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了紧张的高中阶段学习后,每一位进入大学的同学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对大学的憧憬,设计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些学生把恋爱作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惜懂期,对待爱情有种期待和探索;在高中阶段的老师会灌输只要高中好好学习,到了大学学业很轻松,还可以谈恋爱;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也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结婚等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大学生恋爱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公开。
2现代大学生恋爱现状
2.3年龄低龄化。在以前只有在高年级才会有个别同学恋爱现象,现在军训还没有结束,就有同学已经进入恋爱状态。谈恋爱的年龄越来越小。
2.5恋爱网络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也纷纷把爱情搬到了网上。虚幻的网络,有着清新的空气,自由的土壤,爱情的种子正在发芽。网恋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来,而且愈演愈烈。网恋成为一种潮流。
2.6恋爱快餐化。如今大学校园内流行闪恋,有了感觉就谈,没了感觉就分,恋爱周期大大缩短了。这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恋爱的一个奇特的现象。
2.7同居家庭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同居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起来,他们像家庭一样存在于这个社会中,但是两个人还是要依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用一起过着夫妻一样的生活,这样不仅是在透支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会影响学业。
3树立正确爱情观的措施
3.1建立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学校十不准第一条就是禁止学生谈恋爱,可恋爱的依旧不在少数,只是大家都不敢在校园里明目张胆地拉手或拥抱,一般都是暗地进行。在日常管理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会遇到让我们啼笑皆非的事情:在对行为不得体(拥抱在一起)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时,学生的回答是抱在一起可以取暖。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在班级管理中,召开主题班会,共同讨论。
3.2加强思想教育,注重合理引导。作为辅导员不仅要做好日常管理,更要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在处理学生恋爱问题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根本所在。大学生正处在感情萌动的时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如果我们要是一味地压制,遏制个人情感,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发现有恋爱苗头的时候,及时找学生了解情况,以朋友的方式分析大学生恋爱的弊端:如恋爱的同学会缩小朋友圈,减少和其他同学的交往,情绪波动比较大,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校园的恶性事件多数是情侣间的感情问题引起的等等,通过沟通让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在处理个人感情时能够很好地掌握。鼓励多参加一些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使校园生活更加充实。
3.4正确对待问题,注重自我调整。恋爱中有惊喜、收获,也有悲伤、失落、失恋等问题。往往在恋爱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两人的关系,导致情绪低落,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个别同学因感情纠葛、互相攻击殴打对方,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注重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摆正爱情的位置,始终要以学业为重。那种不顾一切,爱情至上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过分压抑不良清绪,一旦超过个人的承受能力,后果将十分严重,找自己信任的人倾诉一下,可以宣泄苦闷,获得心理平衡。培养自己应对遭遇恋爱挫折的能力,要用宽阔的胸襟、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和解决恋爱中的所有问题和困难。在笔者所带班级里有一对王某、李某,两人在刚有动机时,就找他们谈话,教育他们在班级务必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能眼里只有对方,而忽视全世界,要以学业为重,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达到共同进步目的。
3.5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恋爱理念。责任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的重要品质之一,在大学的恋爱中责任心就尤为重要。要让大学生意识到,爱情从来不是个人孤立的心理活动,双方在生活中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大学生在恋爱中应该懂得,爱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奉献。在恋爱中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品格。在恋爱过程中,应多一些理解、信任和宽容,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爱情是互爱的统一,相爱的双方,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既不能完全依附对方,也不能要求完全占据对方。爱情与做人一样,理解、信任、诚实和宽容都是十分可贵的品质。要对他们加以正确的诱导和教育,培养起正确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要做到对彼此负责,为社会负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具有责任心的人。
爱情是圣神的,不可亵渎的,每个人都在向往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学生的爱情观的正确与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我们要妥善对待学生时代的恋爱问题,使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处在恋爱迷茫期的大学生指明方向,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