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体会(精选5篇)

近年来,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加大了支持力度。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迅速健康发展也为优化人才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那么,如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都应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从根本上说,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就必不可少,而且非常的重要。当与此同时,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就应注重针对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以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有效。

一、提高对高职学生特殊性的认识

(一)生源结构方面的特殊性

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显得更为复杂。大部分高职院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业中专的毕业生,这部分生源占大多数。他们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心理落差比较大,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学习态度有待端正。此外,尚有部分高职院校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生,他们在校期间,相当与高中毕业生而言,心理上较为自卑。

(二)培养层次方面的特殊性

大学生毕业就业选择愈来愈多样性和多元化,也逐渐被大学生所认可。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定位的原因,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较突出,给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面对多种复杂问题,高职学生无可奈何,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面对这种问题,必须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也给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培养目标和过程方面的特殊性

在教学方面,高职院校需要突出实践环节,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实践性,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努力实现知性结合。

二、切实开展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调整教育内容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可从如下三个角度调整教育内容:

1、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差异化教育内容。这里说的层次不同,主要是针对从初中起点的学生,在他们的一二年级应注重他们法制意识、安全意识、道德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当他们进入三年级后,可与高中起点的学生进行内容相同的教育。

2、教育内容要贴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区别于本科学生,要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摆脱自卑感,相信通过高职教育也能成才,并能够利用其所学技能为经济建设服务。

3、教育内容侧重职业道德。善动手、会操作、知原理是高职学生参加就业竞争的优势,他们毕业后更多会在生产管理一线工作。这些工作岗位要求他们能够用得上、留得住,能吃苦、讲奉献。因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育手段的务实性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高职学生的自卑感较强,在很多时候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观念,被动学习,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通过活动、走访、座谈等方式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增设“十佳百星”、“技术能手”、“学业标兵”等奖项,引导学生主动的接受职业教育。转贴于

2、贯彻“学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为学生办实事

3、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对青年学生的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占领网络高地,利用校园网、空间、微博等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减少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教育途径的实践性

1、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经过多年的探索,高职院校已经摸索出校企结合教育教学模式,纷纷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实践证明,企业的创新文化、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对培训学院职业道德和缩短学生就业距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及分类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由此推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其固有属性和特征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身的教育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促进个体的完善成长和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中实现其自身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划分标准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着眼,可以将其划分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真实价值与虚假价值、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等;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体价值、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等;本文正是从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视角入手,探索实现二者相互统一的路径,从而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通常也称为个人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成长和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引导或促进作用。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个体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彰显,个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

(1)加速个体社会化和规范个体行为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个体掌握政治知识、了解政治现象、树立政治信仰、履行政治权利、实现政治参与等形式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通过引导个体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规范个体道德行为、陶冶个体道德情操等途径加速个体的道德社会化;通过约束个体社会行为、普及法律宣传教育等形式促进个体的法律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加速个体社会化的同时,对个体的自我行为也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2)促进个体智能结构的合理构建

智能结构一般分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相对平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教育和引导手段,促使社会个体的各个方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共同发展,从而自觉调整自身的智能结构,避免出现智能结构构成轻重失衡的状态,为人们构建合理的智能结构提供了指导。

(3)丰富个体的需求体系

实践的无限性决定了个体需求的丰富性。需求的丰富性,是指需求内容的丰富和需求品位的不断提高。需求内容的丰富,是指社会个体除了吃、穿、住、用、行等物质需求外,还涉及精神层次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社会个体需要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个体的需求体系;需求品味,是指某种需求的实现程度。社会个体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和个体发展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社会个体的精神境界,使社会个体形成坚定的社会信仰和共同的社会认同感。

(4)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

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达到实践目的,错误的意识则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社会意识的实践活动,它通过策划和组织一系列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社会成员构筑起正确的社会意识,从而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和促进意义,其着眼于宏观意义上的社会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

概括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其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协调政治关系,整合政治资源、共享政治利益等途径,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政权和维护自身统治利益,必然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传播其政治意识,使社会成员树立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属性的社会意识。

经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经济需求的促进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育,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使社会成员树立对社会经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自觉地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心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精神动力。

文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及社会成员文化需求的满足。在文化选择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成员具有分辨能力,能够进行择优汰劣,进而升华和传承文化精髓;在文化传播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社会成员传播思想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在文化渗透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必然会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文化;在文化创造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创造出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别特色的文化。

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生态意识渗透到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改变社会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调节社会个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社会个体树立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相协调的和谐理念,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道德情操;另一方面,通过生态道德的培养,使社会成员树立起善待自然的生态责任感。

管理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是指其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组织、指挥、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和法律教育,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从而节约管理成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社会成员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落实人本管理的原则;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两种表现形式,个体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将会惠及整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个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然而,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价值主体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价值主体上是不同的,两者的侧重面不一致。个体价值的主体是社会个体成员,针对的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单个社会个体的教育和促进作用;然而,社会价值的主体侧重面更为广泛,针对的是宏观意义上的整个社会,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整体需求上的价值。

2.具体目的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个体的整体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道德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侧重于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培育和扶植,本质是通过树立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一脉相承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最终目的,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实现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社会个体的理论教育,从而来促使社会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颁布国家社会政策、进行社会舆论引导等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发展。二者在实现方式上有各自的特征。

4.表现形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上,通过凝聚社会个体思想、规范社会个体行为来表现其自身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管理等五个方面,侧重于在这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联系

1.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而社会个体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来实现其个体价值,同时也在为整个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人才,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为社会个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社会价值的实现最终受益方仍然是社会个体成员。

2.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和保障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无法脱离社会组织单独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满足社会个体价值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针对社会个体进行的引导和教育,社会个体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而社会价值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个体价值的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其实践活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教育理念变化和l展的必然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有效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要求我们确立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观念,重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

一、确立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观念

主体性,通常指认识主体处理外部世界关系的功能性表现。大学生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都离不开大学生的主观努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影响的过程,也是承接、消化、反作用的过程。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将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因素去考虑,并且认同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观念。强调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忽略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而是要以老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利。根据学生的需求、自身状况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判断,以引导而非强加、命令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强制说教”方式转向“服务性”的引导,给大学生以充分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增加学生的主体责任感,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改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由老师单向教育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师生双方实现思想和情感的相互交流,就能避免出现老师主动-学生被动、老师要求-学生抵触、老师强制-学生逆反的情况。有了师生双方在平等关系上的互动,就能使学生自愿接受教育,同时也会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演变为师生共同成长,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平等的互动交流中完成对大学生的教育和改造。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也需要一个民主的教育环境。传统的教育理念总是忽视学生的个性,教学关系中,只要求学生接受、顺从,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压抑。而只有在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有自由思想和自由行动的空间,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自由的、民主的交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问题,建立“主人翁”意识,激励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要求,积极主动的内化为自身需要,使学生学会自我负责,以这样的方式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重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

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普遍认为教师才是教育工作的主体。这一观念使教师处于支配者的位置“以自我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往往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同于简单的知识传授,用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改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学生参与的热情和配合的程度可想而知。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效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其实质就是重视内因,充分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是具有强烈的个人发展意愿和远大理想目标的群体,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生、形成和发挥,与他们想要追求的目标和渴望的需求是直接相通的。我们老师,在教育内容上,应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加以服务式的引导,让大学生在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更要提升他们的内在需求,将大学生的需要引向更高的层次。

在教育方法上,应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化,不考虑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需要硬性注入。我们采用的教育方法能否调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满足程度越高,所具有的激励作用就越强,就越能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四、结语:

【参考文献】:

1、马永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7)。

2、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

现时期,大学生普遍生于80、90后,正处于人生认知的活跃期,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敏锐力,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较大的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是大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教学途径、社区和家庭、各种新媒体、社会实践、人脉交流等途径,感受和体验着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但是这些热点问题在网络信息昌达的时代和网络监管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心智发展、社会阅历及认知等方面还不成熟大学生群体正确引导。间接影响主要是指大学生具体感受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情绪的途径如人际关系、群体心理气氛、周围人群处理公务或外部事物的态度和活动规则、社会公共活动秩序、网民情绪、民间舆论与牢骚等等。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心理状态基本一致。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鉴别和分辨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个体“钟摆式地寻求自我”的特殊时期。其心理还不成熟,易感情用事,思想观念理想化,在面对一些消极的社会热点问题时,极易产生矛盾、偏激的思想,甚至丧失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利用一些典型的社会事件是最好的“现身说法”,通过正反面典型的引导和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法制观,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事件,“进得去,出得来”,进一步提高社会分辨能力。

3.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时代焦点。这些复杂的热点问题能够促使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社会道德、利益、公平等的意愿和思考。大学生也是公众,社会热点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社会、思考人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进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求真务实、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爱国热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帮助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4.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思想教育,这个阶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方面的要求。社会热点问题“知名度”很高的,学生乐于探讨,教师可带领学生挖掘其中包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浅显化,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踏入社会、规划人生、规避风险等做好准备。

三、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在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一个正确认识之后,我们考虑如何将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教师除了扎实搞好课堂教学之外,也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设计教学,通过讲座、BBS、演讲、辩论、调研、参观、撰写小论文、问卷调查等探究式活动进行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2.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结合社会热点,利用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实习及公益类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社会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敢于批判,坚持真理,锻炼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提升胆略和勇气。学校需完善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和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再是成绩优先,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从长远来看,思想教育对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更深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他们心智的健康成长,增长阅历,增强社会防腐拒变的能力。

总之,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入,为大学生提供观察社会、了解自身、思考未来的“窗口”,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2]黄金柱,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

[3]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5).

[4]曹国华,黄俊化,刘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事件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5]刘树良.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6]高凡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方法探究[J].中国市场,2008,(26):10-11.

关键词: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12年6月同志在北京高校调研党建工作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和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体现。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其实效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基于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理念以及有工作方法等角度,探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现象阐释

近年来,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以不断拓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困境,导致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效性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入,良莠混杂,影响着青年大学生。部分大学生崇拜极端个人主义,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存在政治意识薄弱的倾向,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行为盲目等。

2.价值追求功利色彩较浓。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阶段,当代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增强,但同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价值追求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学习上出现错位,轻理论重技能,轻公共课重专业课的现象严重;职业选择更看重职业的物质价值;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非常普遍;婚恋观功利性、随意性增强。此外,大学生在择友、自我设计等方面也体现出了较浓的功利主义色彩。

3.道德意识薄弱。目前,有些大学生缺乏道德意识,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不尊重他人。一些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比较严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实效性不足受系统内部诸多要素协同变化的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的弱化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强调社会的需要,认为大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党的政策意图,“泛政治化”倾向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不犯错误、严格服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本”、“生本”理念相对弱化,以训导式和管束式的方法开展工作。此种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对学生本身的关爱,背离了初衷和目标,影响了实效性发挥。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制约因素多重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素质、主体意识以及自身定位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实效性的发挥。教育者不能真正认同职业角色,对职业角色缺乏自豪感,缺乏稳定的职业心态,主体意识欠缺;理论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格力量欠缺;将自己定位于单一的“主体”,将大学生看成纯粹的“客体”的片面自我定位等因素导致实效性不能充分发挥。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僵化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单一,较少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教育方式方法多以说教为主,讲道理多于行为指导,管教多于启发,灌输多于引导,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得僵化、呆板,难以使正确的理论内化为大学生信念和精神的支柱,限制了实效性发挥。

三、社会工作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基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以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对介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其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融价值、理论与实务于一体的多维系统,是社会工作组织或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依托特定的价值理论与专门技术,服务于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和机构的弱势领域的过程,以此协助于当事人改变与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其目标在于促进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适应性平衡,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倡导社会公正,从而维持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

1.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实效性提升

基于“助人自助”的理念,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与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的相契合,树立“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认识自我的价值,发掘自我潜能,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基于“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主体人格。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强调人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自主、协同、创造和独立的主体人格。需要树立“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建立平等关系,因材施教,使大学生真正能够自主选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2.基于社会工作理念树立和能力提升,推动实效性增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职能转变。大学生多方面需要的满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与服务职能,其工作应由事务性工作转变为教育和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恢复、预防、发展功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职能由规范补救功能转变为预防与发展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还要努力由单一教育力量向寻求多方教育资源转变,多方利用资源,形成教育支持网络,共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树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新理念。“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励人。社会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积极树立平等尊重、服务学生、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情感体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提升实效性。

提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能力。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发挥小组工作优势、借鉴社区工作思路,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沟通、组织协调、创新、调查研究和掌握社会舆情等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知识。

3.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有经典的专业方法和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创新、实效性增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个案工作,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运用个案工作独特的会谈与沟通技巧,以个案工作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借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个人辅导是个案工作的主要形式,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做出初步评估,制定指导的有效方法。其中行为修正模式、危机调适模式等新的工作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术和手段支持,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牛的问题,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小组工作,是“以团体情境、团体互动作为治疗的入手处与主要途径”,使社会适应不良或处于某种危机与困境中的人获得心理支持,获得应对现实问题的信息、态度、方法。进而“促进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健全、良好心态与行为方式的形成,以及特定问题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担、支持、感化、教育、态度与行为的变化等,引导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利用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促进其实效性提升的有益借鉴。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社区宣社区教育、社区行动等方式建立学生社区组织,形成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型育人体制。用社区工作方法推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和社会性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课堂教学、校内教学的局限性,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搭建一体化的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1]孙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9,(5):49-50.

[2]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THE END
1.军人职业范文9篇(全文)三、立足军人身份引导官兵婚恋观的策略 (一) 引导青年军人把握心理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婚恋期 人的婚恋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经历了“两小无猜期”、“相互疏远期”、“朦胧爱慕期”之后, 20岁左右的青年人生理上已接近成熟, 但恋爱多以纯粹的感情为动机, 对婚姻和家庭缺乏长远的考虑, 很容易受挫而导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ighkjbb.html
2.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吕梁教育学院主办2019年第03期关键词:多元化 婚恋观 传统与现代 个人婚姻道德观的正确与否,对个人幸福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婚恋道德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应当有正确的主流婚姻观,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婚恋问题的判断标准。 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及提升路径探索 关键词:垃圾分类意识 成因分析 提升路径 目前我https://www.youfabiao.com/lljyxyxb/201903/
3.现代婚恋观探讨3、一般女人坚决不准男人存小金库的,总得把男人的钱都看住,理由是,男人一有钱,就变坏。 4、公交车上,男人给女人让座多,女人给男人让座的几乎没有,同一个座位,夫妻俩,一般都是女人坐下。 5、男人抽烟女人敢抽他耳光,女人抽烟,男人不敢放个屁。 https://blog.csdn.net/java2000_net/article/details/4230488
4.皓月蓝空标签: 16岁 我的博 生日礼物 ai智能分析 分类: 岁月如歌 阅读(129) ┆ 收藏(1) 查看全文>> 婚恋中首先要对自己正确定位 (2024-06-16 12:00) 标签: 儿女婚事 婚恋观 正确定位 认识你自己 杂谈 分类: 那人那事 几番被无端吞没后,一篇当红娘经历的关小黑屋里出不来 很多熟悉的博友都转移https://blog.sina.com.cn/haozidtiankong
5.关于整理的定义,正确的是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自7月1日起,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都将受到处罚。 B. 因为订购量较大,家用分类垃圾桶已经开始限量供应,并且还“限购”了,所以不一定能买得到垃圾桶! C. 垃圾分类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变废为宝,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婚恋观。一句“以后垃圾分类我来!”标志着他(她https://www.shuashuati.com/ti/b630ee8b77e848a99397a1e5250b269a.html?fm=bd5a22d8b3c7930f355f6fa43dcfd8fc41
6.门当户对的等级分类笔趣阁最新章节门当户对的等级分类 作者:半袖妖妖 总点击: 0 | 共63章节 |11万字 |连载 最新章节:第64章 最后番外 最后更新:2022-05-13 04:30:44 <b>分手了以后,才知道前男友这种人,别人叫他凤凰男,门第之见真是不无道理。徐芮莹心灰意冷,她爸说有一个特别合适的人,年纪相当,事业有成,还门当户对,值得https://www.dxbatw.com/tags/1965218205/
7.四七五之思想认识内容的分类可是思想是一个庞杂的无限体,不细化分解,很难理出线头。 顶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层,政治观,经济观,社会观,文化管,安全观,法律关,生活观,工作观。 应用层,金钱观,地位观,婚恋观,职业观,……。 把握人的思想,是全景式了解人的前提与起点,它决定和影响了人的情、意、行。https://www.jianshu.com/p/8816873b6d81
8.露采社区:移风易俗树新风垃圾分类我先行环保的生活方式,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遵守,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的另一头,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向辖区居民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作用,引导辖区居民自觉加入志愿者行列,并表示今后将带头抵制盲目跟风、互相攀比的不良习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做新时代婚姻新风https://www.tltg.gov.cn/openness/OpennessContent/show/1027745.html
9.?商品经济小说同时以细腻、婉曲的笔触续写了郑远海与梅杏儿、秦思婷,南克江与郑秀竹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真实揭示了新一代年轻军人的情爱观、婚恋观。 对《旗舰》的评价 《旗舰》是一部时代感和现实感极强的军事长篇小说,是一部应时而生的军文力作!该书主人公郑远海的成长经历,也是人民海军十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http://university.ipo.hk/3/12715.html
10.大学生社会实践选题12.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1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14.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15.对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16.大学生对闲暇时间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附广州XX大学201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84ohu28.html
11.第101篇灯与光网站文章分栏分类目录索引二,汉语圣经的翻译和比较研究http://www.b3927.com/101.html
12.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还应注意到,有的“情感导师”虚头巴脑忽悠人,输出偏狭、错误的婚恋观念。有的在自己的所谓课程资料中,大谈特谈“爱的能力”,却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与分析,甚至公然宣扬不正确的婚恋观。 对于这类情感与心理咨询服务乱象,需要相关机构依法治理,也需要消费者对婚恋关系有清醒、理性的认识,要看到婚恋关系本质上考验的是http://www.jxmzxx.com/appnews_33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