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演员演绎了三个让观众过目不忘的角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袁泉
等了那么久终于等到唐晶
她最爱角色强势下包裹的脆弱
谈到对角色的理解,袁泉表示除却表面上的女强人外,剧本里最打动她的是唐晶的脆弱。“这种脆弱被很强的职业感包裹着,她表面上非常强悍,能够掌控自己所有的生活,但同时心底角落里有一个孤独的小影子。我能感觉到这个角色是有她的双面性的,这种双面性才是表演当中最好玩的地方,演员有得演的地方。”
对于剧中人物的情感抉择袁泉也有自己的态度,“其实在一段感情当中,最痛苦的并不是说失去了哪一个人,而是与自己对话的时候,发现自己内心的秩序或者是最终的方向遗失了。所以,人最重要的其实是在不断成长中找到自己。”
采访中,为了让话题不再越聊越沉重,我们聊起了她在剧中精致的服饰,已有观众在剧刚开播时就在网上“跪求同款”了,如今剧集落幕,同款也在某宝有售。袁泉笑着说,剧中服饰有一大部分都是她自己的私服,还有一部分是剧组提供,由专业造型师进行搭配的。
谈到拍摄时的氛围,袁泉不假思索地表示拍摄过程“非常愉快”,袁泉透露,在现场剧组成员们经常探讨的居然是什么东西最好吃。她笑称“我们剧组就是一群吃货。”尤其是“老卓”陈道明:“在现场我们几个不是属于爱吃零食的人,但是陈老师会不停地给我们零食。”
她对“红”没什么概念
袁泉的演艺生涯有着很高的起点。她1996年考入中戏,班里同学包括刘烨、章子怡、秦海璐、梅婷等。而袁泉是最早出去拍电影的一个,并赢得了一座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杯。大学还没毕业,她就已拍摄了三部电影。在话剧领域,她几乎把各种重要的奖项都拿了个遍。自从结婚生子后,袁泉的产量逐年递减,出演《我的前半生》前,6年来她只演过一部电视剧。这次凭借《我的前半生》“再次翻红”。对此袁泉直言:“我从来也没觉得自己是一线演员。对于我来讲,这么多年都是以一个相对比较缓慢、平实的速度在往前走,所以我对‘红’也没什么概念。”
提到曝光率,袁泉表示自己并没有那么在意。在她看来,平实、安静的生活对每个演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不踏踏实实地生活,就没有办法真正去理解、明白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如果你每天都被架空,像飘在云端上面,被所有人保护起来,是没有办法演好戏的。”
剧集落幕,对于她来讲,更重要的是“接下来自己后面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够稳扎稳打。”而当被问及在拍完这部剧后,是否会反思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她说:“我的前半生脚步也不快,所以就按照自己习惯和喜欢的节奏,慢慢地往前走就好了。”
马伊琍
10年从夏琳到罗子君
马伊琍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罗子君,她善良、单纯、不谙世事,“前半生”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安逸,是“公主病”重度患者。被丈夫抛弃后,她的生活跌落谷底。在好友唐晶和贺涵的帮助下,终于蜕变成长,开启了“后半生”的新篇章。
从“金丝笼”中小女人的高傲骄纵,到失魂落魄,再到历经事业、情感的种种曲折走向独立、坚强,剧中子君的成长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马伊琍做了充分准备,“我在开拍前一年就拿到了剧本,一年里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演这个角色。”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也被她拿到人物创作中来。比如,剧中儿子问子君什么是“角膜”,子君回答说是“脚上敷的膜”,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马伊琍家的真事,“文先生听不下去我兴高采烈地误导一年级的爱马,于是大喊‘你胡说’!”也正是如此充分的创作准备和细腻的情绪把握,才让马伊琍又多了一部职业生涯上的代表作。
30岁碰到夏琳40岁遇见子君
2007年,讲述80后年轻人青春情感的电视剧《奋斗》开播,风靡全国。通过这部戏,观众认识了夏琳的饰演者——马伊琍。10年中,马伊琍从不掩饰对夏琳这个角色的喜爱,数次在采访中提及,自己最喜欢也最像自己的角色非夏琳莫属。
十年后,马伊琍遇到了她生命中又一个有分量的角色——罗子君。《我的前半生》开播前,她在微博写道:“三十岁碰到夏琳,四十岁遇见子君。前半生的路上没有对错,唯有成长。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足见这个角色在她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如果说,十年前《奋斗》中的夏琳一路高歌,为年轻观众们高扬起追求理想的风帆,那么十年后的罗子君,则深陷婚姻与生活的泥沼,早已在“老公孩子斗小三、早中晚饭鱼尾纹”之中消磨了斗志、偏离了方向。这份消沉与琐碎,构建出与“夏琳”截然相反的人物特性,却更具有一份极具醒世意味的现实意义。
我承认很多事情力所不能及
马伊琍认为“在成长”是子君身上最为宝贵的特质。她在采访中说,“我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成长,她并没有一成不变地保守地生活在过去的方式里。”
马伊琍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亦舒的原著小说,亦舒笔下的女性生活状态也是她一直以来追求的。“子君在每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女性在任何时候都要独立,无论婚姻、事业或者友情中,人都要做一个独立的自我,依附别人活下去,会给别人造成负担,自己也会有压力。”
采访中马伊琍也坦言,演完这部剧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事业与婚姻中,人都要做一个独立的自我。有些事情前半生发生,总好过后半生瞎折腾。”马伊琍在采访中又念了一遍犀利的台词,然后连着用了两个“特别棒,特别棒”。
戏外,马伊琍却更像是袁泉饰演的唐晶——一个女超人,工作家庭两不误,她说自己即使在跑宣传,脑子里也有一万件事儿在同时进行,包括预约医生、帮朋友订酒店、女儿出去旅行的订房计划,订航班事宜等等。
马伊琍坦陈,自己有一些“完美主义”的倾向,但也坦言现在的心态和年轻的时候有很大变化:“我觉得到我现在这个年龄阶段,我比较能接受很多事情做不好,我会说对不起,我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随即她补充道:“但是往往有时候这么想了,反而比较容易把事情做好。”
靳东
无论有多红话剧是“心里的牵挂”
靳东“一片一片贴出人物”
他的“根”还在话剧舞台
在靳东看来,想要像以前那样靠影像或视觉冲击对观众产生影响,已经很难,“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勾勒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出品《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的意义所在,“我们尽可能如实地去反映我们当下的这个情况,当然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进来,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无意说教,只是力所能及从一个最客观的角度去呈现,表达这样一个时代。”
而对于让自己大火的影视剧,靳东也不拧巴,他表示,“如果有一天,我实在没有精力或兴趣,我也会很直白地说出来,我就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