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路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刻画了多种形式的爱情,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路遥对于爱情的观点,同时也能体会到深深的时代烙印。
在路遥众多的小说作品中,最有影响力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非《平凡的世界》莫属了。《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部,1975年路遥就开始着手写作,直至1986年6月才在《花城》杂志发表了第一部,至1988年发表第三部。在全书尚未完稿的情况下,小说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连播节目中播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主持的一项名为“1978―1998大众读书生活变迁调查”中由被调查者评选出“到现在为止对被访者影响最大的书”,《平凡的世界》排在第6位,而在调查公布的前28位作品中,没有其他的“新时期”以来的当代小说入围。在另外一项针对茅盾文学奖前4届20部获奖作品的接受情况进行的一项名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中,读者购买最多和最喜欢的作品都是《平凡的世界》。通过这两项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平凡的世界》在读者中的地位,虽然路遥的其他小说,比如《人生》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显然《平凡的世界》更有影响力,获得的荣誉也是其他小说无法企及的。
在《平凡的世界》中,爱情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爱情既是作品中人物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作家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选择这样一部作品来讨论作家的爱情观,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再有,小说中的爱情关系还有田润生和郝红梅。他们俩感情真正发展时田润生的职业是令人羡慕的司机,而郝红梅则是带着一个孩子的寡妇。润生和红梅虽然是老同学,但读书时的交往小说中并没有过多介绍,应该就是一般同学关系。润生要与红梅在一起生活,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甚至红梅起初也不敢往那方面想,毕竟两人的差距过于悬殊。是什么让润生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甚至不惜与家人翻脸,难道仅仅是出于对孤儿寡母的同情吗?此外还有吴仲平与孙兰香。虽然同为大学生,但毕竟一个是省委领导的儿子,一个是农民的女儿。
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在谈情说爱的过程中,都只考虑感情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是作家的爱情观过于理想。路遥在描写人物的爱情方面,深深地打上了理想化的烙印。或许在作家看来,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是理想化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家在情节的设置上并没有让少平与晓霞最终走到一起,也许作家也意识到这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爱情可以浪漫,可以理想化,但婚姻还得面对现实。
第三,作家认为爱情是恋爱双方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小说中田润叶本来看上的是孙少安,但由于种种因素,两人的感情发展并不顺利。直至后来少安通过亲戚的介绍娶了贺秀莲为妻,加之田福军的岳父劝说润叶为了她二爸的工作嫁给李向前,来一场政治联姻。润叶违心的答应了。结果婚后润叶一直不愿意和向前一起生活,两人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最后,心情郁郁寡欢的李向前在一次酒后出车过程中出了车祸,成了一个残疾人。虽然润叶回到了向前的身边,但总体来说,两人的婚姻就是个悲剧。相反,田润生不顾家庭的反对,甚至不惜离家出走,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爱情。通过姐弟俩这种截然相反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爱情观点。
《平凡的世界》诞生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它一直广为年轻读者喜爱。相信正是由于作品对困难现实的描写但又充满乐观向上、努力奋斗的理想化色彩的缘故。