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在事业顶峰的时候,能否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请不要误会,这可不是《非诚勿扰》的拍摄现场,而是最近正在热播的情感推理真人秀节目——《我们恋爱吧》。
《我们恋爱吧》截屏
虽然父母都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但孟非的主持之路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般一马平川。
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是在谜之自信与莫名自卑中交错着度过的。
由于作文成绩突出,孟非在小学时期参加的所有作文比赛都会得奖,并且基本上都是一等奖。
他开始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认为自己未来应该会成为像鲁迅那样的明星。
少年时期的孟非
直到11岁那年,为了与父母相聚,他离开了外婆的庇护,告别了捡鹅卵石、逗蛐蛐的日子,从重庆搬到南京。
课堂上,他依然延续着以往略显活泼的性格。老师在上边说,他在下边说。老师怒了:
青年时期的孟非
1990年的高考失利,使他越发坚定了自己是个失败者的想法。他放弃了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挣扎与努力,转而试着去挑战淘金、摆地摊、当临时工……
条件最恶劣的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电视台下属的印刷厂里当印刷工人。
每天收工时,他都需要依次用机油、汽油、洗衣粉和自来水洗手20分钟,即使如此,指缝和指纹里依然还会有残留的油墨。
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四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擦拭着印刷机器,忽然一个不留神,将几根手指卷进了原本只能容纳一张报纸的钢制滚筒里。
5、6分钟后,他在工友的帮助下抽出了手指,眼看着血从指尖喷出去1、2米远。
经过2个月的负伤休养,他就此告别了如梦一场的工人生涯。兜兜转转,还是来到了父母工作的单位:江苏电视台。
也许每个人的擅长与天份,早已是命中注定。
进入电视台后,他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与独到的新闻直觉,很快从临时工上升到独立做节目的技术人员——而且还是片子做的最好、获奖最多的优秀技术人员。
这是他时隔多年,首次再度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个挺有能力的人,第一次感到自己也能得到外界的认可。
时代的浪潮推着他大步前进。2002年,江苏电视台决定推出一档社会新闻类的直播节目《南京零距离》;台领导慧眼独具,大胆启用了没有任何播音主持背景与经验的孟非作为主播。
孟非至今记得他在第一期节目中表现出的紧张与生涩。
短短三句话,他在说完后却觉得口干舌燥,后背已被冷汗涔湿。
孟非主持的《南京零距离》
经验丰富的灯光师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个新手。装作若无其事般的,他在路过孟非面前时自言自语:
那一瞬间,不知为何,孟非突然就觉得自己真的不会错了。
而他果然就真的没有出过错——直播了将近十年的《南京零距离》,那为时9秒的延时机制一次也没有派上用场,他甚至连提词器也不曾启用。
3000多个日日夜夜,不曾有一日间断。
《南京零距离》直播现场
有一次,他在直播期间嗓子出现了问题,两名观众大姐立刻出门朝电视台赶来,希望能通过推拿帮他治好身体;还有一位姓胡的农民特意从家中仅有的4只老母鸡里挑出3只,骑了100多公里的自行车将它们送到南京电视台。
孟非仍然记得自己当时在节目中给出的答复:
那天下班以后,孟非收到了许多通讯员拿着DV拍摄到的画面:南京街头上,这位小伙子与姑娘再度见面,而旁边围满了鼓掌欢呼的老大妈们。
即使到了今天,孟非依然从骨子里惧怕一切竞争,哪怕这场竞争的淘汰率只有10%。
他宁可选择自己先主动退出。
正因如此,当台领导于2010年找到孟非,对他描述起江苏电视台即将推出的一档叫做《非诚勿扰》的民生类节目时,他的第一反应是:
然而命里有时终须有。在两个节目并行了2个多月之后,孟非终于全情投入到了《非诚勿扰》的主持当中。
《非诚勿扰》节目现场
《非诚勿扰》在当时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对此,孟非从未感到过任何压力:
从《非诚勿扰》到《新相亲大会》;再从《新相亲大会》到《我们恋爱吧》,他在不同类型的相亲节目中不断探索前行,并且均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
由于我和观众都是一块看的,我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判断这节目能不能让人看的下去。因为如果我看不下去,那就说明会有相当一部分类似我这样的观众也看不下去;而如果我代入感很强的看进去了,那观众也会喜欢。
与太太初中相识、毕业后相恋、水到渠成的婚姻,平淡而朴实。
这样真实、自在的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婚恋观上,也体现在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孟非与好友郭德纲
他不爱出席各种颁奖典礼,不喜掺合热闹而喧嚣的场合。心情烦躁的时候,他更愿意与三两好友喝上几杯、找个城市游览两天;
他相信人终究是孤独而不被需要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在事业顶峰的时候,能否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一旦哪天离开了被需要的那个状态,很容易受不了其中落差。
悠闲的午后,如果能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就是他最为享受的快意人生。
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率真、随性的人生态度,使得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能够兼容诸多新潮的观念与想法,从而极易与年轻人产生共鸣。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居高临下地给年轻人指导,这不仅使他在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还使他获得了另一项意外收获——与女儿关系的突破。
孟非的女儿出生于1997年,目前正在美国读书。
直到最近出现了某种转变。他发现女儿开始变得愿意与自己通话,哪怕聊天的内容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
孟非的女儿
不谈大道理,而是遇到具体事例,具体分析,从一件件具体问题的操作与讨论中窥见生活的真相,这与他在《我们恋爱吧》中扮演的恋爱观察员角色,似乎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孟非看来,成熟是一个过程,一个岁数的人就应该有属于那个岁数的思想,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成熟。
毕竟,错误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谁这一生不是犯着错走过来的?
普普通通,没什么与众不同,却在不断摸索与点滴突破中切实地向前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