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5、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
7、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11、宁不知倾城与倾国句子大全/。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12、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柳宗元《咏三良》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4、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1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6、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
17、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1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0、相对向、斜阳凄怨。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21、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2、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2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27、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8、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2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0、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句子大全/
31、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32、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33、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3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36、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37、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38、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39、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4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4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3、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4、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45、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46、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4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4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9、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50、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51、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52、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李白《鞠歌行》
5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54、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55、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5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57、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59、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自南丁格尔女士开创现代护理专业至今,一百多年已经过去了,护理学科不断的发展进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内涵与工作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护理学科经历了功能制、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实践,顺利的完成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化的护理模式更加完善:关怀与照顾病人、更多的考虑病人的需求、更多的提供优秀服务……
我在三年前迈进了护士队伍,成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刚刚走进病房,同事们忙碌的身影让我明白了护理工作的繁重与劳累。工作中,我一天比一天体会到护理工作的神圣。我们用自己的愉悦、信心和病人的沮丧、绝望作着交换。平凡的工作中,护士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着病人伤痛的心灵。在这三年里,我渐渐的懂得了:不能把对生命的怜惜和救助划为纯粹的工作,这更是一种生命中对爱的本能。无论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爱与奉献都是我们永恒追求的主题。整体护理的开展,使爱与奉献精神又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发扬光大。
整体化护理全面展开,护士管理引进了一批批不同于以往的合同制护士,我就是我们医院公开招聘的第一批制合同护士。刚刚迈进病房,我被分配来到了儿科。这是一个在工作中有着其特殊性的工作岗位,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护士长和同事们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由一个刚刚迈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手,快速的成长为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合格护士。她们更让我懂得了,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护士,光有这些是不行的。作为一名护士,我所拥有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内涵,更要通过爱与奉献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服务对象的理解、尊重和认可。
儿科护士是患者的直接护理者、患者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儿科护士必须具备特殊素质:强烈的责任感、爱护儿童、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必须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因为工作对象是不懂事的孩子,在工作中我们更多是与患儿的家长直接对话,我们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够体会到患儿家长的心情。
在此后的工作中,我更加珍惜每一个锻练自己的机会,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每一天里,我都让微笑漾在我的脸上。看到患儿家长感谢的目光,听到小患者甜甜的喊:“谢谢阿姨……”我知道,这就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
“一朝得子喜又忧,二斤幼童体质柔。三生有幸遇明医,四院儿科美名留。”写着这首诗的锦旗现在就悬挂在我们科室的墙上。这是一位早产儿的父亲写的。他的孩子在保温箱中度过了六十多个日日夜夜。这个孩子是我们科收治的第一例极低体重儿。孩子是在母孕不满28周时出生的;出生时体重仅1000克,身体虚弱,住在新生儿保温箱内。因为早产儿不会吸吮,我们每天都要给早产儿喂xxxx奶、xxxx药,每一至二小时还要帮助家长给孩子翻身、按摩,并且指导家长怎样照顾孩子。科里的同事们都和这个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和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起给孩子取名叫“小小”,后来孩子出院后取了大名还特意来科里告诉我们。孩子住院的两个月期间,几次发生了呼吸困难、青紫的危险情况,在大家
的全力配合抢救下都安全的度过了。孩子的妈妈说:“这个孩子是我生的,但是却是你们给养的”。现在孩子已经两岁了,每次有个感冒发烧的来看病,他的妈妈都会和我们的大夫、护士亲亲热热的聊上一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住院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198例,均为女性,年龄22~79岁,平均49岁。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98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2护理人员的选择选择护师以上且愿意从事回访工作的护士担任;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奉献,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能够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使患者主动遵从医嘱,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3结果
3.1两组患者遵医情况分析对两组患者在饮食方式、情绪控制、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按时就医等方面遵医嘱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上述5个方面的遵医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2两组患者进行规范化放化疗情况分析从出院后的2年内,实验组中有87例入院进行规范化放化疗,规范化放化疗人数率为87%;对照组54例入院进行规范化放化疗,规范化放化疗人数率为55.01%,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0,P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1]周达生,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4.
[2]毛焕云,曹林生.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005-1006.
[3]李雪琴,蔡红卫.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0-502.
[4]康晓风,李峥.冠心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42-444.
文/黄学有
有些老年人认为留胡子是年尊辈显的一种象征,是一种美。其实这是一种有损身体健康的不好习惯。
最近有科学家对留有胡子的人吸进的空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吸进的空气中竟有几十种有毒气体,其中包括酚、甲苯、丙酮、异戊间二烯等多种致癌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是从何而来的呢?其一是从蓄胡子的人自己呼出来积累在胡子表面、最后又自己吸进去的,另外就是从空气中吸附而来的。据测定,留胡子的人吸入空气的污染指数,是普通空气的4.2倍。如果既留下巴胡须,又留八字须,则两者加起来的污染指数就是7.2倍,如果留胡人又抽烟的话,其污染指数将高达普通空气的50倍。
为此,医学家告诫男人们,特别是老人不要留胡子,要养成定期剃须的良好卫生习惯。
过度CT检查增加患癌风险
文/侯晓平
“医生,给我照个脑CT吧,看看有没有脑梗塞。”“医生,给我做个心脏CT吧,检查有没有冠心病……”在医院,经常会有患者提出这样的要求。多数患者认为,照个CT有什么关系,钱不多,也没有痛苦。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CT是属于“无创检查”,但是无创检查不等于对身体无损伤,CT如果“照”多了,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CT是“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的英文缩写,实际上是X线检查,CT的辐射属于电离辐射,过多的电离辐射对人体有致癌的危险。电离辐射可以破坏人体细胞中DNA的结构。被破坏的DNA可以修复,但破坏太多、破坏严重的DNA就不能修复了。这样,基因就会发生变化,产生癌细胞、发生癌症。
关于CT辐射量有一组数字:每年自然环境对个人的辐射量约是3毫希伏,而1次腹部、脊柱或全身CT的辐射量约为10毫希伏,是自然环境下3年的辐射总量;1次胸部CT的辐射量是8毫希伏,相当于1个人2年多接受的辐射量;头部、心脏CT的辐射剂量小一些。多次重复CT检查,辐射剂量和相应危害可以累加,癌症的发生率就增加。有时,CT检查还需要“增强”,注射数十毫升到100毫升左右的含碘造影剂,对于老年人、肾功能不好的人,有可能造成肾脏损伤。
研究表明,在人群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是儿童和年轻女性;在人体脏器中,肺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在年轻女性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是乳腺。因此,患者要尽量避免非必需的CT扫描。
老人应注意的不良姿势
文/陈宗伦
烧饭时不良姿势:操作台过高或过低会导致腰部压力大增,拉伤颈脖、双肩及腰部肌肉。
改进措施: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肩自然下垂,肘部弯曲90度,切菜台比手部略低即可,或者可以加个脚凳。
旅途中的不良姿势:坐交通工具时,人们喜欢瘫倒在座椅内。这会导致后背肌肉紧张、含胸和呼吸短促。持续数小时不动,会增加血栓危险。
改进措施:坐时,双叉,双脚平放、脊椎直立。腰部可垫个小枕头,双膝低于臀部。至少1小时要起身活动一会儿。
[关键词]身份权力话语边缘化二元对立
一、安托瓦内特身份的迷失/寻求
安的身份寻求历程则要追溯到她的童年。作为英国殖民者的后裔,她同样也是克里澳人,复杂的血统使得她的身份更加模糊,难以确认。黑人奴隶嫉恨地叫她“白蟑螂”,白人统治者鄙视地称她为“白皮黑鬼”。身受两种主要文化的排斥,安的身份寻求之路从一开始便注定要异常艰难。
安的少女时期是在一所修道院中度过的,这段时期里她的生活虽然相对平静,但不安全感和对外界的恐惧仍时时刻刻萦绕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再加上从小所受到的天主教教育的她在修道院里也是受到排斥的。这种文化、宗教上的差异使得她本就不明晰的身份更加复杂。尽管修道院是她的“避难所”(68页),但同时也是一个“死亡之地”(68页),她仍然会被噩梦惊醒。因此,安在这段时期的身份寻求依然是徒劳的。
婚姻生活是安最恐怖的梦魇。丈夫对她的感情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恨,“我给她的快乐还不如不给。我不爱她。我对她只有欲望没有感情……她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陌生,她根本无法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58页)。不同的种族、文化和社会背景成为罗切斯特伤害妻子的借口。他甚至将安的名字改成了“伯莎”这个典型的英国名字,安痛苦地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巫术”,目的是要把她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无法表达自己意愿的玩偶。罗切斯特还有意与女佣借此伤害安,逼她走向了情感崩溃的边缘。倍受煎熬的安借酗酒等极端行为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却被丈夫指责为“疯子”。从爱恋到伤害,从伤害到怨恨,从怨恨到绝望直到最后的疯狂,安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毁灭,身份的迷失在此时亦发展到了顶峰。罗切斯特看到“她眼中的恨意全无,我迫使她驱走仇恨。恨意不在时她的美丽也消亡了。她只是个幽灵,一个灰白天幕下的幽灵。除了绝望她一无所有”(110页)。罗切斯特成功地行使了他在父权体系语境下的权力,强迫安接受自己被扭曲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并最终导致安的疯癫。
二、安托瓦内特身份的宣告与建立
在故事结尾,安的第三个噩梦成为了现实。她用一场大火结束了一切。吉尔伯特与格巴在《阁楼里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一书中指出,“男性主人公罗切斯特是权力的中心,他为了金钱和欲望娶了后来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伯莎……而这个疯女人又正是简·爱的另一面,伯莎最后将桑菲尔德烧毁,是简·爱反抗罗切斯特男性中心位置的潜在欲望,也是女性毁灭男权的象征”(张岩冰,80页)。在此我们可以将此观点拓展到安本人的身上,某种程度上,她的行为也是一种对强加于自身扭曲身份的拒绝接受与反抗,从而宣告并建立自己的真实身份。由此可知,所有生活在殖民统治下的女性都与安一样面对着来自帝国主义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她们对自身身份的寻求与建立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双倍的。
三、结论
史蒂芬格林布拉特曾说,“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历史,它同样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历史的形成过程之中”,《藻海无边》这部作品则是基于现实却又高出现实的艺术再创作,并且为读者重读经典作品《简爱》开辟了新的视角,激发读者反思并质疑那些被理所当然地接受并欣赏的所谓“真理”和“常识”。《简·爱》的作者勃朗特作为一位欧洲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产阶级白人女性,她的观点与立场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文明的色彩。而里斯则是以一个牙买加女孩的视角为读者描述了“异域”的文化和生活,塑造了许多与“传统”价值标准和“经典”文学史中的不同人物形象。事实上,“经典”作品本身也是一种处于文学语境下被中心化了的权力概念。
【参考文献】
[1]Foucault,Michel.“MichelFoucault:‘Lecture:7January1976’”.TwentietyCenturyWesternCriticalTheories.Ed.Zhuga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129-135.
[2]Greenblatt,Stephen.“IntroductiontoThePowerofFormsintheEnglishRenaissance”.SelectiveReadingsin20thCenturyWesternCriticalTheory.Ed.ZhangZhongzai,WangFengzhenandZhaoGuoxin.Beijing:ForeignEducationPress,2002:597-601.
[3]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