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三重境界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三重境界-爱情与金钱

一、引言

二、钟情婚姻爱情描写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着英国文坛,而奥斯丁创作的小说则是一反常规地展现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的自我发现过程,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1]尽管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奥斯丁的小说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简·奥斯丁一生都是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的人物以中小地主、牧师为主,观察的环境也以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为主,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有对重大社会矛盾的反映。有趣的是,尽管奥斯丁终身未嫁,但在她的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有关婚姻与爱情的描写。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细腻情感的把握,生动真实地描绘了简。奥斯丁周围世界的小天地,特别是绅士淑女之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简·奥斯丁的六部作品可以说都是以婚姻为主题的婚姻小说,虽然她的婚姻观不可避免得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但也不是完全正统的。而比较清晰得展现作家婚姻爱情观念的作品,无疑要算《傲慢与偏见》了,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最喜欢的作品,同时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在2007年3月1日的“世界书日”上,《傲慢与偏见》被英国读者评选为“十大不可或缺的书”之首。整部作品通过贝内特几个女儿的婚姻经历为基点,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经历为情节主线,展示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社会贵族阶层的婚姻状况。从某中程度上,也探讨了婚姻的内涵,因此此书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文学批评家马克肖尔这样评价《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及奥斯丁后期的小说会令愚顿者震撼。如她的见解能被认同,这个由愚顿者构成的社会必将脱胎换骨。”[2]

三、三段婚姻展现三重境界

人们的择偶动机决定人们的择偶标准。择偶动机不同,人们的择偶标准也不会相同。自古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既要遵循婚姻的自然属性,又不得不受婚姻社会属性的影响。婚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们择偶时要考虑对方的身体、经济、宗教、道德等因素。人们在选择婚姻伴侣时不可能只有单一的动机,而是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而这种侧重点的差异表现出来便是人们择偶标准的差异。

根据择偶标准的差异,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在其名著《1500—1800年英国家庭、性和婚姻》中将当时英国人的择偶动机分为四类: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为了个人的感情、友爱和情谊;性的吸引;激情之爱。[3]在《傲慢与偏见》里,作者所塑造出的几种婚姻关系,大都可以从中找到相符合的类型。例如夏洛特和柯林斯的结合,就符合“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这一类型。

(一)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盲目的激情追求享乐

在《傲慢与偏见》中,如果要选出一桩最荒诞且最不被看好的婚姻,无疑就是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了。作者甚至没有正面交代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继而出走的。只是简单的通过简和M·加德纳舅妈写给伊丽莎白的信,让读者了解情况的大概。两个人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爱情,即使勉强有,也只能算是“欲望之爱”产生的盲目激情。简·奥斯丁对他们的婚姻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莉迪亚的轻浮、卤莽和无知即使在小说的结尾也没有改变,威克姆的狡诈、野心和肤浅也使我们感到厌恶。理智、感情与道德可以说是婚姻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对婚姻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项,他们婚姻的失败早已注定。

婚姻的基础是婚姻最终成立的根据,决定着婚姻的特性。西方的婚姻更加注重性的因素,在他们看来男女的结合“主要报偿是性关系的满足。”长久以来,西方人有这样的观念,婚姻是为了爱情和寻求伴侣,还有的是为了性的和谐,避免孤独。莉迪亚习惯沉醉在男人的追捧中,而且一向用清不专,“只要受到人家的勾引,对谁都会上钩。”她对人的好恶,选择男人的标准,只是看对方的脸蛋漂不漂亮。当有漂亮的男人出现时,她的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过去。至于自己是不是爱上对方,她一点也不在乎,也更不会在乎对方是否真的爱她。

这种以性爱为基础的带有鲜明个人性的婚姻是缺乏稳定性的。婚姻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没有直接关系,这样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就比较容易,没有什么牵制和挂碍。爱情本身是不稳定的,是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捉摸的部分。[5]韦政通说:“在所有的爱中,最强烈,最令人困惑,也是最缺乏稳定性的就是性爱。”所以建立在性爱基础上的婚姻总是包含着“隐伏的危机。”[6]而人的本性中又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因而更加重了建立在性爱上的婚姻的不稳定性。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既是个人的,又是根植于性爱的,它的不稳定性就成为必然了。加之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比较受限。在这种环境下夫妻间的冲突所产生的情绪障碍很难获得疏导,日积月累容易造成不和,情感上就会出现创伤、裂缝。这种情感上的伤痕便无法弥合而全面崩溃,当做为婚姻基础的性爱消失,那婚姻自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傲慢与偏见》中莉迪亚和威克姆婚姻的前景,作者在最后一章含蓄得指出:“威克姆不久便清淡爱弛,莉迪亚对他稍许持久一些。”

威克姆选择莉迪亚的原因,书中并没有详细指出,不过他之所以同意与莉迪亚结婚,金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威克姆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在与莉迪亚私奔前,曾经追求过金小姐和达西小姐,不是因为性,而是为了金钱。威克姆怀有这样的心态,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在18世纪时财富仍是社会中上层择偶时的重点,正如1727年丹尼尔迪福所抱怨的那样,“金钱和处女膜仍是人们考虑的目标。”同时威克姆做为地位稍底的中等阶级(lowermiddleclasses),并没有大量的财产传承,因而更加重了他对金钱的贪婪。最终还是达西先生出面,替威克姆偿还了债务,并在莉迪亚名下的钱之外,又给了她一千英镑,并给威克姆买了个官职,最终换来了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美貌与相貌平常的人一样,也得有饭吃,有衣穿。”可见在这段婚姻中除了盲目的激情,金钱也扮演了“关键先生”的角色。

(二)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向现实妥协

在《傲慢与偏见》中,金钱和爱情婚姻往往是形影不离,难分难舍的。小说里人们谈婚论嫁时总少不了金钱的影子,而阐述金钱对于婚姻的选择,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柯林斯牧师和夏洛特·卢卡斯的结合了。

柯林斯选择夏洛特做自己的妻子,显然不是因为爱上她,在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就已经详细阐述了他要结婚的理由:“第一,我认为每个生活宽裕的牧师(像我本人),理当给教区在婚姻方面树立一个榜样;第二,我相信结婚会大大增进我的幸福;第三—这一点或许应该早一点提出来,我有幸奉为恩主的那位贵妇人特别劝嘱我要结婚。”因而当柯林斯像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毫不犹豫的把结婚对象转向了夏洛特小姐。柯林斯急着结婚,并不是出于个人需要,只是在完成他所崇拜的德布尔夫人(达西的姑妈)布置的一项任务,只要结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结婚对象是谁,对她是不是有感情这些并不重要。而且夏洛特小姐还算是贵族出身的小姐,也算是门当户对,这就已经足够了。

柯林斯这个人并不懂得如何去爱和经营婚姻,他看上去有些笨拙可笑,缺少男子汉气概但又很自负。他的婚姻一定程度上是遵循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婚姻理念:“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夏洛特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早就看出了柯林斯先生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欢,同他相处实在令人厌烦,而且他对她的爱也一定是“镜花水月”。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他做丈夫,因为夏洛特选择的这种婚姻,总归是女人最适意的保险箱,能确保她不至于挨冻受饥,也不用担心丈夫变心,至于婚姻幸福与否则就要放到次要位置了。所以在伊丽莎白拜访朋友的时,发现“柯林斯先生有时说些让夏洛特实在难为情的话”“夏洛特一般总是明智地装作没听见。”而且夏洛特也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单独带妹妹和伊丽莎白参观住宅,而且她也非常高兴。似乎如果柯林斯不存在,就真有一种舒适的气氛。这就是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很显然成就这段婚姻的关键就是金钱。对柯林斯来说,这样的生活让他很满足,婚姻的“目的”也已经实现。而夏洛特“用什么手段驾御丈夫,有多大的度量容忍他,不得不承认,事情处理得相当不错。”这样的一种靠金钱财富维持的婚姻虽然并不完美,但毕竟也是一种婚姻。

在这桩婚姻里,夏洛特和柯林斯之间是没有温暖和幸福的感觉的,只是枯燥平淡的生活着。也许只有当他们孕育出下一代时,彼此才会产生一种爱—对下一代的爱,对孩子的关心呵护,到那时他们的婚姻也许便不这么乏味。奥斯丁并不欣赏这样的婚姻,透过文字可以感觉到她对这种婚姻的嘲讽之意。但以我们现代的视角来看,夏洛特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呵。岁月不留人,对她这样一位老姑娘来说,有一个归宿似乎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当然不会赞赏夏洛特的选择,但能否试着对她多一分的理解和宽容呢?

(三)伊丽莎白和达西:情投意合,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16至18世纪英国上层阶层的择偶标准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注重婚姻的物质基础,强调门当户对,但是并不否认爱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历史学家埃里克卡·尔森考察了英国都泽时代城市及乡村民间的婚姻状况,肯定地认为:“爱是至高无上的。”麦伦的研究也表明,至少从16世纪以来,爱或感情在人们的婚姻生活中占比较重要的位置。[9]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美满、最成功的理想婚姻,二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

伊丽莎白在贝内特家中排行老二,她虽然没有简那么娇好的面容,却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而且还有如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荷,有着丰富的个性和内涵。伊丽莎白认识到了当时社会上以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谈婚论嫁的风气,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婚姻也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但她并没有迷失自己,而是选择继续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正是伊丽莎白的这种不凡的谈吐和高贵的情操吸引了达西,让达西对她渐生爱意。这也体现出英国的传统的择偶观念,因为在美貌、血统和财富之外,社会上层也一直注重性格和美德。一直以来,英国的行为指导书和民俗都强调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婚姻中的重要性。

培根就认为人们在选择妻子时不要太注重财富、美貌、利益、高贵等,而应该考虑“思想上的虔诚品质,她父母诚信、她的美德、她的持家能力,她的善良的性情。”伊丽莎白尽管不具备“她的父母诚信”这个客观条件,但其他几个要求伊丽莎白都具备了。也是因为如此,达西才会努力克服自己的“傲慢”,真正得对待爱情。“即使自恋一开始真的是自高自大,它也能够变成一种健康的且值得称道的生命态度。这种情况,在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达西这个人物上就曾发生过。这个自负的男人,虽然看起来自命不凡,顾景自怜,但他还是能够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观察他自己。”[10]伊丽莎白最终与达西结成美满的婚姻,是她对改过的达西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而不是达西早就拥有的金钱和地位。其实在这个时候,即使达西没有巨额的家产,伊丽莎白还是会嫁给达西,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金钱在《傲慢与偏见》中无处不在,即使在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中也不免掺杂着一点金钱的因素。在外人看来,伊丽莎白如同捡了一个金元宝,就像贝内特太太喊道的:“每年有一万镑的收入,可能还要更多!阔得向王公一般!”先前对达西先生的不满与愤怒,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了。对自己二女儿的这桩婚姻举双手赞成,假如可以,这位可爱的太太恐怕连双脚都会举起来。但是,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之所以超脱于书中描写的其他几桩婚姻,就是因为两人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是真心相爱。

四、永恒的话题:追求美好婚姻

奥斯丁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人们追求美好婚姻的共同人生诉求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还愈加强烈。《傲慢与偏见》中诠释的婚姻观念也没有完全脱离我们的实际,还给现代人带来某种启迪。在2005年初,英国BBC4台在读者中开展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英国社会对女性影响最大、曾改变女性世界观(主要是爱情婚姻观)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位列第一。与小说塑造的情节相似,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谈婚论嫁时,何尝又不是进行着爱情与金钱的权衡呢?在面对婚姻的时候,人们总是有自己的选择,做出自己的判断,为以后的人生做出打算。现代社会的人们是像莉迪亚和威克姆那样沉迷于激情,追求一时的快乐呢;还是安于现状,过着夏洛特般枯燥生活呢;还是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为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奋斗,成为“伊丽莎白”和“达西”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也许都会有自己的理由。这也许是奥斯丁通过《傲慢与偏见》为我们留下的永恒的话题吧。

THE END
1.爱情与面包哪个更重要,如何选择,两个不幸的女人告诉你再美好的爱情和婚姻也是需要经济基础的,纯粹的精神寄托是无法负担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所需的。 从下面的故事中,让我们来体会所以然吧。 甜甜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女孩,在那一年遇上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开始了美好的爱情,俩人非常合得来,恋爱了三年后顺理成章地谈婚论嫁,可是当她的父母知道后,却提出了反对意https://www.jianshu.com/p/0a8b2a2ab533
2.情人间奇妙的金钱法则:恋爱花费多由男性埋单财经频道其实我跟前男友已经交往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可以谈婚论嫁了。但这一年中,他在金钱上特别计较,甚至明确的表态,婚后仅交给我两千元的家用钱,而所有的家务活我必须全部承包。我就特别不明白,他到底是娶老婆,还是雇一个带薪全职保姆?而且,交往的这一年来,每逢节日我都会为他准备相应的礼物,哪怕仅仅是个生日蛋糕,https://www.hnr.cn/finance/cjyw/201402/t20140218_837705.html
3.爱情物质孰轻孰重?爱情、物质孰轻孰重? 由恋爱走到谈婚论嫁,物质是不可避免要提及的,而现在这个社会中可以说物质最有力的体现便是房子。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大部分人在赞同婚前买房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一个问题,女方出钱买房登记在男友名下,分手后陷入人财两空的窘境。因此,对于婚前男女共同出资买https://m.loupan.com/nanyang/news/201801/2375226
4.男人对女人攻心28招!一招一个准!图文1、女人大都很物质 每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女人都会问:你一个月工资多少?财产状况如何?然后,男人就开始抱怨:女人太物质,总是金钱至上,这世间难道就没有不谈钱的纯洁的爱情吗?其实,这不是女人太爱钱,而是为自己的婚姻和未来负责。每个女人在决定结婚前,都会理性地考虑现实,因为她有权力去知道今后自己将会过什么水平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8095155.html
5.杨晓林段凤丽律师接受《科学新生活》杂志采访:《把我的宝马吐段凤丽(律师):单就上面这3个案子来说,本人认为,无论从法理上还是情理上,案例二的判决更符合法律、更公平合理。 许默默(中学教师):分了就该把人家送的那些东西还回去,恋爱时或谈婚论嫁时人家是冲着和你厮守终生才那么出手阔绰的,否则谁都不会那么“大手大脚”,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再说了,“睹物思人”,如https://www.famlaw.cn/Ne_d_gci_32_id_2160.html
6.辩论资料:爱情是自私的1,如果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那为什么现代大学生毕业后一谈婚论嫁,爱情在碰到婚姻这个就分手了呢 因为爱情是主观的情绪,而婚姻是现实的客观的,婚姻包含了家庭,工作,地域,文化乃至价值观,婚姻不能允许爱情的幻想成分存在,所以当30个月的爱情化学反应结束后,男女双方在生活中不能达成共识,就会选择分开,所以婚姻变成爱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zr2ui50.html
7.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是相的中与否。相中了立马谈婚论嫁,年轻人遵照执#聊聊催婚这件事# 中国式催婚。了不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见面,见了面就谈结婚。无关爱情与否,最重要的是父母觉得可以,就可以把婚结了。结了婚就要有孩子,然后开始做生意,朝着养家赚钱糊口的方向发展。在我们村,谈恋爱不重要,爱不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是相的中与否。相中了立马谈婚论嫁,年轻人遵照执行就可https://www.toutiao.com/w/1756462421387267/
8.女人的面相和手相(完整版)我们在看电影时,常常会发现那些当妓女角色的女性,都是眼眶下一片灰黑的,这样看 上去,的确是很似干那种行业的,但在现实生活里,有很多女性眼下都是有灰黑现象的,这 难道都是干那行业的女性吗?这当然不是,凡事千万不可一概而论啊! 电影中的妓女化妆其实有真实感的,因为妓女接客频繁,性荷尔蒙分泌不正常,而且最https://www.360doc.cn/document/39329766_1061200416.html
9.爱情和物质之间,我选择的是你看到这段文字,小编想起了一位朋友的爱情故事。他是一个特别执着的男生,去年在一个相亲大会上认识了一个女生,两人恋爱的时候,打的火热,还嚷嚷着让身边的单身狗,都去参加相亲大会,一起脱单。 这个女生呢,是一个特别有梦想的人。准备谈婚论嫁之际,公司派她到国外进修。因为这个女孩儿家境不好,所以她一直想着出人https://m.7799520.com/news/22422.html
10.即将步入30岁人群的单身妹纸,你着急了吗?奶奶曾和我说:“待到谈婚论嫁方觉生小子比丫头好,若是小子对方姑娘不坏,备下礼金把人娶回家,我们待她好便好。而嫁丫头则得看她挑的人品性好不好?待她好不好?对方家人品性如何?对她是否满意?待她是否够好?实在是操碎心。”因此奶奶从不催婚,仅每年问我:“可有合心的人?”可惜我每次回答都让她失望了,https://story.hao.360.cn/topic/KdPZPknqMXG7Pj
11.为什么男人会做接盘侠,却看不上老实的好女生?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他的父母倒是开明,觉得你的日子你关起门来过就好,你爱怎么样就怎样,自己的老婆自己养。 女方家狮子大开口要38万的彩礼,虽然男方父母不怎么愉快,但是想想儿子喜欢就好,就那么吧。 于是在城里请了亲家,一起吃饭,把婚给定了。 https://www.douban.com/note/793962379/
12.谈婚论嫁的整套流程恋爱到结婚的11个步骤接亲网尽管物质不代表一切,但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是很脆弱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两个相爱的人结合后,天天为吃不饱饭而发愁,还哪有精力去谈情说爱,关心另一半呢? 6/8 谈婚论嫁的两个人性格要合适。 性格在整个婚姻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两个人都很火爆,那么就不是很适合在一起。有专家曾说过,性格决定命运,不同性格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4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