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学伟:西方人追求爱情,中国人讲究姻缘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本文为演讲实录,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胡欣仪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作者同名论文,参阅《翟学伟|爱情与姻缘:两种亲密关系的模式比较——关系向度上的理想型解释》。

往期讲演回顾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甘满堂:当代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与瘟神信仰记忆

张静:研究性思维的逻辑

林胜:跨国主义视野下的跨国商会研究

爱情与姻缘

讲演|翟学伟

整理|胡欣仪

我一直想要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西方社会中的人走向了爱情,而中国社会的人走向了姻缘?提供一个解释社会现象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其内在包含了哪些内容的理论框架。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疑惑

为了有效地进入这个话题,我们先来思考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从上述的疑问中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如何来做文化比较,做文化比较是否有意义。

在全球化和中西文化融合的今天,讨论文化差异的难度已骤然增大。我在此依然持文化比较的立场。在很多领域,人们虽然享有共同的价值系统,比如大凡现代文明社会都倡导遵纪守法,可论及某些特殊成员不守法时社会该如何处置时,文化问题就会出现。每个社会都希望家庭美满、夫妻恩爱,但文化比较的地方却在于当夫妻关系恶化时彼此如何相待或社会如何评判。所以,所谓文化问题的凸显很多情况下恰是反向上的,尤其当我们看不清文化差异甚至希望摈弃文化差异时,会在反向的思考中发现文化。

还需要说明的是,文化比较是用来寻求线索和模式的,模式建立后,也不应当作区域性实践或者地区分割性的结论来看待,更不必做标签化的处理。现实中的人们对婚姻问题的处置虽千奇百怪,但研究亲密关系模式或婚姻模式就好比讨论菜系,个人胃口不同,可菜系还在。我想讨论的差异显然不是食客的口味,而是不同菜系各自做法。

婚姻关系的男女结合一定具有其生物、生理和社会上的共同要素。但即使婚姻存在许多共同的要素,不同人对这些共同要素的排序也会有差异。难道这些要素的排序没有观念差异可寻这就是今天我们想讨论的文化因素。

几个问题的澄清

在我进入理论说明之前,我首先要说明今天的演讲不是从传统婚姻与家庭的角度进入讨论,因为考虑到如今社会性别关系的复杂性,我要从亲密关系进入讨论。其次,我与家庭社会学学者不同的是,我要从关系向度进入对亲密关系的研究。

关系向度理论的提出

爱情的普遍性与亲密关系的文化性

从人的生理(青春期)和感情(激情)的角度来讲,爱情是人类社会与各个民族都有的现象,从各个社会文化中的诗歌与民歌就可以看出爱情的普遍性。我们研究婚姻模式,不只是讨论其中是否有爱情的存在,还要讨论为何不能私定终身,或者该模式的运作方式是什么。

婚姻在关系向度中的位置

关系向度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区分人类社会中不同交往类型以及各自所面临的交往问题。系向度理论还能解释婚姻关系吗答案是可以,只要我们把婚姻关系放入各向度的中心位置,就可以发现此种关系的实质,这体现了婚姻的张力是强大的。

从图2中可以看出,婚姻关系所走过的历程应该是把两个原先不相识的独立个体用契约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在友爱的基础上成为一家人。这样看来,婚姻似乎在各向度中画了一个圈,兼顾了所有向度的特点。如果男女双方最终将婚姻进行到底,那等于说他们最终实现了彼此的固定关系;如果男女双方没有将婚姻进行到底,那等于说他们最终回到了松散关系。

但是今天我们要更进一步,不仅仅讲婚姻而且要讲文化。当婚姻兼具四种关系向度的特征时,是否可以止步于婚姻具有跨文化的现代文明共性这样的结论呢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对婚姻模式做一次比较。

亲密关系的文化偏重

我们知道婚姻模式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存在时代差异。作为社会学研究,本研究所要限定的时代性是指延续至今并对今日婚姻产生影响的时段。这个时段大约有九百年左右。它们分别主导着中西方婚姻的各自特点,而中国这边原有的婚姻则因受新文化运动,开始引入西方婚姻观念。追溯各自这段传统,原本的中国婚姻偏重“姻缘”,而西方偏重“爱情”。爱情在西方的含义中具有“浪漫”的意味,这是西方爱情的一个传统,在民国伊始传入中国。

“缘分”作为一种构词,还有其内部的构造,或者说,“缘分天注定”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其中还有“分”的作用。“分”有“天道酬勤”的意思,说明人自身的作为或者谋划能力,这点将为男女各方的努力以及“媒”的运作留出空间。缘分的解释框架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一再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的婚姻本身也被说成“婚配”,婚姻行为亦叫“许配”,而真成了一对则叫“配偶”,由此还演化出“元配”等概念。其间尤为理想的表达是“天作之合”,“佳偶天成”,“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等。婚姻中的“配”既有命理上的意味,也有自身及家庭条件相当的含义。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有如此高比例的征婚行为。因为征婚主要是谈条件,这在配的意义上是完全可行的,但在爱情上则很难做到。即使中国和西方文化中均有征婚,但内涵却有所不同。西方男女的婚姻无论如何结识,仍偏重交际的感受。而中国意味的“配”更多地指外在性的或条件上的合适。

通过上述讨论,总体而言,所谓爱情婚姻是指由个体的自主性与彼此的吸引力所建立的夫妻关系,所谓缘分婚姻是指由外在的天然性所构成的般配而建立的夫妻关系。

最后,我认为讨论这样一个理论模型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理解现在社会以及我们自身的感情,并影响我们的认知、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们现在所说的爱情重视的是它的内在性,也就是爱情来自于个人的内在性驱力。而由缘分所实现的亲密性虽然对个体内在性并不排斥,但始终要加以抑制。其内涵是外在性的,即它将人们所发生的亲密遭遇交由其外部因素(命理、父母、媒人等)去处理。或者说,人自身的婚恋遭遇和质量不需要做内归因,而应做外归因。

婚姻的内归因和外归因会带来不同的认知模式。婚姻的内归因会导致处于爱恋中的人对自己有要求,并不断检讨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也会因为过失或者对方的不满请求对方原谅。平时他或她则不断调整自我,或者在生活中制造惊喜,浪漫的场景等等,即使有时这样的举.动让人疲惫不堪,不得已而为之,甚至以失败而告终。西方人的爱情婚姻是做加法;而中国人姻缘婚姻则是做减法。前者的动力来自激情、冒险与爱欲,其中蕴藏的是个体的内在体验;而后者则来自对生活安逸的追求,其中蕴藏的是“终生平静”。

从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上看。爱情婚姻有高度的内在性和紧张性,由此带来了婚姻质量的提升,但也很容易导致离婚率的提升;而缘分婚姻则有明显的外在性和松懈感,由此引出了夫妻双方的平淡、安定与闲适。前者具有高风险性,后者具有高稳定性。前者需要展示个人的交际能力和个人魅力,后者需要借助双方外在条件的匹配。于是,前者内含浪漫体验,后者讲究相依为命。且当一桩婚姻面临解体时,不同婚姻模式下的人们为解决问题所持的态度与方法也有所不同。

今天就是从关系向度的理论对于中西方的爱情与婚姻关系做了一个比较。演讲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THE END
1.爱情对婚姻究竟有多重要?这几个心理学角度告诉你答案在传统观念中,婚姻常常被视为爱情的延续,彼此的情感和爱意成为婚姻的基石。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383492507038372&wfr=spider&for=pc
2.婚姻的定义是什么现代婚姻观念接亲网结婚,是意味着今后的人生将和另一个人相伴一生,结婚,是意味着另一半是你爱情的结晶伴侣,所以结婚意味着自己将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相伴生活,而有部分人就会疑问婚姻意味着什么,婚姻的定义是什么,婚姻的观念是什么,这许许多多关于婚姻的问题,环绕着人的周围,让人对婚姻产生了疑惑,甚至陷入了死循环,所以今天接亲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42981.html
3.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当今,人们在更加重视婚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同时,婚姻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婚姻在承载爱情的同时,人们更多的希望它是生活的保障。对婚姻的选择,被不少人视为投资行为,甚至是投机行为。 把婚姻视为投资,这种现象在自然结识相恋的婚姻中体现得还不算明显,体现最充分的要数形式传统的相亲。相亲虽然形式老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4.1346爱情数字代表什么意思爱问知识人6. 1346数字如何影响现代爱情婚姻观念 1346数字的流行不仅是数字本身的意义,也代表着一个更加成熟、理性https://iask.sina.com.cn/b/newqUpYoomIyop.html
5.爱情与婚姻的概念(男女必备)第二节:爱情婚姻的三个基本要素。***,理想,责任。 从人性研究的角度揭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从多角度阐述了真爱与浪漫的内涵、并从根本上诠释了宽容,提供了从思维方式到交往技巧之间的建议,并倡导理性的爱情观念。构成爱情婚姻的三个基本要素。“***”,“理想”,“责任”,解决问题措施。 (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19/09/330092_102483397.shtml
6.筑基2社心11课婚恋家庭胡晓会 中原焦点,高级七期讲师八期中级九期、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2022.5.22坚持分享第1522天 第11课 爱情 婚姻 家庭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不以离婚为目的的吵架都是秀恩爱。 https://www.jianshu.com/p/a69dff64a7fe
7.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婚恋观的变迁是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的结果。婚姻观和爱情观的改变使得婚姻不再是简单的社会规范和经济利益的交换,而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共鸣上的感情共同体。恋爱观和婚恋市场的变革则使得人们在选择伴侣和建立婚姻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婚恋观的变迁是社会进步和个体权利的体现,也是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8.婚姻与爱情(豆瓣)这本《婚姻与爱情》是著名哲学家、诺奖得主罗素为年轻人所写的婚恋指导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男男女女的婚恋观。 罗素一生结过四次婚,因此能将婚姻看得无比透彻。在书中,他不仅探讨了两性观念的变迁、爱情的规律、婚姻的本质等话题,还为我们指明了收获幸福婚姻的秘诀。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718623/
9.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10.80后最常见的婚姻恋爱观传统与现代观念强烈地冲撞着这些80后,他们就像一群迷途的羔羊,叛逆与顺从、自私与宽容、智慧与无知、封闭与八卦,80后们就像一个多矛盾的结合体。当他们顺势把这些矛盾带入到婚姻之中,就让原本很难的婚姻变得愈加艰难。 1、80后的婚姻爱情已经不是那么纯粹了 https://www.myzx.cn/article/66960
11.为什么爱看韩剧的人,更难收获爱情与婚姻?心理学文章更难收获爱情与婚姻? https://v.qq.com/x/page/a0825po8ypo.html 两三个月前,我看到一个帖子列举了过去十年里面最火的100部韩剧,于是我就发了个朋友圈说:在100部韩剧里,我竟然60多部,全部都仔细地看过。而且我还对韩剧做了专门的研究,所以就有了这个演讲。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