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关于生孩子的那些事,该如何提高人们生孩子的意愿?生育结婚父母家谱家族

在我的观念中,始终坚持“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也许是受父辈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吧。人不仅是家的延续,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人,就没有家庭和国家的发展。在农村,根深蒂固的就是不管生多少女儿都要生个儿子。这也是家族观念所成的,城里人也许理解不了这样的想法。在农村,基本以一姓或多姓为一个村落,他们子子孙孙在这个地方世世代代生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以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到骨髓。

而且,在农村特别是南方的农村,现在修家谱已渐渐盛行。他们以修家谱为荣,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家族优秀传统和家风的传承。家谱可以上溯至始祖,充分展示我们从哪里来,将来要往哪里去,世世代代都被记录在家谱中。家谱与地方志有一些类似,每十年或者二十年左右修撰一次,新生人口一一录入其中,家谱的厚度也在不断增加。包括一些有成就的成功人士,都有记载。不仅鞭策现在的人们,也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而且不管你走到哪里。有了家谱,你就知道你的根在哪里。

我的父辈,当时生育的时期还没有计划生育,不想生还是生了,那个时代,一家四五个、五六个孩子,是再正常的不过了。那时的孩子们,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各种压力,养孩子就拿父一辈一句话来说“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反正就这么简单。所以,多生孩子没有压力。那时的孩子们都是散养,父母都外出干活去了,我们孩子们爱上哪玩上哪玩,上山爬树,下河捞鱼,啥都干。父母没有考虑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学习,长大去干什么。似乎是家长不用操心,孩子也无忧无虑。

到了我们这一代,生一胎时就考虑有没有能力养得起,后来勉勉强强生第二个,父母认为太少了,再生一个吧。正好也赶上放开第二胎,咬咬牙就生了第二胎。家里两个孩子不算多。父母说,还想让我们生第三胎。算了吧!还是就此打住,不然会面临着孩子谁带?将来如何养育,这都是现实的问题。

张律师,父辈们的时代能生多少就生多少,好像是毫无压力。现在是想生但是考虑各类因素,甚至很多地方开始大力出台鼓励生育的条件和政策。有的人甚至建议,生第一胎发10万元,第二胎发20万元,生第三胎发放30万元。想法很好,但是如何落实,这些钱如何发放,都是要细细研究的。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待呢?

青岛市市北区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振海表示,生孩子不仅是家庭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现在生育率形势比较严峻。我认为:

一是强化家庭和家族观念。我们现在不少年轻人不知道生孩子的意义在哪里,甚至是极端的个人和自利思想,觉得活好当下,观念中没有家庭和家族延续的观念。我们老一辈人为什么注重“香火延续”,所以不管有多艰苦,生孩子是人生头等大事,只要有人在,一代代延续下去,家庭、家族和国家才有未来。

二是弱化极端的个人主义。我们这个时代,有时受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太注重个人主义,而忽视家庭、家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这样导致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下降,觉得自己活好就可以,管他生不生孩子,有没有后代不重要。所以,在当代如何平衡个人与家庭、家族和国家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是国家强化制度,在房子、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加强改革。目前,房价贵、看病贵,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的问题让年轻人感到很大压力。为了结婚再背负巨额的房贷;生病到医院,看个感冒没有一两千压不下来;教育资源不平等,使年轻人的竞争压力大,更加内卷。

四是,持续改革,使社会更加公平公正。现在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等,使有钱的很有钱,没钱的还在温饱线上挣扎,阶层固化,让年轻人很难突破。持续改某,财富分配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THE END
1.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2.国家卫健委:将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增加托位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托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三是宣传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主流导向,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https://www.cqcb.com/minshengkuaidi/2024-02-28/5513094_pc.html
3.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https://finance.ifeng.com/c/8e3Ge3HqgLo
4.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webview?url=https:/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0281684237
5.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www.cls.cn/detail/1839711
6.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
7.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离婚率攀升原因及介入路径分析社工课婚姻危机人群广受关注,本文分析了离婚率攀升背后的原因可能受到婚恋观、生育观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实务工作从小组活动、多方联动角度探索出几条可行性建议,为家庭社工在婚姻危机人群的介入工作提供借鉴。 掌握家庭治疗的四步模式 探寻家庭关系经营之道 https://www.360doc.cn/mip/1107732292.html
8.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近七成青年“愿等待不愿将就”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健康”和“能力”是男女青年都比较注重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男女青年对对方的“学历”“地域”“家庭背景”“收入”的关注度普遍较低。相对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https://news.cctv.com/2018/05/22/ARTIQRSfib2mvgGjuoZQcI3o180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