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本质–万物岭

上海有一对夫妻,为买学区房办了“假离婚”,签订《离婚协议》,约定了财产分割等条款。事情到这里,还属于常规操作,毕竟房票稀缺,为了突破限购政策搞这种假离婚的还挺多的。

结果等丈夫把三百万首付款打给妻子,妻子拿着这钱买好房后,不肯复婚了。

人财两空了,属于是。

你以为你俩是两人,结果人家早就把你当成敌人。

就跟你以为大家都是上市公司股东,都为了上市公司,但往往割小股东韭菜的恰好都是大股东。

好好一个生意,非得说是爱情。

其实不单单是这一起。

最近还有很多伴侣互害的阴间新闻,结了个婚都恨不得互相搞死对方。这种阴间新闻一多,我都怀疑大家是不是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有误解?

这个坟墓不是指要把人送进坟墓(物理)啊喂。

我始终觉得言情小说对婚姻是起负面效果的。

我不是说他们写的不好,恰恰相反,写的太过于好了,好到都不现实了,似乎有情饮水饱。

而现实中,爱情是需要的,但婚姻的本质功能是是“搭伙过日子”,就是经济上的合伙。

恋爱和婚姻,这本来就是两个独立事件。

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恨不得把好东西都给对方,把心掏出来都行。

但婚姻里的双方只是经济上的合伙人,目的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和你一起经营好这个经济组织。

但如果背叛你能换得更多经济利益的时候,很多“合伙人”没有理由不去捅你一刀。

他自己不想,他身边的人,也会怂恿。

这就难办了。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可以更加纯粹一些,但很遗憾,从古至今,“爱姻合一”就是顶级的奢侈品。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过去几百上千年里,婚姻最主要的两个参与者在结合之前是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否则戏文里也不会有那么多情侣私奔的故事。

东方有梁山伯祝英台的传说,西方有罗密欧朱丽叶的悲剧。

婚姻为何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为的就是保护自己阶层不坠落、自己财产不减少。

古代有个榜下捉婿的典故,意思是只要科举出了榜,新科进士就会被老地主们哄抢成为自己的女婿。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这个事情。

Oldmoney需要newmoney的精力和头脑,newmoney也需要oldmoney的资本和人脉网络。

这就叫合伙。

你出力,我出钱。

西方就更是如此,奥地利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靠着婚姻这个杠杆让其成员占据了欧洲大部分王室的铁王座,属实是把婚姻工具玩明白了。

什么是最好的生意?

在哈布斯堡家族眼里,结婚就是。

贵族婚姻是为了维持阶级,普通老百姓的婚姻是为了抵御风险。

繁衍子嗣越多,劳动力越多,在没有社保的过去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保障。

爱情是情投意合、你情我浓、持续缠绵。

但婚姻一直都是保护财产、抵御风险的一纸经济契约,是一个经济合伙组织,大家搭伙过日子本质上就两个目的:创造更多的家庭财富,通过规模效应减少支出,共同抵御意外风险。

所以,我劝大家先放弃对完美婚姻的幻想。

我不是说完美婚姻不存在,我只是说,概率低。

在这种最小型经济合作社里,如果两个合伙人互相信任、互相依赖、互相仰慕,那就是可持续的婚姻。

婚姻如果能到这种程度,要什么爱情呢?

或者说,这难道不就是最理想的爱情?

这比爱情靠谱多了。

你为了爱情去结婚,有可能人财两空;

但也许你一开始就是为了找一个合伙人去结婚,反而可能会得到真正的不离不弃。

这可能就是魔幻吧。

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说自己的结婚不是为了经济结合,而是为了让“老了有个伴”,“有个照应”,这当然是经济价值的一部分。

因为在市场里,一个靠谱耐心专业又不坑你的护理护工是很贵的,而且有时候都不是钱的问题。

至于说结婚是为了繁衍子嗣,这更是一个经济行为。

壮大家族、传承财产,当然是有经济目的在里面。

婚姻的双方是合伙人,而结婚是两个资产包的重组,或者可以说是两个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

会计学里的“资产”是指“可以持续带来现金流的资源”。

从这个定义来看,人是最重要的一种资产,当然在婚姻里,不仅仅收入可以被视为现金流,情绪价值也可以被视为现金流。

彼之蜜糖,汝之砒霜,有的人认为颜值是资产,有的人认为智慧经验是资产,有的人认为幽默是资产。

有的人认为对方能给自己的安全感是别人给不到的,这种安全感的价值当然要远远超过金钱。

大家都是互相交换的。

但残酷的是,在今天,这些优秀品质普遍被和金钱关联了。

如果不能正视婚姻的残酷之处,婚姻就会让你感受到真正的残酷。

不服,假离婚试试?

和小说电影不一样的是,一个人不可能一夜黑化。

你朝夕相处的配偶,如果真的捅你一刀的时候,不管真相如何,至少是有了一个认知上的分歧:要不就是你对TA不了解,要不就是TA对你很失望。

“不了解”和“很失望”是一个意思,都是婚前没有做好功课,双方没有匹配好需求。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要走进一段婚姻,尤其是通过相亲手段走进一段婚姻,要学习那些大资本的“残酷”:在真正完成资产重组前,要事前做足功课,把所有的坑都提前避掉,不要踩雷。

在投资并购里,交易之前第一步是要找一个懂行的、靠谱的投行做财务顾问(俗称FA),做中介,来撮合交易。

这个角色是撮合融资方和投资方完成交易的角色,撮合买方和卖方完成交易的角色。

你要买资产,要入股,就要向中介提出自己的需求,要买什么样的资产,能够接受的价格是怎么样的,公司每年收入有多少,净利润多少,然后,投行根据你的需求去市场上寻找。

如果你是一家在市场上出手频率非常高的公司,或者你本来就是一家职业投资公司,那么你肯定会储备了一些打了很多年交道的投行和财务顾问(FA)。

FA会帮你找合适的交易对手,会帮你做估值,会帮你做尽调。

因为打过很多年交道,所以熟悉你,熟悉你的需求,熟悉你的偏好。

而只要熟悉,找到合适标的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这种牛X的FA,在婚姻里是也是存在的。

就是,职业媒婆。

看到没有,公司并购和相亲真的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婚姻和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一个小区别在于,婚姻双方同时都是资产的买方和卖方,同时都是融资方和投资方。

所以你的出价就是你自己,对方的出价是对方。

在相亲和恋爱中,“配不上”就是指价格和资产不匹配。

《非诚勿扰》这种相亲节目,就是典型的融资路演。

融资的一方在台上放VCR,负责介绍自己,投资的一方现场投票表决。

对于一个合格的投资来说,接触只是第一步,后面的估值和尽调才是最重要的。

但目前的相亲往往只有前面的接触。

目前的相亲是简单化的投资,投资是复杂化的相亲。

决策需要信息,估值需要信息。

信息,是一切的基石。

但是现在信息你不知道是不是假的,应该怎么办?

你需要去查,去评估,哪些东西是假的,哪些东西有水分,哪些东西是有风险的,哪些东西是你完全不能忍受的。

这个在投资流程中,叫尽职调查,是我的老本行了。

在农业时代,职业媒婆不仅仅承担了撮合的作用,而且承担了尽职调查的工作。

媒婆撮合两个人结合,叫作“保媒”。

保是担保。

如果你提供的信息出了差错,不好意思,你以后不但没有生意,可能还要被两家人找上门、打断腿。

在那个时候,人的流动性是相对弱的,身份和经历都相对简单一些。

媒婆好做,本乡本土,知根知底,再加上成家早,15岁前就结婚了,也没有什么远离故土出去上大学、去打工这样的复杂情形。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社会关系非常简单,一个镇子上的人多多少少彼此都有点儿亲戚关系,很可能就是五服之内的亲戚。

媒婆对两个人及两个人背后的家庭都是很容易做判断的。

容易获取真实信息,就容易估值。

但现代社会要复杂的多,说老实话,不用说媒婆了,你出去读书那几年变成了什么德性,你亲生父母都未必知道。

甚至都不用几年,几个月人可能就变了个样。

这个世界太快了。

现代人的生活是高中有可能就离开故土去别的城市了,大学再换一个地儿,找工作再换一个地儿。

每三四年就换一个城市,是当代打工人普遍不得不承受的痛。

当代相亲最大的难题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担负“保媒”这一职责。

因为除了父母以外,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对另一个人能够做到“知根知底”。

不,父母也做不到。

甚至于,很多人自己对自己的认知,都未必清晰。

中学班主任只知道你中学的时候学习刻苦,大学辅导员见面次数不超过十次,工作单位的热心老阿姨只知道这小伙子长得精神。

也正因为如此,相亲其实不应该是简单化的投资,理应更复杂,难度更高。

没有这样牛逼的投行中介,所有的尽调只能靠自己。

很多人容易在谈恋爱的时候被骗子骗,是因为骗子一开始就是来割韭菜的。

骗子的目的非常纯粹,就是尽快拿下,尽快骗钱。

骗子要比很多母胎solo的人会哄骗异性的欢心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更会吹嘘自己的资产价值,把自己的身价抬高。

当然,这个市场上遍地都是骗子。

有的人骗的少,有的人骗的多。骗的多的入刑了,骗的少的还在温柔乡里。

当一个价值为100块的资产被吹到了1万块的时候,你一个在市场上被普遍评估为500块的老实人马上就会陷入到“恋爱”的陷阱里,因为你觉得自己赚了,而且赚大发了。

这就是,估值估高了。

在投资中,尽调一般分为财务尽调和法务尽调,当然,还有更麻烦的业务尽调,这个有点像私家侦探。

财务尽调好说,对公司的财务尽调是,先把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拿过来,一项一项核。

银行存款多少,去发函证。

存货有多少,去现场核验。

要看一个人的“资产负债表”,看资产不是最打紧的,重要的是要看负债。

你说你有多少套房产,好,看房本,首付多少,还有多少贷款。

比如你的确很勇,全球都有房产,但表面光鲜,实际上是加杠杆搞的,那这个就属于法律上的风险点了,因为结婚以后,这就有可能属于共同债务了。

豪车?是不是二手的?现在国内专门有卖二手豪车的生意,都不止二手,可能是十几手。

除了新的旧的,还有一个问题是有没有抵押出去?

另外,虽然都是资产,但资产和资产不一样。

现金是资产,房子是资产,股票是资产,P2P的应收账款也是资产,奶茶店的股权也是资产。

有的人确实是上个月靠着运气做了千万富翁,这个月就凭着本事成了千万负翁。

有的人昨天可能买了几百万的垃圾股,今天股票就ST只剩二成了。

有的人昨天从银行里借了装修贷买了几十万高风险理财想赚点利差,结果今天暴了,就啥也没有了。

这些人可能还算好的,毕竟他讲的是真话,只不过是过于贪心。

有的人就直接是吹牛了,直接注册个带“XX资本”、“XX投资”的公司,然后注册资本写个几千万(都不是实缴),就装投资大佬了。

很多女明星就是这么趟雷的,她们倒是知道婚姻是经济合作,是要找一个有钱人。但身价这个东西很容易被PS,被修图,被滤镜美颜。

以娱乐圈的普遍智商,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去分辨,甚至都没有意识。

比如我现在和别人吹牛说,自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这种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钱。

哪怕港股里的仙股,至少也有几百万了。

一个不工作的富二代名下资产很多,但有可能他突然脑子抽风要搞事业搞投资全部突突完了,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就怕富二代雄心壮志。

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喜欢短期炒股,这部分投资收益就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上市公司有横财,自然人也有捞偏门的时候。

你去看一个人的银行明细,别看他手上钱多,进账多,但很多时候是一阵一阵的。

有的人赚钱,就是靠着风口博一把。

这同样是一个风险点。

如果你赌性强,当然也可以选择这类选手。

但如果你本身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人,就要把这个纳入对婚姻的考量当中。

这种理念上的不合,日后可能会成为矛盾激化的种子。

是不是已经觉得很头疼了?

别急,这才不到一半。

相比财务,相亲里的法务尽调其实更重要。

两个穷光蛋结婚不要紧,怕的是一方是个混世魔王,一方是个老实人,并且老实人还以为混世魔王也是老实人。

经常有新闻说,有的逃犯隐姓埋名在他乡又娶妻生子了,被阿sir带走的时候妻子一脸懵逼。

这就是不做法务尽调的结果。

首先,要确定一个人的来历吧,什么学校毕业的得知道吧,做过什么工作得清楚吧。我经常见一些朋友,他们都已经谈婚论嫁了,说不出来对方的家乡在哪儿,在学校学的是啥专业。

资本家找个雇员还得看简历呢,还得做背调呢。

而你结个婚、招个未来的合伙人,反而不看简历,不做背调,玩呢?

家乡在哪儿、学的啥专业,这可能还算是小事儿,你不知道可能也不影响啥。

但有的事儿就是大事儿了。

万一,我说万一,你相亲了一个人,谈了几个月要结婚了,才发现这人坐不了高铁、坐不了飞机,才发现他是个失信被执行人,这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儿过于草率了。

你甚至想大喊草。

连征信报告都没看过,你们怎么敢结婚?

你要共度余生的这个妹纸或者这个汉子,他是哪个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不是需要查一下。

他所在的行业里是否有什么政策风险,是不是需要研究一下。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她的未婚夫自称是游戏行业里的老板,她去过未婚夫的写字楼,发现也确实如此。

结果婚礼前未婚夫被抓了,因为做的游戏是赌博游戏。

有的人运气不好,刚结婚就稀里糊涂地做了老赖的家属。

有的人运气好,结婚前差一点儿就做了囚徒的家属。

这就不仅仅是要考虑日子能不能有盼头了,而是日子能不能有判头了。

现代分工越来越细,男耕女织早已落伍。

当代年轻人组建的家庭连家务活都不愿意自己做,反正都是外卖,自己一个人更爽。

大家都很现实。

但可惜,大家其实不够现实。

很多人只是表面上特别重视婚姻的经济属性,实际上一谈恋爱马上就把这种“经济属性”抛之脑后了。

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婚姻悲剧。双方甚至都不理解对方的工作状态就贸然走进婚姻殿堂。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学学冷酷无情的投资人,在对待一桩“交易”的时候要有一个风险意识:默认交易对手就是要造假的。

不是先给对方信任,然后再慢慢排雷。

而是先不信任对方,然后慢慢建立信任。

在婚前做足功课,做好防雷措施,排掉坑,排掉雷,把对方吹出来的梦幻泡泡捅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婚前吹牛,婚后同样是社交牛逼晚期癌。

婚前造假,婚后一样是欺骗成性。

就像投资机构做的那样,投了之后,做好投后工作,保持长期支持的信念。

先小人,后君子,是长期关系的基石。

当然,这套东西也不是万能的,毕竟交易失败的案例,要比交易成功的案例多多了。

投资机构为了做成一笔成功的交易,事前做尽调,律所、会计事务所轮番上阵做审计,几个月地驻场核实真假,尽调完还要进行投资决策,初审会、风控会、投决会,层层排雷,为的只是自己的钱不打水漂。

即使这样,还是会遇到ofo。

但暴雷了,投资人只是损失点银子,趟了雷还有下一个投资标的。

但婚姻不是这样的,很多人担心背负着“二婚头”的名声,往往进了坑,就只会继续选择“磨合”。

婚姻的容错率要比一笔真正的投资交易低得多。

投资机构可以投几百个case,大部分普通人只会拥有一段婚姻。

现实中不尽调而出现的婚姻暴雷,可比排队等着退还押金的ofo用户多多了。

所以,诸位,为了你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一定要牢记:

THE END
1.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区别恋爱中的人是情感关系,婚姻中的人是责任关系。 情感关系的特点是不需要考虑太多物质问题,只需要付出爱和情谊。责任关系则像经营公司,有分工、责任,更有经营指标。 所以,情感关系好的往往是年轻人,主要是学生。衣食住行有父母供应,还不曾知道工作的辛苦,没有太多的生活认知。当然,现在许多年轻人认知超前了,不喜欢谈https://www.jianshu.com/p/912f7c964143
2.婚姻和爱情的本质以及区别(一)爱情的本质 爱情和婚姻有区别吗?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爱情和婚姻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却有点难回答,因为我们多半还是出于爱情而步入婚姻,可是若是因此说这是一回事,却绝非事实。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呢?简单说来,我觉得是一种想象的激情,一种希冀的向往,一种寄托的理念。所以现实中,人们往往很容易爱上某个具有https://www.douban.com/note/754334045/
3.IT人的参悟:常见的恋爱与婚姻观,恋爱与婚姻的本质与差别?2、婚姻的社会意义 3、婚姻的情感层面 4、婚姻的多样性 2.2 婚姻的本质 1、法律本质 2、社会本质 3、经济本质 4、情感本质 5、心理本质 1.3 婚姻是一种合约 受法律约束的 全方位的 长期的 深度合作的 1.4 婚姻是反人性的吗 三、婚姻与恋爱的区别 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40914972
4.爱情是婚姻的保鲜剂爱情婚姻女性新浪女性夫妻之间,一旦把爱情过成亲情,就意味着激情退散,爱情逐渐丧失。 其实,爱情永远都是爱情,所谓的变成了亲情,不过是婚姻的遮羞布。 爱情和亲情 有着本质的区别 爱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是产生于两个没血缘的人之间,彼此因爱而走到一起。 而亲人呢,是生来就注定的血脉至亲,是无法选择与改变的,无论彼此相隔多远https://eladies.sina.com.cn/cy/2022-11-15/0956/doc-imqqsmrp6080616.shtml
5.偷拍4对夫妻,这部9.1分日综揭露恋爱和婚姻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文章原文标题:偷拍4对夫妻,试探双方感情,这部9.1分日综揭露恋爱和婚姻的本质区别 婚姻要么让人成熟,要么让人堕落。 大部分人带着美好的幻觉和期待进入婚姻,之后却发现: “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最大的原因是:我们混淆了恋爱和婚姻两个概念。 《我家那闺女》里,高亚麟的教科书式回答说出恋爱和婚姻的本质差别: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41350
6.恩格斯关于婚姻和爱情的一些观点公司新闻恩格斯关于婚姻的论述,按恩格斯的理解,婚姻和家庭是与统治阶级制度直接相关的,其中财富的积累导致了婚姻、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和女性的屈从,下面是恩格斯关于婚姻的论述。 恩格斯婚姻的论述1 恩格斯认为:婚姻本质是爱情外衣下的家务奴隶制,对女性生育权的掌控。 http://www.first-china.cn/NewsInfo.asp?t=621&id=11033
7.恩格斯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恩格斯关于婚姻的论述,按恩格斯的理解,婚姻和家庭是与统治阶级制度直接相关的,其中财富的积累导致了婚姻、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和女性的屈从,下面是恩格斯关于婚姻的论述。 讨论恩格斯婚姻1 恩格斯认为,婚姻的本质是爱情外衣下的家务奴隶制,控制女性的生育权。 https://m.eshebao.cn/news/45623.html
8.恋爱与婚姻教学幻灯片.ppt第一节 恋爱 第二节 婚姻 婚姻(marriage)是人类社会两性关系的一种形式。 大体都包括感情、性行为、责任、义务。 第八章 恋爱与婚姻 一、婚姻的本质 婚姻是人类社会两性结合的形式。它是由两个不同性别的人,以爱情为基础组成的,包涵规范性行为及繁衍后代为目的的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家庭的基础。 第二节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027/6205224125001224.shtm
9.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1.婚姻关系是爱情的本质。家庭的本质即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务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如果婚姻不是家庭的基础,那么它就会像友谊一样,也不是立法的对象了。”[10]219这句话一语中的,说明了凡是家庭就离不开婚姻关系这一本质规定性。尽管家庭形式各具特色,但都具有婚姻关系这一共同点。没有婚姻关系的社会组织,哪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