安好物直播间

线上+线下同步共享同安好物集市

主播将携

厦门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的

18家同安食品企业

送上琳琅满目的伴手礼

7小时在抖音平台持续直播

让网友们用最划算的价格

享受到厂家直销的好物

民俗专家也将做客直播间

你想一起了解有趣的同安故事吗?

记得锁定直播间

主播们还为大家准备了

多轮好礼秒杀福利哦

10:00—19:00(现场)

12:00-19:00(直播)

莺飞草长画田园

勤耕乐作敬故乡

五一假期

同安汀溪

期待与你

乡约古城共赴假日之约

5月1日

与你不见不散

温馨提示:

2.参加乡村旅游路线体验活动的游客,可在坤泽洋广场搭乘接驳车免费前往;

3、厨艺争霸赛区需凭入场券入场,游客可在隘头坤泽洋广场品尝同安小吃,到路下村叶拱南故居探古厝秘境,到路下村叶成章故居逛农夫市集,再至古坑村三角梅园区域购同安好物;

4、自驾导航位置:同安区城建管护公司(汀溪大道759号)

同安城建管护公司莲花汀溪管护基地

受冷空气影响

同安区明天

气温继续下降,还将伴随降雨

出席活动人员记得备好雨具

及时增减衣物

这里有最地道的古早味

这里有最真挚的乡野味

这里有最浓厚的人情味

这里是厦门的后花园——同安

活动主题曲《紧来哦》4月29日首发!

让我们来同安品美食、听历史、逛古城吧~

《紧来哦》

“紧咧啦,紧咧啦,脚步就要紧咧啦”

一句“快来呀”

唤起了多少人的乡音

薄饼、芙蓉鸡腿、甘蔗汁

肉粽、大肠血、五香条

“满满的美食冻味条”

唤起了多少人的味蕾

让我们一起跟随视频打卡同安美食吧!

快快跟上小编不迷路呀~

吴瑞峰是一名“台湾女婿”

作为歌曲主创的他介绍

同安美食有家乡的味道

但又保有同安独特的美食风味

“褒美芋头”

成为他心中的NO.1

歌曲主唱黄雅思说到同安美食

也惊喜表示

“原本我以为我不喜欢吃芋头

但是吃了褒美芋头之后才知道

自己不是不喜欢吃芋头

而是之前没有吃到好吃的芋头”

当然同安不仅

有“褒美”牌槟榔芋

还有“白交祠”牌地瓜

“郭山”牌紫长茄

……

这就是同安的“一村一品”

“特色”是他们关键词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快看过来呀

敲黑板啦~

重量级“流量选手”上线咯~

同安“一村一品”

美食好料听我讲~

军营村——高山茶

厦门距离天空最近的乡村——军营村

平均海拔920米,独特的高山气候

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

使得出产的茶叶品质极佳

让我们在这里

感受柴扉轻启,瓜藤竹篱

品尝最真挚的乡野滋味

与当地村民泡茶“话仙”

听村民讲述村庄变化

不枉为人生一大乐事

白交祠——地瓜

最美云上白交祠,千年古村落

地瓜已成为白交祠一张鲜活的名片

这里常年雨水充沛,云雾缭绕

气候独特,土壤肥沃

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

孕育了口感清甜细腻的

白交祠特色地瓜

田洋村——甘蔗

“远山近水田绕村”这里是田洋村

田洋村作为独特的城中村

种植甘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特有的甘蔗文化

这里的甘蔗茎粗皮薄、甘甜质脆

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顶村——茭白

有着“美人腿”之称的

茭白是顶村的关键词

“绿茭林”顶村的风景线

海拔高的顶村

山泉甘甜清冽

种植的茭白更是鲜灵

还特别推出

二十几道茭白菜构成的“茭白宴”

深受游客喜爱

.....

同安

每一种美味都能带来一份惊喜

跟我一起来同安吧~

做一个幸福的小吃货~

中国网文化科技金融融合(福建)示范基地通过旗下的“中国通”平台为“链上两岸”专门开设一个频道,频道栏目将开设妈祖文化、关公文化、两岸青年企业家、追根(寻根)文化、台胞故事、数字交易等。双方领导表示将加强两岸文化与商业、商务等方向的交流与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双方资源互助共享。双方将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两岸文化、农业、工业和零售业等产业提供数字化平台系统方案和服务,提供流量扶持、运营赋能。

中国网文化科技金融融合(福建)示范基地是中国外文局批准成立的机构,基地将在新媒体新技术的研究、建立新兴支柱产业、助力地方发展等方面发挥总部基地效应。基地融合了“中国通”等中国网重大专项及国际传播平台,在新时代的总体要求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国家国际传播事业拓展组织基础。

王沛仁先生与许景云先生代表双方签约(陈锐摄)

两岸大湾区"链上两岸"研究所是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下属机构,研究所采取大陆、台湾双所长制,台湾所所长是由抗日志士后人、台湾物联网联盟主席、中国台湾省社科院院士、华忆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链上两岸发起人之一赖文鑫先生担任。

“链上两岸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是由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创,在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为实现"拓展大多数台湾民众可快速了解大陆的发展,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的初衷而创建的,将通过现代信息化、区块链互联网等新技术,以民生经济为基础链接,打造一个"一链知两岸、一链游两岸、一链通两岸"的金融科技创新平台,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两岸大湾区的建设赋能,加速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

海峡两岸客观上存在一个地理相近、血缘相亲、风土相宜、经济紧密联结的区域,这就是两岸大湾区。两岸大湾区的区域构成有:福建省、台湾地区和江西省4市(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省4市(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浙江省3市(温州、丽水、衢州),正如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显著特征粤语相通一样,两岸大湾区也有一个显著特征闽南语相通。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行,两岸大湾区呼之欲出。现阶段,两岸大湾区融合发展(特别推动两岸产业融合,“金厦”共同生活圈及“福马双连”共同生活圈);将来,两岸大湾区一体化繁荣,两岸大湾区将与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华民族的两大翅膀,鲲鹏展翅、鹏程万里!

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于2000年8月成立,是大陆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的社会团体,将发挥社会协同、民间交流的特殊作用,携手台湾同胞共创两岸融合发展事业。此物,还将发起两岸大湾区规划,推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积极参与“两岸生活圈”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双方一致认为,这次双方的战略合作,将在当前台海严峻复杂的局面下,努力为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牵线搭桥,努力为两岸民众的往来便利尽心意办实事。

中国网福州讯明一天籁牧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里心镇上黎村。走进牧场大门,仿佛进入了一处世外桃源。房车基地、荷兰风车、研学中心、北欧风情假日、户外儿童游乐园等等让人目不暇接,道路两旁的樱花树含苞待放。这座牧场以“要做国际最好的奶”为目标,通过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保证了原奶的品质。

昔日荒山野岭,蜕变成天籁牧场

据介绍,几年前,牧场所在地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明一的到来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十一月,该牧场被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授予为“福建省美丽牧场”。明一天籁牧场牧业中心总经理范传照说:“明一国际提出要做好奶就必须有优质的奶源,要有好的奶源就必须自建牧场”。多年来,明一深入考察了国内外多处生态自然环境,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青山绿水、亘古纯净的国家级生态县建宁。

建宁县是八闽大地的起源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正是依托建宁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明一打造规模巨大、体系完整、现代化程度高的自有万亩万头高山生态牧场。从新西兰选用谱系纯正、产奶量位居世界之冠的荷斯坦奶牛。同时,引进珍贵的奶牛品种娟珊牛,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乳质浓厚,乳脂、乳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奶牛。为了让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奶牛们能住好、吃好、产好奶,明一牧场通过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保证了原奶的品质。

在这里,每头奶牛从出生开始,就建立了独立档案,它的出生信息、体重、谱系、胎次、产奶记录,都会被完整地记录到信息化系统里。只要输入奶牛编号,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为了将优质生鲜乳的鲜活营养和自然奶香完美保留,明一投入巨资引进世界先进的全套巴氏工艺生产线,采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化乳品加工生产的关键所在,通过全封闭标准化的净乳、脱气、均质、闪蒸、巴氏杀菌等工序,自动完成了乳品生产和产品包装,整个过程实现电脑自动化管理。这一系统拥有精准的温控系统,能确保最大化保留牛奶中的营养和香浓口感。

如今的明一天籁牧场,已建成核心牧场圈半小时生态圈,这能够保障挤下来的鲜奶经过低温运输车在半小时内运到加工基地,极大程度的保留营养的同时,也确保饮用安全。生产完成后立即进入冷链运输储存,直奔每一个销售终端,尽快摆上宝宝们的餐桌。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产业富民

建宁县里心镇镇长黄荣光告诉记者,明一的到来不仅推动了镇里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据了解,明一国际在建宁打造的“农牧业+制造业+文旅康养“的三产融合整体业态,以农企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使企业在牧草种植,荷塘种植等多方面与当地百姓紧密联系。目前,牧场内200多名员工,大多数为当地村民。

村民邱丽莉是明一天籁牧场的一名办公文员,她的家离牧场仅5公里左右,自从明一来到里心镇后,她迅速辞掉了在外地的工作,来到牧场应聘。“明一来到家乡真是太好了,上班的地方就在家门口,工资待遇不比在外差,上班、照顾孩子两不误,真真正正的两全其美。”邱丽莉激动地告诉记者。

高标准牧场,引领产业振兴

优质的高山生态奶源基地为明一国际生态全产业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从源头上为每一滴高品质的健康好奶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明一国际注重科技创新,依托明一研发中心强大的科研和技术优势,高效整合内外部科研资源,不断引领产品自主创新研发,以市场优化为导向,不断革新企业核心技术,为明一国际全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科技保障。

据悉,明一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许可证不久前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核,今年明一新产品系列将推向全国市场,预计年产值可达去年的四倍以上。春节期间,明一公司满负荷生产,保质、保量、保安全地生产出高品质产品,加大婴幼儿奶粉及明一液态奶的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市场份额,确保“开门红”。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四川河北贵州重庆山西云南辽宁陕西吉林甘肃黑龙江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

“以前我认为两个人只要互相喜欢就可以在一起,现在我觉得谈恋爱还要考虑性格、价值观、未来发展等因素。”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魏一直期待恋爱,但对未来的不确定让她对婚恋更多持谨慎态度。在她看来,结婚是恋爱的主要目的,在大学毕业、工作生活稳定后会考虑结婚,“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在结合之后,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依赖,共同面对困难,并且一直走下去,这是我对婚姻生活的期待”。

小魏的话反映了当下很多大学生对恋爱和结婚的态度。《中国青年报》近日发布的一项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7.90%受访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时走入婚姻殿堂,25.97%则表示在法定年龄以上,任何年龄都可以。真心相爱(95.32%)与经济考量(85.97%)为受访者考虑是否结婚的主要因素。

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显示,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对于结婚年龄,受访者的理想结婚年龄是27.82岁,而且男生和女生对此的选择基本相近。据介绍,报告抽样来自30所大学,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学校,覆盖了22个省份的26个城市,获得有效问卷9775份,其中女性占比50.95%,平均年龄20.29岁。

“总体而言,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婷在解读该报告时说,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更看重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她认为,在坚守婚姻和生育的制度性框架下,大学生对婚育的态度依然出现了发展性的变化,开始强调恋爱、婚姻和生育基于个体意义上的价值,如互助进步、精神寄托、情感陪伴以及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生育是未来理想人生一部分

作为未来10余年婚育行为的主体,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如何呢?

总的来看,生育仍然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未来理想人生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大学生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6个,超过80%的大学生偏好两个子女;大学生仍然将婚姻视为生养子女的必要条件。对于生育的意义,大学生更加在意养育子女对自身的意义感和情感价值,而把传统的子女作为个人晚年生活的保障性功能排在了最后。《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37.58%受访大学生未来希望生育一个孩子,34.03%计划生育两个。此外,74.03%认为孩子是爱情的结晶,67.74%表示孩子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的认知中,未来婚姻与生育的绑定关系依然紧密,大学生的婚育观并未发生转型性变革。”李婷同时认为,生育对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件相对遥远的事情,其想法很可能会随着未来工作生活而不断变化。

即将从北京一所高校硕士毕业的陈同学说,“结婚”和“生育”在自己未来的5年规划之中。他希望和女朋友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定居,然后结婚、生育。他觉得恋爱可以偏感性,但婚姻和生育应该理性看待,“双方结婚之后,应该就生孩子个数、抚育等进行坦承沟通、相互尊重,因为这会牵扯家庭和谐、开支等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骨干专家周宇香认为,多数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是渴望拥有婚姻家庭和孩子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就是常说的“婚育难”。而因为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办法寻觅到合适配偶。这源于他们希望找到“三观”相符、性格相近的伴侣,以确保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一致的家庭观念和育儿观念。比如对于生育孩子数量问题,就源于认为育儿成本较高和对育儿质量的重视。

加强尊重婚育的引导与教育

大学生的婚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这种变化是温和而渐进的,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塑造当代青年积极健康美好的婚育观的紧迫性。有专家认为,在下一阶段,婚育结果的变化趋势将取决于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缓解个体在婚育成本与个体发展上的压力。

“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也会很关心爱情”“这是对爱情的渴望”……去年底,喻丰在武汉大学进行了一场名为“恋爱心理学”的讲座,当时的场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画面中,不少学生在教室外踮起脚尖、趴在窗口认真听讲。

喻丰认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很多高福利国家结婚率、生育率依然不高,这似乎是一个现代化困境。破解困境的途径之一是塑造一种更健康理性的婚育文化价值观。作为高校老师,需要时刻了解大学生婚育观念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年轻人的教育引导工作。他建议开展更多情感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婚姻与生育之间的关系,防止不良的社会舆论对年轻人造成“脱敏”现象。

小魏同学对此十分认同。她认为现在一些恋爱综艺、社会新闻关于婚育的内容呈现过于商业化、娱乐化、极端化,“看完之后让人更不想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了”。

THE END
1.完善生育支持措施营造良好生育氛围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卫健部门、高等院校加强协作,积极探索包括教育渠道、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在内的全方位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解读国家新生育政策,形成积极健康的生育意愿。 此外,高校教育中应增加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的引导,增强学生对于生命历程中各个https://www.ynzxb.cn/content/2023-06/27/content_27492.html
2.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开展视力筛查、送知识送健康上门等方式,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国家优化生育政策和生育支持措施,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以及优化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宣传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性别https://www.wuhua.gov.cn/mzwhwsj/gkmlpt/content/2/2639/mpost_2639752.html
3.于学军在全国计生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资讯快递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适龄青年树立积极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破除高价彩礼等婚嫁陈规陋习,推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潮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型婚育文化。加大对14部门《关于落实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 开展生育友好宣传教育的通知》落实力度。继续扩大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总结推广项目经验。https://www.renshengchina.com/content-14-31524-1.html
4.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动员引领广大青年为着力服务青年婚育和家庭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联谊交友活动,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深化拓展养老托育志愿服务。着力服务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青年随迁子女等重点群体,深入实施“童心港湾”等关爱项目,提供亲情陪伴、开展自护教育、消除安全风险,让他们感受党的温暖。https://www5.zzu.edu.cn/tuan/info/1042/15640.htm
5.青年婚恋观与生育观调查问卷* *问题八:您认为生育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传宗接代 夫妻恩爱,自然结晶 社会压力和家庭期望 个人喜好和兴趣 其他 * *问题九:您认为生育孩子对夫妻关系有何影响? 有助于加深夫妻之间的感情 无明显影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使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和疏远 其他影响,请补充:[请在此区域内作答] * 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eivEx/
6.平台自媒体与社会圈层对青年婚恋观和生育观的影响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我们将逐一探讨思潮、平台、自媒体、社会圈层等各因素对青年婚恋观和生育观的影响,包括具体的案例分析;然后,我们将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度理解,提出建议和对策;最后,我们将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https://zhuanlan.zhihu.com/p/645942651
7.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由党委宣传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8.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