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助力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措施托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科学谋划了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强调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措施》明确的目标任务,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理解《措施》出台的重大意义

《措施》着眼当前、放眼未来,明确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具体措施,并明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措施》的部署要求和重大意义。

(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任务紧迫重要。《措施》在标题中特别提出“加快”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我国保持低生育水平已有30多年,总和生育率2016年回升至1.75以上,之后持续快速下降,2023年降至1.0左右,时隔仅7年。当前,我国总人口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迫切需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升生育水平,为民族复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人口支撑。

(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内容系统集成。《措施》提出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4个方面13条措施,职责分工覆盖28个中央部门单位及各级政府。系统集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我国当前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上视野的全局性、谋划的系统性和政策的集成性。只有顺应群众期待、集聚各方资源、推出政策矩阵,才能达到让群众响应生育政策,让政策发挥效应的目的。

(三)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落地需要协同。《措施》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这充分说明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力、全力以赴,让家庭在政策、服务、设施、文化等方方面面感受到生育友好氛围,从而增强生育意愿,释放生育潜能,提升生育水平。

2024年8月13日,浙江省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沈昕耀一行赴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调研妇幼健康服务工作

二、准确把握《措施》聚焦的关键环节

《措施》围绕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人的全生命周期,精准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措施》的核心要义,聚焦关键环节,多角度强化生育支持。

(一)生育成本要“减”。《措施》提出实施生育补贴制度,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加强生育医疗和儿童医疗费用保障,加大普惠托育、学前教育和家庭购房、租房支持力度,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对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作出部署。同时提出对困难家庭的帮扶措施。由于育儿家庭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围绕“经济支持”,真金白银、有序递增的补贴、补助、减免、保障等政策,对减轻家庭生产生活生育压力将起到全方位、最直接的作用。

(三)育幼保障要“强”。《措施》明确要优化医疗、托育、教育资源供给,实施母婴安全、出生缺陷防治、健康儿童3个“提升计划”,提高生育医疗、儿童早期发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早孕和流产关爱服务水平。培养出健康聪明、全面发展的孩子,是所有家庭的美好期待,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围绕“服务支持”,通过增强家庭育幼安全感、体验感、获得感,将对提振家庭生育意愿起到兜底保障的作用。

(四)社会环境要“优”。《措施》提倡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搭建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完善促进妇女就业政策;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和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建设儿童友好医院。围绕“环境支持”,通过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建设生育友好服务设施,促进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育观,增强家庭生育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浙江省湖州市鼓励用人单位开办托班。2024年6月3日,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托育园启动运营

三、全力推进《措施》要求的落地落实

推进《措施》落地落实,就一座城市来说,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助力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为目标,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完善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议事协调制度,统筹资源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服务设施,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总和生育率进入持续回升的良性循环,直至更替水平(2.1)。

(二)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托育服务体系。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儿童分布情况,精准布局托育机构。以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5种模式为主,以家庭托育点和社区驿站为补充,完善“5+X”托育体系。扩大公办托育、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服务供给,发展托幼一体、低月龄托育服务。健全育儿指导体系。建成市、县两级标准化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履行托育示范、指导监管、产品研发等公共服务职责。推广医育结合养育照护活动,为家庭和托育机构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探索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教育托育设施动态调整机制。

(三)完善妇幼健康保障措施。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完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基层医疗机构妇幼健康服务阵地,建立以市妇保院为龙头、区县妇保院为骨干、综合医院为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妇幼健康联合体,完善分级诊疗、医保支付、绩效分配制度,促进同质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妇幼健康促进能力。规范开展妇女儿童基本公共服务,做好多发病、常见病筛查诊治,建立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救助的全周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探索非意愿妊娠“冷静期”,减少重复性流产。健全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完善孕产期保健闭环管理流程、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

(五)完善生育友好数字系统。建立人口均衡发展管理系统,完善人口出生和流动实时登记,科学研判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建立生育养育综合服务系统,提供生育养育政策落地和服务支持。推进出生“一件事”,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办理、落户、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生育津贴申报“一体办”。推出智慧托育平台,实现托育服务“指尖享”。推出教育魔方平台,实现教育管理“提前决”。推出妇幼全程管理平台,实现妇幼服务“全程管”。推出妇幼公卫平台,推动妇幼公共服务“随人走”。

THE END
1.文化友好让“生育友好”氛围更浓微观着手,加快营造温馨、平等的家庭氛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快乐的源泉。帮助育龄夫妇打破生育与职场的“二选一”,不仅要靠促进职育平衡的具体支持措施,还需要在思想观念层面倡导正确的家庭观,引导育龄夫妇积极正面看待生育的工具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让夫妻双方在平等参与家庭事https://www.healthnews.cn/rkb/pinlun/2024/1205/499573.html
2.国家卫健委:将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家卫健委:将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财联社消息,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卫生健康进展成效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协调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跟踪研判人口形势,加强政策储备,强化工作督导调度,确保任务https://www.cqcb.com/minshengkuaidi/2024-02-28/5513094_pc.html
3.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www.cls.cn/detail/1839711
4.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https://finance.ifeng.com/c/8e3Ge3HqgLo
5.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webview?url=https:/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0281684237
6.广州市婚育家庭观念调查研究报告——顶端新闻综合分析调查对象的婚育观念和意愿 、行为 、生育支持政策需 求等数据 , 课题组提出了广州市构建新型婚育家庭观的对策建议: 构建婚育 友好型社会 , 引导积极婚育 、适龄婚育 ; 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 引导树立 健康文明婚育观 ; 重视家庭文化建设 , 建设高质量的婚姻家庭关系 ; 加强普 惠型婚育服务政策落实 ,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15182ED47B04C77B462963E99C353
7.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公共政策与青年婚恋的稳定性息息相关。2017年出台的《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关注青年婚恋领域,发展目标是促使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发展措施包括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8.未婚大龄青年调查报告工会组织要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婚恋观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新风,指导青年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家庭观。要充分认识未婚大龄青年树立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只重外表不重内涵,“没房没车,勿谈结婚”的想法,对于好安逸不吃苦的“青年啃老族”现象等,要以人为本,既要看到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又要适时加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h2iqdu1.html
9.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格隆汇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https://finance.sina.cn/2024-10-28/detail-incuayyx9588856.d.html
10.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近7成择偶“不将就”国内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https://politics.gmw.cn/2018-05/22/content_28920090.htm
11.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5篇(全文)工会组织要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婚恋观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新风,指导青年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家庭观。要充分认识未婚大龄青年树立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只重外表不重内涵,“没房没车,勿谈结婚”的想法,对于好安逸不吃苦的“青年啃老族”现象等,要以人为本,既要看到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又要适时加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ujej9r.html
12.树立降婚恋观家庭观,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为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营造友好生育环境,8月8日,兰考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开展以“树立健康婚恋观、家庭观”为主题的新时代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向登记婚检的青年男女广泛宣传适龄婚育、破除陈规陋习、婚事新办简办,宣传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观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婚育观和家庭观。 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16/article/1/182148146043808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