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精选大全

人会有七情六欲,所以心里的波动会比较大。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1)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

(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对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定义: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含义:

(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

(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正确地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我们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渠道: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

进行直接的自我评价,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条件;其次,是用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如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取得的不同成绩相比较,以发现自己的长处,确定奋斗的目标。

进行间接的自我评价法,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些人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原因之一。当事者迷,那么就不妨用与他人相比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较的方法鉴别一下。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奋斗方向的前提,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与果敢魅力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测试,将为你作出科学的自我评价提供有益的帮助。

1、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2、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

3、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快乐健康的人

4、敞开心扉,你会拥有美丽人生:

5、打开心灵的门窗,让阳光进来!

6、健康的心理,为你添上飞翔的翅膀!

7、用"新"呵护的健康!

8、"心"会跟你一起走,说好不分手!

9、心理健康,爱你等于爱自己!

12、架起心桥,共赴成功!

13、健康的人需要健康的心!

14、心心相融,欣欣向荣!

15、我接纳自己包括优点、缺点、梦想、秘密与过去:

16、超越平凡,欣喜生活!

17、困忧之源,不在问题的本质,而在面对问题的'态度!

18、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快乐健康的人!

19、走进繁华的人世,守护纯真的初心。

20、与心灵相约,心理健康伴你同行!

21、用“心”呵护心的健康!

22、心心相融,欣欣向荣!

23、心若在,梦就在,心理健康许你一个未来!

24、心若向阳,春暖花开。

25、心灵的鸡汤冷却之时,醇浓之香消散无踪;心理的甘霖蒸发之后,人生便只剩干涸寡淡。

26、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28、时代呼唤心理健康,人才呼唤心理健康!

29、身心健康和谐校园!

30、如果鼠标点击必得经过试误,何不试试敲击键盘,直击你的心底深处!

31、倾听心灵的声音,走出青春的雨季。

32、聆听心灵之声,放飞快乐心灵。

33、了解自我,正视自我,欣赏自我,完善自我!

34、交出你心,说出你情,解你之忧!

35、健康的心理,为你添上飞翔的翅膀!

36、健康的人需要健康的心!

37、架起心桥,共赴成功!

38、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灵疏导!

39、呵护自我,尊重生命,由“心”开始!

40、呵护心灵健康成才!

44、关爱心灵、健康成长,共赴心灵之约!

45、挂上迷人的微笑,洗礼昨天的阴霾。

46、构筑心灵天空,你我携手共进!

47、构建和谐校园,让心灵充满阳光!

48、沟通你我由心开始!

49、给心灵一片净土,还自己一缕阳光。

50、放松美好快乐心情,开启心理独特视角。

51、放飞心理之翼,塑造理想自我!

52、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些感动!

53、定心,可为江左夷吾,乱心,自此庸碌无为。

54、当阳光洒满人心的每个角落,心灵之花便开了。

55、打开心灵的窗户,沐浴明媚的阳光!

56、敞开心中一片天,放飞心理健康梦。

57、敞开心扉,让阳关洒遍心房!

58、敞开心扉,你将收获快乐;净化心灵,你将获得幸福。

59、敞开心扉,你会拥有美丽人生

60、“心”会跟你一起走,说好不分手!

一、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二、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但可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儿童。有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影射着自己特别是对自己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8、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人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不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遗言,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三、摆脱忧郁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走出忧郁,创建“三人空间”

6、了解自己的极限

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四、中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二)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五、中学生心理健康十项标准:

①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

②能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③情绪基本稳定,对事物反应敏捷,心境持久地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

④行为符合社会群体要求,与中学生的角色身份相称。

⑤人格逐渐完整,能客观地评价个人及外界,意志坚强,言行一致。

⑥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一致,热爱集体,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

⑦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⑧有一定的安全感,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逆反状态。

⑨心理符合其年龄水平,自居及定向能力强,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可能性之间的距离是可望而又可即的。

⑩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能够高效率地学习,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

六、好的心理特征决定好的健康心理

①中学生应当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

②中学生是有朋友的。他们乐于和别人交往,并且能和同学、教师、友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持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友爱等,总是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嫉妒、怀疑、畏惧等。

③中学生对于他自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能进而高兴地接受自己。他们能努力发展自己,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对于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正确对待,不怨天尤人,不自寻苦恼。

④中学生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对现实环境进行客观的正确的观察,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加以处理而不企图逃避。

总之,学生要高高兴兴地学习、生活;是有自己友伴,并乐于和别人交往的;是能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是能客观地认识世界并能有效地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的。

七、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如下:

(1)坦率地交谈。

(2)暂时地逃避。

(3)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

(4)对人谦让。

(5)为别人服务。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

(7)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

(8)对别人要宽宏大量。

(9)给对方机会。

(10)自己动手。

(11)制订一份休闲计划。

具体的要求和做法是:

A:坦率地交谈。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的、头脑冷静的人交谈,把你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向他倾吐,彼此思想交流,感情共鸣。君忧我悲,我喜君乐,因同情而相对流泪,因高兴而相对开怀大笑,不让内心积存任何消极不良的情感情绪。

C: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当你的情感遇到激烈震荡的时候,你可以把思想暂时放在谋求"第二职业上",比如专心致志地写字、绘画、洗衣服等,总之去"忘我"地热衷于一件你可以干的事情。这就可以把你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绪转移换掉。

E:为别人服务。多为别人着想,多为别人服务,可以帮助你消除自己的烦恼。做好事,帮助弱者会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F: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你面临很多难题的时候,先解决一个问题,且要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下手。有了成果,就会有信心,成果越多、越大,信心也就会更足、更强。

G: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不要一个一个连续承担难题,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认为"没关系",什么事都一古脑儿包揽下来,结果会招架不住。这不仅是"大伤脑筋",而且使你感到非常紧张、烦躁,严重时甚至会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H: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要对别人要求过甚,让别人一定要执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别人的批评、责难要合情合理,给别人一个考虑反省的机会。否则,会增加自己的烦恼、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

I:给对方机会。有时你可以处于被动的守势状态,给对方一个表现他自己的机会。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人际关系紧张而使自己烦恼苦闷。

J:自己动手。不要总是停留在观望阶段,不要推诿说"我忽视了",或者说"我正想去做"等。路是要人走的,应该自己动手去做,要破除依赖心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那我们在生活中怎样才能控制好我们的心理不受别人的影响?

其实只有很简单的一点,那就是情绪掌控。在生活中,会有许多的事情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不能受到这些事情的干扰,让他们影响我们的心情,这样我们也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我们这些小学生最主要的就是考完试发试卷的时候,看到自己试卷上的成绩不理想,就会在心里面很伤心。每个人发到试卷其实心情都不一样,有的人喜出望外,有的人闷闷不乐,有的人惊叹不已……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闷闷不乐那一点,把自己的伤心藏在心里,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因为这一点也许会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如果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那你生活中的所有事都会做不好。同学们看,就是因为生活中这些平凡的小事,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下面教大家几个掌控情绪的小妙招:

一、用接受与现实来解决。

二、用意识来解决。

三、用转移注意力来解决。

四、用写日记来解决。

五、靠喜新厌旧来解决。

这些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大家就用它来掌控你的心情,让你的心理变得健康起来吧!

高三励志已经是很多高三生的共识,因为有了高三励志的存在,单调乏味的高三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但是高三励志的健康存在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

学者说心理健康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不良的体验会让人的心态产生消极,产生自卑感,因而心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要做到首先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不足。面对优点不焦躁,面对缺点不自卑,得失淡然。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自己保持一颗谦虚热情的心,健康的种子就会在心里萌芽。

其次就是心理健康能够提高人做事的工作效能。因为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够带动人的大脑细胞,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能低下,眼睛看书但是心里却没有记住,那么不妨将书本合上,静思一下,或者去做一些文体活动,放松一下自己再回来看书,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最后要知道的是不必担心自己高三励志心态不是百分百的好,因为心理健康是没有绝对良好的。心理健康它会随着环境和自身承受力的改变而改变。因而只要你能够时刻告诉自己保持一颗宽松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开朗的性格就可以了。这样即使遇到挫折,相信自己也可以打败它,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大约有85%的人都处于亚健康或者是疾病状态,仅仅有15%的人群是属于健康状态的。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光靠自己又调整不了、出现一系列问题的人群就需要接受心理指导了。心理问题包括心理不良反应、心理挫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等。

那么到底哪一些群体是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呢?

一般来说,青壮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出现得比较多,大概是18岁到35岁这一群人。18岁到24岁之间的人群主要是由于婚恋问题或者是学业问题就业问题而导致的一些焦虑、失眠、烦躁以及人际交往障碍;而30岁左右的.人多般是在家庭和事业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生活得比较困惑,觉得前途渺茫、没什么追求。在受到一些挫折打击之后,无所适从,甚至想要自杀的例子也不少见。

为了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除了加强自身修养之外,生活和工作都要有规律。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也不宜太高,达不到的话则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对心理健康是有影响的。而设定一个可以够到的目标,则容易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另一个要注意的方面是生活节奏的问题。

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普遍较快,有的人跟着别人的生活脚步去走,适应不了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所以建议大家在工作之余要多放松,多去度假,多跟朋友聊天,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有误解,不到了药物治疗的程度,就不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障碍。例如: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是适应性和与人沟通的问题,二、三年级学生则以情感人际关系和自己成长等问题为主,而毕业生主要是就业压力等问题。所以引导他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己调适能力更有意义。

“世界心理健康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把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定在5月25日,是用心挑选的。首先,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长久以来,5月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和年轻人一样的活力和激情。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首选的活动当然是5月。其次,鉴于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由此导致缺乏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所以,“心理健康日”活动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才之路,并由珍爱自己发展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对学生学习的教育,还应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通过“5.25”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校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营造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心理调适技能与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以健康向上的姿态迎接机遇、挫折的挑战。

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心理委员朋辈力量,凝聚心理育人合力,深入推进我校心理育人工作,5月25日下午,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2022年“心阳光·心绽放”心理知识宣讲大赛在行政楼八楼会议室顺利举办。

此次大赛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涵盖积极心态培养,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职业生涯规划等。选手们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对心理健康影响这一主题进行诠释。经过各学院的初赛角逐,共有33组选手突出重围,进入决赛。决赛现场,选手们沉稳有度,侃侃而谈,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最后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是生活快乐、学业顺利的`基础,作为我们一线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学业上的’引导者’,当好学生思想灵魂的’引路人’,成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那束光。”教育与音乐学院辅导员陈燕深有感触地说道。

此次大赛旨在提升心理委员业务水平,提高“朋辈”教育实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把我校的心理育人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多姿多彩、充满幻想的时期,又是一个脆弱的、心理波动起伏较大的关键时期。为了使青少年学生能够正确掌握青春期生理心理保健知识,解除青春期困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自尊、自强、自立、自信四自意识。20xx年11月24日下午,通川区金石镇中心学校德育处组织了初中部八、九年级的同学到凌云楼五楼会议室集中学习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知识。

在会上,老师们通过讲故事、列举事例、现场互动等方式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正能量的青春期知识讲座,针对青春期常见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特点进行了详细讲授,让同学们了解到自身的身体变化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现象,是成熟长大的必经过程。分析了中学生早恋心理及怎样处理男女同学间纯洁的友谊,如何把握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尺度等。提高保护自己的意识、方法,从内到外来培养自己独立、向上的人格魅力,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转移感情的注意力,顺利地完成学业,做有用之人。

通过本次青春期健康安全知识教育,大家纷纷写了心得体会。孩子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青春期生理卫生健康的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安全防患意识,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意识到要真正做一个心胸宽广、睿智聪明、、自信快乐的阳光青年!

心中有光,你便会发光;向阳生长,不辜负春意盎扬。菖蒲中心学校一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通过家校合作、心理电影启迪心灵、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习等核心素养。

观看一部心理电影。各年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电影赏析的方式对学生科普心理学知识。观看结束后,四、五、六年级各班纷纷组织每一位学生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参加观后感征集和评选活动。

齐做心理唤醒操。为了帮助师生们调试心理,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更好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节奏。全体师生踊跃参与,一起学习两套心理唤醒操,即:“唤醒头脑鼓舞操”和“提升能量唤醒操”。全校各班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在上午早读课和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师生一起点点头、甩甩肩,舞动起来,激活身心,用充沛的精力准备迎接下午的学习。

为进一步落实南海区教育发展中心下发的《关于开展南海区中小学20xx年秋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危机预防督查工作的通知》中的各项工作,加强班主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开展辅导学生的工作,20xx年9月27日下午第六节班主任会议上,学校德育处特别邀请专职心理教师苏建令做《儒林二小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专题讲座,德育处钟瑞莹主任主持会议。

2、告知儒林二小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班级-年级-学校(三级)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1、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2、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亨·奥斯汀

3、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戴尔·卡耐基

4、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5、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不受害。

6、心理上产生惟我独尊的态度,这无论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爱因斯坦

7、心理健康是智慧的源泉身体健康是幸福的保障。

8、心理健康的原则之一重视现在。

9、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10、心理工作与政治思想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兄弟

11、所以我说,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12、所谓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轻。——松下幸之助

13、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莎士比亚

14、人只有在紧张的心理节奏中,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意义。——佚名

15、人需要困扰,困扰是心理健康的必需之物。荣格

16、人类最大最深沉最艰巨的任务让所有的人都心理健康。

17、人类的心理统统就是这样,而且,似乎永远是这样;愈是得不到手的东西,就愈是想得到它,而且在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愈大,奋斗的意志就愈是坚强。——乔万尼奥里

18、缺乏冷静的思考、缺乏感情的冲动,也必然使人的心理变态。——瓦西列夫

19、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敢所取代。——丘吉尔

20、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中杨广德

21、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柴可夫斯基

THE END
1.爱情对婚姻究竟有多重要?这几个心理学角度告诉你答案在传统观念中,婚姻常常被视为爱情的延续,彼此的情感和爱意成为婚姻的基石。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383492507038372&wfr=spider&for=pc
2.亭湖区妇联组织开展“新型婚恋观”宣传进高校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新型婚育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11月20日下午,亭湖区首场“新型婚恋观”宣讲进高校活动在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由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和亭湖区妇联联合主办。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何登溢、党总支https://www.ycjgdj.gov.cn/index.php/cms/item-view-id-23144.shtml
3.婚恋观发言稿,正值青春韶华,恋爱这门必修终会来临,在追寻正确的恋爱观这条路上,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手写我心,我讲依我行,我所发表的观点皆 属于个人,不能代表大众想法。 恋情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即相互吸引、喜欢到依赖。相互吸引阶段的这种吸引是异性具有一种能让你一直与其交往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213/10/81883568_1141869504.shtml
4.宋佳被曝已领证结婚,娱乐圈的又一段佳话文章围绕“宋佳被曝已领证结婚”这一关键词展开,详细描述了宋佳的演艺生涯、感情生活、婚姻观以及网友的反应与祝福,文章还探讨了娱乐圈的婚恋观以及宋佳的未来展望,整篇文章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真实的宋佳形象。https://www.plancn.cn/post/566.html
5.张何为名字打分张何为姓名免费测试生辰八字五格分析名字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释迦牟尼 《圆觉经 · 圆觉菩萨》 何为则民服? ——孔子 《论语·为政篇》 然则我何为乎? ——庄子 《庄子 · 外篇 · 秋水》 两情不得已,念此留何为。 ——权德舆 《古离别》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https://www.mzi8.com/ceshi/xm_%E5%BC%A0%E4%BD%95%E4%B8%BA.html
6.何为“BE美学天花板”?何为“BE美学天花板”? 真正的“悲剧美学天花板”从不强行制造虐点 《周生如故》开播后,不少人评价该剧为“BE美学天花板”,甚至有人认为,《周生如故》在“BE美学”上的造诣可以拳打《东宫》。 事实真的如此吗? BE(Bad Ending)一词为网络用语,指悲剧结局,与HE(Happy Ending)对应。所谓“BE美学”,通俗来说就https://36kr.com/p/1387421897065606
7.何为“BE美学天花板”?何为“BE美学天花板”? 高明的悲剧从不强行制造虐点。 文| 镜像娱乐,作者丨李知恩,编辑丨张风屹 《周生如故》开播后,不少人评价该剧为“BE美学天花板”,甚至有人认为,《周生如故》在“BE美学”上的造诣可以拳打《东宫》。 事实真的如此吗? BE(Bad Ending)一词为网络用语,指悲剧结局,与HE(Happy Ending)https://www.tmtpost.com/5661457.html
8.何为婚煞?婚煞的危害性何为婚姻煞?婚煞的危害性 婚煞是什么意思? 婚姻煞就是一个人的命理上存在有关婚姻方面的障碍,婚姻多反复波折磨难。比如:恋爱中容易出现问题,波折多,烦恼多,左谈右谈婚恋总难成。热恋中的男女感情很好,但一到结婚,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结不成,最终导致分手。而有的有幸即便结了婚,也会遭遇出轨甚至https://www.yuceju.com/ask/483/
9.金莎小男友孙丞潇“爱的修学旅行”,狠狠打碎“姐弟恋”滤镜?总之,婚恋类综艺还需对观众需求点和提供新时代婚恋观上再做深挖,以防走到恋综模式化、丢失活力的老路上去。https://zhuanlan.zhihu.com/p/667066424
10.会改变当下婚礼行业的“礼”来了!【何为礼?】——观人生百态,体验人情冷暖,穿梭时空之界,笑看风云之会。 【说“人”话!】——在人生的重要时节点,以礼仪、仪轨、礼节、仪式的方式,带领每个人、家庭、甚至企业,学习规律、规矩、规则,学习做人之根本。 行礼之人身临其境,观礼之人旁观冷静! https://www.jianshu.com/p/85bd776a698e
11.星语28星宿关系与本命星图的探索何为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是我国本土天文学创作。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二十八星宿: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https://www.douban.com/note/703971270/
12.“双夫1V2现代”引发全网热议,新模式挑战传统婚恋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不断多元化,“双夫1V2”这一新兴的家庭模式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双夫1V2通常指一名女性与两名男性共同组成的家庭,涉及了更多的情感与责任分配。这一模式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家庭观念,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双夫1V2背后的文化现象 https://m.kekehu.top/kkhzx/4330.html
13.杂文去他妈的“恋爱观”然后一上大学,一走进社会,突然要求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鼓励他们勇于恋爱,勇于结婚,最终指向勇于生娃,还是二胎、三胎地生。这是什么混蛋逻辑? 其实,当两个人发育到可以对异性产生好感,并由互相产生好感进而谈起恋爱,这本身就是人类成长、发展、繁衍的自然规律,是天性最直接的表现。何为“早”?“早恋”这https://www.meipian.cn/591bq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