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问题之社会基础(二):婚姻与家庭问题网友杂谈

但我们仍然相信,总有一天,“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第二重、第三重甚至是第四重进步内涵,也会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妇女节原来和百年前的美国与德国有关,它远远超出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狭隘界线,这是节日名称中“国际”之内涵;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了解到,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人类解放的天然关系,这是节日名称中”劳动“之内涵;而女性权利、国际团结、劳动解放,断然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实现了的,这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一同争取,这或许就是节日名称中”三月“之内涵——巴黎人民在三月架起大炮,俄国工人在三月赶走沙皇,march!march!让我们向阶级压迫的历史第一种形式——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宣战!让我们如柯伦泰所说,”为妇女节而庆祝,愉快地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同时为她们自身的解放而奋斗!“

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1872.03.31~1952.03.09

让我们回到女性问题的另一方面——家庭问题。这迫切而复杂的问题之解决方案对真正的女性解放之重要性已广为人知。为着政治权利、博士学位及其他学位,以及同工同酬的斗争,都并非平等之战的总和。欲真正变得自由,女性需要舍弃现时陈旧而压迫性之家庭形式的沉重锁链。对女性而言,家庭问题之解决的重要性,并不比达至政治平等与经济独立为低。

在今天的家庭,家庭结构由习俗与法律所确定,女性不只作为一个人——同时亦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受尽压迫。在大部分文明世界中的国家,民法都把女性置于一个或多或少依附于其丈夫的地位,而同时不只给予丈夫处置妻子财产的权利,而亦给予他以道德和物理上宰制她的权力。

当于官方与法律上终结了女性被奴役的境况,我们称之为“公众舆论”的力量便发始了。这种公众舆论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神圣产权制度”而创造及支持的。“双重道德”的虚伪则是另一件武器。资产阶级社会以野蛮的经济罪恶辗压女性,仅以很低比率偿付其劳动。女性被剥夺了她用来捍卫自身权益的市民权:反之,却只赋予了她被婚姻束缚或被卖淫紧缠——一种在公众会被唾弃及迫害,而在暗地里却被鼓励和支持的贸易——的美好选项。我们还有必要强调当代婚姻生活的黑暗面和女性于其现有家庭结构的地位中所经历的痛苦吗?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已写了很多,说了很多。文学经常抑压地描绘婚姻与家庭生活的陷阱。多少心理剧在上演着!多少生命因而残缺不全!于此,我们仅仅需要注意现代家庭结构,或多或少,都在全人口里各个阶级各个层面上压迫女性。不论一个年轻的母亲属于哪个社会阶层,习俗与传统也处罚她;法律把资产阶级女性、无产阶级女性与农民女性一律置于她们的丈夫的管辖下。

难道我们至此仍未觉察到所有阶级的女性能就哪一方面的女性问题而联合在一起吗?她们能不团结地与压迫她们的环境抗争吗?难道女性于此共负的悲痛与苦难不可能软化阶级对立的掣肘,并为不同阵营的女性提供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行动吗?在共同愿望与目标的基础上,难道不会催生出资产阶级女性与无产阶级女性合作的可能性吗?女性主义正为了更自由的婚姻形式与“母亲权”而奋斗;她们为了保护被所有人迫害的妓女而高呼。看看那些丰硕的女性主义文学如何寻觅新型性关系,并热衷地要求性别间的“道德平等”。虽然于经济解放方面,资产阶级女性远远落后于作为“新女性”先驱的无产阶级女性大军,但于争取解决家庭问题上,女性主义者难道不应获得嘉奖吗?

在俄国,中层资产阶级的女性——于1860年代被投入劳动市场的独立雇佣劳动者——很久以前已在实践上解决了婚姻问题里很多疑难。她们果敢地以更弹性,且能满足那社会层面的性关系形式取代了传统宗教婚姻的“固化”家庭。但个体女性对这问题的主观解决方案并不会改变情势,亦不会纾缓整个家庭生活的惨象。假如有什么力量正破坏现代家庭的形式,那并非相互割裂、较强的个体所作的极大努力,而是毫不妥协地在新基础上孕育新生、无生命而极大的生产力。

资产阶级世界里个别的年轻女性向社会发起挑战,要求没有秩序亦没有枷锁,“敢于去爱”的权利。外国那些更自由的女性主义者与我们这里进步的平权份子都在说教:所有饱受家庭枷锁之苦的女性都应效法这种英勇奋斗。换言之,在她们看来,婚姻问题能在不指涉外部情势下得到解决;它能独立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变革而得到解决。单靠这种勇敢的个人努力便足够了。只要女人“敢作敢为”,解决婚姻问题便势如破竹了。

但没那么英勇的女性会怀疑地摇摇头。“作家精心的在小说里给了那些女中豪杰很大的独立性、无私的友人和非凡的魅力,她们才得以此挑战社会。这都不错。但那些没有资本、工资不足、没有朋友和魅力微弱的女人又如何做到呢?”而母亲问题亦在妨害那些欲争自由之女性的心灵。“自由恋爱”可能吗?在我们社会既定的经济结构下,它能作为一个普遍现象,作为一种得到广泛接受的现象,而非个别的例外而实现吗?有可能忽视当代婚姻中的私有制元素吗?在一个个体论世界里,有可能在不损害女性权益的情况下,忽视形式化的婚姻契约吗?因为婚姻契约就是在她们成为母亲时,好使困难不至全落在女方一人身上的唯一保证。曾在男性工人身上发生的事,现在难道不会再发生于女工身上吗?在未订立限制行会师傅的新行为守则时移除行会规则,终使资本全权驾驭于工人之上。“为了劳工与资本的契约自由”这个诱人的口号变成资本赤裸裸地剥削工人的手段。不断传入当代阶级社会里的“自由恋爱”不能从家庭生活的困局中解放出来,却必然使她负上新的重担——独自而无助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全数的根本改革——使责任从家庭转移至社会及国家的改革——才会创造出可能使“自由恋爱”原则于某程度上得以实现的环境。即使有个多么好多么民主的现代阶级国家,我们能真的期望它负起现正由现代家庭的个体论单位所负起的对母亲与孩子的责任吗?只有所有生产关系的根本转型才会创造出社会前提,保护女性免受“自由恋爱”公式之负面影响。我们注意到现况下的腐败与反常正急以这个便宜的标签矇混过关吗?看看那些坐拥和管理工业企业的绅士们,如何以解雇胁迫劳工与文员中的女性满足他们的性欲吧。他们不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实践“自由恋爱”吗?那些强奸家佣,并在她们怀孕时逐出家门的“一家之主”,不也是遵行着“自由恋爱”的公式吗?

自由婚姻的倡导者反对道:“但我们不是在说那种‘自由’。相反,我们要求接纳一种平等地约束两性的‘单一道德’。我们反对现时的性放荡,并只视基于真爱的自由结合为合符道德的。”但我亲爱的朋友,你认为在现时社会的条件下实践你“自由婚姻”的理想,不会产生与扭曲地行使性自由相差无几的结果吗?只有卸去现时那些产生女性对资本及丈夫双重依附的物质负担时,“自由恋爱”的原则才可以贯彻而不给女性带来新的悲痛。当女性出外工作并达至经济独立,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薪金较为优渥的女性,都有遇上“自由恋爱”的可能性。但女性对资本的依附仍然存在,而且这种依附会随着愈来愈多无产阶级女性出卖劳动力而增强。“自由恋爱”的口号能改善那些挣扎求存的女性之惨况吗?无论如何,工人阶级里“自由恋爱”不是早已广为实践,以至于资产阶级不止一次警告并反对无产阶级的“堕落”和“不道德”吗?请注意,当女性主义者歌颂那些资产阶级解放女性都加以考虑的新型婚外同居时,她们大谈“自由恋爱”,但当谈及工人阶级,她们便会蔑称为“性滥交”。这已概括了她们的态度。

但对无产阶级女性,不论现时的性关系是否受教会认可,最终都是同样残酷的。对无产阶级妻子和母亲而言,家庭与婚姻问题之症结不在于外在的神圣或世俗问题上,而于随之而生的社经问题,界定无产阶级女性那些复杂责任的条件。当然,丈夫有没有权力管理她的收入,有没有法律权利强迫她与他同居,能不能强行带走她的孩子等等,对她来说亦很重要。然而,民法中的条文并未决定女性的家庭地位,它们也不是使家庭问题变得混乱和复杂之原因。只有在社会免去女性现时无法避免的家务(基于个体、分散的家庭经济),负起照顾年轻一代的责任,保护母亲并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让她们待在一起,性关系问题才不会如此痛苦。

“3月8日”是女工反抗厨房奴隶制的日子。打倒家务的压迫和庸俗!

在反对合法和神圣的教会婚约时,女性主义者是在打击拜物教;而无产阶级女性则是向现代婚姻与家庭形式之条件发动战争。在力图根本地改变生活条件时,她们清楚她们同时也是在改革两性关系。这里我们便看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处理家庭难题时的主要之别。

资产阶级阵营中的女性主义者与社会改革者天真地相信于她们可能在当代阶级社会的绝景中创造新型的家庭和婚姻关系,因而在寻觅这些新形式时迷失了。她们似乎在想,若然生活没有生出这些形式,那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想出来。她们相信一定有一些现代性关系形式,可以在现有社会体制下解决复杂的家庭问题。而资产阶级世界的空想家——记者、作者与女权斗士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他们的“家庭万灵丹”,他们新的“家庭配方”。

这些婚姻配方听起来多么的乌托邦啊。想到我们现代家庭结构的灰暗现实,这些缓和疗法是多么的无用啊。在这些“自由关系”与“自由恋爱”的公式可以付诸实行之前,必须根本地改革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再者,道德与性规范,乃至整个人类的心理皆须彻底进化,当代人在心理上真的能接受“自由恋爱”吗?那连最好的灵魂亦会一并吞噬的嫉妒又怎样呢?那不只要拥有对方的身体,更要拥有对方的灵魂,深植其中的财产观念又怎样呢?无法尊重对方之个体性又怎样呢?不是服从于爱人,便是要驾驭爱人的习性又怎样呢?因爱人离弃而历经那苦涩绝望的孤独,陷入无垠的寂寞,这又会怎样呢?一个骨子里的个人主义者在孤独时可以从何寻求慰藉?个人情感和智力的最佳出路便是那众人共享着欢乐、沮丧和抱负的集体。但现代人能够与这个集体合作,以至感受大家的相互影响吗?直至目前为止,这种集体生活真的能取代个人的小确幸吗?没有这“独特”、“独一无二”的双生灵魂,即便是社会主义者、集体主义者也会在现在这个对立的世界里感到寂寞;只有在工人阶级中我们才能瞥见未来,及更和谐更社会化的人际关系。婚姻问题就如生命一般复杂和多面向。我们的社会制度没有能力解决它。

其他的婚姻公式亦被提出来了。一些进步女性和社会思想家视婚姻结合不过是一种繁衍后代的方法。他们坚信婚姻自身对女性并没有任何特别价值——成为母亲才是她的要旨、她神圣的目标、她一生之重任。多亏像路芙·彼尔(RuthBray)与爱伦·凯(EllenKey)这些启发人心的倡导者,视女人为女性而非人类的资产阶级空想取得一种特别的进步光环。

外国文学热切地高举这些进步女性提出的口号。即使在俄国这里,在(1905年)政治风波以前,在社会价值被重新检视以前,母亲问题也吸引到报纸的注意。“母亲权”的口号并不会在最广泛的女性人口中激起什么回响。因此,虽然女性主义者就此提出的建议无不异想天开,但这个问题本身十分重要,十分合时,女性不得不关心。

“母亲权”是一个不只关乎资产阶级女性,亦触及无产阶级女性的问题。成为母亲的权利——这些是会直接打进“所有女人心”,并使她们心跳加速的至言。以自己的乳水喂养“自家”孩子的权利、见证他苏醒一刻的权利、照料他细小的身躯,从生命首步的荆棘中保护他柔嫩的灵魂,以免他受苦的权利——哪个母亲不会支持这些诉求?

看来我们又碰上可以使社会各阶层的女性团结一起的议题了:看来我们最终发现了连结两个敌对世界中的女性的桥梁了。让我们看清楚进步资产阶级女性对“母亲权”的理解是怎样。这样我们才得看到事实上无产阶级女性能否接受资产阶级平权斗士预想的解决方案。在其热心的辩护士眼中,母亲拥有一种近乎神圣的性质。为了粉碎那些因法律仍未认可而给进行自然活动——分娩——的女性贴标签的虚伪偏见,争取母亲权的斗士便把棍子折向另一面折:对她们来说,母亲已成为女性生命的目标。

爱伦·凯对母亲及家庭责任的投入令她认为即使在一个以社会主义路线转型的社会里,孤立的家庭单位仍会继续存在。她眼中会变的,便只是随之而来的各种便利,或是物质利益被排除于婚姻以外,并通过双方意愿而非仪式或是礼节结合两者——爱情与婚姻会真正的变为同义词。但这种孤立的家庭单位正是现代个体论世界中的竞争、压力与孤独的结果;家庭是可怕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然而爱伦·凯却希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为家庭续命!诚然,现时血亲连系往往是生活中的唯一依靠,于困难与不幸中唯一的避难所。但在未来它们于道德上于社会上是必要的吗?爱伦·凯没有解答这道问题。她太热衷于“理想家庭”了,而资产阶级社会结构的拥护者都会很崇敬这种中层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单位。

但不只这位天才却古怪的爱伦·凯在社会矛盾中迷失方向。在社会主义者之间,大概没有一个问题比起婚姻与家庭问题可以产生更大的分歧了。假使我们尝试在社会主义者里进行调查,那调查结果很可能十分有趣。家庭会消亡吗?认为现时的家庭失序只是过渡危机的想法有根据吗?在未来社会中,现有家庭形式会得到保留,还是会与现代资本主义体制一同被埋葬?这些问题都会换来很不同的回应。

当家庭的教育功能转移至社会时,维系着现代独立家庭的最后一结将会被松绑;瓦解的过程甚至会加速,而未来婚姻关系的模糊轮廓将逐渐浮现。我们可以怎样描述这些深受当下影响而潜藏的模糊轮廓呢?

还要重复地说,现行强迫的婚姻形式将会被爱人的自由结合所取代吗?那些解放奋斗的女性所渴想的自由恋爱理想,无疑与社会即将建立的两性关系规范相呼应。然而,社会影响太复杂,而其互动又太多样,以至我们不可能预言当整个体制彻底改变时,未来的性关系将会如何。但两性关系慢慢转趋成熟的演化已清楚表明了,仪式婚姻与强迫性的独立家庭将注定消失。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THE END
1.婚姻家庭,探讨当代家庭生活的多维视角与此同时培养共同的爱好和价值观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增进感情深化双方的角色认同感和责任感使得家庭更加和谐美满。通过现代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夫妻开始重视彼此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承担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婚姻家庭中的责任和角色定位问题的重视与关注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婚姻家庭建设的影响和推动。因此加强角色https://blog.csdn.net/JiYan_Strategic/article/details/140989359
2.婚姻家庭法律问题探讨应对现代社会变化挑战婚姻家庭法律问题探讨应对现代社会变化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婚姻和家庭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现有的法律法规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国家,其婚姻和家庭法律体系需要不断适应这些变迁,以确保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yang-sheng/411631.html
3.婚姻情感婚姻与家庭文章中心南京柳笛心理咨询服务中心[2]并且家庭暴力的手段也越来越残忍,烟头烫,柴油烧,泼硫酸等等,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杀、重伤害等恶性案件逐渐增多。可见,家庭暴力已经成为破坏现代婚姻家庭幸福的重要威胁。禁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成为了当前各国都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家庭暴力的含义及特征http://www.njldzx.com/article.php?id=8
4.让现代婚姻家庭关系更加降和谐——人民政协网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理事谭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司法解释让民法典的原则理念进一步清晰落地可操作,不仅可以具体指导司法判案,还将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有利于倡导优良家风、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建设,有效推动家庭成员构建和谐、文明、友善的家庭共同体,助力我国现代婚姻家庭关系朝着更加健康和谐的方向https://www.rmzxb.com.cn/c/2024-04-23/3531338.shtml
5.婚姻家庭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docxPAGEPAGE1婚姻家庭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然而,在现代社会,婚姻家庭问题日益突出,如婚姻不稳定、离婚率上升、家庭暴力、子女教育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将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婚姻家庭问题原因分析1.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4590045.html
6.婚姻家庭法新论第三节 涉台婚姻家庭继承问题 一、台湾同胞与大陆公民的结婚问题 二.去台人员与其大陆配偶间婚姻的处理原则 三、涉台离婚问题 四、涉台婚姻家庭继承关系的处理 五、对台湾地区涉及两岸亲属继承裁决的认可 第一节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慨述 一、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婚姻法增设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的意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12230
7.现代家庭关系的深度剖析,婚姻危机短剧在线免费观看短剧摘要:现代家庭关系深度剖析的短剧《婚姻危机》在线免费观看,该剧通过剧情展现了现代婚姻中常见的危机和挑战,探讨了夫妻之间的沟通、信任、责任等问题。该剧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现代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通过观看此剧,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婚姻中的问题,促进家庭和谐。 https://www.021xinwen.com/news/95705.html
8.婚姻家庭法知识点6篇(全文)3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清偿规则32.约定夫妻财产要注意的问题 33.行政程序离婚和诉讼程序离婚各自的条件34.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及其缺陷 35.离婚时财产处理后遗漏、隐匿财产法律保护的时效36.离婚补偿请求权行使的条件婚姻法复习重点 剩余共同财产制、收养协议、家庭暴力、事实婚姻、赠与婚、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ghri41p.html
9.家庭社会学四、家庭关系 第二节家庭演变的历史 一、血缘家庭 二、普那路亚家庭 三、对偶家庭 四、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家庭 第三节现代家庭的变革 一、现代家庭观念的变革 二、现代家庭其他方面的变革 三、现代家庭变革的原因探究 四、现代家庭的发展趋向 第三章婚姻 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xscg/xzsk/ztlb/ztyyyxbyj/201210/t20121029_1980477.shtml
10.我国未来民法体系中的婚姻家庭法探讨摘要:从婚姻以及家庭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中, 可以发现婚姻与家庭密不可分。很大的程度上,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 家庭是婚姻的归宿。因此, 在历史视角中, 研究婚姻以及家庭的基本属性, 能够进一步明确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婚姻通过近代社会中合同关系的演变, 现代社会中普遍认为婚姻本质上应是一种身份关系。家庭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840.html
11.《事实重婚难取证:揭秘现代婚姻法律中的难题》法治视角在现代社会中,婚姻家庭问题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期望和追求也不断攀升。然而,在婚姻家庭法律实践中,事实重婚取证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难题。本文旨在分析事实重婚取证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期为我国婚姻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https://www.jzcmfw.com/zixun/10164045.html
12.现代家庭地位新解谁买房谁说了算?现代人的婚姻和房子婚房支付分配关乎家庭地位婚恋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制约,婚房由谁购买往往代表着一个家庭中不同的经济地位。这种婚前就已经确定的经济地位究竟在婚后家庭生活中有什么影响呢?调查发现,42.9%的人认为婚房谁支付的问题会对今后家庭地位有很大影响,其余57.1%的人认 https://m.loupan.com/dg/news/201305/871335
13.婚姻的现代变革与衰落人们对稳定的婚姻形式极为乐观。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婚姻正是现代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以弥补工作场所中没有的人情味。 尽管战争时期的人们在家庭和前线探索新的性生活,战争结束后,大多数男男女女都忙着结婚并建立家庭。在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北美,结婚年龄降低,而结婚率上升。到 1950 年时,美国女性结婚的年龄比过去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9027678/
14.编纂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法理思考与立法建议大家风云人权平等是中国当代婚姻家庭制度区别于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的社会基础和宪法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人权平等的法理应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婚姻家庭受国家特别保护;第二,婚姻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三,自然人的婚姻家庭权利不受侵害;第四,实行一夫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13281
15.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第五章* 16.社区养老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多选题】 A.社区养老的观念仍不能被认可 B.基础设施缺乏 C.专业服务人员缺乏 D.社会软环境不利用社区养老机构的发展 * 17.现代家庭和传统家庭的区别主要有()。【多选题】 A.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供养家庭、操持家务和抚养孩子 B根据经验和实际需要灵活安排夫妻的家庭https://www.wjx.cn/vm/mBD00B2.aspx
16.现代婚恋观带来的问题分析!对爱情和婚姻满怀憧憬的女性在不正确的婚恋观的引导下又被“一见钟情”的激情撞成“瞎子”加低智商,美满婚姻、幸福生活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不仅仅是可望不可及,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 问题一:婚姻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娱乐化。不顾孩子、父母、亲朋的感受与看法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497516839&efid=D8GuCeYUNR6C6V5nNAt4WA
17.2023中南民族大学615民族学通论考研大纲一览!含考试题型1.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2.农村公社与奴隶制、农奴制 (四)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 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性 2.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公社残余形态 3.凉山彝族奴隶制 4.中国少数民族的封建领主制 5.中国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6.中国少数民族向社会主义过渡 四、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一)婚姻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65800.html
18.今日财经期刊佳作关注:中国人口再生产的“现代性”困境摘要:“现代性”给中国人口再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资本逻辑造成的相对过剩人口,现代性的生存焦虑,儿童消费主义导致日益沉重的生育压力,享乐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现代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对中国人口再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冲击。为了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伟大复兴,中国需要:加强人口发展的战略研究,重建人口学理论;节制资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173608933?courseId=90690442
19.婚姻家庭情感(精选十篇)有关这方面的改革议题已经成为现代改革的主要议题。新毕业生工作后面临着很多问题, 关于情感归宿与婚姻家庭问题毕业生也很重视, 在考虑到后代面临受教育选择或者在婚姻家庭中无法获得平等与尊重等方面问题时, 使毕业生在择偶方面改变了取向, 以本地人为主要的择偶对象, 这样可以给自己的婚姻家庭带来一定的稳定, 但这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9xxh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