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正在卫视和爱奇艺热播中,该剧视角新颖地聚焦了女性“生育”话题,剧中大女主萧嫣(刘涛饰)不断输出的金句台词犀利真实,引起观众的强烈共情。这个言行犀利的30+“大龄女青年”既没有陷入急于嫁人的焦虑,也不曾被社会磨平棱角,该角色充满着“母女档”编剧丁丁和王宛平对社会现实的观照。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了编剧王宛平,谈了谈她创作的几位30+“大龄女青年”和她心中对独立女性的定义。王宛平说,真诚一直是她的创作准则,“希望这部剧能与现实相呼应,也希望女性之间更团结,更能互相体谅,共同进步。”
新剧聚焦育龄期女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我是真的爱你》这部作品聚焦了丁克、全职妈妈、职场妈妈,您以很多笔墨呈现了女性生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反映出女性生活的一个真实痛点,您是如何有了呈现女性生育话题的灵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剧中三位女主角都有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与之匹配,在编剧丁丁的创作中,这部剧中的男性角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王宛平:编剧丁丁并不想把女性题材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当工具人处理,并不想将男性角色作为陪衬女性角色“伟光正”的背景板,她希望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存在的必然性,丰满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发展线索。
编剧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近两年,女性题材的电视作品一直呈霸屏之势,扎堆出现坚强独立的女性角色,您和编剧丁丁在创作《我是真的爱你》剧本的时候,如何做到令观众眼前一亮呢
王宛平:对于创作者来说,跟风是没有出路的,写作时坚定信念是必要的。编剧丁丁和我在创作这部剧时,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融入人物,并没有更多考虑如何讨好观众,观众眼前亮与不亮,也并不取决于编剧,电视剧是一个综合艺术,编、导、服化道、美、摄、表演,缺一不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被称为“婚姻题材金牌编剧”,创作完这部更细耕于女性生育话题的剧,对您来说有怎样的突破
王宛平:很尴尬,这部剧我付出很少,只是作为资深编剧给予一些技术性建议,其实这部剧从创意,到人物,到故事,到主题,都是编剧丁丁所思所想。
对女儿基本是“放养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的女儿丁丁也是一名优秀的编剧,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您对她有怎样的要求与期待您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更推崇怎样的育儿方式
王宛平:我对丁丁基本是放养式,没有更多干预她的爱好,所以她算是随心所欲地发展自己。我也不认为我这种方式是对的,它多少有些客观因素,我也没有推崇的育儿方式,我只是觉得,父母不应该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孩子身上,父母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为之奋斗和努力,父母积极向上、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孩子影响也许会更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和女儿编剧丁丁是合作多年的“母女档”,您二位合作过《狙击手》《金婚风雨情》等作品。创作中您和女儿的合作状态是怎样的您对女儿的写作有怎样的标准衡量在生活中您和女儿的相处模式对大家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王宛平:母女搭档其实充满着碰撞,两代人审美观价值观都有很大不同,难说谁对谁错,也难以说服对方,但既然是合作,最大的目标自然是完成作品,所以,不管怎么吵,最终还是会达成统一。每对母女都会有自己的相处之道,不必求统一,最要紧的还是真诚和理解。
事业家庭孩子同样重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工作与家庭的交织,令很多现代女性焦头烂额,还有很多女性难以做到思想意识的自我觉醒,您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独立女性状态
王宛平:我以为所谓独立还是指的是自我意识,不要依赖外部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长辈,上级,男人或女人,甚至可能是陌生人。
女性面对的生育压力使女性比较男性有更多的人生困境,在工作与家庭矛盾中,如何取舍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告诉你,选A或者选B。总之,没有什么良方会告诉你如何鱼与熊掌兼得,人总是在困境中选择并前进,人生如此。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年轻时候的年代和现代社会来比,您觉得您经历过的自我挣扎和痛苦,当代女性身上依旧还在发生吗在您看来当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是苛刻的吗
王宛平:我的青春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度过,比起当下年轻人毕业即将自己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的青春确实要单纯许多。我认为当下女性的生存状况比起从前只能说更严峻,也不只对女性,对任何人都是一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曾经分析过《我是真的爱你》这部剧的名字,您说剧名中的“你”,代表了事业、家庭、孩子等等,那么在您看来,这些对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宛平:我认为三者同样重要,只是在人生的某些艰难阶段,三者雨露均沾很难做到,我认为,这部剧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女性的一些艰难阶段,当她面临取舍的困境时,她需要关爱和支持,这个支持是家庭的,也是单位的,也是社会的。但女性最重要的永远是完善自我,当你自身强大时,才能去争取所有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