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世纪末期父权制的英国,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因此,婚姻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自然婚姻这个主题吸引了简·奥斯丁的注意力。
一、《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爱玛》的主题是婚姻,在该书中作者充分地表达了她的婚姻观。该书中主要提到五段婚姻:泰勒和威斯顿的婚姻、弗兰克和简·菲尔费克斯的婚姻、哈利特·史密斯和罗伯特·马丁的婚姻、埃尔顿和霍金斯的婚姻以及爱玛和奈特利的婚姻。
(一)基于美丽和虚荣之上的婚姻
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一个女孩拥有了美丽,就拥有了一种无形财富,而这种无形财富可以改变她的命运。正如《爱玛》里的简·菲尔费克斯和泰勒,她们社会地位都低,但是最终她们通过婚姻改变了命运。弗兰克正是出于虚荣心而追求简·菲尔费克斯。弗兰克与简秘密结婚后还假装和简不熟,而是去亲近爱玛。这表明他并不是深爱简,没有爱到有勇气在家人面前承认他们的关系。
(二)基于金钱之上的婚姻
简·奥斯丁时代的婚姻的作用主要是获得财富、社会关系以及继承权(王,1978)。尤其是19世纪英国贫富差距特别大,英国人十分看着金钱。金钱对于一个单身女性来说十分重要,一个金钱很少的单身女人被认为是可笑的、令人厌恶的,而一个金钱很多的单身女人则是可敬的、理智的、讨人喜欢的(Austin,2005)。尽管小说中威斯顿是一个自负的、自我中心的女人,埃尔顿还是愿意和她结婚,因为她是富有的。
(三)基于社会地位之上的婚姻
在奥斯丁生活的时代,社会地位是由家庭背景、名声和财富所决定的。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是一个提高社会地位的好办法,因为她们无法通过努力和个人成就来提高其社会地位。在《爱玛》中,威斯顿先生和他前妻邱吉尔的婚姻有助于提高威斯顿先生的社会地位,但是两人的婚姻以失败结尾。之后,威斯顿先生与泰勒的婚姻要更幸福,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平等。同样由于社会地位的缘故,弗兰克和简只能隐婚。此外,社会地位也是埃尔顿拒绝哈利特而追求霍金斯的缘故。
(四)基于真爱之上的婚姻
一个完美的婚姻应该基于爱情之上。首先,以简的婚姻为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ArnoldKettle说简之所以嫁给弗兰克是因为财富和社会地位(朱,1985)。MarkSchorer则认为简之所以嫁给弗兰克是因为真爱(朱,1985)。我更赞成后者,从小说中她冒雨去邮局取信以及与奈特利的谈话可以看出简对弗兰克是真爱。此外,爱玛与奈特利的婚姻也是真爱的产物。他们非常了解彼此,然而直到最后他们才发现他们的内心,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简·奥斯丁婚姻观形成原因
(一)社会的影响
在奥斯丁时代,英国正在从早期资本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资产阶级婚姻也处于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传统因素(经济基础、社会等级制度和父权制结构)和现代因素(夫妻相爱、父母与子女相互尊重)都发挥着作用(赵,2002)。
(二)简·奥斯丁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
简·奥斯丁出生于一个幸福而富有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有教养的、受人尊重的牧师,她的母亲有吟诗作赋的天赋(Lefroy,2001)。与一些贵族家庭的社交使得她有机会了解贵族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乡村牧师的女儿,简·奥斯丁从小就知道,无论她多么迷人,没有嫁妆她很难在她朋友圈找到一个丈夫(Lefroy,2001)。简·奥斯丁承认金钱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然而,她不只是对金钱和社会地位感兴趣。这一点可以从她的个人经历看出。1802年,奥斯丁曾接受了哈里斯·威瑟的求婚,但是后来她改变了想法,因为她并不喜欢他。奥斯丁曾在给她侄子的信中写道“anythingistobeenduredratherthanmarryingwithoutaffection”(Lefroy,2001)。因此,相比于金钱和社会地位,她更重视爱情。
三、结论
本文通过《爱玛》中几对婚姻来透析简·奥斯丁的婚姻观。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简·奥斯丁婚姻观的形成原因。她的婚姻观对我们的生活也有现实意义。婚姻需要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还需要经济因素和社会地位做支撑,这也正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Austen,J,2005,Emma,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Lefroy,H.2001.JaneAuste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