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

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都曾是每个人青年时的主旋律。它使每个人浅尝甘甜,但同时爱情这朵带刺的玫瑰也带来了很多忧伤。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帮助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观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一般把爱情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和传统的恋爱观差别不大。向往童话式的爱情,并且对爱情忠贞。此类学生更为注重对方的品德,他们彼此相互依赖支持,不仅不会对学业产生消极的影响,反而会为了彼此的未来而一起努力,还能起到一定的动力作用。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对以后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青年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爱情都有一定的向往,有恋爱的需要。因此,他们的恋爱只是为了暂时的需要。其恋爱动机具有多元性,有的注重的是功利价值,有的是注重物质享受等。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自制力较差,对行为不负责,只是为了排解孤单、寂寞,满足好奇心等。这类学生恋爱比较随意,观念开放,过早地发生性的行为等。

二不同恋爱观形成的原因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的大多是传统型的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其自制力较强,不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类学生大多家庭较幸福,父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虽然他们还不成熟,想问题仅限于其所处阶段没有长远规划,但这类学生大多是属于比较有主见的学生。他们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完全出于自身需要。其恋爱观有多元性,能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灵活性较强,但是原则性较弱。这类学生大多是成长在放养式的家庭,父母不对孩子过多地干涉,因此其受外界思想影响较多。特别体现在把爱情也当作实现功利和物质享受等手段。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大多缺少父母关爱,在缺爱的同时他们没有家人在生活中予以引导,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排解寂寞,因此他们就随意找伴儿。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大多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对爱情、对性好奇,因此其追求性刺激,追求享乐,不顾后果。

以结婚为目的、以过程为目的、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以外,在社会刺激、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素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家庭影响尤为深刻重要。因为,每个学生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基本相同,在学生自身因素方面,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显然,其产生错误恋爱观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家庭。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对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我们给予其肯定的态度,对其引导我们只要起辅助作用即可,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引导而不做过多干涉。因为这类孩子通常都是有分寸的,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童话故事的美好纯洁地发展自己的爱情。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应建立在家庭以及自己努力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呼吁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孩子个人应接受意志磨炼教育。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恋爱观的方式方法

虽然家庭的教育引导在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方面最深刻,但在家庭努力的同时,社会和学校及学生个人也应积极努力。对于学生来说,引导其的主力军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学校。

(1)家庭和学校要做好青春期教育。首先,进行性道德教育。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学校要开展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或专题活动等,使学生知道道德是一个人之为人的底线,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其次,进行性保健教育,了解性生理心理知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最后,进行心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定期进行心理教育。

五结束语

只有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青春的花朵开得更美、更艳,帮助每一个大学生走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恋爱心理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基本特征

目前,人们在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由于参照物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学生恋爱心理的基本特征就有着不同的认识。比如根据大学生恋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任务大学在恋爱过程中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能力强、理想色彩十分浓厚;第二,无婚姻取向,无法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相对的不成熟,也不太稳定;第四,自控能力比较差,;第五,感情比较脆弱。由此可见,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基本特征十分的复杂,人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相应的方法,对其中可以存在的问题和特点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和矛盾性,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存在的明显偏差

由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和时代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在不同的人群中,大学生恋爱心理也存在着不同的程度差异,因此使得人们在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存在的偏差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目前,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存在的偏差主要是从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恋爱道德以及恋爱行为这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恋爱动机失真、恋爱行为不当的结论。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来进行判断,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行为,而且注重于观感上的满足,而且自控能力比较差,这就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惑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困惑,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些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总感觉自身缺少被爱的条件,存在着一种自卑的问题;其二,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对人际关系认识不深刻;其三,对婚前的性行为没有充分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恐慌心理;目前,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的恋爱动机都是不存在的,而且对恋爱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困惑,我们只有对这些心理困惑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适当的纠正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偏差,调节好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困惑,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大学生活中健康的发展。

四、出现偏差与困惑的原因分析

在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偏差的原因分析上,有的学者认为,“校园内宽松的文化环境影响”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婚恋观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是导致大学生恋爱虚荣心理的重要原因;“恋爱挫折归因不当”和“自我评价不当”是大学生产生恋爱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较简单,缺乏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以及“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都欠缺,单一化的学校教育使他们缺乏对社会的进一步认知”是恋爱关系脆弱化导致悲观心理的主要原因;“中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当”和“恋爱观念开放化”是导致性心理困境的主要原因。

五、纠正心理偏差和调适困惑的对策分析

六、对现有研究的评价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的文献分析,可见现有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自陈式问卷调查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实证分析之上,而缺乏对恋爱心理这一概念及恋爱心理问题的深层探析。在恋爱心理的理论构建上,有待于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科学界定和结构剖析,探讨大学生恋爱心理在大学生心理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和活动规律,为展开对有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自编式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在变量设计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大多数研究者把社会学和教育学作为研究视角,没有严格对量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尚未形成心理测量学意义卜,较为权威的量表,调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实证依据,影响了调查数据的说服力和代表性。因此,适用于中国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测评领域里尚需深入研究。

从研究思路来看,目前的研究基本实现了从对恋爱心理的事实描述向针对问题而积极探索调适对策的转变,但在研究的逻辑层面上大多拘泥于微观领域的考察,而缺乏宏观审视和系统研究。因此,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中,我们可以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起来,跟踪考察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变化情况,进而找出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

七、结束语

由此可见,对高职高专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分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项目。它不仅要结合大学生当前的心理和生理现象进行分析,还要将目前的社会的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大学生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对过去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里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大家都为未来而拼搏着,谈恋爱似乎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为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尽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大学校园里主要的奋斗目标。

正像春天到了,树木发芽,花儿开放一样,大学生们正值人生的春天,校园里的恋爱,也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到处萌动,绽放着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可是正像花开花谢一样,不是每一朵花儿谢了的时候都结出甜美的果实,常常也会有苦果或者没有结果,恋爱失败也是时常会发生,需要面对的。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所带来的快乐是其他一般情感所不能比较的,为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爱情的真正价值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从而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处理恋爱与生活的关系,在此我们组以大学生恋爱观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恋爱的认识和感触情:

一恋爱总体趋于健康,但不健康的.恋爱观及动机在大学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当问及”恋爱的动机是什么?”这个问题时,男生有54.3%的人认为寻找结婚对象或者为了学习的动力但女生33.3%的人是为了结婚或为了学习,而追求享乐或摆脱寂寞的男生占有45.7%,女生占女生比例的49.9%。这说明男生的恋爱比女生略微健康一点。

二大学生在恋爱消费方面较合理,但男生消费较高与女生。

调查发现男生在恋爱的消费在总支出的比例在20%左右的最多有男生总数的55.3%,而女生花费主要在10%左右为42.7%

三在大多数人们眼中,恋爱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经过调查恋爱对多数同学有积极影响。

调查发现43.6%的同学认为爱情是一种动力可以推动男女朋友一起学习,26.45%的同学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29.95%的同学认为爱情对此问题因人而异

四大学生认为大学是恋爱的最佳阶段。

调查中77.4%的人认为大学是恋爱的最佳阶段,只有22.6%的人持否定态度或不回答

五在关于爱情方面,男生对父母坦白的情况远远多于女生。

男生对父母坦白的有58.4%,只有24.4%男生对父母隐瞒,而女生只有25.2%的人对父母坦白

六现在流行嫁男就嫁高富帅,娶女就娶白富美是有依据的。

经过调查发现有23.83%的人选择外貌和经济,性格,感觉,人品,共同语言,责任心,学历学识紧随其后,工作能力则排在最后为6.65%。

针对这些情况可见同学们对恋爱的认知还是很少的,在面对爱情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是比较片面的,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对方更快乐,甚至把让对方获得快乐作为自己每天的主要任务,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想的脱离了,甚至就没有考虑过以后婚姻的事情。在意识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有的荒废学业,有的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且由于社会高度发展的某一弊端我们对恋爱的追求就是男孩子都有一个白富美女友的梦,女孩子就是有高富帅男友的梦,很多时候我们的恋爱都变成了一种向往的追求了,却忽略了很多东西。

还有我们一定要定位好我们自己的方向,加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爱情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踏上人生之路的必修课。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仅是青年成才的重要前提,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个人人格完善,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建立在崇高理想基础上的爱情是纯真的、牢固的,使双方愉悦、幸福,人格深化,促使人上进。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我们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用良好的心态和理智来面对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爱情观则是一个人面对爱情应有的态度、观点和方法论。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恋爱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不可能不面对一个如何看待爱情,如何处理爱情的问题。大学校园里,谈恋爱已是选修课中的一门必修。虽然都是花前月下,但是心态截然不同。

一、大学生恋爱问题现状

大学生恋爱现象由来已久,它曾给大学生带来过好的结果,有很多青年由此结合,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和严重的。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认识到,大学生恋爱现象是正常的,不容回避,也无须视之为猛兽,高呼猛打,而应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客观的分析产生的原因。仔细观察会发现恋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寂寞型,纯粹只是想找个人来安慰自己。

2.虚荣心作怪型,既然有人追了,答应吧,让别人看看自已也有了男(女)朋友。

3.随波逐流型,大家都有了,我是不是也应该找一个?

4.花心型,趁着大学机会多,多谈几个是几个,以后没机会了,此类多见于男生。

5.心计型,大学老远离家的,找个人帮助自己。此类多见于女生。

6.真爱型,双方都不想玩玩而已,都想在大学里找到能陪自己走下去的另一半。

不能说到底哪种恋爱是对的,哪种是错的。毕竟感情的事不是可以用数学公式去衡量的。今天笔者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来一舒己见,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更深入的思考。

二、正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原因

有的人四年过的很舒坦,毕业时才发现自己除了玩什么也没学到,恋人也各奔东西,曾经的海誓山盟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最后一次吃饭,最后一次散步,最后只剩下回忆。而后开始埋怨社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社会多么残酷……其实扪心自问,我们四年是怎么过来的?对的起自己么?一个人如果连对自己都不负责,又怎能奢望别人重用你?因果轮回,不无道理。

感叹终究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们,如果有志于自己的梦想,应该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三到五年的生涯了,而不是仅仅将职业生涯规划当做一篇论文,敷衍了事。一个人在逆境当中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当你觉得自己过得很舒坦时,一定是自己在走下坡路。三十岁之前没有人赋予我们停止奋斗的权利,而在我看来,大学是最好的充电塑造自己的地方。

笔者寒假去老师家做客,老师说,大学里不要谈恋爱,如果真有志向,好好努力,等到三十出头找一个二十四五的女孩,很容易,现在社会,女生很现实……确实,两个同龄的人,大部分男生没有女生成熟,而女生又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大学里找一个依靠不排除是某些女生的想法。而当一个事业有成、成熟的男人出现在自己面前,很多女生是会妥协的。当然老师的这句话我也有另一方面理解:那时女生看重的是那个人的成就还是那个人就难说了。

三、应树立怎样的恋爱观

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的有机结合。

首先不管男生女生,我们都要培养爱的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意识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另一个是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笔者走访了社会上各阶层的人和他们谈话探听到一些现代人的感情观。一位在海底世界打工的二十四岁的女士说:谈对象先看家里,有房有车没。不能说势利,只是觉得现在女生很现实。但是她们坚持只有富足的经济才能满足自己想要的生活。人在这个社会上真的不容易:买房、买车、应酬、还要有能力去维持好整个家。

在对同班同学共有20人做了填表调查,男生7人,女生13人。他们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只有25%的人认为恋人是原来所理想的人,75%的.人认为不是。

2.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3.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对于恋爱与学习,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恋爱重要。

5.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6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爱情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即是一种意识活动。与其他人类意识一样,它起源于物质,爱情从根本上源于人类男性与女性之间为生育后代而进行的物质性活动。其出现之后,就用来指导物质层面的活动。也就是说超越了两性为生育后代在纯粹肉体上的那种物质性交流,而是使得男性和女性在精神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接触、交融和交汇,最终实现两性关系实现整体的和谐。从这个结论来说,只有真正实现了意识层面之上的精神交流才能称之为爱情。其目的如果用经济学的话讲,是物物交换,市场交易。作为大学生就应该树立积极的爱情观,不要将爱情观定位为以物质为基础的情感,那样的情感称不上是情感,只是一种交易行为。

大学生谈恋爱时,遵守恋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相互尊重恋爱自由、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举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随心所欲,无视社会公德;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意义。正确处理恋爱挫折;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以上才是笔者认为的正确的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面对爱情少了以往的矜持和羞涩,更多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大学生谈恋爱,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对此,我们组织了一次调查,来解决心中的疑惑。在对各校区院系学生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的真实想法,对待爱情,他们各抒己见。

1.使生活丰富多彩,摆脱生活上的寂寞

上大学以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环境,不可避免地要找朋友,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同学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特殊关系,这样,在你郁闷的时候会有人陪在你身边,也有人分担你的快乐和痛苦。

“上大学找个朋友,跟自己是一代人,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可以相互诉说,相互倾听。”有位同学这样说。我觉得这同学说得很对,我们这代人与我们的父辈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代沟,我们两代人所生长的时代背景的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思想观念。因而我们同代人交往起来往往比与长辈交往起来显得得心应手些。“人活着是有意义的,爱情故事和现实中的都有人自杀。我感觉他们都是心灵上的苦闷无处诉说或没有找到或失去可以牵挂的人,才会放弃人生。如果打开心灵的缔结,找到值得牵挂的人。就不会如此放手离去。”园艺园林学院的一位学生这样说。可见,人活着是要有所依附的,爱情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依附对象。们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多么的义不容辞。

2.当学习与爱情相冲突时,该怎么办

3.当爱情与友情、亲情相矛盾时,你会怎么做

有73%的学生面对家长的压力仍会坚持到底,有41.6%的学生会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现在在好朋友中常存在这样一种感情:介于爱情、友情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缺点,似乎无法分辨。这种感情被称为第四类情感。“我一定不会陷入其中!”一位大一的学生很坚定的说,可我想当他(她)真的面对这种情感的时候他(她)可能会不知所措,毕竟人的理性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掩盖一个人的感性。

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开始独立,或多或少都有些叛逆,通过这个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爱情很执着,并会冲破压力,积极争取自己所喜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在大学生眼中,那种“门当户对”“媒妁之姻”的事已不复存在,他们追求自由恋爱,追求自己所信仰的幸福。

4.对“网恋”有何感想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上网聊天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将自己深藏的一面展现给对方,当觉得彼此很投机的时候,便会慢慢喜欢对方,从而形成“网恋”。在调查中有64.3%的大学生认为网恋比较虚幻,不值得相信。“太虚无缥缈了,不现实!”经济学院的一个学生说。网上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假的,但还是现实点较好,面对面的交流不是更值得信赖些吗?也更人性化些吗?为避免自己在感情上受到欺骗,现实中的恋爱我更爱。“现实的朋友可以直接与我面对面交谈,才会将真挚之心交给对方。”

5.对校园中一些“过热”现象,有何看法

70%的大学生对这类现象比较反感。“有的人思想太开通了反而感觉不好了。”大二的一位女生说。“在校园里太亲密了实在不好!一来有损于塑造自己的形象;二来也会影响到其他人!”“凡事都有个度的!”园艺园林学院的学生说。确实,当一对在行为上很亲密的情侣在校园里经过时,往往会引起众多的目光,那目光里有时也会含有一些鄙夷之色。

6.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何看法

在以前,面对师生恋谈论是经久不息,总觉得特别新鲜,而现在,是顺其自然的。据调查,有72.7%的学生认为师生恋很正常。这说明大学生的思想不再保守,趋向于成熟、开放。因而自由恋爱的口号也喊得更响了。

对于同居这件事,也只有8.5%的学生投赞成票,这说明大学生已懂得理性的对待爱情,慎重考虑爱情的长远后果。“真正的纯洁高尚的爱情要以高尚的理想和道德为基础的!”管理学院的一位大学生说。

而对于“张国荣之死”这件事,有52.5%的大学生表示鄙视。这说明大学生在对待“同性恋者”不够理性,说明其思想上开放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7.对于失恋,又有何看法

大学生恋爱犹如空中楼阁一般,缺乏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所以导致成功率不高,最后走到一起的并不多,这就表明要经历失恋的人群还很广。在调查中发现,有78%左右的学生能正确面对失恋。有的同学认为:“失恋,是人生交响乐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丰富着自己的人生”,“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失恋可以磨练自己的性格和意志,使其更加坚强起来!”有的人在经历失恋后在事业上往往会显得更成功。

有的人怕失恋,怕自己的恋爱失败,怕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这样的同学则是思想不成熟的表现,恋爱难道就是生命的全部吗?没有了爱情,友情、亲情依然还会陪伴着你。园艺园林学院的一位学生说:“爱情要能承受生离和死别。”我看这位学生还是比较理智的。失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正视失恋。

8.恋爱消费,让人无奈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4.4%的同学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谈到恋爱消费,有近80%的学生表示是在所难免的,要谈恋爱就要付出。“大学生往往都喜欢浪漫,两个人在一起如不制造点浪漫的气氛,就觉得对不住自己似的。”外国语学院的一大二男生无奈地说。看着日益变空的钱包,难免无限惆怅。“但没有办法,要留住身边的人,只有打肿脸充胖子。”成建学院一名男生如是说。另一部分人却很理智。“浪漫只是象征性的,点缀于日常生活中,最好是周期性的。”农学院的一个学生甚至说:“整天都浪漫,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而且麻烦!”动科院的一名学生说:“天天制造浪漫,当你累得受不了时,爱情也就结束了!”

9.爱情与事业,就轻孰重

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1.高校学生恋爱现状

1.1恋爱心理自主、随意性强

现今的学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或许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寂寞。他们对感情表现得冲动,较少看重金钱、权力、地位等因素。心理自主性很强,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轻现实,易冲动,从小受传统观念的局限。

1.2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2.当代大学生的几种错误恋爱观

2.1恋爱目的不明确,只为体验爱情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校园爱情作为生活的点缀,以此排遣课余生活的寂寞,改变生活的单调。恋爱成为一种感情体验,借此寻求刺激,据我们调查有63%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爱情是以毕业作为爱情终点。这种恋爱观放纵情感,推卸责任,贻害无穷。

2.2主次不清,恋爱影响学习

在对待学业与恋爱的关系上,少数学生认为恋爱会促进学习,较多的学生认为恋爱会阻碍学习,更多的学生认为恋爱后和以前一样。大学生主观愿望是搞好学业,却在日渐深厚的情感中迷失自我,荒废了学业,最终或因挂科,或因爱情波折而使自己陷入无尽的.沉沦。

2.3思想过于开放,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理念

西方开放思想冲击了人们固有观念,含蓄内敛的东方传统被人们逐渐淡化。在回答“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同居现象”时,认为“坚决反对”的占39%,认为“能接受和无所谓”的占61%。在回答对婚外恋的看法时,有一半的学生表示认同,而另一半的学生表示不认同。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很多高校采取既不支持又不反对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研究大学生不正确甚至错误的恋爱动机,疏导大学生的感情困惑,引导学生端正学习、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3.1开展情感教育

爱情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爱的道德教育、爱的情感教育、爱的艺术教育、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教育、失恋教育、爱情与性的教育、恋爱的原则教育、性别观教育、生理教育、法纪教育等。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爱情的本质。

3.2强化校园文化功能,以高尚的情感教育

学校应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报告、文化素质教育影片等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引进中外经典文学、美学作品,从多方面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知爱、懂爱、惜爱、赏爱的高素质新青年,营造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志存高远,专心学习,立志成才。

3.3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

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大学生的恋爱健康问题,最好是由思想教育工作者会同校医,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再觉得神秘、好奇。要重视心理咨询工作,教育学生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要及时引导学生摆脱恋爱的困惑,舒缓因恋爱而产生的压力,抛弃因恋爱而带来的挫折感,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3.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

恋爱实际上是一场费时、费钱、费力、劳心伤神的“疲劳战”,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习精力,影响学习效果。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积累知识,培养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当前应把学业放在首要位置,不要让恋爱过多挤压学习时问,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5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联手引导学生

由于青春期中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恋爱行为和婚恋观念都是较为个性化并带有隐私性的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应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与孩了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选择终身伴倡等问题要联手工作,形成合力,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栋梁之才,并永远健康幸福。

4.结语

摘要:本文是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西北民族大学90后大学生恋爱观进行的研究并就性别上的差异所引起其恋爱观上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于现有的文献资料把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为研究对象而并没有具体的细致的划分,所以,笔者要做的研究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学实证研究,以大学生的性别差异来分析对其恋爱观的影响,将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真实性状态呈现出来。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性别

90后大学生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社会群体。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们国家的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以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90后恰恰处于中国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里,并且在如今的家庭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几乎是家庭的核心,他们得到的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一方面了解当代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发现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恋爱观在两性方面的心理因素,为大学生以后的恋爱心态和恋爱行为上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设性的建议。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依据进行本次的研究调查。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由此假设男女双方在选择交往时,其实质是自身的需求,而首先表现的为生理上的需求,但当恋爱的进程不断的深化,双方在需求上也产生了一定变化比如说当男女双方的交往趋于稳定时,这时候可能表现的更多的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所要获取的资料,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男生1―16号宿舍楼中和女生17―20号宿舍楼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120个样本,进行调查,来收集资料。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100%,并采用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回收回来的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定义数据,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三、衡量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性别差异变量的选取

要衡量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性别差异,需要一个客观的可供量化的变量体系来测量它,用具体的数字形式将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性别差异呈现出来通常比主观判断更有说服力。笔者根据调查地点和具体的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最终选定大学生恋爱观的认知方面(具体指标为男女恋爱的动机)、大学生恋爱观的情感方面(具体指标为恋爱过程中选择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恋爱观的行为意向方面(具体指标为选择恋人优先考虑的因素)。

四、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性别差异现状描述与总体评价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认知方面

恋爱动机是恋爱认知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在120名被调查对象中,恋爱动机是为丰富生活排除寂寞的共有22人占总数的18.3%,其中男生有10人,占总数的8.3%,女生有12人,占总数的.10%;恋爱动机是积累经验体验生活的共有32人,占总数的26.7%,其中男生有21人,占总数的17.5%,女生有11人,约占总数的9.2%;恋爱动机是他人影响的共有11人,占总数的9.2%,其中,男生有7人,占总数的5.8%,女生有4人,占总数的3.3%;恋爱动机是寻找生活伴侣的共有32人,其中占总数的26.7%,其中男生有10人,占总数的8.3%,女生有22人,占总数的18.3%;恋爱动机是证明自身价值与魅力的共有8人,占总数的6.7%,其中男生有3人,占总数的2.5%,女生有5人,约占总数的4.17%;恋爱动机是出于经济目的的共有4人,占总数的3.3%,其中男生有3人,占总数的2.5%,女生有1人占总数的0.8%。从总体上我们由此可知:绝大多数90后男大学生认为恋爱动机是积累经验体验生活;而绝大多数女生认为恋爱动机是寻找生活伴侣。

(二)大学生恋爱观的情感方面

大学生恋爱观的情感方面,笔者所参照的指标是大学生认为在恋爱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调查的120名调查对象中,大学生认为在恋爱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为信赖的共有35人占总数的29.1%,其中男生10人,占总数的8.3%,女生有25人,占总数的20.8%;而在恋爱过程中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为忠诚的共有34人,其中男生有24人,占总数的20%,女生有10人,占总数的8.3%,其他因素如坦诚、尊重、慷慨等所占比重不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女生在恋爱过程中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为信赖,而大多数男生在恋爱过程中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为忠诚。

(三)大学生恋爱观的行为意向方面

选择恋人会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大学生恋爱观的行为意向方面的测量指标,在120名被调查者中,认为选择恋人会优先考虑的因素是相貌的共有9人,占总数的7.5%,其中男生4人,占总数的3.3%,女生有5人,占总数的4.2%;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性格的共有39人,占总数的32.5%,其中男生有23人,占总数的19.2%;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气质的共有19人,占总数的15.8%,其中男生有10人,占总数的8.3%,女生有9人,占总数的7.5%;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成绩的共有12人,占总数的10%,其中男生有5人,占总数的4.2%,女生有7人,占总数的5.8%,优先考虑的因素是为人的共有35人,占总数的29.2,其中男生有14人,占总数的11.7%,女生有21人,占总数的17.5%,优先考虑家庭因素的共有5人,占总数的4.2%,其中男生有4人,占总数的3.3%,女生有1人,占总数的0.8%;考虑其他的共有一个占总数0.8%。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90后多数男大学生选择恋人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性格,而女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则是为人。

五、结论

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90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该校性别差异与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关系强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六、建议

第一、加强90后大学生对恋爱的认识、对其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各高校应开展这方面的讲座正确导向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

第二、90后大学生应增强的道德责任感,在恋爱交往中学会保护自己,文明恋爱,特别是女生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意识,避免在这方面的伤害。

第三、正确处理好学业和恋爱之间的关系,当恋爱与学业发生冲突时,有判断利弊的能力。

第四、社会应对90后大学生的恋爱态度有一个正确舆论导向,在选择恋人的标准上,应更注重精神情感方面,而不应以物质需求为唯一标准。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90后大学生;婚恋观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展开:一是通过调查大学生恋爱态度和恋爱动机来探讨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关系的态度;二是大学生恋爱行为和性观念研究,他们认为恋爱中非常普遍,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多元;三是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因素研究,他们认为个人素质、社会、家庭等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形塑产生重要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初步探索了大学生婚恋状况和影响因素,对本研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以往研究忽视了大学生婚恋观形塑过程心理和外在结构性因素的相互影响过程;以往结构性因素解析更多将大学生看作是观念的受体,忽视了他们婚恋观形成过程的互动影响,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释这种互动。

二、概念界定

(一)“90后”

“90后”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这代人出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独生子女较多。

(二)婚恋观

婚恋观是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及性的基本看法,是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属于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它回答了为什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恋爱对象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的问题。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有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互动着的个人构成了团体和社会,在社会中互动着的个人的价值观形成根据不同的情境发生变化,存在不同的符号意义。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米德从符号互动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人群群体的价值观,也借此理论研究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因此,借助于“符号”和“互动”等概念,以米德为首的符号互动论流派社会学家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对话,试图在符号互动论和价值观形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三、90后大学生婚恋观特点

(一)恋爱动机多样

90后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更加多样化,追求各个方面的满足。寻找人生伴侣、打发无聊时光、受周围同学影响等因素都可能让90后大学生进行恋爱。恋爱不仅仅满足了某一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得到心理慰藉。

(二)择偶标准更注重个人能力

在中国,“门当户对”一直是人们择偶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费孝通曾在《生育制度》中提及“门当户对”的标准。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对方的品行和能力,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追求高层次的恋情。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越来越看重内在涵养,轻外在表现;重个人素质,轻家庭条件。这种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择偶观充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信的现代意识。

(三)婚恋观和性观念趋于开放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加快,大学生的婚恋观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并表现出婚恋观趋向开放,传统伦理道德观日趋淡化的倾向。90后大学生对于是否谈恋爱、结婚年龄、裸婚、离婚问题逐渐理性化,认为可以接受的居多。从这一结果看来,随着大学生身心的成熟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待婚姻的理性程度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的性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婚前、婚前同居等非婚持宽容态度,对于同性恋、婚外恋等现象大多持无所谓的态度,性观念开放,两性关系趋于宽容化。

四、90后大学生婚恋观形成机理分析

将影响90后群体婚恋观的因素根据生态系统分布和符号互动信息流通的程度进行分析(如图),图中圆弧面积代表该因素的影响程度,虚线单箭头表示单向弱互动,实线双箭头表示双向强互动,对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形成机理展开分析:

(一)大众传媒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类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互动形成的,大众传媒通过语言文字影像等符号与受众进行互动,大众传媒通过社会符号的塑造向人们提供各种“社会模特”供人们进行模仿,影响受众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二)同辈群体是最亲密的影响群体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采纳他人的态度、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90后”大学生在独立、有主见的同时,也喜欢模仿身边的朋友,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大学校园中的住宿制,使得朋友和同伴成了他们身边最亲近的人。

(三)学校管理手段相对弱化

人们通过学习意义和符号去锻炼思考能力,开展互动。在婚恋观教育方面,“90后”大学生没有或很少受到系统的学校教育。

(四)家庭的影响力不断降低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场所。符号互动论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汇总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强调(符号)沟通方式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父母自身社会化过程中缺失性教育角色功能,对子女的婚恋等方面有着偏差引导。

由于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其自身与各影响处于共同生态系统圈内,各因素间都有着或强或弱的符号互动,正是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互动和性格塑造等的流通信息,影响着90后的婚姻观以及主体社会化程度。

五、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1][美]莎伦布雷姆.亲密关系(第3版)[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刘少杰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潘星容.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J].宁夏社会科学,2013(1):176.

[4]张凯等.大众传媒背景下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2-153.

[5]滕立新.当代中国大学生婚恋现状及对策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94-96.

[6][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李煜,徐安琪.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左红梅.当代大学生婚恋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9]施爱民,苗青.论大学生婚恋教育素质的培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9).

[10]许龙,厉成辉.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婚恋指导课程初探[J].科教导刊,2012(16).

[11]邓然.“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动因对策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不切实际,追求浪漫,不顾后果。

爱的权利增强而爱的责任降低。只在意恋爱过程本身对恋爱的结果不太在意注重。大学生不在以结婚为前提恋爱,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做感情体验,及时行乐,记忆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空虚,把恋爱当做一种消遣活动。

2.自主性强,盲目性大,不负责任。

一方面大学生在年龄上虽然已经度过了心理反抗期,但由于形成与父母,长辈,老师的成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依然存在这种心理隔膜,使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评价非常敏感,经管感情迫切需要抚慰,渴望理解期待有人能分担自己的烦恼,但为避免自尊受到伤害,而不愿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里内心世界,形成了相互之间的闭锁心理。在着不少人考入大学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远大的理想追求缺乏学习动机,感觉学习和生活枯燥无味,精神空虚,加之他们受爱情观念的影响,易产生攀比,从众心理,于是选择在恋爱中消磨时光,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3.恋爱方式公开化,表面化。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日益开放,而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常常处在理智与感情矛盾的漩涡中,在理性认识觉得自己应该保持纯真,应该遵守传统伦理道德观。但在爱的刺激下又不愿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恋爱方式公开化,在公共场合公开恋爱。

大学生恋爱心理动机:

1.自身生理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生殖系统成熟,性激素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对异性特别敏感。同时,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性意识增强,心理极度浮躁波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恋爱意识强烈。

2.自身心理需求:

缺乏安全感,自我意识不完善,渴望他人肯定,易产生从众,攀比心理。大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奋力。拼搏进入大学校园,中学阶段由于升学负担而暂被压抑的情感因此得到爆发,自我形象逐渐清晰,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情感需求渴望满足,而恋爱则是其情感满足的一种重要形式。

2.学校教育因素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学校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人格培育较为忽略,教师没有正确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恋爱的动机,致使有的大学生因人际相处困难,学习考试,就业等产生很大的压力,有的大学生因对信念价值和自我把控不定,而产生茫然沮丧和没有归属感的情绪,故而通过恋爱,找人分担从而起到缓解压力和摆脱孤独的作用。

3.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恋爱引发的心理失调: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得某些大学生陷入痛苦的境界,处于空虚烦躁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会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对以后的恋爱婚姻都有消极影响。

2.多角恋。

多角恋是爱情纠葛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质上是比单相思更为复杂更为严重的异常现象。在恋爱时,一些大学生因心理不够成熟,有时被别的异性动人之处吸引而动心,同时与几个人相恋,因此多角恋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理智失控就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恶果。

3.失恋。

失恋是指一方否认或终结爱情关系后,给另一方带来的一种心理挫折。失恋是大学生最严重的挫折之一,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难堪,羞涩,失落,悲伤,孤独,虚无,绝望和报复,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转移,容易导致失恋者忧郁,自卑的情怀,严重者甚至会采取报复或自杀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抑郁。

调适措施:

1.单相思的自我调试。

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客观理智对待爱情问题,学会用理智战胜感情,及时的移情移景。

2.恋爱纠葛的自我调适,

大学生应正确积极的调试,认清爱情的选择性与排他性之间的区别,重新评价自己与恋爱对象之间的关系,学会明智理性的退避。

3.失恋的自我调节。

克服爱情至上的观点,爱情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全部。进行环境的转移,失恋后换个环境暂时与痛苦的回忆隔绝。多为对方着想,既然对方觉得幸福,那就让他离开吧。

正确的大学生恋爱观:

1.自身: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改善,树立正确人生观,恋爱观。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应追求志同道合的高尚爱情,使其建立在共同兴趣爱好和人生理想之上,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双方只有在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负责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和谐的恋爱关系,才能共同进步。因此稳定的人生观和恋爱观密不可分。

正确理解爱情本质。爱情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念,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最强烈稳定和专一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大学生若不清楚爱情的本质,那么恋爱便会产生各种困惑和问题,也不能很好把握真正的爱情。爱情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爱情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

2.社会:

社会要优化舆论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是个大环境,大学生每天都生活在社会里受社会影响,所以社会方面应该建立正确合理的主流思想,各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媒介,应当确保宣传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在善恶美丑前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发挥其营造社会健康文化氛围的功能,我们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得大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为他们的恋爱行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防止不健康的恋爱观污染大学生心理。

3.学校教育:

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对恋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使学生有机会在各种有利身心的活动中学会正确与异性交流,通过讲座,心理辅导等方式为大学生讲解恋爱问题。对于因恋爱产生的心理障碍或问题的同学应当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之交流排解心理。

4.家庭环境:

父母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理论,避免盲目教育,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父母的感情是子女以后爱情标准。有所以父母间有良好的感情,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性启蒙性教育和恋爱教育。

结语:

我觉得大学可以谈恋爱。爱情与学习如书离黄花彼此托扶,爱,充实着学习,学习美化着爱情。这是一促具有双向作用的良好循环,恋爱中的大学生生活充满阳光,甜甜蜜蜜,心情愉悦。相伴去学习,取长补短。不懂的问题在相互讨论中得到解决,共同进步,更上一层楼。恋爱中的大学生不由于男女性格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此时此刻得到互补互谦,互让宽容大度的优良品质在恋爱中自由成长。

爱情是美好甜蜜的,当代大学生应讲究恋爱心理健康,最大程度促进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获得爱情的甜美和家庭的幸福,促进社会文明。大学生准确认识爱情,正确对待爱情,培育健康的恋爱观,养成良好的恋爱行为,努力创造良好完美的爱情。

参考文献:

[1].对高职生恋爱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职教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8期.吉梅.

[2].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0年10期.张建英.侯大寅.

[3].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对策.

作者:梁晓珍.基础心理学河北师范大学

[4].大学生恋爱心理成熟度的测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壮.应用心理学上海师范大学

[5].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苏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

[6].大学生情侣间赠送礼物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作者:周惠.应用心理学曲阜师范大学

[7]大学生社交效能感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

宋江宁.沈建建,2010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张田,2011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9]自恋与浪漫关系:恋爱风格与伴侣选择.

梁钰苓.周晖.封春亮,2010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2.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3.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4.物质至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2.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3.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4.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己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1]王洪波,石德时.当前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9):23.

[2]余逸群.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恋爱道德教育[.丨].北京青年政抬学院学报.2003(6):31.

[3]孙景艳.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价值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10):30.

[4]骆文炎.高职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23):183-]84.

[5]方国庆.论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10):84-85.

THE END
1.第八章降的爱情观第八章 健康的爱情观 谈及大学生活,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就是爱情。一群经过长年苦读的少男少女们,欣喜、好奇而又略带不安地来到了大学校园。学习的目标不再像中学时那么明确,也不再是生活的惟一重要内容。看着成双成对的师兄师姐,勇敢者早早地就涉人了爱河;其次者,或出于对爱的渴望,或耐不住寂寞,也纷纷步其后https://jgxy.usc.edu.cn/info/1077/1508.htm
2.[渝粤教育]中国矿业大学恋爱心理学参考资料8、【判断题】爱情无需物质基础,只需感情基础。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9、【填空题】谁提出了“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 这一观点? A、 参考资料【 】 10、【填空题】马克思主义爱情观指出,性冲动的最高形式是什么?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008736
3.三观超正的爱情观谈恋爱三观正常的标准接亲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个三观超正的爱情观。一般来说,拥有这样爱情观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是能够跟自己恋爱对象相处很愉快的,但是我们生活中往往存在一些正在谈恋爱但是又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的人,一般来说,这样的人谈恋爱的时候往往会跟自己恋爱的对象产生很多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24159.html
4.如何教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孩子早恋一直是家长们心里的大石头,甚至是被家长们视为“洪水猛兽”。为了避免孩子出现早恋的情况,家长们有必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那么,如何教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呢? 如何教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谈恋爱是神圣的事,要有责任感 告诉孩子,谈恋爱是一件神圣的事,不是玩过家家,要有责任感。朝三暮四,那http://www.zgkyw.com/zt/acrbfape/
5.大学女儿谈恋爱怎么引导当孩子进入大学阶段,会接触到各种各样优秀的孩子,同样孩子身上优秀的品质也会吸引到别的异性,当两个人足够熟悉时,就有可能发展为情侣关系,那么作为父母,对于大学女儿谈恋爱怎么引导呢? 大学女儿谈恋爱怎么引导 1、引导女儿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自家女儿在大学里受欢迎,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家长对此应该感到高兴,而非反对http://m.zjia8.com/z/zhdjzczw/
6.薄伽丘在其作品《十日谈》中谈论的是纯粹的爱情观。()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薄伽丘在其作品《十日谈》中谈论的是纯粹的爱情观。()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https://www.shuashuati.com/ti/b89302838b4e4205951cee2697fcc9bb.html?fm=bdc248506786aff2488641f1a310e87482
7.正确的爱情观(精选五篇)正确的爱情观(精选五篇) 目前,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 许多高校采取了不禁止、不引导的消极不作为态度。因此, 应以积极的态度, 在深入了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 积极疏导大学生感情困惑,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与爱情之间的关系, 建立正确的恋爱观。一、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5d5ekf.html
8.如何预防学生早恋主要内容笔记5.引导女儿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爱情本来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因为女生涉世不深,有时候用情太深,容易受到伤害,影响学习成绩。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美好的情感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互相成就。如果你在爱情中受到伤害和痛苦,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你应该果断地结束。要引导女儿先学会爱自己,再懂得http://www.xyzysjt.com/z/2323.html
9.精品资料树立正确的爱情观.ppt大学课件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 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life has told us that love does not consist in gazing at each other but in looking outward together in the same direction.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Brief is life, but love is long.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2/0508/182663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