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上海结婚登记数据出炉,代表吴文清建议建立市级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平台

上海人初婚年龄越来越大,接近30岁。据昨天市民政局编制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婚姻登记数据》显示,全市初婚男性平均年龄30.6岁,女性29.2岁。

针对不少适婚青年面临的择偶难问题,市人大代表吴文清将关于建立市级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平台的建议带到了上海两会上,和其他代表们一起探讨青年婚恋问题。

◆2023年上海市婚姻登记数据发布◆

据市民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全市共办理婚姻登记139925对。从业务类别看,结婚登记104210对、离婚登记35715对;从当事人主体看,内地居民婚姻登记138321对,涉外国人、涉港澳台居民及华侨婚姻登记1604对。

其中,2023年全市办理的内地居民结婚登记102891对、离婚登记35430对。全市办理涉外国人、涉港澳台居民及华侨结婚登记1319对、离婚登记285对,共涉及74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还显示,2023年,全市共办理跨省婚姻登记15080对。其中,跨省结婚登记13077对;跨省离婚登记2003对。全市跨省婚姻登记惠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户籍的30160名当事人。

自2023年5月15日起,本市实施“公民婚育一件事”,包括民政部门的“内地居民婚姻登记(结婚)”、公安部门的“本市户口登记(婚姻状况变更)”“市内户口迁移(因婚姻迁入配偶家庭户)”、卫健部门的“生育登记”4个事项以来,共有392对夫妻从中受益。

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结婚登记男性平均年龄35.3岁,女性33.3岁。全市初婚男性平均年龄30.6岁,女性29.2岁。2023年,全市离婚登记男性平均年龄45岁、女性42.3岁。

◆上海的单身青年数量庞大◆

初婚年龄一再推迟的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择偶难。

吴文清摆事实举例说,2023年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其中一项内容是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指出,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在人口问题上的最新定位,也是人口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新部署。”吴文清分析说。

还有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问题:从2022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吴文清分析说,虽然当年负增长的比率较低,只有0.6%,人口减少数量也只有85万,但是与前些年正增长相比,人口一旦进入负增长轨道,就意味着人口红利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如果继续想通过人口红利来满足发展需要,满足竞争需要,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甚至人口会成为制约发展的一道障碍。

造成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多适婚年龄的青年没有找到对象、组建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官方网站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上海25-34岁年龄段,共有约481万人,其中未婚人数约为184万,占该年龄段的38.3%。

“目前,上海的单身青年数量庞大。”吴文清认为,这些单身青年没有结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及要找的对象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定位,对婚恋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原因,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异性,可选择的范围较小,对于传统的相亲又不愿意接受;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对婚姻生活没有强烈的愿望甚至有抵触心理。

建议邀请婚恋和心理专家加入市级婚恋服务平台

根据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要弘扬文明婚恋风尚、加强婚恋咨询与指导、培育公益性婚恋服务项目、拓展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促进婚恋市场规范发展。

全市老年人数据平台建设给了吴文清写下这份建议的灵感,他建议建设市级单身青年大数据及婚恋服务平台。因为,该平台与“随申办”进行数据匹配,确保加入平台的人均为单身状态,确保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同时,加入平台的单身青年可以选择全部或部分公开自己的信息和婚恋需求,以便能推荐合适的异性。

“通过建设市级单身青年大数据及婚恋服务平台及提供配套的、专业的服务,为有需求的单身青年提供了了解、接触异性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助力他们找到合适的对象、组建幸福的家庭,普及性健康及优生优育知识,为提高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质量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吴文清说。

THE END
1.淄博市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服务项目——中国青年网2014年1月,淄博团市委招募一名专职社工作为婚恋交友项目专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青年婚恋交友需求摸底调查,形成搭建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可行性报告,并在5月份揭牌成立“淄博市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平台充分利用共青团系统优势资源举办线下丰富多彩的相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线上互动交友的重要阵地。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z.youth.cn/zhuanti/qcyy/hd/201707/t20170726_10379397.htm
2.研究中心:“丝路青缘”陕西共青团公益婚恋交友平台网络公益[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团中央对青年婚恋交友工作要求,团陕西省委迅速行动,研判青年婚恋需求,及时掌握青年婚恋动态,帮助青年解决婚恋难问题,提出“突出价值引领,强化公益导向,创立团属品牌,坚持青年为本,省级统管,市、县联动,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青年婚恋观、家https://news.hsw.cn/system/2021/1117/1396101.shtml
3.省民政厅陕西青年公益婚恋交友活动搭建平台5月18日,由团省委、省民政厅主办的“丝路青缘·相聚长安”2024年陕西青年公益婚恋交友活动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本次活动以“才聚长安续团‘缘’ 青春奋进谱新篇”为主题,吸引来自建筑、金融、卫生、教育等行业的2300余名单身青年参加。 活动中,主办方给“丝路青缘”婚恋志愿服务专家库成员颁发了聘书,为http://www.shaanxi.gov.cn/xw/ldx/bm/202405/t20240524_2330364_wap.html
4.南京日报有网友致信上海市民政局,建议设立适婚青年交流场所。原因是:不少大龄未婚男女因为工作节奏快等,户外社交活动匮乏,而一些婚恋交友平台变身“套路聊”,使人顾虑重重。上海市民政局已回复,要积极推动公益婚恋交友服务工作。今年南京两会期间,有位市政协委员也在提案中建议创办公益婚恋交友服务平台,帮助适龄男女解决“牵手”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4-04/01/content_54_144427.htm
5.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附下载)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偏社交类软件的活跃人数相较于仅婚恋类软件的活跃人数高约10倍(以陌陌和伊对为例),远超传统婚恋平台推出的软件。陌生人社交平台开始争夺年轻人市场,该类平台相较于目的性更强、沟通成本更大的婚恋网站更容易保证活跃度。目前,婚恋服务市场已呈现去中心化趋势,除婚恋交友APP,还有https://www.iimedia.cn/c400/10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