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心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恋爱心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恋爱的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

1.2学校

一部分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关于恋爱心理、恋爱困惑等方面的心理咨询或者是演讲讲座,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辅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没有开展,这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另外,在大学校园中还存在着“单身歧视”的现象,使得单身的学生身心压力增大,进而迫使他们为避免别人的歧视和异样的看法而匆匆的进行恋爱。这不仅影响了恋爱观的形成,而且容易误入歧途,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

1.3社会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产品和商家把对象定位于在校学生,其中大学生占大多数。而这些商家往往会利用各种节日,尤其是七夕、情人节、圣诞节等来推销情侣产品。这会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力。单身的学生会对情侣一起过节或者送礼物等其他活动表示出羡慕之情,从而促使他们加快了摆脱单身的步伐。

1.4个人

个人所特有的个性会对恋爱造成影响,特别是个人早期依恋类型,会影响成人的恋爱关系。有关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恋爱类型为真诚的爱,特点为关系和谐、热情、愿意为对方付出;回避型依恋的恋爱类型为轻浮的爱,特点为关系和谐、缺乏自信、不愿意为对方付出;矛盾型依恋对应的恋爱类型为霸道式的爱,特点为关系不和谐、不顾及他人感受。总之,早期依恋对个体成长过程之中的人际关系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尤其是恋爱婚姻中的关系。早期安全型依恋的人能拥有健康和良好的恋爱关系,而非安全型依恋的人出现恋爱问题障碍的几率很大。

2.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性

免费师范生相对于其他大学生来说,具有比较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政策的约束。在入学前签订的免费师范生协议指出,原则上要求免费师范生承诺毕业后回生源地工作。该政策严重的约束了免费师范生的恋爱行为。一些学生在校期间,遇到了志趣相投、性格合适的人,但只因为政策约束而迷茫要不要建立恋爱关系。除此之外,一些免费师范生也在思考另外一些问题,比如说免费师范生大学期间该不该谈恋爱;确立恋爱关系后毕业时怎么办;是追随自己的爱情还是要保住自己的工作,等等。

总之,政策对免费师范生的恋爱以及恋爱观的建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近处看,它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是否恋爱、恋爱的情况,以及恋爱观的建立,从远处看,它极有可能影响了免费师范生的伴侣选择以及今后的婚姻生活及其质量。

3.免费师范生的恋爱建议

3.1个人

个人方面,免费师范生要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客观对待恋爱问题。免费师范生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避免因寂寞和空虚而恋爱;②避免为追求虚荣和向人炫耀而恋爱;③认真对待感情,不要追求性刺激、骗取他人感情;④坚定立场,避免或减轻单身歧视对自己的影响;⑤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不要因为好奇心理以及焦虑心理而匆匆恋爱。

3.2学校

3.3国家

国家要适时改变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政策,不要在政策上给免费师范生过大的压力,以免影响免费师范生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国家可以放宽免费师范生回生源地的政策限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寻找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张成德,陈雷.大学生恋爱心理探讨[J].中国校医.2011,25(4):315-316.

[2]李伟雄,林传军,苏欣,高松琳.免费师范生恋爱观的调查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22-26.

[3]吴平霞,范晨霞,郑娟,高静.大学生恋爱心理与单身歧视现象研究[J].校园心理.2010,8(5):313-316.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

大学生恋爱是校园中一个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恋爱引发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恋爱观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还将其纳入心理健康课教学体系中。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了解群体文化对大学生恋爱教育有何影响,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恋爱心理教育、辅导、咨询工作。

1调查内容与方法

2调查分析与结论

所有被试中认为谈恋爱有利于学业成绩提高的占19.26%,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基本无影响的占31.85%,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轻微影响的占42.22%,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严重影响的仅占6.67%。而在“恋爱与学业发生冲突怎么办”中,所有被试中选择以学业为重的占63.7%;而23.7%的被试回答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学业是比较看重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对学生引导时可以更多的着重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学生终生发展上着手,而不能习惯性地认为其对学业有负面影响,否则思想教育工作只能流于说教。

在关于恋爱与婚姻关系中,65.93%的被试选择了“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在对恋爱的理解中,51.11%的被试选择了“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选择“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的占26.67%,另有2.22%的被试选择了“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此处与“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恋爱”中的选择看似矛盾。表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主观上认同恋爱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而不会赞同“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引发恋爱的机缘更多地是“生活枯燥,排遣寂寞”、“受他人影响,看着许多人恋爱,所以也恋爱”。这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较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朋辈群体的影响。

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的看法中,28.15%的被试选择了“坚决反对”,选择“是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很自然,”的占40%,选择“虽不支持,但包容”的占25.19%。这说明65.19%的被试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不否定的态度。而有部分研究者基于各种理论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赞同态度,也有研究者认为恋爱同居带来的不良后果究竟有哪些方面,以及这些不良后果的程度如何,在现实中可能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性差异。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教育。

(4)对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的看法:被试中42.96%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大学生恋爱教育,因为同学们心中有很多困惑”,被试中37.78%的认为“非常有必要,但要改进方式、方法”,只有9.63%的被试认为“不必要,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另有7.41%认为“不必要,教育了没有什么效果”。在关于我校大学生中因恋爱问题而产生的不良问题,40%的被试认为问题较多,比较严重,另有33.33%的被试认为不清楚。仅有4.92%的被试选择了“学校老师教诲”。这说明一方面学生渴望得到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方面的帮助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学校教师的帮助。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严重缺失。研究者认为应从人的终生发展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恋爱、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教育。不可简单直白地要求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那样只会是教育工作者理想化的一厢情愿。

参考文献:

[1]李艳文,贺伟.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研究,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6).

[2]贺晶,黄琳庆,刘列夫.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浅议.《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卿大咏.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企业家天地,2007(4).

关键词:青年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引导

1引言

安,一些学生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过激行为,走上犯罪道路,最终不可挽回,害人害己。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的热点话题。研究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与引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青年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3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与引导

4结语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心理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因失恋自杀或杀人的事件比比皆是,可见加强对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与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杨良群.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04:203-204.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爱情观引导方法

“90后”在青春期特有的好奇心强、盲从心理以及攀比欲望强烈等特点对其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恋爱的懵懂和感情上的困惑让缺乏正确爱情观的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感到困扰。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找出问题所在,如何进行正确的爱情观念引导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引导方法等问题都迫在眉睫。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爱情观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分析

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大致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盲从恋爱心理与择偶的理想化

大学恋爱已经越来越普遍,甚至在大学期间没有恋爱经历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同龄人的调侃和嘲讽,很多大学生的恋爱的动机越发凸显了盲从之风。很多大学生认为“单身”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而“非单身”显得很有面子,甚至不少“90后”表示大学恋爱只是一种过程的完成,而不是“因爱而爱”。并且由于社会的恋爱风气影响,大学生对的爱情观越发显得现实。其中,大部分艺术类的大学生对恋爱对象家庭背景和个人形象的标准和要求都逐渐趋向于理想化。艺术类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经济实力和形象气质较高,恋爱心理趋向于完美主义,而随着对方缺点的逐渐暴露,他们便会有失望之感。

2.矛盾的恋爱心理与较差承受力

90后的艺术类大学生个性较为张扬,对于新鲜的事物都有着好奇的心理,他们在思想上欠缺深思熟虑,在行为上容易冲动。在爱情的诱惑面前,他们渴望体会恋爱中的美好和激情。而在追求刺激的同时,却对恋爱中对于这份感情能否长久,是否现实的问题过于纠结,恋爱心理十分矛盾。并且很多大学生无法面对失恋的痛苦,难以走出失恋阴影,在分手后对之前的恋爱对象进行苦苦纠缠的现象也有不少。当爱情的美好变成泡沫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容易陷入感情的困境而误入歧途。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常见因素

《非诚勿扰》等电视相亲节目的兴起,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爱情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一,这类相亲节目对大学生造成了不正确的引导,拜金主义和梦幻主义与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念相冲突。其二,节目中类似于“心动环节”和“以貌取人”等内容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三,闪电式的恋爱现象以及离婚率的逐年增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婚姻的认知,让大学生对传统婚姻观念产生疑问。另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也产生了明显的冲击。由于网络和传媒的发展,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生活中不同的爱情价值观念和恋爱行为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我国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一直以学习为主,而艺术类的学生更是偏向于对其艺术天赋的培养,忽略了在爱情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

二、对艺术类大学生爱情观引导方法的思考

(一)找出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爱情观存在的问题

(二)在和谐校园环境中体会爱情本质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恋爱问题讲座

很多大学生恋爱的真正原因是处于大学生活的孤独感、寂寞感和空虚感,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盲目追求爱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以及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培养良好的校园环境风气以及帮助学生排除寂寞空虚感的有效手段。大学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对爱情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作为老师,在正视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同时,不能对学生不正确的恋爱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中,开展大学生恋爱行为讲座也是一个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引导的不错的方法。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与培养爱的能力与道德责任感

很多大学生一旦陷入爱情便开始沉沦,而迷失自我,因此,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对待爱情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过程中应该学会找准爱情的位置,不要误把友情当爱情,并且功利化地和片面地对待爱情。同时要处理好爱情与学习、亲情、前途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大学的恋爱中应以彼此共同的理想、追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为前提,以学业为重爱情为辅,做到对爱情严肃认真、忠贞专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在恋爱中的主动性很强,经常无法在爱情中真正做到尊重、包容和理解。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对恋爱中健康心态的保持和正确爱情价值观的树立十分重要,恋爱的过程应该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因此,在培养他们爱人的能力和学会怎样表达爱,学会如何为对方着想的同时,也需要他们懂得爱是一种责任。

三、总结

生活的压力和各种社会现状让当代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社会舆论导向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爱情观的负面影响,也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与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大相径庭。除了学校和老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作出正确的引导,社会的舆论环境以及新闻媒体的导向也应该担起应有的教育职能和责任。

[1]倪秀娟.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探析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

一、民办大学生爱情心理基本特征

学生到了大学阶段,生理基本成熟,正经历着爱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同时青年期有朝气,充满活力,是最有魅力、最吸引异性的阶段,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群体中受教育程度较高、接触先进思想和理念较多较快,具有集体学习和生活特征的一个群体,具有自身鲜明的心理特征。

初恋的纯真心理

经历了十几个春秋的苦读和高考的“洗礼”,很多大学生发现自己第一钞秋玲次陷入了情感的冲击中,这第一次恋爱,来得快,没有征兆,似乎很急,大多数人猝不及防。

(二)热恋的奔放

经历初恋的相互了解,双方有可能从情爱向发展,形成爱――性――爱的周期循环,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这一阶段会出现很多心理困惑或问题,处理得当,可以促进双方的学习和进步;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双方特别是女生造成终生的遗憾和痛苦。

(三)交往中的独特性

恋爱中的男女生,喜欢单独行动,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带有“离群”的心理倾向。同时,大学生由于所处校园,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其爱情与成人不同,带有很多的浪漫性、幻想性、占有性。这个时期的男女生会产生对恋爱对象的占有欲和毫不掩饰的嫉妒、疑神疑鬼心理,唯恐对方与其他异性接触太多,这与性意识的发展极为密切。

(四)爱情的矛盾心理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恋爱常见的问题

(一)单相思

单相思,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单相思引起的心理困扰,对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如郁闷、情绪低落、坐卧不安等。

(二)网恋

(三)恋爱焦虑

面对情感问题,民办大学生恋爱心理冲突较多。多数对自己和同伴的情感选择处于矛盾心理中。在恋爱动机和需要、理想和现实“两极”选择的情境下,他们不知如何才能做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而思虑万千、顾虑重重。少数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的问题,表现在适应生活能力差、自卑心理突出、压抑、依赖,内心渴望与异往,但又胆怯和不知所措,影响了他们与异往的能力,因此造成心理压抑。

(四)游戏心理

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差异性较大,因此学生在恋爱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少数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不良感情经历,或者有些人自我约束力差。上大学后在感情上表现随意,结交不良异性朋友,游戏人生。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成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在强化金钱观念、个人主义意识。社会上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

(三)民办高校管理模式的影响:从民办高校看,高校大学生素质差异较大,学校在招生、就业及教学秩序、学风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就“退居次席”。

(四)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大学生个体特征反映出,他们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容易产生心理迷乱,情绪失控。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步加快,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数“社会精英”的自豪,而对前途渺茫,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的心理。

另外,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不良影响也是大学生产生恋爱心理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

四、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改善外部环境

(二)提高个体的情感发展素质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而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身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提高自身情感素质是优化民办高校但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应该做到:

第二,要树立科学的爱情观、婚恋观。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感情,判断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一时的狂热迷恋;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人和他人的关系,不是一味沉迷于感情旋涡中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在大学,应摆正情感和学习的位置,明确坚持学业首要的观点,把学习与未来联系起来,要认识到学习和发展是爱情赖以生存和美满的基础条件,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第三,培养爱的能力。恋爱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它是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追求,它需要独立的人格,能够体贴、关怀和尊重他人。还需要有让所爱的人得到幸福的能力。

[1]申小莹、钞秋玲.《大学生心理教育教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怕别人鄙视

爱情本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自然的事,不只属于青年人。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年人总怕再婚后被别人说闲话。要明白,老年人同样有恋爱和结婚的自由,而且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受子女干涉

要求条件太高

有的老年人有意无意地总是以先前的配偶为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在的配偶,一切都要尽善尽美,甚至超过原先的配偶,这就容易脱离实际。要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两人只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就能培养出共同语言和感情基础。

依赖对方照顾

【关键词】大学新生,恋爱观,教育对策

引言

有人说:高中时代,爱情是奢侈品,少数人拥有得起,大学时代,爱情是日常用品,没有很寒酸。这话多少有些调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学生恋爱的普遍性。恋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一个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尤其是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正处于人类最美好的年龄阶段,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迷茫和惆怅,但心理和生理上的成熟和发展,恋爱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必定要面临的选择。当代大学生中恋爱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但由于他们自身发展不平衡、辨别能力不成熟和处理一些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得当,在他们的恋爱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如何合理、恰当的引导刚入校的大学生处理中学恋爱问题对其融入大学生活,树立起正确的、合理的恋爱观是我们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一、典型案例描述及分析

二、新生恋爱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院新生的实际情况,在2011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第三,加强学生的一对一咨询。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情非常敏感、丰富,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又特别的强,但又渴望得到他人的了解,这就显得咨询是尤为重要的,但学生咨询时管理者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主动进行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管理者应把握适度原则,要耐心、用心、细心的了解学生的“状态”,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解决恋爱观仍不成熟、社会阅历尚浅的大学生恋爱观及恋爱问题时,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真正做到学生情感和学习的引领者。

三、新生恋爱问题的启示

第一,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缓解学生的孤独与交流的迫切需要。刚入校的大学生在开始融入大学生活时,由于人际交往较少遇到问题无法向他人诉说,但是面对着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渴望与他人交流。这种渴望交流,但又缺少“知心人”的状态使得新生特别容易怀旧,尤其是高中的那些“老朋友”。这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当学生的“知心人”,做学生的倾诉者和引导者。通过开展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的活动增加新生与新生之间、新生与高年级的学生之间以及新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促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找到在校的归属感,从而缓解学生到校后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总之,新生入校后对大学的适应存在一个过程,管理者要用耐心、信心恰当、合理的引导刚入校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合理规划,树立起正确的、合理的恋爱观,尤其是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因感情问题出现的极端及不理智行为,是我们值得我们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这同时更显出了我们工作的迫眉睫性和紧迫性!而作为与学生紧密接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我们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对此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

[1]李忠军著《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方法与实证》2010年人民出版社.

[2]李壮.大学生恋爱心理结构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8):13―16.

是啊,为什么,为什么爱情这么说不清道不明?

黄博士是一位华裔心理学家,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同时在芝加哥婚姻家庭心理诊所工作,是美国“爱家”协会的国际讲员。近日,他应华夏心理网等单位邀请,在北京做了“外遇有救吗”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黄博士告诉人们:爱情是一次心理疗伤,但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

在恋爱中,人的心理会退化

两人热恋时的脉脉含情,痴痴相对,在黄博士看来,像极了婴儿和慈父或慈母间的关系。他说,人在恋爱之时心理上会“退化”回三岁之前的状态,这是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恋人之间和婴儿与父母之间,都缺乏“心理疆界”,分不出彼此的感受;都有被对方无条件接纳和在重要的人心中成为NO.1的心理需要;都会有分离焦虑,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需要不能满足时,恋人也会要么变得特别顺从,要么用哭闹来惩罚对方,用的办法往往和小时候为博得父母欢心时一样。

为什么偏偏爱上他

当你“众里寻她千百度”,却“蓦然回首”,发现“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时,那分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是什么在冥冥之中让你们彼此牵手?黄博士用深度心理学解构了爱情的神奇。原来,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很可能是因为对方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我们彼此相爱,是因为可以借着与对方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要。

比如有个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的女孩,从小在家中常被忽视,有次与家人外出时走丢了,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读研究生时,一个有家室、年近半百,有慈父形象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这时,她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授。她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

再比如,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从不“来电”,却偏偏会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原来,这样的男人大都有好强、喜欢控制、标准极高的母亲。从小不管他们多么努力,却总达不到母亲的标准,无法取悦母亲,讨她欢心,从她身上得到温馨的母爱。

他们长大后,很容易被这些和母亲有同样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为什么呢?因为一件事危险的程度越高,得到的心理补偿也越大。他们迷上这类像母亲一样“危险、难讨好”的女性,是因为潜意识中希望能再有一次,借着自己的努力或成就,使这些冷傲的女性获得满足,变得温柔,从她们身上得到“无条件”的母爱,让自己受伤的心灵终于能得到满足。

黄博士说,心理越空虚越不成熟的人,越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越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越是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

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于是退回到婴儿状态,用不成熟的办法来处理冲突,只能使事情越变越糟。

两个爱的乞丐只能唱爱的悲歌

有首英文歌道:“Twolonelypeopletogetherandthingswillbefine。”(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事情就会好起来。)听起来很美,但却无法通过现实的考验。两颗寂寞的心像饮鸩止渴一般,只能暂时减轻双方的痛苦。两个爱的乞丐,却彼此都逼对方先付出一些爱,这是一幅非常悲惨的图画。

黄博士说,惟有当我们能先医治自己的心灵创伤,发展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我们才能给别人真正的爱。健康的婚姻,筑基于健全的个人。对于心理创伤较深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先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会帮助他们去面对潜意识中最伤痛的部分,不但去检视自己伤在何处,还要从新的角度与正向的情绪体验中,去了解、整理与医治,这样他们才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的婚姻。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障碍训练

一、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动机障碍

动机障碍是指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状态。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动机水平过低,又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运动水平降低。参赛者的心理压力往往都较大,人们总是要求运动员有出色的表现,而对他们的失误显得特别不能容忍。运动员本人也试图使自己的成绩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所有这些主观上的高要求连同比赛本身的重大影响,使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超过了正常的应激水平。另外,比赛的重要性还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将运动员的注意力从运动操作中转移到令人精神涣散的比赛结果,导致运动员患得患失,比赛失准。其次,教练员的导向出现偏差,赛前教练员给运动员以完成既定的成绩目标为标准,而比赛结果无法控制,由于给运动员定的目标过高,造成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过重。

2.情绪障碍

引起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对社会后果、观众的情绪、比赛胜败的意义、竞赛对手的水平等不能正确对待或估计错误,便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甚至焦虑情绪,影响动作技术和心理潜能的发挥,使运动成绩下降。而这种由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的情绪障碍,一般在赛前由于等待应激刺激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较高,赛中因心理能量的释放,会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赛后的情绪状态与比赛结果有关,如果结果不良,接下来的比赛中,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将会上升。

3.心理饱和障碍

二、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

1.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

2.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

运动技能的掌握过程,不仅是对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也是智力的训练过程。有些技能动作不能形成,往往不是由于肌肉运动本身的原因,而是大脑智力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运动心理素质,如缺乏积极思考能力、敏捷的记忆力和稳定的情绪状态等。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加强运动知觉、表象和思维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可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亦即念动训练或表象训练。其主要特点是:回忆学过的技术动作,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和概念,加深对关键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这种训练方法一般在技术训练前后进行,也可以在技术训练间隙进行。具体做法是:静坐下来,闭上双眼,进行肌肉和神经放松的心理训练后,再系统地回忆所学的技术动作,目的是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肌肉感知,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在回忆中还需唤起相应的肌肉、关节系统的兴奋活动以强化动力定型。

他是一个生活在很贫困的家庭里面的孩子,父母都没有工作,靠着在乡下种植农作物来维持日常生活,而他则是靠着投稿,给别人发传单,去餐厅给人做零时工等来赚取学费,他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学校前三,每年也获得了几千元的奖学金。可是就算如此,他们一家人也只是勉强的维持日常生活而已。

可是某一天,他的父亲去山上砍柴时不小心从山上滚了下来,导致了腰部严重受伤,医生说就算是治疗好了也只能终日躺在床上,昂贵的医药费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的他们一家喘不过气来。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救治他父亲的机会,他每天拼命的赚钱,借钱来凑足父亲那昂贵的医药费,同学们知道了他家里的情况,打算捐钱给他,可是他并不领情,他认为这是同学们怜悯他,同情他,可怜他。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不能接受这笔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社会爱心人士寄给他一封信以及一笔足以支付他父亲医药费的钱,信上说只要他的成绩可以一直保持全校前十将会一直出钱资助他完成学业,有了这一个类似于交换的条件,让小男孩找到了一个接受这笔钱的理由,小男孩欣然接受啦爱心人士捐助的钱,并在心中发誓,一定不能让这位爱心人士失望,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

可是好景不长,小男孩的成绩开始慢慢下降,甚至掉出啦全校五十名以外,可是他还是一样得到那一笔资助他学习的钱,可是心中却再也没有一开始的那种开心,反而是一种越来越沉重的心情,以及一种浓浓的羞耻感。

到了高三小男孩的成绩下降的越来越快,他看着老师,家长严重越来越失望的眼神,心中无比的慌张,他每天日日夜夜的埋头苦读,可成绩却还是一直下降,而钱却还是一直寄来,从未中断过,小男孩心里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啦。

时光飞逝,转眼间高考将要来临,老师看着一天比一天消沉的小男孩,某一天老师叫他去了办公室,和小男孩说了许多,可是小男孩的成绩还是没有太大的提升。

高考到来啦,小男孩考取本市的一所二流大学,同时还有一笔比平时多几倍的钱也寄啦过来,同时还有一封信,信上说:“虽然得知你高考失利,但希望你别灰心,在大学好好努力,我会继续给予你资助。“小男孩看到此处,眼泪掉啦下来,把手中的钱扔在地上,大吼一声我不需要你们的怜悯!终日把自己关在房屋中。

后来他的父母和知道情况后赶来的老师们在房间里发现的只有小男孩的尸体以及满房间的对不起,他说他对不起父母,对不起那个一直资助他的陌生人,但是我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打击下,小男孩受不了刺激最终自杀啦。

THE END
1.什么才是正确的婚姻和爱情观不同的女人在处理不幸的婚姻时,方式方法还是有差别的,有些人有感情洁癖,离了婚,才可以安心去找。有些人则选择在婚外找一个灵魂伴侣,专门安放她的各种,孤独,寂寞,冷。这个世界上,不止男人花心,其实女人也一样。只是,占少部分罢了。 这一少部分,多半都是那些婚姻不幸又离不了婚的,但凡婚内的伴侣合格,甚至是https://www.naimal.com/ask/article-1131.html
2.婚姻观51CTO博客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在目前这个年纪,不管男女都应当把成家作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对待。当然,个人有选择不婚的权利。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结婚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在老龄化和少子化背景下,婚姻不单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甚至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当代青年不仅要有小家,还要有大家和国家观念。 https://blog.51cto.com/u_15523206/5477606
3.大学生婚姻观念(精选6篇)摘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影响的大环境下,现代人的婚姻观念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冲击而潜移默化,最突出表现在离婚率上升,婚前同居,单身主义,丁克家庭,婚外恋等社会现象上,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背景是什么?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007g1c9.html
4.精品资料树立正确的爱情观.ppt大学课件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 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life has told us that love does not consist in gazing at each other but in looking outward together in the same direction.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Brief is life, but love is long.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2/0508/1826638.shtm
5.婚姻幸福的10个标准正确的婚姻价值观接亲网3、夫妻感情要持久,除了相互忠诚与真心这个前提外,更要牢记住两句话:恋爱可以短暂美丽如电光一闪,婚姻却必须切实平淡似细水长流。简单是最成熟的美丽,单纯是最丰富的高雅。浓缩成两个字就是:简单。 三、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 1.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爱情是两个异性之间的爱慕关系。这种关系包括自己特有的感情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64896.html
6.婚恋报告(范例10篇)恋爱婚姻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和婚姻更加“合法、合理”。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7.?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心理感情降资讯从恋爱到缔结婚姻和建立家庭,是人生需要经历的阶段。大学生正值青春韶华,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怎么才可以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呢?https://www.myzx.cn/jiankang/show/72517.html
8.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因为有了爱情,爱侣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促进彼此的生活不断进步,从而也促进了全社会的进步。而爱情观则是一个人面对爱情应有的态度、观点和方法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恋爱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不可能不面对一个如何看待爱情,如何处理爱情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呢?https://fccezz.ahmu.edu.cn/_t844/2013/1212/c1473a15056/page.htm
9.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精选16篇)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240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