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仪式政治与权力

[英]迈克·萨维奇著,袁博译,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为何社会阶级在当下的英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阶级的意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社会流动和不平等来说意味着什么?本书全景展示了21世纪英国的教育不平等和空间不平等,解释了螺旋式上升的不平等水平如何重构英国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流动,并导致顶层精英阶层和底层不稳定无产者的阶级分化和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的消亡。

[爱尔兰]约翰·吉布尼著,潘良译,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爱尔兰1500—2000年五个世纪历史的简要梳理和回顾,涉及这个岛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经济史,既涵盖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克伦威尔的征服和殖民、大饥荒以及爱尔兰独立战争,也涉及与不列颠的争议、新教改革的影响以及爱尔兰侨民的全球影响力等。

[美]张少书著,周旭译,文化发展出版社

一部开创性的华工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历史,华工帮助打造了现代美国,但直到现在才从历史的阴影中现身。他们用血汗牺牲将美国的东西部连接起来。但是幸存者却遭受另一种死亡:历史性的死亡,他们被推到美国社会的边缘,然后又被推到公众记忆的边缘。本书以详实的学术研究来重现北美铁路华工的故事,是对历史不公的纠正。

郑非著,一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代帝国如何统治多元族群?直击英、法、奥、俄四大帝国统治困境,详陈帝国治理成败得失。近代帝国并不是古代的遗迹,也不是急就章式的多民族、多地域的拼凑之物,而是有正经政治考量的多元政治实体。本书所描写的四个帝国,虽则各自失败,但都并非被民族主义一击便摧枯拉朽式地瓦解,足以给后人留下历史教训。

[澳]安东尼·瑞德著,宋婉贞、张振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翔著,果麦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英]霍华德·沃伦德著,唐学亮译,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霍布斯的道德和政治哲学中,最受关切的主题是什么?针对道德和政治义务,霍布斯提出了何种洞见?作者围绕《利维坦》这一核心文本,通过严密且深入的论证,令其义务理论得到清晰融贯的表达。本书不仅在霍布斯研究领域树立了典范地位,影响力更是延伸到一般的道德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

[瑞典]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著,贺笑译,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会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从工业革命到如今的AI革命近几百年的技术变革,被作者划分成“使能技术”和“取代技术”。两种技术形态对劳动者和资产阶级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作者力图说明,技术进步对收入造成何种影响将决定人们对它的态度。

崔志海著,新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认识近代中国,需要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对话,也亟待引入历史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验证。本书充分发掘各类历史文献,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清末新政、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时刻,重新探讨梁启超、蔡元培等重要历史人物,史料丰赡,叙事清晰,颇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的政情与世态。

[英]米沙·格兰尼著,吴桑雨译,理想国|海南出版社

内姆,南美洲最大的贫民窟罗西尼亚的“掌权者”,也是全巴西最想逮捕的头号毒枭。在女儿患上绝症、不得不向黑帮俯首求助之前,他是一名普通的父亲。一场变故改变了他本该平静的人生,将他卷入了毒品、暴力、贫穷和腐败的旋涡之中。这是关于内姆和罗西尼亚贫民窟的故事,更是关于巴西数十年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记录。

[乌兹别克斯坦]瑞德维拉扎著,陈杰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学术生涯回忆录,反映出一个曾经辉煌的中亚考古大发现时代,以及一大批优秀的考古学家是如何在考古实践中成长的往事。

詹姆斯·M.鲁宾斯坦著,罗爽译,汉唐阳光|郑州大学出版社

[美]韩洁西著,史可鉴译,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透过三位史密斯先生及其代表的“散商”群体,展示大英帝国在全球扩张的内部运作与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他们以自己的商业活动填补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中出现的金融缺口,并与伦敦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甚至通过这种联系将他们在远东的贸易需求转化为国家的政治议程,推动了英国首个访华使团的成行,为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线。

[美]刘子健著,张钰翰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海外宋史领军人物刘子健成名作,集王安石变法研究之大成,揭露王安石官僚理想主义失败的根源,叩问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底层逻辑。书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线,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分为变法、反变法和后变法三个阶段,完整地叙述了北宋后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变。

[德]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著,强朝晖译,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本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因涉嫌政治被捕;在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浴血重生,重回文坛;为躲避债主逃往国外,因生活窘迫染上赌瘾。陀氏小说中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以及对人性的不断拷问,都在这部陀氏新传中通过作者的传神之笔,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本书从作者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求取马可·波罗所谓的“长明灯圣油”开始,到他最终把灯油倒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忽必烈夏宫遗址的土里结束,横跨了夏秋两季。一路上他不断探访《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的地点或风物,经历了一次次文化冲击与冲突,克服了一道道阻碍他达成目标的难关,因此书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与凭吊,又有对沿途现实的反思与调侃。

王东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追索了明清思想转型的要角、清初北方思想家颜元的生命史,寻绎其心理、情感和身体的经验如何滋养并形塑了他的思考,并试图展示那些在今人看来也许是“陈腔滥调”的儒家理想,如何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意义冲击。作者运用心理史学、“具身认知”等方法和概念,刻画了思想与生活之间无声的互动过程。

[澳]A.M.吉布斯著,黎梦青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吉布斯这本传记有别于早期的萧伯纳传记作品,作者通过大量之前从未发表或出版过的资料,包括照片、书信、萧伯纳早期的素描等,从萧伯纳的童年、婚恋观、政治观、他的爱尔兰身份以及他有争议的创造进化论等方面挑战了那些关于萧伯纳的现有看法,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萧伯纳的新视角。

[英]迈克尔·阿克斯沃西著,赵乙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探幽历史,关照现实,本书以问答的方式,立足伊朗本国文明发展历程,着眼伊朗国内文化、经济、政治、人民的真实面貌,为世人了解当代伊朗何以如此、何以至此、将何去何从,提供了新的解答。

[美]大卫·科泽著,王海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研究政治仪式的专著,对仪式这一人类学的核心议题与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解释了仪式为何一直都是政治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

张医生和王医生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家庭。在国企改制、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摆脱了掉队的命运,实现了阶层跃升。与此同时,本书还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为经纬,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东北。

[德]恩斯特·伯施曼著,夜鸣、杜卫华译,中国画报出版社

早在1906—1909年,德国人伯施曼便穿越中国14个省区,对当时的建筑进行全面考察,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他也因此得到了“中国建筑摄影鼻祖”的称号。本书是其中国建筑考察成果之一,共13余万字,收录700余幅照片,从城墙、大门、殿堂、屋顶装饰等建筑结构本身出发,图文并茂地探讨中国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

THE END
1.美国人认为的适婚年龄是多少?会恐惧婚姻吗?来看看美国人的婚姻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美国人认为的适婚年龄是多少?会恐惧婚姻吗?来看看美国人的婚姻观念婚姻 恐婚 美国生活 拳击那点事 发布于:江西省 2024.12.07 00:00 +1 首赞 收藏 美国人认为的适婚年龄是多少?会恐惧婚姻吗?来看看美国人的婚姻观念婚姻 恐婚 美国生活… 推荐https://news.sohu.com/a/834033048_100114195
2.美国人的五个性格特征清教徒美国文化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的性格显得格外难以理解,尤其是他们面对许多重要决定时的选择,常常让中国人摸不着头脑,由此也产生了许多误解,甚至仇恨。 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抓住理解美国人的一个关键词:信仰。如果不明白美国人的宗教精神,根本就不可能理解美国人的行事逻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AQ03N0553V3ZM.html
3.美国人的婚恋观哔哩哔哩-, 视频播放量 93、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移民刘成, 作者简介 世界这么大,出去走一走,具体详情咨询13426090496(微信)大家多交流。,相关视频:美国人眼中华人女性特点,大龄申请人通过留学移民加拿大的闯多少关,年龄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m4y1m7is
4.我所了解的美国人的婚恋观来到美国,便更近距离更感性地感受和观察到美国人对婚姻对爱情的态度和行为。据我的观察和了解以及一些学者对美国人婚姻家庭的报告中显示,美国人的婚姻中是大都以爱情为主的。这不禁令那些效仿西方开放观念的人感到难以接受或吃惊。 在我身边,有很大一部分美国男人的妻子或女朋友是比他们年长的,有的对方是离异的、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24/10/1277162_24620598.shtml
5.美国人的婚恋观:更重视价值观趋同与性格相美国人的婚恋观:更重视价值观趋同与性格相 2010年05月26日 星期三 下午 09:28光华之声-百度 将超过一定年龄未嫁的女性称为“剩女”,我想还是因为我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文化观仍然在社会上占据主要的地位,以及我们潜意识里总是要求人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生活的社会价值观。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4748_30861083.html
6.你见过哪些不敢苟同的婚恋观?你见过哪些不敢苟同的婚恋观? 鸠占鹊巢 我把姐姐逼上了绝路 “ 我和姐夫的爱恨情仇 ” (1) 如今,我和姐夫结婚已有十年之久了,可在亲朋眼里,我却还是那个令人不齿的“坏女人”。我和姐夫的孩子现在都长大成人了,还改变不了周围人对我的看法,你说我这辈子是做的什么孽啊?当初一时糊涂毁了一个家,毁了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HWPkTsNHz6Pw
7.《小妇人》:带你了解19世纪美国的婚恋观小说中马奇太太是这样教育女儿们的:“仅仅因为有钱人豪门华宅,出手阔绰,便嫁给他们,这些豪宅并不是家,因为里头没有爱情。金钱是必要而宝贵的东西,但我绝不希望你们把它看作是首要的东西或唯一的奋斗目标。我宁愿你们成为拥有爱情、幸福美满的穷人家的孩子,也不愿你们做没有安宁的皇后。”这样的婚恋观,在当时的社会https://www.douban.com/note/741154866/
8.抖音电商客服考试题内容及大众评审试题14、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总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我们反对以下哪种声音? 正确答案:广东人动物什么都吃,河南人都偷井盖,南方的都是蛮子 15、下列哪部影视剧片段展现的婚恋观不适合发布到平台上? 正确答案:象牙山村女青年王小蒙、回乡大学生谢永强等努力发展乡镇企业-出自《乡村爱情》 16、https://www.mmker.cn/article/6760.html
9.美国人发明了一个英语新词Chimerica(中美国)美国人发明了一个英语新词Chimerica(中美国)拿英语中的单词Chinese(中文)、China(中国)和其他的语言、国名拼起来就可以形成新词,比如Chinglish就是Chinese与English的合成词,表示“中式英文”。美国商业周刊撰稿人皮特恩加迪奥(PeteEngardio)对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深信不疑,将China和India合成创造了Chindia一词,不妨翻译为“中https://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535806176
10.双语达人:美国人最骄傲的25件事他她话题双语阅读“我是个美国人……我做事都是靠自学,风格自由,也将以我自己的方式做唱片……”这是索尔?贝娄笔下的奥吉?马奇的台词,这也是数百万美国人的心声,他们坚持自己设定生活的条件。这些勇敢的美国人——包括土著和新移民——没有向历史的潮流屈服,而是自己塑造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在经历挫折后重新振作、奋勇向前。他们懂得https://www.kekenet.com/read/201307/248603.shtml
11.美国人会被催婚相亲吗?潘吉Jenny告诉你学英语聊美国今天听Jenny, Spencer分享美国人的情感、婚恋观 >> 获取节目音乐和完整文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开言英语,回复“催婚”即可。 猜你喜欢 175.1万 【免费多播】剩女的春天|催婚相亲|地下情|旧情再叙 by:肥李李 1049 爹地,我来催婚了丨催婚霸道总裁丨单播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29627137
12.话题“美国人966”观察分析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燕对表示,婚恋军师这类新业态的爆火,证明了社会对于婚恋、情感类话题的兴趣以及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如今,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身成长,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婚恋观,这一成长过程需要思考和指导。雨航持同样看法。她因为性格、社交圈小等原因在情感道路上频频受阻。“可能相亲是http://www.jasmine-audio.com/agrdsHdEVhSZd?scm=20240621
13.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通过词语的共现分析发现,习近平同美国谈及“发展”,既说过两国各自的发展,也说过两国关系的发展,还包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阐释。!!? {“从每年总台春晚不断翻新的‘科技狠活儿’看到了大陆科技创新步履不停”,台湾青年张立齐说,龙年春晚舞台更加炫酷,虚实融合、人景合一,让人身临其境、科技感满满。台湾《新生报http://www.jxmzxx.com/appnews_20241115/2696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