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近6成大学生不想谈恋爱!“催婚”从大学开始?教育婚恋观

“婚恋保卫战”是否要从高校打响?大学阶段如何平衡学业和感情的关系?如何使大学婚恋教育顺应时代需求?

01

56.9%的同学表示不想谈恋爱

文中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

第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灵活利用非传统形式开展婚恋教育。

第三,建立课程反馈机制,让学生匿名评价课程。

第五,高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婚恋教育。

02

天津大学等多所学校开设婚恋教育课

此前已有呼吁大学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声音。2021年3月,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于欣伟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建议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

▲天津大学的“恋爱课”

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怎么爱,缺乏爱的能力”是当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在高校开设“恋爱课”,有助于“帮助他们更懂爱”。

2020年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

显然,围绕高校婚恋课的争论重点,并不在于该不该开设,而是教什么、怎么教。

▲天津大学“恋爱课”课程

03

婚恋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平等人格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发起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在关于“婚姻首要标准”的这一调查中,50后、60后、70后更注重“老了有人照顾”和“生养儿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幸福”逐渐成为80后、90后、00后的首要目的,其中,72.2%的00后赞同追求个人幸福这一目标。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困在生育观念的枷锁中,他们更渴望在亲密关系中“做自己”。在这一观念上建立一段亲密关系,需要一段漫长的理解和磨合过程。如果婚恋教育方式偏离目的,将会阻碍当代大学生正确看待亲密关系。

一方面,把婚恋教育纳入选修课课程,运用选修课的课程模式推广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是一种理论空谈。

另一方面,将亲密关系的培养视作沟通技巧的训练,是对婚恋教育的狭隘理解。

此外,对于高校成为婚恋教育“主阵地”,舆论还不乏担忧。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知识”,而不是学习“婚恋”。如果“婚恋课”占比过高,势必让学生额外花费更多精力,未必就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况且,美好的爱情从来可遇而不可求,主要依赖于个人实践,既无统一模式,更无样本可循。一旦婚恋课有了授课教材、教学目标、考核办法,教导每个学生“照本宣科”谈恋爱,岂不可笑?对于那些本就不想谈恋爱的大学生,更是会反感抵触。

针对这种担忧,还要仔细梳理设立婚恋课的初衷,化解不必要的争议。

将高校作为婚恋教育“主阵地”,并不意味着婚恋课会成为必修课。合理安排的婚恋教育,并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精力,反而有助于优化心理素质、提升个人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至于对“生搬硬套”谈恋爱的担忧,则大可不必。高校婚恋课,目的是完成情感认知上的“托底”,而非行为上的“模式化”。反观现在不少网络作品,宣扬不切实际的爱情观,过度美化婚外情、闪婚闪离等信息,更可能对年轻人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恋观念也将有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婚恋观念里平等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只有平等地看待彼此,才能建立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培养正确的婚恋观念。

▲校园中的情侣AI作图

04

大学婚恋教育不该成为“催婚课”

现实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惑。不少网友就直言,在近日热播的一档“离婚综艺”中,除了八卦和吐槽,也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明明内心很想要一些东西,却总是心口不一,寄希望于让伴侣“猜中”,既使对方充满压力,也让自己陷入june.la7u.com情绪内耗。再如,明明身处一段“有毒”的、充满操控的恋爱关系,可“恋爱脑”一上头,还是会不断自我欺骗。有时,自己和伴侣总是会困于对抗型沟通模式,永远做不到“好好说话”,一吵架就不欢而散……

理想的高校婚恋课程,绝不只是为了简单让人“脱单”,更不是教人操控情感,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学会以理性成熟的方式审视情感问题,懂得抽丝剥茧地发现问题本质、展开有效沟通,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爱的表达。

当然,婚恋选择属于个人自由,人们不管是决定投入还是脱离一段亲密关系,是否按照传统的“社会时钟”节奏进行生活,都不该被外界力量过度干预。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同时,尊重个体选择,不在课堂上强行灌输陈腐的婚恋价值观,也应该成为高校开展婚恋教育的基本共识。

THE END
1.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培养高尚婚恋情操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2.我院召开“女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会议2021年5月19日上午,我院于明义大讲堂为2018级女生召开关于“女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会议,党委副书记毛子成,2018级辅导员孙贵英出席本次会议,孙贵英主讲。 首先,孙贵英作为老师和朋友与同学们敞开心扉展开对婚恋的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后孙贵英向大家提出三个问题:1、确定恋爱关系前是否了解对方?2、恋爱动机https://sport.lyu.edu.cn/2021/0525/c711a182346/page.psp
3.河南共青团一是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当前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婚恋教育阵地,要充分明确校园教育在加强青年人婚恋观责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把握婚恋教育的舆论和宣http://www.hnyouth.org.cn/league/announcement/id/3832/stype/1
4.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因此, 加强人性化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应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把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基本部分加以探讨, 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学生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更加理智和负责。同时科学开展大学生性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两性交往,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5.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培育研究婚恋,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缔结婚姻,组建家庭,是人类繁衍、文明延续的桥梁和纽带。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新时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当代社会婚恋价值基本取向和未来我国婚姻家庭基本走向的鲜明折射。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不仅有利于个体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2580457.nh.html
6.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0引言婚恋观是人们在婚姻和两性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本文中它包括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态度、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婚姻价值观。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并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22/64665812.shtm
7.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精选5篇)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与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 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效排除民族风俗和宗教影响,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纳入到我们党的队伍中来,为我们党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优秀的后备人才,对维护民族高校的安全稳定,加强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基础、维护边疆少http://www.yyfangchan.com/fanwen/1575684.html
8.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3篇)当代大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了人生观、法治观、道德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出自己美好的明天,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是短暂的和可耻的。法治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意识,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责任,遵守法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9/17/79360359_11176985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