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觉醒到文化共鸣:今心老师和人格频率学苑的故事推荐

从童年流浪到军旅磨砺,从命悬一线到一念重生,从汶川救灾到常年公益,从商海沉浮到教育之路......

他是人生之路的勘测者、实践派,到达过山顶,转身下山帮助向山上攀登的人们;他是跋山涉水的生命行者,他是边走边示现的行为艺术家;

他的生活是一首流浪之歌,天地为枕,盒饭为生,旅店为家;

他的事业是一股磐石中的激流,以痛入道,历尽沧桑而金刚之志不改。

今心的人生,是对人格力量的不懈追索,是用脚步丈量生命实相的华彩旅程。通过不断的自我超越和深刻的社会参与,他完成了坚强品格的自我塑造,参悟了从生无可恋到生命力沛然的秘密,建立起整套对“人情·人性·人格”和“生存·生活·生命”洞察入微、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体系,十年来,这套完整的体系,启发了无数人从痛苦走向新生。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今心老师”。

人格频率学苑时期的今心

童年的黑暗与曙光

有一次,睡在火车站的今心,半夜被一个小乞丐用烟头烫醒,因为他睡了别人的地盘,受到小乞丐反复的辱骂和欺负。“我才知道,要饭的也有地盘。”多年后,今心笑着调侃道。

《少年的你》剧照(来自网络)

被视为没爸没妈的野孩子,长期的颠沛流离、混迹街头,小小年纪的今心,性格逐渐出现别人眼中的“怪”,那份“怪”的背后,是大大小小难言的心理创伤。这段如电影《少年的你》般的经历,充满了不堪回首的心酸,那些曾经的冰冷绝望和偶现的人间温暖,一直在今心的思想之路上明明灭灭,直到后来遭逢到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一个涉及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终于一念之间豁然贯通。成年后的今心,将创业的公司起名为“久善”,他想向人们倡导善念、善言、善行,相信久久的善念可以做好一家伟大的公司。

通讯兵的磨砺和成长

刚成年,今心入伍成为一名通讯兵,这是他人生中又一个重要转折。到了新兵连,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入伍后每次体能测试,今心都是最后一名。虽然个子挺高,但又黑又瘦的他,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便是跑5公里。

那简直是一场噩梦,跑步的每分每秒都是煎熬,都想放弃。有一天,排长来到他身边,全程跟着,每跑一圈,排长就对他喊:“你是男子汉,咬紧牙关也要跑完!”一圈圈跑下来,今心的脸上已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泪水。

排长的鼓励燃起了今心的斗志。“别人都没有放弃我,我凭什么放弃自己呢”从那以后,他每条腿各绑一个5公斤的沙袋,藏在裤管里,悄悄地开始了逆袭计划。羸弱的身体,小腿跑完后又肿又痛,每晚他便拿热毛巾敷一敷,缓解疼痛,第二天接着跑。当了一个半月的阿甘,再次测验时,今心把沙袋摘掉,指令枪响起,他像离开弦的弓箭,第一个冲到了终点,战友们诧异了半晌,接着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从那以后,每遇到难题,他都会想起5公里这件事,“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不要说不可能,从不可能到可能,中间隔着四个字:‘决心’和‘毅力’。”

进入商海后,今心曾带领企业员工、学员以每天跑步来磨练意志,正是想把这段军旅生活带给他的精神力量传递给他们。

军旅生活的严格纪律和艰苦训练,不仅使今心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学会克服小我,体会了什么是无我,在抗洪救灾中学会了团队协作,种下了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种子。这些经历对他的人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讯兵的电报密码工作,使他对无声世界的丰富与神秘产生深深的好奇,也为他后期创办人格频率学苑提供了灵感。

从万念俱灰到涅槃重生

那一刻,上天似乎给他那命悬一线的皮囊注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回到住所,今心找出尘封已久的军装。是啊,这就是他刚参军时和战友们一起抗击98年洪水灾害的军装。命运似乎是一个轮回,整整10年后,这身军装又将穿在今心的身上,召唤他义无反顾地踏上救灾之旅。

“我的生命突然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只有我的生命存在,我才能在那个时空里,把在死亡边缘的人给救出来。在救人的过程中,我突然找到了一个真理——人,只为自己活,就容易失去生命力;只有当别人需要你时,你才会有生命力,有多少人需要你,你就有多少生命力。”事隔多年,今心回忆道。

在被人漠视欺侮、无依无靠的童年,他曾无数次认为是父母抛弃了自己,恨他们到想要报仇、想炸掉地球的地步,在地震现场,看到无数父母出于本能而护佑身下的孩子得以存活、瞬间却牺牲自己葬身废墟的场面,今心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被洗礼了。他向苍天呐喊:“爸爸妈妈,今生你们给了我生命,就是最大的恩情,我再也不恨你们了,我要好好孝顺你们!”他向面前成堆的尸骨发誓:你们不会白白死去,我会替你们把生命的真谛告诉活着的人!

地震遗留了大量身心受重创的儿童,他们被集中到山上。眼睁睁看着父母死在自己面前,他们受到极大的刺激。山下余震不断,山上电闪雷鸣,孩子们悲恐交加,惧怕黑暗,瑟瑟发抖,连觉都不敢睡;最小的孩子才1岁;大一点的孩子,发疯一样地要往山下冲。今心自创了一套语言游戏法,稳住了这些惊恐的小灵魂。安抚住他们,今心冲下山找到100斤大米,背回山上给孩子们煮粥喝。这时,一些心理学志愿者陆续进入灾区,对灾民们进行心理重建。从小久病成医、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的今心,也开始尝试,他跟着志愿者们学习、探讨、实践,在灾区期间积累了处理重大心理创伤的经验。地震过去了,所有的人都下山了,他又待了好久,直到送走最后一名孩子。

2008年四川地震灾区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

从商海弄潮到商道探索

一还清外债,他就离开了房地产业。

经历了2008年的那场抗震救灾,今心再也不想死了,他在救人中获得了“生”的欲望,触达了生命力的源泉。从那以后,他常说:你的生命在哪里得到救赎,此生必然离不开那里,如果你的职业、你的产品,是围绕自己曾经被救赎的地方展开的,你将勇往无前、活出真我,创造出你的最大价值。哪怕是一支小小的祛痘膏,如果他救过你烂脸时期的自卑,你推销它,就胜过去卖牙膏,因为那里藏着你未必意识到的生命能量。

今心创办了一个可以传播思想的公司,名叫“久善”。商海经历使他对商业与人性有了深层次意义的体悟。他总结了一套基于人格特质的商业逻辑,变“商业”为“商道”,大力倡导“善商”概念,呼吁天下商人不要只“在商言商”,而是应该基于对人性底层需求设计商业,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销售者也不应把销售工作只当做一份养家糊口的生计,而是找到那款自己使用过的、曾经解决过自己痛点的产品,甚至是“救”过自己的产品。

“善”与“救”的争议

那个叫“久善”的公司,从一出生,就与“救”这个字深深地绑在了一起。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公司的壮大,周边出现了对“善”与“救”这两个字的非议。

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体制内教育的今心,是一枝石缝里开出的野花,向来闻不出由家花构成的世界里那种一致性的味道。他眼中的“敬天爱人”不是书本里学来的道德,而是顺应天道的规律;他提倡的“孝道”不是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的那个“应为”,而是生命力的源泉;他思想中的“做商业要有救人的心”,并非自我感动或哗众取宠,那是他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所触达的实相。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一切,他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有着远胜于书本的厚度与生动。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名满天下,便谤满天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善以善为名挣钱吧”“救当自己是救世主呢也太狂妄了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商业环境里,“善”和“救”这两个字显得陌生而突兀,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地震过去了很多年,今心还会做当年的梦,会恍惚穿越回2008年的北川。那个对自己失望透顶,对世界厌恶至极,准备结束这烂透了的生命的人,早已随着那些亡灵去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一身烂掉的军装、大脚趾从破鞋里露出来的年轻人,从坍塌的石堆上站起来,目光如炬,昂首在废墟之上。是的,那个缓缓站起来的身影,是定格在他重生的灵魂深处的自己的样子。他看到了他。

在众多身份中,今心独独对一个不算什么“社会身份”的身份情有独钟。它的名字叫“生命行者”。在行者内在世界的审美地图上,“完美”从不是他的座标,而“行者”却是。今心探索人生的“立体”大于任何其他价值,只要是自己真实触达的,从不怕晒出来,任由世人点评。错了错了再改。但永远别指望他为了所谓的“正确”,而停止尝试他自己想要探索的。“明哲保身”不在今心的字典里。

他只是日复一日向他心中清晰的方向大步奔去。生亦何求,死亦何惧。

从公益慈善到教育情怀

从汶川地震开始,今心养成了一个习惯:慈善公益。一做就是十几年。

全国100场感恩演讲,自费掏腰包,直到掏光了,才发现如果没有商业闭环,公益不能长久。捐老人院、捐小学、捐寺庙、捐村、捐路;捐钱捐物捐人;从河南抗洪到新冠疫情中捐助口罩,从帮助收养流浪狗的老人到关怀癌症儿童、孤儿;有钱时给钱,没钱时直接冲上一线......商业上挣了钱,就这里捐捐,那里捐捐,有的留下记录,有的自己都忘记了。

2021年7月,今心带领学员组成救援队,赶赴河南新乡洪涝重灾区救灾

今心把他的人生理念设计成教育环节放在了他的少年领袖特训营里。从这个系统走出来的孩子,慈勇双全,从小就树立了伟大梦想和慈悲心怀。从雷泽到今心:人格频率学苑的“念”

今心,本名雷泽。

2008年救灾过后,这个年轻人把用了27年的原名“雷泽”改为“今心”。“今”“心”为“念”,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之意。善念上天堂,恶念下地狱;生念是天堂,死念是地狱;此念是天堂,彼念是地狱。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八个字,使他命运的方向盘急打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告诉自己:要常常觉察起心动念,从内在世界修炼境界和力量,先内圣而后外王,一切外境的好坏均是内在世界的显化。

今心进一步发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底层逻辑当诉诸人格的力量。一切资源本自具足,为我所用,但之所以有的人把人生过成“创伤”,有的人把人生活成“境界”,是因为生命中的一切发生,特定视角来看,其实都是“人格”的案例。你的人格,会影响你的“念”,最终会变成你的命运。

他把“久善”升级为“人格频率学苑”,希望传递这样一个信念:上善若水,通透的善,像水一般变换形态以同频于环境,每个人都拥有改变自己乃至影响社会的力量,关键在于能否触达并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而众多个体的人格力量,构成一个民族的力量,铸就国魂强健的希望。如今,今心带领人格频率学苑,以“人格”为切入点,想闯出一条东方的心理学之路,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力、强大生命力、圆融生存力的心理健康的国民而努力,为助力社会和谐、推动人类进步做点实在的事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个体觉醒到文化共鸣,从青丝乌发到胡须半白,16年转瞬即逝。荏苒光阴中,已经有无数的学员听过今心的课,被他的思想所滋养,无数的人给了今心信任,从陌生人成为熟人、从熟人再成为家人,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感谢,一次次支持,是他穿越风雨、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毫无疑问,他的生命力是他们给的,这是他再辛苦都从未喊累的原因,是他付出再多都觉得不够的理由。

2024年3月21日,人格频率学苑在北京举办“心时代·人格的力量”大会,文化部、教育部、关工委等领导出席支持。

THE END
1.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过了爱做梦的年纪,轰轰烈烈不作为一个同样年纪不小的我,其实跟曹小强有一点共鸣,也就像我的标题写的,相爱容易相处难,希望踏踏实实的去经营一份感情,去爱一个人,去组建一个家。 整部电视剧里最感人的是小强离开了刘晨曦后在天桥上与妈妈相拥而泣的画面,我似乎体会到小强多么用心的珍惜他与刘晨曦的这段感情,而又迫于无奈的被分开后的崩溃心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5634309/
2.辩论赛相处容易相爱难与相爱容易相处难资源描述: 《辩论赛相处容易相爱难与相爱容易相处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赛相处容易相爱难与相爱容易相处难(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首先是相爱的定义:* p8 |0 1、 从产生来看,爱本是就很艰难,相爱更艰难。事例: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罗密欧与朱丽叶,小龙女和杨过,梁山伯与祝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65428728.html
3.相爱没有那么容易范文3、爱上一个人容易,等平淡了后,还坚守那份诺言,就不容易了。爱,从来不是迎合。吵不散,骂不走,才算是真爱。真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象左手和右手,即使不再相爱也会选择相守,因为放弃这么多年的时光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许生命中会出现你爱的人,但那终归是过客,你还是会牵着你的左手或者右手一直走下去,幸福真https://www.gwyoo.com/haowen/45159.html
4.相处容易相爱难一辩词(精选8篇)而且,人只要处于社会中,出于共同目的或是共同利益就能够相处到一起。所以,由于相处只是单向行为,这就很少会引发其它的矛盾,这就会少了相爱特有的选择性与特定性,那么,要达成相处自然就会轻易很多了。 第二,相爱则需要双方产生共鸣: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感慨真爱难求,多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nqkc4h7.html
5.相处容易相爱难还是相爱容易相处难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因此,我们认为相处容易相爱难。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想说,相爱容易相处难这一说法是有些片面的。相爱需要很多的条件,比如彼此的吸引力、情感的共鸣等等。而相处需要的是双方的努力和配合,这是可以通过沟通和协商来实现的。如果两个人真的相爱,那么相处的困难也不是无法克服的。相反,如果两个人相处不好,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722/7026121005005135.shtm
6.《好运来临》刘欢曾泳醍相爱容易相守难《好运来临》刘欢曾泳醍相爱容易相守难 摘要:刘欢曾泳醍的婚姻生活每每燃起一点希望之火,却总是在种种打击下变相陡生,然而他们却从未放弃对婚姻、对爱情的坚守。 6张 刘欢 曾泳醍 回苏家 新浪娱乐讯 由实力青年演员刘欢、曾泳醍[微博]主演的都市情感励志剧《好运来临》正在安徽卫视黄金时间热播。剧中苏适(刘欢饰)、https://ent.sina.cn/tv/tv/2016-03-25/detail-ifxqswxk9626106.d.html
7.10个故事,精准预测人工智能将如何深刻改变20年后的人类世界陈楸帆:很多读者喜欢的故事都不一样,每个人因为自己的背景、自己的生活状态、自己的喜好,会对其中某一个故事产生特别强烈的共鸣,这很好。我们的书,就是想让每个读的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的未来的影子,就是一种未来的可能性。 有无穷尽的未知在等我们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28415
8.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会有这三种心灵感应当彼此相爱的两个人越来越亲密时,他们的链接会越来越深,关系会越来越好。当你们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和影响时,彼此之间的共鸣就越来越多。 相爱的人,一旦有了默契感这种心灵感应,你们对彼此的爱就会越来越深,很容易成为灵魂伴侣。 03 同频共振的人,相处更舒服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3575453_108357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